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境好不好,鸟儿来“投票” !衡水湖成了鸟类栖息的“天堂”

点击标题下「河北生态环境发布」可快速关注 



 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建斌及其团队在衡水湖首次监测到遗鸥、斑头雁、斑尾塍鹬等鸟类9种;首次监测到条斑赤蜻、蓝额疏脉蜻、鸟嘴壶夜蛾等昆虫222种。至此,衡水湖记录到的鸟类达332种、昆虫达757种,标志着近期衡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有“发言权”,生物多样性是最佳的衡量标准。鸟类、昆虫种类的增加,从侧面反映出衡水湖环境的变化。


衡水湖是衡水市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肩负着为衡水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提供更大环境容量、更强绿色发展支撑的使命。近年来,衡水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认真实施湖区企业拆迁、村庄搬迁、环湖绿化,有效开展生态补水、取缔养殖业、增殖放流等工作,构建了以水生态、林业生态、生物多样性生态为支撑的优良生态系统。


成群的须浮鸥在衡水湖畔嬉戏觅食。近年来,衡水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引来大批迁徙候鸟来衡水湖“做客”。


今年春季,近10万只候鸟飞抵衡水湖,形成了独特的“鸟浪”奇观。群鸟聚居的背后,是衡水湖生态环境华丽蝶变的过程。为落实衡水湖保护工作,促进衡水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进一步发挥衡水湖的生态效益,衡水市积极推动《衡水湖保护和治理条例》省级立法工作,2022年1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自此衡水湖进入“专法”保护时代。衡水市统筹考虑水量、水质、生态三大要素,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采取生态清淤、水生植物恢复等综合措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在每年实施9个月封湖禁渔的同时,通过实施科学渔业增殖放流项目,优化鱼类区系结构,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近几年,衡水市每年通过引黄入冀工程为衡水湖补水不少于5000万立方米,确保水位维持在最佳区间。


为加强国内外科研合作,2016年,衡水市实施中德财政合作“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推进保护管理工作标准与国际接轨。同时,与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等国内科研院校加强合作,为衡水湖保护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推动监管手段现代化方面,衡水市建立了衡水湖水质监测实验室、大气自动监测站,对水体、大气等进行监测研究;实施了保护及监测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积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在保护区内定期开展鸟类监测。


棕头鸥在衡水湖觅食。林子摄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衡水市持续推进各种自然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五批自然教育学校试点单位、河北省第一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成功举办了河北省首届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现场观摩会。


水环境到底怎么样?鸟儿用翅膀“投票”。“衡水湖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个/立方厘米,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达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局副局长刘蒙表示,下一步,将拓展衡水湖保护发展新路径,深入宣传贯彻《衡水湖保护和治理条例》,着力在科学保护、有序治理上下功夫,努力在衡水湖生态环境保护上闯新路。


来源:衡水晚报、河北日报客户端、人民网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倪岳峰在《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区域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 • 京津冀协同发展篇


速览!一图读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