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何时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知更说法 Author 知更说法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一直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顽疾。尽管国家多次重申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强调法律应当具有最高权威,但现实中,某些领导干部仍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司法及行政决策,以个人的意志或偏好代替法律的公平正义。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执行,还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削弱了民众对法治的信心。究其原因,部分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人治”思维,认为权力大于法律,甚至将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力作为徇私枉法的工具和挡箭牌。这种观念与依法治国的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彻底纠正。
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如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的,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法守法,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历史上,权力与法律的博弈并不鲜见。例如,唐朝时期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在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处死一名伪造资历的罪犯时,戴胄坚持按照法律规定,仅判处其流放,而非死刑。戴胄劝谏道:“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这一典故展示了法律与权力之间的对抗,并揭示出一个道理:法律的尊严不应因个人的情绪或权力的变化而受到干扰。历史告诉我们,唯有坚持依法办事,才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现代社会,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表现更加隐蔽复杂。许多领导干部通过“打招呼”“递条子”等方式,暗中干预司法及行政决策,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表面上看,这些行为似乎遵循了法律程序,但实质上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性,导致了腐败和不公。特别是在涉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案件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某些个人或团体提供不正当的保护,干涉司法程序,甚至阻挠法律的公正执行。这不仅使法律失去了权威,还助长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权力的监督,尤其是在反腐败和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针对“保护伞”等利用权力干预法律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这些举措不仅表明了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决心,也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法治建设的实际成果。通过严查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特别是打击那些利用权力干预司法、徇私枉法的官员,国家逐步恢复了法律的权威,增强了人民对法治的信仰。然而,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仍然漫长,只有通过持续的制度完善和严格的权力监督,才能真正实现权力与法律的平衡,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死灰复燃。
在构建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领导干部不仅是法治的倡导者,也是法治的执行者。法治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要真正解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问题,必须首先提升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使他们自觉成为法治的维护者。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并不是用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工具,而是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的责任。任何脱离法律行使的权力,最终都将带来权力的滥用,进而引发腐败。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法律的红线不可逾越,真正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决策,杜绝个人意志对法律的干预。
除了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社会的监督机制也至关重要。法治社会的建立不仅依赖于领导干部,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国家必须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确保领导干部的权力受到严格的监督制约。法律是国家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公众舆论等社会力量也应积极发挥作用,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监督,促使权力透明化,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现象的出现。同时,法律程序的公开透明也将进一步增强社会对法治的信心,推动法治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不仅阻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的根基在于法律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权力与法律之间的失衡关系。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律应当始终是最高的权威,任何权力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框架。要彻底根除这种现象,除了依靠领导干部的自律和外部的监督之外,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使法律真正成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通过法律对权力的规范与监督,国家才能真正走向法治,人民的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以实现。
—全文完—
聚焦权威案例 解读裁判规则
欢迎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一起学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