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山大学财经新闻|初试421分,23中大班主任教你如何考高分!

助你成功上岸的 财经新闻考研 2023-03-28

个人情况


初试421分,英语政治双84,专业一122,专业二131,分数排名第三。备考主要集中在六月以后,之前主要在忙大创项目、国家级比赛和一些本专业的课程。


高中是理科生,大一入校进的是理工科专业,一直觉得社会科学比理工科那些数字图表有趣,所以大二时候转学新闻学。


本科就读于内地的一所211,在班级排名一直倒数,大三才争取得到了一个奖学金。选择财经新闻主要是因为心怀新闻理想,对财经领域很感兴趣。希望一直成为一个富有正义感和对生活热情的人!


专业课复习规划


3月——7月 



每天学三四个小时



7月——11月



每天学十一个小时左右:

7:00——8:30背单词

8:30——11:30政治

2:00——4:00英语

4:00——5:30 专业课

7:00——10:30专业课



11月-12月



9:00——10:00背作文模板/政治

10:00——11:30政治(小程序刷题/肖四/肖八)

2:00——5:30专业课(背书/练题/看财经热点)

6:30——10:40专业课(背书/练题/看财经热点)/政治(背肖四)


天气转凉,起不来床,九点才来图书馆,跟自己的两个研友天天在一起。大家都很幽默乐观,互相打气,最后一段时间会有点难熬,有朋友的陪伴会好很多。每天晚上互相带饭,然后边吃晚饭,边找个B站UP主的政治带背/英语单词视频/搞笑或者帅哥视频单纯用来放松。


复试参考书目


基础必看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张志安《新媒体素养》

龚彦芳《财经新闻知与行》



进阶必看



唐绪军 黄楚新《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

喻国民《网络新媒体导论》



基础建议看



龚彦芳《当代新闻编辑》

莫林虎《财经报道概论》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

杨蕾《金融学(第四版)》

《宏观经济学精要:理解新闻中的经济学》

沈颢《财经新闻二十一讲》



进阶建议看



孙祥飞《媒介热点透析和前瞻》(一般12月出)

张志安《中国应用传播学十大创新案例》(一般当年11月出)

刘海龙《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一般当年11月出)


书读得越多越好,有些参考资料会比较晚出版,学有余力的同学一定要看,同时也要保持论文的阅读。只抓基础知识很难出高分,一定要了解前沿的东西。


推荐关注公众号


新闻类


贝壳财经、财经连环话、 第一财经、DT财经、燃财经、盐财经、钛媒体、虎嗅、36氪


学术类


全媒派、传媒1号、全中看传媒、德外5号、一本政经


关于财经类基础学习


七八月除了看新传参考书和资料,最重要的就是在学习财经类基础知识。基本模式是:网课+专业书籍。网课主要渠道是中国大学慕课和b站,看过的内容包括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产业经济学(不是全部都看完),书籍主要是前面提到的两本书,挑了自己比较薄弱的部分来看。最后就是看《财经新闻知与行》,这本书我前后看了两遍,这本书看懂了,基本财经基础知识过关了。


备考期间的学习视频截图


看过中山大学财经新闻历年考题应该了解,最近几年财经部分的比重在下降,但是去年仍然考到了约三十分的题目,篇幅不大,但也不能算小,因此财经这块知识还是必须去掌握的。


主要考查名词解释和简单题,简答题基本就是当年热点了。名词解释这方面的内容也并不是完全无迹可寻的,去年考的数字税和中央银行制度这些都是在政经新闻当中可以看到的关键词!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太多财经基础的话,没有关系!第一,你要做到把《财经新闻知与行》这本书的所有不懂得名名词全部搞懂(整理里面所有名词解释);第二,关注财经热点事件,将当年的财经热点整理成专题。另外一个就是要关注财新网的封面报道!(财新网要收费,我用的是一位清华大学友人的账号,清华大学图书馆购买了财新网会员)


关于读论文


始终记住,只读那些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了解学术前沿,了解到更多的深刻的、新颖的东西,以及论述写作的语言表达,因此读论文非常重要。读论文和前面介绍的进阶类报告、书籍,逻辑是一样的。


关于热点


新传热点:新传的热点多关注各大新传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尽量试着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解释,不能只是拾人牙慧。


财经热点:除此之外,考财经新闻也必须了解财经热点,我的方法是:财新网➕每月财经热点专题解析。宏观经济、企业新闻、金融市场这些财经领域都要去看。(爱传播财新公众号每周也有财新热点解读哦)


关于答题


专业参考书看过,背了一两遍我觉得就可以开始练题了,答题需要应试思维,资金充足可以报个答题班。对于全程班的同学,后期我会在各类月考、模拟考、平时练习中,加强对大家各类题型的答题训练。


练题最重要的是训练答题思维,拿到一道题先看看这道题考查的是什么类型的题目,应该分几层去想,从哪些角度去分析,不用急着动笔。刚开始练习题目的时候,我都是先练习写小标题,标题想好了,一道题的大框架就有了。在十一月下旬之前我甚至没有完整的练习过一道题。十一月中旬报了两次模拟考,第一次参加模拟考也是我第一次完整作答论述题。


到了十二月我就开始对照机构的押题,一题一题地练逻辑、小标题、答题关键词等。最重要的是还是你到底能从多少角度思考,求全不求精。


每个点下面写两三百字,全篇引用一下名言和几个案例,就是一道漂亮的论述题答案了。


重点练论述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稍微练两题就可以上手了。


实务建议早点练,我是九月才开始的,我觉得可以再早一些,八月就可以开始了。每周练一两次。用了爱传播财新的实务批改,感觉效果挺好的。实务就是需要你不断的熟悉,积累写作经验,更看重的是你的文字能力。这个需要训练,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本来媒体实习经验就不丰富的,写作很容易写成论文语言。


关于案例


案例主要是通过平时对于新闻热点观察总结来的。案例和专题是配套的,每个专题下面配备相关的案例来记忆,案例越多越好。一道没有案例的论述题是没有灵魂的,不管题目有没有要求结合案例分析,你都要尽可能结合案例来分析。


关于名言


名言是用来拔高的。对于一道题来说,层次分明有了,回答的要点有了,其他就看你具体论述能力了。名言一定要用对了点,切忌为赋新词强说愁。平常看到著名学者的论文或者著作,如果你觉得发人深思可以记录在一个专门的电子档案里,我喜欢把看到的名言发在自己的QQ个性签名里,还会有朋友跟我讨论。当然,如果没时间,有些机构也会总结这些名言,可以找来看看。


关于背书


背诵无疑非常重要,我觉得包括三个层面:基础知识、专题、名词解释。基础知识部分我就分为几个模块——网传、新闻学、新闻史、传播学。


基本就是把基本书参考书按照框架背下来,八月份我就开始背基础知识了,大概背了两遍,然后就是背诵专题,这个比背基础知识重要很多。


新闻史我是最后两周才开始的,只背了名词解释,还挺担心的,没想到最后只考了一个五分的名词解释。不过这算是走运,很难保证是不是会像21年那样有将近20分新闻史,所以还是需要认真准备的。


专题我主要以理解为主,把框架记住。重要的是记住要答的关键点。


名词解释主要是听+后期整段时间背。


关于名词解释


不用背那么早,以理解为主,大概十一月就开始背名词解释。此时,专业课大概已经背了三轮了。名词解释可以划分几个层次去背:背景、概念、提出者、原因、影响、案例等。一般来说,五分的名词解释答三个点,八分的名词解释答五个点,按照这个套路来背会容易很多。


我个人比较重视名词解释,积累的名词越多越好,并不要求全部详细的说出来,了解具体内涵更重要。因为你论述题也是这样,是按照一个个关键词去分析的,名词解释相当于这些关键词。现在我在全程班每天都会安排同学们进行各类名词解释的打卡,有财经的也有新传的,希望帮助大家夯实基础。


关于专题


专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相信每个考研人都会听到学长姐说专题简直太重要了。所以到后期,除了背诵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之外,我花了大量时间来记忆专题,这件事我从九月份就开始做了。


首先是给自己大概分了三十多个专题,比如媒介融合、平台社会、粉丝经济、亚文化、国际传播等等。我会找每个专题的相关论文阅读,然后归纳总结出每个专题的背景、定义、发展、原因、影响、案例、名言。


有些经典的专题,比如新媒体环境下经典理论变迁、新闻专业主义这些,可以借鉴前人做过的,有一些很新的专题,强烈建议自己来做,比如我自己做了粉丝文化、乡村传播、中视频传播、县级融媒体等专题。


提醒一下,必做的专题往往就是老师的研究方向,比如张志安老师近一年一直在关注平台以及国际传播,所以我特地找了很多这两个专题的论文,重点练习这块的论述,最后440中这块的分值占比非常高!


不过也要注意,不是中大没有什么研究就代表不怎么考,比如马新观,很少有中大老师在研究,我当时就简单看过一点这个专题,但是没放在心里,但是马新观其实是22年大热专题,结果334上来一道40分马新观,我差点在考场哭出声。


自己做的笔记


对于中大来说,要严格按照考纲来准备专题,每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专题,但也不能只按照考纲来,前沿、热点、大家都在关注的学科方向非常重要!对于全程班的同学,后期我也会安排大家进行专题打卡,引导大家整理专题。


政治复习全程规划


相较于新传专业课,政治备考相比来说有迹可循。我的计划是:



7月中下旬



开始学政治:徐涛网课+肖秀荣精讲精练+一千题+红果研政治大纲+杨娅娟政治规划。


徐涛网课纯当放松,轻松又好笑。考研是上午考政治,所以我也是上午九点开始学习政治,再看一遍精讲精练,大概学两到三个小时,当天或者隔天刷一千题。学习顺序是:马哲、史纲、毛概、思修。


整个过程全部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推进的,可以在网上找到政治杨娅娟的学习规划书,上面有非常详细的政治高分学习规划,我就是几乎按照那个来的,虽然会有拖拉,但总体完成了她的规划,最后分数也很满意。



9月中旬——11月



这个阶段可以减少学习政治的时间了,每天一个半小时左右。二刷一千题。以及其他政治老师的题目。因为你会发现,该死的脑子,为什么前面学的又忘了?所以需要不断刷题重复记忆。



11月



开始背腿姐背诵手册(每天背四十分钟左右),看腿姐的技巧班。技巧班真的YYDS,虽然很应试,但是大家真的要训练你的题感!所以学完技巧之后需要你大量刷题!


刷题技巧


我买的是苍盾政治刷题小程序,晚上睡前、吃饭、排队都可以刷,基本上市面上所有出题老师的题目我全部刷了一遍,肖、腿姐、徐涛的题目不止一遍。很多人觉得有些老师题出的不好,很偏,但我觉得能刷多少就刷多少,政治拉分不就看选择题吗?当然要把选择题抓好。结果尴尬的是22政治考研选择题压中的很少,多选题选项设置的很弱者,单选题又很偏。但凭借我做题的题感和腿姐的做题技巧,选择题只错了三个单选。



12月



肖四、肖八,写➕背;回头再看一遍《精讲精练》,看肖和徐涛的背诵手册;抽空看看肖的形势与政策小册子;写肖四肖八选择题,背肖四大题。


这些是大家都要背的,胆比得是你的记忆力和效率。市面上会有很多政治考研公众号给你推荐背诵框架,我背一遍了苏一学长的框架,还是觉得应该按自己理解来背,跟我的好朋友每天晚上竞赛式背书,计时多少分钟背一条然后同时背出来。在背书上我是天生有优越感的,朋友是个理科生,背的速度跟我一样快,我很吃惊。


回头看一遍《精讲精练》+《徐涛背诵手册》+肖《知识点精要》。这部分对于没时间的考生可以不需要,我希望政治高分,所以想把偏的题目也抓到手,所以书上的每一个细节我都不放过,全给记下来。也不需要花特别久,我就当用来放松。


把《形势与政策》小册子时政内容看看,把里面的时政题目做一遍,时政应该没问题。个人我觉得这块主要还是看运气。


英语全程复习规划


资料:

单词书:红宝书+老蒋讲词汇

语法:刘晓燕——部分语法网课➕不就是语法和长难句

阅读:唐迟阅读课

完形填空:易袭人完形填空课



6——11月:背单词



我觉得学习英语得视自己的基础来确定,我五六月份背六级单词,那会还没有通过六级考试,所以还在写六级的卷子。进入七月份以后呢才开始正式背单词,每天七点到八点半会在一楼背单词,用的材料是红宝书小册子。后面用的是老蒋讲词汇。两本书在单词组合逻辑上大不相同,帮助你更好的记忆。全程大概过了四遍不同的单词书,后面你会发现越来越快。



6——7月:语法



主要是看刘晓艳的语法书——《不就是语法和长难句?》。学习语法对于翻译题和分析长难句会很有帮助,打好基础还是得学语法先。



8——11月:写阅读真题



六七月没做真题阅读,是找的外刊来读。B站又很多这样的up主带你读外刊,比如三言两语杂货社、TuesMagique、一直夫妇的日常,荟呀荟学习,每天一两遍外刊,在图书馆一楼大声读出来,看着Up主做的资料来翻译一遍。


8月开始每天一两篇真题,那会真的有点焦虑感觉大家都开始二刷真题了,我还没开始做。所以剩下的时间只够我刷一遍真题了。因此我只刷了2005-2018的阅读,挑了一些做的不太好的阅读题,找到唐迟老师的视频课听然后分析。没有总结错题,觉得浪费时间,做的多了你自然有题感了,不需要总结。



11——12月



写七选五、完形填空等。只练习了10-18年真题,做完这些完全够了,你会找到做这些题型的套路。



12月——考研:大小作文+单词



每天练习or背大小作文,之前的错题可以找回来看看,不过我没看,到最后基本没给英语留学习时间了。单词这个时候又有点忘掉了,每天跟我朋友晚上吃饭时间,找个b站up主单词带背,迅速过一遍。



11月底——考研



留出最后三套卷来模拟考。我是11.25;12.05;12.15这三天时间来进行模拟的,按照两道阅读(40min左右)——小作文(15min左右)——两道阅读(40min左右)——大作文(25min左右)——翻译(20min左右)——七选五(15min左右)——完形填空(15min左右),先确保每次都能做完。因为2022年英二比较简单,所以最后写完还剩很多时间。考试那天中午没睡着,下午头脑有点晕晕的,不过只要完全按照训练的逻辑来,考场按部就班是完全不会有问题的。


关于身体健康


学习之余也要适当放松,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不要因为一个下午没学习这种事情焦虑,每周适当给自己放松时间。


暑假时期解压的方式是跳帕梅拉、看综艺。综艺我喜欢看《脱口秀大会》《十三邀》,每天中午和晚上会听得到APP的专栏《得到头条》。这些节目都非常棒,尤其是《十三邀》,总能让我醍醐灌顶。


最重要的还有,多看看张志安老师的视频号!


做一只快乐的学术舔狗

醍醐灌顶的《十三邀》

一些话送给大家


考研这一年你会因为焦虑、熬夜、蓝光、辐射等颜值和身材有所走样,不过大家都一样!所以尽可能保持运动,有健康的体魄最重要。我身边就有朋友临到考试期间口腔溃疡的、肠胃炎的或者是感冒咳嗽的,最终影响了发挥,一年的努力白费了,真的非常可惜。


所以宝子们一定要注意养生。我除了暑期坚持运动,平常坚持吃复合维生素、果蔬。同时最后一个月每天一粒鱼油,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真的感觉自己记性好了很多。(可能是心理作用)


新传作为不考数学的专业之一,成为了很多学不好其他专业的同学的逃避路径。越来越多的人跨考新传,也让新传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卷王专业。一方面,希望跨考的朋友能够想明白自己考研的真正目的和自己的未来方向、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充分了解新传专业之后再做选择。另一方面,新传这样一个包容的学科应当有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来做,让更多视野来丰富这个学科,学习本专业的同学也应当尝试接触其他专业领域。


但无论如何,希望每个想读新传的人,是真心热爱新传,真心喜欢新闻传播学领域,有想要从事研究或者相关事业的决心,而不只是简单为自己提高门槛,为了逃避就业。


于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喜欢知识和哲思带来的自我重塑和认知重构,喜欢那些熟悉但又未知的东西,喜欢找寻那些困惑背后的答案。因此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觉得累,很喜欢读前沿的深刻的东西来丰富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考研期间能偶尔忘掉那些功利的想法,真正享受追求知识本身这一过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知识或许最终是用来牟利的手段,但这样想,学习本身就会不快乐。


学习知识可以很纯粹,也许我们无法用这些知识改变世界,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在这个混沌的、高度不确定性的、人均精神危机的、社会流动空间狭窄的、高度内卷的时代,拥有看透问题本质的清新的认知,它让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也依然可以保持定力和不再彷徨。


备考期间的平板封面


最后送给大家:

“我们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小助手哦~

财新小蓝

财新小E

推荐阅读:

双非三跨一战上岸,5月开始,你可以这样做提高效率

23中山大学财经新闻|跨专业备考,总分第五,逆袭上岸!

备考四个月,复试第一成功上岸中山大学财经新闻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丨双非三跨,第四名上岸中大财新!


更多课程与干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