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敦果,王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自信研究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自信研究
——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17个主题的西方经济学分析
作者简介
牟敦果,山东日照人,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能源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专注于能源环境经济、宏观经济、金融学等跨领域的理论和实务分析,擅长经济学问题的系统化分析。迄今为止,在Energy Policy,Energy & Environment,《金融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0多篇。
王秋,山东临沂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教授。
摘要: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有目共睹,但一些西方经济学批判者却蝇粪点玉,极力诋毁。事实上,哈耶克等反社会主义制度的立论是有缺陷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不仅在于人民的勤奋和创造力,更在于中国的制度选择,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在西方经济学框架下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将是对这些西方偏颇观点的有力反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17个主题都直接或间接为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措施的要素化分析有助于构建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基于该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和实证检验所得的变量间关系系数,构建中国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可对比模拟检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和自由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目标区和灵活投资调节机制的制度安排能够保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方面彰显了充分的制度自信。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自信;容量约束;模拟分析
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理论探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深入理论研究和艰辛实践探索而做出的伟大创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体制。它既能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又能有效地纠正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不足,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2018年底人均GDP达到64 644元;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福祉不断增进;同时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军事实力都不断增强。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表明,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更好地发展中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中国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保证大多数人受益,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之争,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传统上,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固有缺点的批判,社会主义的中央集中体制被认为更有利于经济发展,而基于对古典主义自由经济的信奉,资本主义竭力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角度来宣扬自由主义的好处并批判社会主义。特别是哈耶克放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后,基于自由主义的优点分析就成为批判社会主义制度的圭臬。杨小凯对哈耶克的思想做了深入的解读,其总结的哈耶克关于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异主要如表1所示。如果遵循哈耶克的分析逻辑,他所列举的例子,似乎能自圆其说。但当我们将视野扩大,便会发现哈耶克逻辑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哈耶克声称制度是自发而非垄断形成的,但自由竞争的最优归宿是垄断,垄断一旦形成又会反噬竞争。其次,个人可以判断规则是否公正,但垄断势力下个人对于游戏规则的制定作用又相当有限。再次,制度会自动演化,但任何一种制度都需要国家权力的维护,维护的过程中面临着价值判断和取舍,“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演化如何突破上层建筑的问题都被哈耶克忽略了。
正如杨小凯所述,哈耶克是使用非数学的经济思想、按定性分析逻辑得出自由主义比社会主义要好的结论。从分析方法上来说,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并无方法论上的优势;从论证的过程来看,他的分析侧重逻辑推理,只做出批判而不提出建议;从结论角度看,他的分析忽略了马克思早已批判的资本主义的众多固有问题;再从时间角度来看,《通往奴役之路》发表时,正值苏联社会主义的鼎盛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则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两种制度的优劣势对比相当明显,而哈耶克只批判社会主义而不批判资本主义,其政治立场可见一斑。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自由主义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的一种延伸。
杨小凯强调,当每个人只知道一部分社会的信息时,市场能充分利用所有局部信息的集合,这是市场经济自动出清的优势所在。但他所谓“某个人或政府看出了‘市场失灵’,进而加以纠正,此人必是狂妄”的论断则极为主观。市场失灵是一种普遍现象,不需要获得整个社会的信息也能看得出来,“有形的手”对市场失灵的弥补和纠正也需通过市场起作用。他在《专业和经济组织》中声称完全理性的行为在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不能发现最有效的组织,而某些非理性行为“有可能”有助于发现最有效的组织,从而推断“为社会制定共同目标,社会就会走向‘被奴役之路’”。该推论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理性行为的不足居然能得出非理性行为有效的结论。
总体来看,以往关于对社会主义的批判实际上都是针对单一的计划经济的不足而进行的。正如杨小凯所述:自由社会并没有一定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只要制度是公平的就行;实际上,社会主义制度也并没有一定要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分析,一般采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本文尝试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下通过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所涉及的17个措施主题要素化纳入中国宏观经济体系中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根据中国经济数据为样本进行宏观经济模拟分析,对比检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自由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以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最适合中国土壤的制度安排,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自信。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措施在西方经济学框架下要素化分析
(一)模型
不管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指出了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决定一国的生产总值之中的重要作用。在不考虑经济体系结构细分的条件下,假定一国的总产出服从生产函数:
(1)
其中Y为总产值(GDP),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数量,α为随时间变化的系数,以下标t来标识,β1和β2为描述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的系数,为误差扰动。前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使人们意识到运力不足会阻碍经济增长,没有“青山绿水”环境将使产出大打折扣,当这些方面出现约束时公式(1)所描述的关系可描述为:
(2)
其中,Yrt为真实产出,符号=?表示一种不确定的关系:当不存在约束瓶颈时,等式成立;而当存在约束瓶颈时,等式不成立,实际产出小于潜在产出。不失一般性,将基础平台容量约束、公共产品约束和环境约束统一划归为容量约束E,则实际产出的关系将变为:
(3)
其中,E为容量规模,m为系数。若供给侧实际产出取决于有效需求,式(3)写作:
(4)
其中,Con代表消费,Inv代表投资,Exp代表出口。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化分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这意味既要有经济繁荣的基础,也要有政治清明、军事强盛、外交自主、文化昌盛的上层建筑。习近平根据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擘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规划、道路选择、保障手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思想充分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巨著当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所述的17个专题从不同的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保障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具体而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终极目标,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方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提高最大多数人的福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本质精神,同时对拉动中国经济内循环的终端需求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更直接地体现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中。将改革进行到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三个方面,既坚定了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机制优势的决心,在促进需求侧发展、合理引导投资增长、提升技术水平并提高社会生产率方面也起到了引领和支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和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等六个方面,对外保证了国家统一、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对内保证了民族团结、社会公正,保障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稳定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方面强调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了自然生态体系的容纳能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三个方面,保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稳定、和谐的国际社会环境。上述17个方面的影响机制如图1所示。
从经济体系运行的角度来看,17个方面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归纳为八大要素:(1)促进消费发展(Con);(2)促进经济和技术共享(Exp);(3)保障宏观需求增长(Inv1、Inv2);(4)优化产业结构(K);(5)提高劳动数量和质量(L);(6)发展技术提高生产力(α);(7)保障市场平台容量(E1);(8)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E2)。考虑到基础平台、环境承受能力和社会稳定等公共产品的约束作用,将这些约束机制统一划归为容量约束(E)。我们构建了宏观经济运行体系(见图2),若以数学公式来描述该宏观经济体系,变量间的关键关系如表2中各公式所示。
表2中的表示容量部门的投资系数为GDP增长率的函数。该函数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经济增长目标区间时,政府主动投资的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着力点。
三、中国宏观经济系统变参关系分析
(一)数据
1.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存量
图3描述了中、美、英三国近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情况。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增速稳定和逆周期。特别是“次贷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美、英两国投资低于2003年水平;而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保证宏观经济走出通货紧缩。
将各产业划分为容量部门和生产部门(行业划分标准见表3),两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如图4所示。两部门投资都具有逆周期的特点,容量部门的调节幅度更大且更早。在田友春的工作基础上,我们根据历年新增固定资产数值,分别计算得到两部门的资本存量。
2.终端需求
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是实际GDP的最终决定因素。图5(A)表明,中国消费增长相对稳定,净出口存在较大的波动,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弥补冲击、平抑GDP波动的作用。图5(B)关于增长速度的数据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大的主动波动性。
3.劳动力数量
图6描述了中国就业发展变化。图6(A)描述了全社会口径城镇和乡村就业发展情况。中国城镇化发展使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促进经济的高效集约发展;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也在稳步发生变化。假定城镇就业中容量部门人数为全部容量就业,其他为生产就业(图6(B))。
(二)经济体系中变量间关系参数估计
变量之间的系数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在经济面临剧烈的冲击时表现得极为显著,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缓慢的变化,检验采用时变参数方法对图2箭头连结的变量间的系数进行估计,随机过程根据模型假定及数据序列特征来决定。表4中方括号内的向量表示各个参数的随机特征,小写变量为取自然对数后的数值,大写为价格调整后的原始数据。
生产部门的人均资本存量、人均产出、人均工资之间的关系由检验1—3研究。检验1分析生产部门的人均产出与人均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2011年为分割点,α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2004—2011年资本的生产效率提高约40%;而系数β保持不变(在高精度上出现先升后降特征,因Matlab作图的精度设置),表明资本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图中2011年以后技术因素逐渐下降的结果是由于研究中两个方面的约束所致:需求不足导致的实际产出下降和缺乏产能资本量的准确数据而高估了生产性资本存量。检验2分析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调整的生产部门生产函数,此时技术因素自2009年起开始大幅度下降,证明了需求因素对低估技术进步的影响。检验3分析人均工资水平与人均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其资本项系数βt基本维持不变,而描述技术进步和宏观需求综合影响的Ct其同样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下降开始于2014年,滞后于检验1中产出的下降。
检验4—5为容量部门实际产出、工资水平与人均资本存量关系的检验。检验4中Ct项波动幅度几乎不变,资本系数波动幅度较小;这意味着容量部门的人均产出系数变化不大。检验5中 变动较大说明工资水平受宏观因素影响。检验6以容量部门总产出对数值为被解释变量、生产部门总产出对数值为解释变量。以原始数据描述两部门产出关系时,Ct保持不变,而βt项的影响基本呈下降趋势,说明容量部门容纳能力的提高和支持生产部门的效率不断提高。
检验7—10分别对消费、生产部门投资、容量部门投资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做了研究。检验7对总消费(con)和居民工资总收入(salt)的关系做了检验,除了2008年出现下降外,总消费基本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检验8研究了生产部门投资与资本收益之间的关系,检验9研究了容量部门投资与生产部门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生产部门的边际投资率稳步上升并逐渐趋于稳定,系数Ct项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波动,顺周期的特点较为明显;容量部门多边际投资倾向稳步上升但存在显著的逆周期发展的特点。检验10采用状态依赖参数研究容量部门投资逆周期的特征,假定基本投资系数Ct和边际投资系数βt都是GDP增长率的函数,回归项为常数项和生产部门对数值(ln(Y1),采用GDP的对数值也有同样的结果),从而分别得到Ct和βt随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边际投资倾向基本保持稳定,而Ct则存在显著的逆周期特征:GDP增长率较低时,投资水平较高;GDP增长率较高时,投资水平较低;并且分段跳跃特点显著,这与我国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目标区间相关。
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模拟分析
基于图2的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和表4实证得的变量间关系参数,构建中国宏观经济循环模型。模型中假定两部门的就业增长率都为2%,资本的折旧率都为5%;生产投资取决于资本收益;居民消费取决于增长的基本消费需求和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假定净出口维持稳定,设为5000亿(1990年价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假定容量部门的投资存在表4检验10所描述的逆经济周期的稳定作用,兼顾容量部门的容纳能力,当其利用率超过某临界值,则投资相应提高;模拟的消费、投资、净出口、资本存量、就业人数等变量的初始赋值都与2017年的实际结果相同或相近(初始均衡解与实际值出现偏差所致)。
(一)稳定状态时两种制度经济发展结果对比
经济稳定状态是指经济发展纯粹依靠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而推动。以2017数据为起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下,经济平稳发展的结果如图7所示。图7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主动权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只能在前期阶段发挥作用;长远来看,经济的增长依然依赖于资本积累、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主动调控的投资具有拉动生产部门产出的作用,使其产能利用率略高一些,但是主动投资集中于容量部门,会使其资本存量增多而造成产能利用率偏低。这说明在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有形的手”并不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平稳的经济运行条件只会短时出现,现实经济世界中总是存在各种冲击。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冲击面前作用不同。
(二)外生冲击条件下两种制度经济发展结果对比
假定净出口面临随机冲击,冲击规模为1000×e (e~N(0,1))。出口下将时供需失衡,产出、工资水平、资本收益等同样下降,进而导致消费、投资水平下降,均衡的GDP波动会是出口波动量的数倍(国民经济乘数)。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机制导致消费、投资都存在顺经济周期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目标区间能够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图8对比了面临同样的出口冲击时,两种体制下经济发展演化情况。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出口冲击并不会被其他的需求变化所抵消,消费和投资表现出顺经济周期的波动,加剧经济波动;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增长目标区的作用,逆周期的主动投资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完全)抵消出口波动所带来的冲击,消费和生产部门的投资并未出现显著的波动。
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在GDP增长率方面更为显著。自由市场经济下经济增长会在-7%至22%之间波动,极大增加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而在同样的冲击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年度化增长率在3.3%至7.5%之间波动,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风险程度大幅度地降低。
虽然主动投资会增加容量部门的资本存量,但是宏观经济能够实现平稳的增长,暂时的容量资本过剩很快被产出增长所消化。在冲击起初阶段容量部门的利用率下降较快,其后迅速回升并逐渐提高;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容量部门的产能利用率在起初阶段较高,但很快出现容量不足的问题。而生产部门的产能利用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演化更加平稳。
五、结语
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辩论并未在同一框架内进行:中国共产党人摆事实、讲道理,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大力宣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西方一些专家则一味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角度钻牛角,极力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足。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下,以中国经济数据为样本来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适合中国土壤,更能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似乎更有说服力。
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对社会主义制度批判时视角局限且分析逻辑不足,其结论不足以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经济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通过有效使用“有形的手”来让“无形的手”更好地发挥作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17个主题的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基于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并无明显优劣势区分;而在面临冲击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能够保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即使一些部门会出现暂时的投资过剩,但很快就会被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系所消化吸收,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区间的发展模式是有效的。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高度不稳定,国内经济面临新挑战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方面有着充分的制度自信。
原文刊发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第19-28页。因篇幅问题,注释删略。
欢迎关注“厦大哲社版学报”微信公众号
投稿平台
https://xdxbs.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