绿米全屋智能失势,迷途难寻路?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锌刻度”关注我哦~
每日一篇科技财经深度调查
走进商业背后的故事
从领跑者沦为陪跑者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高 智
眼下,智能家居堪称兵家必争之地。
据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9.2%,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将突破2.6亿台,同比增长17.1%。
而智能家居企业的“主战场”,则是全屋智能。
互联网巨头、手机厂商、家电企业、初创团队等纷纷下场布局全屋智能,渴望抢占智能家居的战略高地。
如此一来,绿米的生存压力肉眼可见。
作为全屋智能最早一批玩家,绿米为何从领跑者沦为陪跑者?B端缺位,绿米难以摆脱“单腿走路”?IPO之前,绿米还有哪些痛点无法回避?
竞争加剧,从领跑者沦为陪跑者?
严格来说,云米才是业界率先打出全屋智能旗帜的企业,一度成为行业的风向标,但率先将全屋智能作为主航道的却是绿米。
2016年,其推出全屋智能品牌Aqara。
彼时,绿米的对手寥寥无几,行业的注意力还放在打造智能家居爆款单品上,于是绿米一跃成为赛道的领跑者。
对此,绿米董事长兼CEO游延筠表示:“智能家居是一个系统,一个生态,绝不是单个或者几个智能设备就叫智能家居。”
绿米董事长兼CEO游延筠
一言以蔽之,智能家居的尽头是全屋智能。
然而,绿米的期许与市场的现实之间,横亘着一个巨大的鸿沟:高企的价格注定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全屋智能只能成为一个小众市场,从而触达人群有限,导致消费需求并未出现爆炸式增长;价格之外,智能化体验难以满足千人千面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大了全屋智能的落地难度。
此背景下,绿米的底色依然是智能家居单品,带着强烈的小米烙印。
问题在于,绿米与小米的关系颇为微妙,早年依托小米生态链的投资、品牌与渠道等资源快速成长,起势之后逐渐有了品牌独立的诉求,尝试与小米解绑,但解绑难以一蹴而就且“后遗症”明显。
华米、云米如此,绿米亦如此。
这也是每一家谋求“跳反”的小米生态链企业,逃不掉的“宿命”。
更为糟糕的是,全屋智能已成为小米的核心战略,绿米与小米的关系更为微妙,且竞合关系之下绿米并不占优。
此外,后入者不断涌入,全屋智能的赛道愈发拥挤。
既有UIOT、欧瑞博等初创企业,也有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还有海尔、美的、长虹等家电巨头,更有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
麻烦的是,绿米在体量上难与巨头们相提并论,在品牌、研发、创新、资金、服务等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
那么,绿米与巨头们争夺消费者的认可,难度可想而知。
缺位B端,单腿走路还能走多久
抛开竞争势态不谈,绿米还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全屋智能缺位B端。
绿米以C端起家,对C端的理解较为深刻,但对B端似乎并不感冒,这在初期并无不妥,如今则成为明显的短板。
究其原因为,随着全屋智能的门槛不断降低,B端对其的接受度有所提高,甚至有的开发商以此为楼盘的卖点。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全屋智能基本盘不断扩大,一些弊端也暴露出来,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部分潜在消费者对其认知不足,这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还有装修等问题,落地难在C端表现的尤为明显。”
事实上,全屋智能落地需要经历实屋勘测、设计、选品、配网、安装、调试、售后维护等长流程,大兴土木成为绕不开的障碍,这考验着消费者的耐心。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全屋智能行业研究白皮书》显示,全屋智能产业链仍处于发展初期,C端销售渠道广而散,“对于用户而言,对全屋智能认知程度的高低和正确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全屋智能门槛较高,不易向下渗透”。
图源:艾瑞咨询
而上述痛点,在B端则可以通过前装解决,毕竟精装房原本就是开发商的传统艺能。
据CSHIA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屋智能落地户数为30万套~50万套,仅占新开发楼盘的1%,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此背景下,后入者纷纷在B端发力。
譬如,华为2021年宣布5年销售500万套全屋智能,为此与绿地、融创、中海、万科、华润、金茂、绿城、世茂等多家地产商达成战略合作,将完成目标的希望寄托在B端。
以上可见,B端是全屋智能的关键入口。
问题在于,如此重要的入口,绿米的话语权却并不大。
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建材渠道全屋智能品类品牌市场份额,UIOT与欧瑞博占了大头;2021年精装修智能家居TOP 榜,欧瑞博以14.1%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而绿米以2.9%的市场占有率为垫底。
C端承压,B端缺位,绿米的全屋智能之路不好走。
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目前来看,绿米在C端拥有先发优势,但在B端没有,且由于渠道不同、品牌力差异,难以将C端的经验复制到B端。”
IPO之前,两大问题待解
B端缺位之外,绿米在IPO上也掉队了。
当下,欧瑞博、美智光电(美的集团)、有屋智能(海尔集团)等全屋智能企业纷纷向创业板发起冲刺,而绿米暂无相关的消息传出。
绿米如若不想坐视对手们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那么其IPO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不过,绿米想给资本市场讲出好故事,却大不易。
一方面,AI能力相对不足。
全屋智能涉及云计算、大数据、5G、AI等技术,这其中AI堪称全屋智能的技术基座,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由于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导致不同全屋智能企业的AI能力不一。
显而易见,拥有AI基因或具有深厚AI底蕴的企业在这场厮杀中更容易胜出。
然而,绿米旗下全屋智能产品的底色为高精度人体传感器,并不以AI见长,从这个角度来看,跟百度、小米等不在一个档次,亟需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的AI能力。
对此,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表示:“很多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和制作,都是生搬硬套的过程,加上一些传感模块就标榜智能,但是并没有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把产品做到实用、安全。”
另外一方面,质量问题频发。
据《2021年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第一批)》披露,本次抽查了1649批次产品,经检验不合格184批次,其中绿米旗下的智能晾衣机因标志和说明、接地措施而被判定不合格。
此外,2021年9月1日,因为生产销售不合格智能晾衣机,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对绿米进行罚款7485元。
绿米的相关风险警示
而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也不乏针对绿米的投诉,涉及窗帘电机出现故障、智能门锁无法联网使用、泄露用户隐私、智能网关不支持AP面板等问题。
总而言之,在这波全屋智能大潮中,各路玩家百舸争流,绿米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后入者的弯道超车趋势肉眼可见,后续如何重构商业壁垒考验着绿米的智慧。
那么,绿米的前景仍有迷雾。
END
陈邓新
邮箱:cdx@cpcw.com
简介:投资改变生活
重点关注领域:上市公司、新能源
锌刻度
每日一篇科技财经深度调查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商务合作:13594102904
转载微信:znkedu01
喜马拉雅:锌刻度漫谈(ID:30888705)
我们关注大时代的商业故事、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动态。
2020澎湃新闻最澎湃作者奖、36氪2019年度作者、钛媒体2019年度作者人气奖、今日头条青云奖连续月度前十、澎湃新闻湃客科技领域连续第一、百家榜科技榜上榜账号。
入驻平台
虎嗅 | 36氪 | 澎湃 | 界面 | 新浪 | 知乎 | 雪球
钛媒体 | 凤凰号 | 新知网 | 百家号 | 网易号
搜狐号 | 企鹅号 | 格隆汇 | 大鱼号
蓝鲸财经 | 观察者网 |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商务合作
如您有相关合作需求,请联系13594102904。
我们将及时与您对接沟通。
读者互动
如想获取一手资讯/硬核报告/作者交流,欢迎读者加微信znkedu01,回复“读者”一键加群!
交流爆料
如您对科技互联网或商业财经有着深入了解,并有相关线索或对话需求,请联系后台或邮箱:19764969@qq.com
我们将及时与您对接沟通。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