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DT人物 | MOD李天骏:多元业态横向连接,打造差异化产品

地产设计趋势 DESIGN TRENDS 设计趋势 2023-09-24






坐落在静安汶水路的宏慧·视界BOX创意园,由原世界最大的扶梯厂改造而成,如今积聚着一批上海最年轻、开放、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公司。今年5月份刚搬进来的MOD穆德设计,就是园区的一名“佼佼者”。


在7月份刚公布的2021美国IIDA室内设计大奖赛获奖名单中,MOD穆德设计凭借“恒邦双林·峨眉高桥小镇售楼处”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的获奖设计公司。其掌舵人正是设计师李天骏。


炎热的夏日午后,雨后的气温伴着氤氲的水雾迅速攀升,蝉鸣声不绝于耳,我们在MOD穆德设计位于上海的办公室见到了李天骏。他手里拿着一杯冰咖啡出现在我们面前,很快就与我们打开了话匣子。


十几年前,李天骏还是行业的一枚新兵,为了“看世界”曾远赴新加坡工作;如今,他将国际化的视野与本土市场结合,凭借餐饮、零售、医美、地产等多元业态的设计实践经验,立足创新、不拘一格,其创立的MOD穆德设计已然成为国内地产圈里最具潜力的一匹黑马。




李天骏 Jay Lee

MOD穆德设计创始人 / 创意总监

40UNDER40 中国(上海)设计杰出青年

-


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师,MOD穆德设计创始人兼任创意总监。他推崇简约的设计,强化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设计价值的回归,对空间、比例、线条、体量等要素实现准确把握,体现出空间的整体性、功能性和秩序性,以简洁纯净的空间表现艺术化地表达当下都市生活格调。


其作品曾荣获2019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最具商业价值设计机构及最具原创设计机构、IIDA2021全球唯一销售中心大奖、A'Design Awards、LookBox Design Awards、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美尚奖、金堂奖、Idea-Top 国际空间设计金奖、APDC Awards亚太设计精英邀请赛、MUSE Design Awards等国内外设计大奖。 






#01

初露锋芒新加坡,国际化视野初养成



李天骏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因为从小喜欢艺术而走上了环境艺术学之路,科班出身的他设计功底扎实。


2006年李天骏遇到了职业生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一间新加坡的设计公司因为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的设计作品,十分欣赏,于是邀请他从上海到新加坡工作。李天骏抱着出去看看的想法,欣然接受了对方伸出的橄榄枝。


彼时,由于新加坡比中国更早地跨入国际化和现代化行列,在设计语境方面,风格趋向多元化,且具有极大的包容度。同时,新加坡拥有良好的设计氛围,在工作方法上偏向于学院派,注重设计逻辑的推导,用概念的方法挖掘客户的需求;而当时国内市场,更加注重风格和借鉴。


回忆起这段经历,李天骏最大的感触是开阔了视野,以及得到了一些工作方法上的锻炼,但同时,他也面临一些“尴尬”。“新加坡所有东西都靠进口,要做好的设计必须有有钱的甲方,否则再好的方案,最后落地也会被改成很普通的样子。”这令李天骏深刻地意识到,新加坡真正的高端设计市场长期被规模化、资历更深的境外设计公司所占据,本土公司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MOD穆德设计上海办公室

-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设计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很快李天骏也迎来了新的机会,国内客户邀约设计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当时,回国创立自己的设计品牌的念头在李天骏的心中萌芽。


2010年4月,MOD穆德设计上海分公司在上海静安区的红墙创意园成立。





#02

从餐饮到多元业态的横向连接



回国初期,李天骏以设计商业空间为主,其中不乏餐饮空间项目。餐饮行业讲究投资回报率,其空间设计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复杂等特点,从后厨到客座布局,从品牌策划到终端消费者空间体验,无一不考验着设计师的综合能力。


由于兼具上海成长背景与新加坡工作经验,李天骏练就了过硬的专业功夫与多维思考的能力,同时他善于分析品牌战略,很快便展现出优势。


2013年李天骏受邀设计新加坡品牌 Museo 在上海的外滩旗舰餐厅Museo Food Bar。寸土寸金的上海外滩,名流汇聚,这里也是上海顶级餐厅汇聚之地,各国珍馐大放异彩。“跨国餐饮品牌如何实现在地化”成为了本次设计核心聚焦的问题。


Museo Food Bar的设计除了秉承新加坡圣淘沙第一间Museo餐厅的概念,亦运用了青石砖、青花瓷砖、折叠门等大量东方元素,融汇艺术与美食,呈现了上海滩繁华新景象,带给食客们全新餐饮体验。餐厅开业便一炮而红,李天骏也因此迅速打开了业界知名度。


Museo Food Bar

-


2015年,李天骏为韩国咖啡品牌 Zoo Coffee 研发空间产品升级。这个源自韩国的咖啡品牌主打上千平米的惬意舒适的动物园主题大店,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因面临Starbucks、Coffee Bean等众多舶来大牌的竞争,以及冉冉上升的本土咖啡品牌对市场环境的挤压,压缩面积、提升空间品质、满足更多商务人士需求成为品牌策略重新定位以及空间设计迭代上面临的共同问题。


做品牌第二代空间产品升级的时候,李天骏将巨型动物玩偶转化成符号出现在空间里,运用包括隐藏式的灯带、提升家具选型品质、现代材料搭配等手段,在延续 Zoo 主题的基础上,令店铺视觉识别上更形象、简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间的品质感,大获成功。


Zoo Coffee

-


除了餐饮空间设计,李天骏在办公、零售、酒店、高端医美等多元业态领域不断有新的实践与积累,他在设计中不断加入新的思考,多维度洞察终端客户需求,将考量客户体验作为提升商业空间设计的重要手段,为品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现在我们基本能做到,你告诉我项目什么性质的,开在北上广深哪里,租金多少,我就可以帮你算出你的人均客单价是多少、多少座位合理、怎么定位等问题。”李天骏告诉记者。


CASH巨鹿路店

-




#03

地产设计:领先市场认知,打造差异化产品



同样是在2013年,李天骏迎来了事业的另一个拐点。从世茂集团苏南区域的地王项目 —— 世茂.金鸡湖别墅开始,MOD穆德设计正式进军地产设计领域。


“房地产受大环境影响很大,每个开发商的需求也不同,地产设计需要用一套不一样的逻辑去做。”地产设计新赛道带给李天骏很大的成长,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美的东西可以引导销售么?刚需盘与改善盘有什么异同?不同开发商有什么标签?“稳”的产品如何再做出差异化……


尽管面对地产设计的特殊性,丰富的商业设计实践经验还是帮助李天骏在新赛道上迅速找到了“抓手”。他整合资源经验,横向连接多元业态,将商业运营思维带入地产设计,其领导的设计团队始终坚持“不拘一格的现代风尚”设计理念,为地产产品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恒邦双林·峨眉高桥小镇售楼处

-


“不同的项目带给地产设计师不同的机会,好的项目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谈及最近获奖项目“恒邦双林·峨眉高桥小镇售楼处”时李天骏如是说。


峨眉高桥小镇,作为恒邦双林文旅的重磅TOP级标杆之作,旨在升级对自然、人文、城镇的资源探索与理解,建造美好生活的诗与远方。在担纲其售楼处的软装设计时,MOD穆德设计运用自然主义与立体主义的当代艺术手法,以自然的材料和有机形态,透彻空间内外呈现自然的简素之美,缔造室内空间“野”趣。


长沙阳光城·翡丽云邸

-


长沙阳光城·翡丽云邸地处长沙湘江新区核心,作为城市热点板块,项目定调构建城市品质人居。设计翡丽云邸售楼处时,由于项目本身体量较小,设计师需要先打破常规的空间架构,再展开叙事。“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个空间比较‘碎’,在有限的经费里,如何让空间变得有趣味性实际上难度比较大。”


最终项目定调“宇宙”主题,MOD穆德设计以不拘一格的手法构建出设计与人、艺术与科学浪漫的全新关系。


无锡阳光城·云栖墅营销中心

-


“由于现在很多项目周转快,开发商做前测报告的时候,已经将营销逻辑、产品定位风格、包括周边的竞争进行了初步分析,他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无论是一套创新的产品还是稳定的产品,他们都不希望产品同质化。”李天骏说道,这首先意味着设计公司反应机制必须加快,能效要提高。因为已经省去了前期很多工作,设计公司的任务就变得更加明晰 —— 在继续深化中找到差异化竞争的手段,领先市场对设计的认知。


梁平泽科·大河悦府

-


谈及未来地产发展趋势的时候,李天骏表示,未来房地产产品在品质方面的竞争将加大,好的设计将为品牌带来真正深远的影响力。同时,他还提出,面对成本管控问题,未来国内开发商可以借鉴新加坡地产模式,减少售楼处的投入,把重点放在样板间的打造上,让用户看到“未来的生活方式”,营造超出预期的、好的体验和感受。





PDT地产设计趋势 × 李天骏

* PDT地产设计趋势=PDT



PDT:公司取名“MOD穆德设计”的寓意是什么?


李天骏:MOD穆德设计中的“MOD”由英文 Modern 一词演化,表达了我们的设计态度:时尚、摩登、创新的设计先锋。而“穆德”是由MOD音译而来。


PDT:2020年穆德设计正式提出新slogan:打造不拘一格的现代风尚。您对其中的“不拘一格”有怎样的理解?


李天骏:在我看来,“不拘一格”代表着一种思想自由、设计风格多元、设计业态的横向连接等方面的态度,这也是穆德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至今的真实写照。


PDT:如何打造地产设计产品力?


李天骏:关于产品力,每个公司的诉求不同。产品力这个词本身,意味着有自己的特色,跟其他有差异,有品质的要求,需要研发迭代及优化。标准化也是产品化维度当中的一种。


举例子来讲,有的地产商对产品的要求非常高,体现的方式就是愿意花钱找大师来设计,他的项目都是优质项目。有的品牌会用比较便宜的做法,贴着现在市场的标准,软装放到三千五、硬装几百块这样子去做。但是他在这个项目中力推创新,做很多不一样的设计。不同公司有自己的产品逻辑,面对不同情况设计的切入点不同。


PDT:MOD穆德设计针对地产设计版块的工作模式是怎样的?


李天骏:我们的结构比较有趣,首先我们团队会有一条比较稳定的生产线,由总监去带。每个项目开始前,我们会开项目启动会。由于我在一线跟客户接触,所以对企业比较了解,拿到招标文件后我通常会先看一遍,看清楚,有必要的情况还会跟企业负责人再深入沟通一次。现在项目周转很快,可能五到七天左右就要回基础标,所以设计公司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浪费,有效沟通很重要。


然后我们对项目定性,再把任务分给团队。如果碰到创新要求比较高的项目,会是一到两个设计师加上总监完成项目创新部分。公司成熟的年长的一些同事,通常会去做一些稳定的部分。然后年轻的设计师,做样板间多一点。但如果需要创新的时候,年轻的设计师会被抽调到总监身边,一起去完成项目。年轻人没有拘束,没有思想包袱,所以在一起碰撞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更多火花。


PDT:可否用三个词形容一下自己。


李天骏:我觉得是聆听者、坚韧、反思。


聆听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词,不管是在对外或者是对内,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好的的聆听者。


坚韧,我觉得目标感比较强的时候,相对来说你会比较有韧劲,不然很多事情你没办法做下去。


反思,事务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都要多去想想为什么。


PDT:工作之余,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李天骏: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喜欢去不同的城市旅游,住不同的酒店,体验美食,感受当地的文化。另外,最近我跟同事们喜欢打德州扑克。德州扑克其实是一个博弈论的游戏,考验人的智商、情商,甚至可以通过这个游戏观察对方是怎样的人。





热门阅读

Popular

-








以实现城市品质人居生活为出发点,「地产设计趋势」定位于地产设计领域,关注全球地产设计趋势,探索地产设计产品力,发现中国地产好设计。


我们坚持设计的人文理想,以全球化设计视野、专业的地产产品力逻辑来经营该平台。我们鼓励推陈出新的研发,真正为人居环境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在地产设计领域专研与精耕的人物,让专业者输出有价值的观点;我们报道优秀的地产产品体系、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与软装设计作品。



植根于地产设计领域
横跨行业产业上下游
高屋建瓴,深刻追溯
回顾过去,正视当下,看见未来


翻开《PDT.人物》访谈集,你将迅速发现这是一座扎根地产设计领域横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研究的智库,我们与活跃在海内外地产、设计界一线的领军人物展开深入对话,回溯成功企业发展历程,发现与分析前沿信息,同时呈现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思考。





#

出品 / PDT地产设计趋势


总编 / Melody

执行主编 / Sunday Yang

产品总监 / Jeff Jiang  

华南主编 / Nina Fang


原创内容,非授权不可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