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文言文:问说~刘开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n09201ahtiz文言文阅读:问说_刘开

 赏  析 

问说

清代: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致疑:发现问题。】,非问无以广识【✦广识:增长知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君子学习必定喜爱问。“问”与“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达:通晓。】,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舍:除去。】,其奚决焉【✦奚:怎么。✦决:判断。】?

道理明白了,但或许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贤于己者【✦贤:胜过。】,问焉以破其疑【✦破:解除。】,所谓“就有道而正”也【✦此句语出《论语·学而》。✦就:到,接近。✦正:决定是非。】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一得:指偶然正确的意见。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这两句语出《论语·泰伯》。】

(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切磋(cuo):本谓古代加工玉器的两种方法,后喻朋友间交流学问。】,所谓交相问难【✦难(nan):提出责难或不同意见。】,审问而明辨之也【✦审问:仔细地讯问。✦明辨:明智地辨别是非。语本《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书》:指《尚书》。“好问则裕”,语出《尚书·仲虺之诰》。裕:丰足。】。孟子论“求放心”【✦“求放心”:语出《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放任,迷失。】,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子思:孔子的孙子,名伋(ji),孟子曾就学于他的学生。著有《子思》二十三篇,已佚。相传《礼记》中的《中庸》一篇为他所作。其中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话。道:遵循。】,问且先于学也。

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之人虚中乐善【✦虚中:虚心。】,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事:不管什么事。】,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身:自己。】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狂夫:狂妄的普通人。《论语·微子》中载,有“楚狂接舆”唱着歌讽劝孔子,孔子下车想找他谈谈,他却避开了。此句即用其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刍荛(chu rao):樵夫。✦先民:古代贤人。此句语本《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

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匹夫:普通老百姓。】,以大知而察及迩言【✦大知:极有智慧的人。✦迩言:平常的意见。迩:浅近。《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苟:聊且。✦弘:广阔。】

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三代而下【✦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劝善规过:劝导善行规诫过失。】

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

其以义理相咨访【✦义理:指儒家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后也专指宋明理学为义理之学。✦相咨(zi)访:互相交换意见。】,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孜(zi)孜:勤勉的样子。✦唯进修是急:唯急进修。✦是:助词,无义。✦进修:进德修业。】,未之多见也【✦未之多见:未多见之的倒装句。】,况流俗乎【✦流俗:世俗之徒。】?

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是己而非人【✦是己而非人:以自己为是而以别人为非。】,俗之同病。学有来达【✦达:通达,达到一定的程度。】,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臆度(duo):猜测。】,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几:几乎。】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硬要以为(自己)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狎(xia):亲近而不尊。】,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以自己的心为老师。】

(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

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下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心术:指人的品格修养。】,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蹈;陷入。】

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快:使痛快。】;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

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穷其短:使对方的短处暴露出来。】

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身心性命:指自身修养和天性天理等,为理学家之习语。】,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屈己:委屈自己,指求教于人。】

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几(ji):接近。】,非此之由乎【✦由:原因。】!

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

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宜:理所当然。】

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

理无专在【✦理无专在:道理不是由某人专有的。】,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周礼》:原名《周官》,为儒家的经书之一。其中《秋官·小司寇》云:“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为此句所本。✦外朝:朝廷外面。】,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庶人:平民百姓。】

《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

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不肖(xiao):没有才能的人。】,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耻下问【✦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yu),谥为“文”。《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解释他为什么被谥为“文”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夫子贤之【✦夫子:指孔子。】。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焉,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

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夫:语末助语,表示感叹。】!

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译文

君子学习必定喜爱问。“问”与“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但或许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硬要以为(自己)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阅读理解

本文作者刘开是清代桐城派古文的集大成者姚鼐的弟子,但他的文风不尽与姚鼐相同。他主张:“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因而他的文章明白畅达,气势纵横,如以姚鼐所谓的“阳刚”、“阴柔”而论,刘开的文章更近于阳刚的风格。但刘开的思想不脱桐城统绪,论学以宋儒为归,这篇《问说》中也不乏此种倾向。

所谓“说”,古代指以言词说服对方,所以历来将“说”归于“论”体,《文心雕龙》就有《论说》一篇,专门研讨论文和说词,可见“说”与“论”本来是很相近的。韩愈那篇脍炙人口的《师说》,即完全是一篇论师道的作品,这篇《问说》显然带有韩愈《师说》影响的痕迹,其主旨就在于论“问”的重要。

文章开门见山,起势突兀。第一句就将全文的中心道出。“君子之学必好问”,七字简净明了,但它至少具有两层涵义:一、治学者不能少问。二、学与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文便由此展开,第一段强调了学与问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深入地学习就不会发现问题,而不通过请教别人也就不能解决疑问,扩大知识。可见问的基础在于学,问的结果在于获得知识,所以问就是由学到知的桥梁,学与问也就成了一对分不开的孪生兄弟。因而作者以为:“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由此说明了问的重要。但也许有人要说,读书明理,可以由书中求知,不一定要请教于人。“理明矣”以下数句实际上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有时理论上已头头是道,但一施诸实事,却常常扞格不通,而且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抽象的、笼统的,不能弄清其具体的细枝末节,要求得以解决,作者以为除了请教别人外,无其他途径。这一段充分肯定了问的作用,文字不多,观点却很鲜明,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

第二段是借古人之言立论,引征了儒家经典中的话来证明上述主张的正确。其内容其实未离第一句中的两层涵义,即首先肯定问的重要,其次说明学与问不可分割的关系。作者从问的对象来论证问之不可轻视,对象无非三类,即超过自己的人,不如自己的人和与自己相差无几的人。文中引用了经典中的说法,证实了这三者都有其值得请教之处,从而得出了“好问则裕”的结论。“孟子论‘求放心’”以下,则是以孟子和子思的言论分别指出学与问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两人说法的不同只在于孟子将学放在前而问放在后,子思则反是。这里,刘开并不想论证学与问两者前后主次的关系,而只是证明它们之间的统一和联系。在这一段中,作者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频频引征《论语》、《诗经》、《尚书》、《孟子》和《礼记》,可见他对儒家经书的谙熟和对义理的深究。

如果说第二段是借古人之言来论证问的重要,那么第三段则是举古人的例子为榜样来说明问是古圣贤的美德。孔子自己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话,《论语》中记载他曾想与楚国的狂人接舆交谈,又使子路向路边耕地的长沮、桀溺问津,派子路去访荷蓧丈人等事,都说明他的不耻下问; 《孟子》上说舜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乐取于人以为善”,所以这里取了孔子、大舜及《诗经》中所说的“先民”的例子,表明古代的圣人都“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并不以自己知识的丰富和地位的显耀而耻于问人。“三代而下”数句以后世风俗不如上古为憾。对后世风俗的不满可概括成一句话——“有学而无问”,因此朋友之间只停留在劝善规过等事上,至于互相切磋义理,以期于进德修业就不多见了。至此,读者可以明了为什么刘开再三强调学与问不可割裂的原因了,因为在他看来,学与问的脱节,便是世风趋下的表现。然而,“有学无问”,尚且不可厚非; “况流俗乎”四字带出下文,则转入对世俗之徒的批评。

对世俗之徒不能虚心求问的原因,作者在“事” (问的内容)和“人” (问的对象)两方面痛下针砭。由“事”而言,世人都只看到自己的正确,即使学识很浅陋,却也故意装出饱学的样子; 讨论问题论据未足,却妄加猜测,这样自然就永远没有“事”可问了。由“人”而言,世人对比自己强的人心中怀着妒忌;对不如自己的人则加以轻视;对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则虽来往亲近而不甘求教,这样天下就没有“人”可问了。这一段与上文古人的“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见作者精心结撰的匠心。“人不足服矣”以下,指出耻于问人的危害,“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这种犀利的讽刺,颇有针砭世风,震动人心的作用。

“不然”一段进一步诋諆世人的不愿虚己从人,其立论的基础也还是学与问二者的统一,批评了世人的“所问非所学”,他们津津乐道的只是谈论异闻鄙事,无关学问行身的宏旨,甚至将一些已经明了的事去故意考考对方,或者出些十分困难的问题想把对方难倒,否则的话,即使有益于自己修养品德、有关天性天理的重要问题都不愿屈尊一问,作者以为时人学识不能达到古人的水平,其原因即在于此。

“且夫”一段,剖析了“不好问者”的根本原因。由“心不能虚”推到“好学之不诚”,再由“好学之不诚”归结到“其学非古人之学”。刘开所谓的“古人之学”显指传统的经学和宋儒的理学,所以归根结蒂是要“好古人之所好”,也就是要以儒家学说为根源,这就显露了刘开宗儒卫道的理学家实质。这一段寻根究底的推断犹如医家对病情症结的说明,而最后一段则是他开列的一张救世良方。

在最后一段中,刘开重申了前文所论述的主张。以为“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因此强调了为学决不能少问,应学习和发扬古人以问为美德的精神,再一次慨叹了世人以问为耻的陋习。

此文作为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全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谨严、条理清晰,颇合乎桐城派古文家“有物有序”的原则。从“有物”的角度而言,文章的宗旨在恢复上古不耻下问的习尚,同时指责时弊,颇具现实意义。且立论精严,强调学与问的关系,可谓发前人所未发。至于其中的道学家习气,在今天看来自然是应剔除的糟粕。从“有序”的角度而言,本文章法细密,层层展开,面面俱到,前后照应,有开有合,持论有故,一丝不紊。如首段破题,立论明确,戛戛独造,纯用自己的语言道出一篇大意,第二段才引证前人之言,说明己言不虚,这就很合乎一般论文开头的要求。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讲到文章的起势时说:“论说杂著,忌引古作者陈言及成句起:此浅而易喻者也。”可见如将本文第一、第二段的位置对换,就犯了林纾所说的忌讳,由此可知刘开在文章的结构上是精心安排的。总之,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此文在思想意义和散文艺术上,都还有其可以借鉴的价值。

作者简介

刘开(1784—1824),清代散文家,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安徽桐城人。

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

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姚莹、上元管同、上元梅曾亮并称“姚门五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中国有声小说精选合集

 外国有声小说精选合集

 国学经典名著有声书合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合集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 金瓶梅

 百家讲坛音频最全大合集

《唐诗三百首》朗诵+解析

《宋词三百首》朗诵+解析

《幼儿英语学习资料集》

 经典英文名著原音视频

 500部中英文纪录片合集


哲理文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阅读原文”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