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可能是A4开馆以来最“晦涩”的艺术展

艾几ART 艾几ART 2022-06-08



撰文|艾几
供图|麓湖A4美术馆
排版|桃桃



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小说中,菲利普·迪克提出了著名的思考:仿生人与人的区别在哪里?仿生人会不会思考?

后现代主义之后,尽管没有公认的术语,描述20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二十年的艺术,但依然是以人类为中心主体的艺术。这次A4的新展,却试图打破这一种绝对意义的中心。


由策展人张尕策划的展览“人工智能的兑现:卑弃&解脱”正在A4展出,此次展览与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合作,选择了来自全球的11位/组艺术家的16件作品。卑弃与解脱,这并不是从人类视角出发,其实它是从机器的角度出发,定义它与人类的关系。

图|展览现场

当人类的中心地位在艺术中被颠覆,它自然是“晦涩”的。超前的艺术伦理,带来了陌生的艺术世界。




01 卑弃


机器会不会感到痛苦?这是一个极其有哲理性的追问。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数字所支配。我们的信息被制造的茧房层层包裹,我们的欲望被各类购物app所洞察,通过我们的活动轨迹、支付记录,数字甚至可以追踪到每一秒、每一米。这当然也包括无处不在的核酸检测码。

图|《劳伦》

站在人类的角度,或许会傲慢的认为,这是人工智能算法的巨大成果。正如策展前言中所说:人工智能似乎经常被视为人类傲慢与尴尬的代名词或替罪羊,我们倾向于用人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海德格尔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这就是现代性的顿悟。

但是,如果站在人工智能机器的角度呢?拟人化的过度欲求,它可能是负荷,也是亟待被释放的痛苦。

展览第一部分的“卑弃”,正是因此而来。

一楼进入展厅便可以看到艺术团体Tonoptik的作品《本能》,它是一套机器自我防御机制,人类的靠近时它会发出强烈而刺眼的光,不停的闪烁,警告人类不要靠近。当入侵者找到适合的距离,便会呈现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而观展者往往会不断打破这样的平衡,激发作品的应激自我保护机制,来满足好奇与拍摄的欲望。如果是裸眼观看,观展者之后会出现眩晕,视觉停留在刚刚的强光频闪,出现一道道白光。


图|《本能》


发出警告、制造眩晕,这究竟是机器的本能,还是从人类身上学习到的本能?


《劳伦》是一件表演作品。艺术家试图成为亚马逊Alexa的人类版本,他捆绑操控人工智能,以取代家中的智能家居。艺术家认为,自己作为人类比机器更理解人类的需求。在作品中,艺术家通过远程监视,操控着这个家庭般舒适的环境,表演者不断与智能设备互动。这让人想起《楚门的世界》,身处一个被驾驭的世界中。


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在这个作品中,再一次被重新思考。



02 解脱

如果机器真的会感到痛苦,那么让它们来思考,来主导世界,人类被边缘化,又会变得如何?


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内特(Daniel Dennett)在其文章《机器能否思考》(Can Machines Think)中就图灵所言推断说,“图灵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便人们满可以认为他是这样想的)即思考就必须像人一样去思考……男人和女人,以及计算机,都可能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但他肯定这样想过:如果(one)能够以自己特有的风格进行思考,且足以模仿一个有思想的男人或女人,那么(one)【他/她它- 作者注】肯定真的很会思考。”


图|《机器能否思考》

展览第二部分的“解脱”,表达的是机器思考的解脱。


《肉身机器》来自中国艺术家郑达,是这次展览中唯一的中国艺术家,这件作品不同于郑达与其低科技实验室的往常作品,大胆地将自己的身体交付于机器的想象,透明的肉身切片与智能手环上传输的身体数据,产生算法与真实的人类肉体数据共生。


图|《肉身机器》


这就像在许多科幻作品中,人类通过神经元与机器连通,也可能被奴役。


《微——节奏》是一件生物驱动的声光装置。土壤样本取自成都。各地土壤中微生物产生的微电压不同,所呈现的灯光和声音的组合也不尽相同。有趣的是,土壤中微生物的电压变化,会通过荧光灯的闪烁来演绎,而这些光的变化又会被捕捉并发送到机器上,最终生成乐谱并被演奏。


图|《微——节奏》


轻声的音乐,充满冰冷的诗意,让人在这件作品前,忍不住驻足停留,可以说是这次展览中最喜爱的作品。


作品《鸟之语》是展览中最容易看懂的作品。作品中的人工智能试图在鸟类的声音中找到一些规律,以建立鸟类语言结构的数学模型。


而乌苏拉·达姆的的装置作品《膜》,是展览中与观众互动性最强的作品,木质操控台上的按钮,可以切换展厅实时的景象与国外摄像头下的街景。当观众扭转操作台的另外五个旋转按钮时, 它们分别对应TGAN神经网络的五个状态,选择的摄像头传回的影像会随着改变。


图|《膜》


人类的操控行为,再次被人工智能的进行独立“人格”的诠译。




03 晦涩


媒体是人的延展。这是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经典的传播学定义。但是今天,媒体与人是共生的,相互是生态的组成。广义上的媒体,也包括了人工智能与机器。这背后延伸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后人类。

新冠流行、战争重启,反全球化的浪潮此起彼伏,不禁要问:人类作为唯一的主宰者,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图|展览现场


后人类也是2022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总策展人阿莱马尼在其策展序言中就写道:“许多艺术家都在想象一个后人类的环境,这种环境将挑战以现代西方对于人类的理解作为宇宙和万物尺度标准的观点,这种观点假设白人男性‘理性的人’是普世理想。”


此次展览对媒体艺术的理解是深刻的。不再是“通过炫目的色彩和对比以及海量数据来庆祝计算机视觉、快速处理能力和连接算法的技术新颖性”,它不再局限于景观。按照策展人张尕的表述:从数字技术自身作为探索和调查的源头,来挑战并试图化解资本以及权力对技术的垄断及其工具化和金钱化。


图|展览现场


而作品的互动性也足够强,观展者的互动,就是作品的构成之一。


但是,它真的还算是艺术吗?如果把机器算法生成的艺术也如同油画、雕塑这些艺术创作一般,它只是媒介的不同,那么它当然可以称作是艺术创作。因为作品的表现依然在于艺术家的思考,算法和数字只是当下艺术家创作的工具之一。


但是,如果机器被赋予独立的“人格”,艺术家只是和它们共同完成,作品最终形态由机器算法来决定。那么,也许下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来自人工智能的算法,而不只是取决于人类的创作。


这次A4与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合作,尝试这种类别的艺术展览,当然是超前的。只不过,一个定义了中国当代艺术之地,一个活跃着海量当代艺术家之城,一家成都标志性的美术馆,引入这样一场特别的展览,很难说是先锋还是脱离了在地的“晦涩”。


在观展现场,遇到一位资深的成都策展人,我依然追问:“这还算是艺术吗?”


他大概想了五分钟后回答:大概是吧。






文章版权归艾几AIJIART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及合作请在后台留言,或联系我们:aijiart@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