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37年冬
拍摄于五台山的一幅珍贵照片
一群僧人站在寺院前
手拿木棍
队伍像军人一样整齐
本该在寺院念经拜佛的僧人
为何拿起了武器?
让我们一起走进
《人民的选择》之《敌后战场》
1937年8月,根据洛川会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陆续出师抗日前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开辟了敌后战场。1937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正式成立,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聂荣臻决定亲自拜访五台山的僧众,为抗战争取更多支持。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五台山的僧人拿起刀、枪,组成抗日队伍,与日军搏杀。后来,晋察冀军区把这些僧人组成一支抗日自卫队,人称“和尚连”。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隆重召开,民主选举产生了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标志着八路军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形成。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八路军又开辟了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这些敌后战场的开辟,使中国抗日战争形成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的局面。为了拨开人们思想上存在的迷雾,坚定全国抗战的信心,消除国际友人存在的疑虑,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论调,1938年5月,毛泽东用八天九夜的时间,在一张简陋的书桌上奋笔疾书,撰写出《论持久战》。《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相当长,遇到的困难也将最多,然而它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历史的发展证明,《论持久战》中所做的分析和结论是完全正确的。1938年10月,当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中国抗日战争逐渐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这张首次在国内发布的毛泽东特写照片,是苏联著名摄影师罗曼·卡尔曼于1939年5月在延安给毛泽东拍摄的,收录在他的纪实著作《在华一年》中。毛泽东的目光深邃而坚定,透露出他对时局的准确把握。1940年7月22日清晨,一封注明“万万火急”字样的绝密电报,从八路军总部发给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等分处敌后的各主力部队将领。这就是由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副参谋长左权共同签发的《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从上面可以看到,八路军最初部署的参战兵力是22个团。但当八路军总部作战科整理战况时,发现共有105个团20余万人参加了这次战役。“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作百团大战好了!”
前方的八路军战士作战十分英勇,后方人民的支援也是热情高涨。
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曾下令派飞机去侦察,发现整个正太路沿线全是中国军民。
“担任战争的先锋任务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
“他们割断电话线,进攻火车站,并且袭击小股日军,从他们手中夺取武器。”
1941年至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最猖獗,也是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日军集中三分之二的侵华兵力和百分之九十的伪军,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最为残酷的 “扫荡”与围困。熊大缜是清华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高徒。当时,他正准备动身前往德国深造。当他听说根据地急需弹药时,毅然放弃出国的机会,来到冀中根据地,投身到抗日的烽火中。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的歼敌方法,还创造建立了敌后武装工作队等斗争形式,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这是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等“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能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人民战争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