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山 · 榜样】从两个人到两家人的情缘——天山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冬梅

 【编 者 按】 



榜样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榜样就是方向!

自2023年2月起,天山区建立了“天山榜样”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周选树、月评比、季小结、年竞优”常态化评选工作制度,旨在着力挖掘城区各领域、各层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事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从点滴中反映天山区无处不在的团结之情,和谐之美,充分展现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乐共享“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天山区定期推出一批“天山榜样”民族团结故事,借此增强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唱响各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共同守护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陈冬梅和弟弟阿布都拉相识在2016年的夏天,俩人从相识相知、互相帮助,到今天的时常问候、逢节必聚,使他们彼此之间多了一个亲人。

初识,让缘分注定彼此

2016年,时任幸福路街道中环路北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的陈冬梅,在日常入户过程中,认识了香满园烧烤店老板阿布都拉。还记得工作队第一次在辖区海豚幼儿园搞活动时,阿布都拉就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捐赠了本子、笔等学习用品,这一善举让陈冬梅对他印象深刻。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与沟通,陈冬梅发现阿布都拉是一个乐于助人、愿意为社会做公益服务的人,他会准备抓饭、黄面烤肉等丰盛的午餐,为环卫工人们度过一个快乐、暖心的节日;他会熬制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粥,邀请辖区困难群众一同享用同过节日。就这样,陈冬梅和阿布都拉见面聊天,交往越来越密切。

结亲,让彼此走进生活

自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以来,陈冬梅和阿布都拉很默契的成为了彼此的亲戚。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各种活动,陈冬梅所在单位组织流动科普活动,阿布都拉主动提出在店内设立流动科普站,将科普杂志摆在店内,顾客在等待或用餐时可以免费观看杂志也可以带走,受到辖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年底,陈冬梅和阿布都拉本色出演小品,讲述民族团结故事,被评为街道二等奖,她和阿布都拉也被评为辖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缘分,让两个人到两家人

陈冬梅一家和阿布都拉一家每逢节日都会团聚交流,随着两家人的频繁走动,他们的家人之间也都变的特别亲。阿布都拉的女儿萨巴海提经常用甜甜的声音叫陈冬梅为“陈妈妈”,听的陈冬梅心里暖暖的。有一天晚上,阿布都拉说:“陈姐,萨巴海提发烧了,她说想陈妈妈。”陈冬梅心头一酸,赶紧买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前去看望,孩子见到陈冬梅的第一句话就是“陈妈妈,我想你了!”陈冬梅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泪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直到哄着孩子睡去。后面的几天,由于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陈冬梅都会过去陪她并且给她辅导作业。还有一次,陈冬梅的儿子心情不好,她把孩子叫出来散心,问他想去哪?他脱口而出:“去阿布都拉叔叔家和妹妹玩会儿吧!”2018年,陈冬梅和阿布都拉的故事被亚洲中心时报采访,并在相关期刊和报纸刊登。

交心,让彼此情深意切

2020年夏天,阿布都拉一家回南疆看望年迈的父母,并打算留在家乡发展。期间陈冬梅和他一直电话来往。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阿布都拉一家决定继续在乌鲁木齐发展。阿布都拉的爱人在乌鲁木齐开了鲜花店,每逢节假日,陈冬梅都去帮忙插花剪花。一天,阿布都拉给陈冬梅发了一个定位,微信留言:“姐,今晚来我这,有你最爱的烤生蚝扇贝还有螃蟹。”陈冬梅追问:“你在哪?咋回事?”“我在你家附近开了一个烧烤店,今天刚进货,第一个叫你来。”陈冬梅当时特别激动,为阿布都拉又干回老本行而高兴,激动地给爱人打电话,让他下班赶紧去阿布都拉店里,帮他出谋划策。到店里一阵寒暄后,他们决定把店里的美食拍成视频,发到抖音里,帮新的香满园烧烤店做宣传。几天后,阿布都拉说:“姐,发抖音真的有效果,生意好起来了!”陈冬梅的很多朋友也经常去阿布都拉店里捧场,帮助宣传推广,店里忙不过来的时候,陈冬梅会去店里帮忙带孩子,或者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住。

如今,陈冬梅和阿布都拉两家已经相识多年,用阿布都拉的话说,“你真好,你就是我的亲姐姐。”今年元宵节前期,陈冬梅带着两家人一起去参加猜灯谜、做花馍、滚元宵、扎灯笼、学民俗的活动。阿布都拉还专门让朋友从南疆寄来防脱发的药,告诉陈冬梅:“发现姐夫头发越来越少了,用一下这个药,绝对有用”,并且详细告诉她如何使用。陈冬梅和阿布都拉两家人的故事就是这样,时间流逝,感情升华,不是亲人胜过亲人!

稿源

天山区委统战部

辑:王兴月

主编:杨姝琨

推 荐 阅 读




远离网络诈骗,保护财产安全

“百日千万专项招聘活动”在人民广场举办

天山正是奋楫时——新疆推进高质量发展观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