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裁员“瘦身”之思:服务机器人产业需要挤“泡沫”
2021年,整个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里,融资就超过200亿元,如此热潮的原因也很简单,疫情之下,“无接触配送”等服务似乎站上了风口,服务机器人也从“玩具”,变成了拥有商业价值的赛道。
然而,外部环境瞬息万变,服务机器人的商业模式目前还在探索阶段,近期突发的裁员新闻也把服务机器人推到了舞台的聚光灯下。
7月5日,普渡科技CEO张涛发给全体员工的邮件曝光:“为了公司活下去,要对公司业务和团队做一次瘦身”,和大厂毕业一样,瘦身也就是裁员。普渡科技2016年才成立,很快就被视为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明星”,去年9月还完成了C+轮融资。
后续据一位已离职的员工爆料,普渡科技从今年初开始裁员,员工预计会从3000收缩至500人左右。
服务机器人的兴起
服务机器人自上个世纪就有了,而如今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成了当下的一个新兴市场,也是资本追逐的新赛道。
国外资历稍老的服务机器人厂商,如iRobot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了,不过国内服务机器人厂商的兴起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
目前,资本关注度最高的两个细分场景为餐饮、酒店。2021年中国餐饮机器人市场规模就有5.4亿元,这里面排名前三的玩家则是擎朗、普渡、穿山甲。资本的不断加码,使得整个市场迅速扩展。
普渡科技融资信息
餐饮机器人领域里,排第一的擎朗成立于2010年,但直到2020年才开始大规模融资,先后完成了B轮(2亿元)、C轮(数亿元)、D轮(2亿美元)及阿里饿了么的独家战投。
近两年来,擎朗在全国部署了超过2万台机器人,而在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擎朗部署的机器人仅为4000多台。
在餐饮机器人崛起的同时,酒店机器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这两个细分赛道乃至整个服务机器人产业的火热,都要归功于疫情带来的“无接触”影响。
景吾智能融资信息
不得不说,反复不断的疫情对整个社会和产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疫情之前,酒店机器人的一大亮点还是替代人效比,但对于人口红利依然在的中国而言,酒店行业拿机器人做生产力的调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疫情的爆发,出生人口的骤降,导致了全人类的流动都变的困难,于是无接触服务走进大众视线,比起一言不合就隔离,启用机器人能大大降低酒店运营的成本和风险。
目前,国内酒店机器人市占率第一的企业是成立于2014年的云迹,而云迹的大幅增长也是从2020年开始的。
据云迹官方数据显示,其2018年的客户只有600+家,如今的客户群超过15000+家。在此期间,云迹也陆续拿到了腾讯、联想、科大讯飞等资本的多轮融资,甚至有传言称云迹已经在筹备科创板上市。
设身处地的想想,餐饮、酒店的确是最适合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场景,机器人的移动能力也能够较好的提供场景化服务。
云迹融资信息
挤出“泡沫”,机器人红利仍在
然而,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整个行业也进入到了瓶颈期。
会移动的机器人大家都会做,于是企业开始开发导航技术、SLAM算法等技术,但这些技术的护城河不高,很难看出差异,且行业在短时间内难有重大突破,国内服务机器人目前只能在语音等能力上“锦上添花”。
所以年初以来,普渡、云迹等头部公司都在收缩业务,美其名曰“瘦身”。但另一方面还是有新玩家在源源不断的加入,比如中兴就在上个月推出首款智能清洁机器人,像国外的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等也早就涉足了机器人领域,似乎任何公司在有一定的前沿技术积累后,都能开发机器人。
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服务机器人相关企业仅有6342家,到2021年已经突破了10万家。
7月6日,猎户星空公开发声:“服务机器人正处在高速增长期,媒体曝出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个别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而不是行业问题。”
产业不够,大大小小的玩家却在不断涌入,自然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竞争。在没有技术爆炸的前提下,各大公司比拼的只能是供应链、产业链、营销等能力。
高仙机器人融资信息
发展的问题只能交由发展来解决,但无论如何作为一项新兴事物,服务机器人市场前景还是可观的。
类似配送、清洁机器人拥有着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它们在合适的应用场景里比人工的工作效率更高。谁抓住了不同场景下不同客户的痛点,谁就能在目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要做到这些需要技术的不断迭代,以配合使用场景的细节优化,而产品量产后成本也能够不断下降。
像优地科技的产品,在经历了多年的使用反馈后,不断删减无效功能,优化结构,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逐步完善了供应链体系,保证了质量的稳定,自研的许多核心技术也能避免外部采购被“卡脖子”,大量的实际场景应用,使得机器人的软件方面也在不断优化。
有了高性价比的技术,还要有贴心的售后服务。优地的运维团队通过7天16小时的在线监控,可以实时发现问题,并和当地销售与技术支持工程师随时解决产品上线后的故障问题。如此一来自然就不愁市场,优地科技目前合作的酒店数量已经超过了6000家。
优地科技融资信息
机器人在酒店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应用最多的酒店方面,服务机器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酒店服务机器人目前似乎只有迎宾、送物品等若干简单服务,在一些相对复杂的服务上,比如顾客的临时需求等方面很难让人满意。
虽说新兴技术还不成熟,但不一定所有的顾客都能百分百接受机器人的服务,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就不太喜欢。除了现在的无接触配送,还有哪些服务必须要由机器人完成呢?机器人在酒店的服务场景和顾客本身的深入分析应该是日后的重点。
此外,也不是所有酒店都在用机器人。使用机器人的酒店基本都是大型连锁酒店,很明显一些中小酒店、民宿等类型的酒店还是广阔的下沉市场。
一些偶然事件也不容忽视,据说英国某家酒店机器人不小心撞坏了旁边一辆豪车,结果事后的责任认定一直没处理好。
还有机器人多少会涉及到顾客的隐私,如何确保这些信息的规范使用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酒店机器人终归是人设计的,但在机器人出现服务问题时,酒店方无法调整,程序员也没办法立刻过来维护。而且开发机器人的人并不是酒店从业人员,他们对酒店行业的本质了解也不多,很难设身处地的针对痛点研发功能。
不过总体来说,酒店机器人还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能够提高用户满意度和酒店的OTA好评。有时候客人可能会因为该酒店有个机器人而订房,数据显示,多家酒店在引入机器人后,网评及好评数都有所增长。
摄图网
即便机器人成本暂时降不下来,但研发厂商也可以和各大酒店合作,探索共享经济方面的模式创新,让更多的酒店能够用上服务机器人,厂商也能有更多的反馈。
对于基础但常见的服务,比如送餐、引导,机器人的效率总是要高一些,常年累月下来,人和机器人协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人工成本。
所以短期内,酒店机器人可能不会让酒店收益飙升,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吸引顾客,还能有所溢价,长期经济效益明显,且机器人软硬件技术日新月异,日后肯定会有划时代的服务机器人出现。
而且机器人至少会按部就班的工作,不会像人一样疲劳,或者因为工资、劳动强度等原因心生不满,从而报复顾客,比如拿毛巾擦马桶之类的。
现阶段机器人还处于辅助地位,但也为酒店增加了不少亮点,客人看到后也会有新鲜感,小孩子看到了也会忍不住玩一玩,这都是酒店软实力的体现。
未来已来,踩上风口也要脚踏实地
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无疑是一场盛大的体育赛事,除了无与伦比的视听体验,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机器人”的总动员了。
从冬奥村到各比赛场馆,无论是巡检防疫机器人,还是送餐机器人、消杀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都让国内外民众眼前一亮,如此丰富的机器人种类,说明服务机器人代表了某种趋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就会处处充满着这些机器人。
除了前文提到的酒店机器人、餐饮配送机器人外,很多时候有需求的地方就会有创造, 例如老年护理机器人、咖啡机器人和割草机器人等等,这些机器人也许乍一听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真用上了说不定就离不开了。
而且疫情短期内似乎无法消失,工业社会的发展也到了一个临界点,科幻般的场景也许有生之年就能到来。人类社会需要机器人的加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再加上老龄化的加剧,通过服务机器人代替部分劳动力,自然就成了提升城市服务、降低民众生活成本的有效手段。
此外,5G、物联网、云计算、 AI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服务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整个市场也将进一步拓宽。
科技的进步推动各类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的进步也能加速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当生产成本逐步摊薄、算法渐渐优化时,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仍旧十分广阔,甚至说,未来的星辰大海肯定少不了智能机器人的帮助。
但着眼于当下,普渡的裁员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不能盲目扩展,要做到技术与市场需求匹配才行,努力进行产品研发才是重中之重,过于迷信风口甚至准备捞一笔就走,是对不起这个伟大的时代的。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闻旅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载+入群】微信:wenlv-pai
【商务合作】微信:jhyyx666
【爆料或寻求报道】微信:13811224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