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作者主题月共创|我们心中的“大家”

附近closer Close附近
2024-08-23


《盗梦空间》里的梦境有一条规则:在梦里,你无所不能,感知与创造同时发生。



这个过程也可以类比第一次感到他人创作的魅力,如梦似幻,身置离奇之境。我们用感官捕捉着文字或线条、色彩或空间,指向不同的艺术,却都同样唤醒我们的审美。作者或许隐身,或许在场;我们与作品相接,是读者、观众、欣赏者,却也是这创作活动的关键一环。我们在感知,同时也在创造。作者通过作品所勾勒出的一幅空白框架,就这么,向我们的个人体验发出填充的邀请。



我们开始朝向作品。或许跌进某个虚构故事里看见真实的自己;或许以某张画面作为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打开屏保便是一二分安慰;或许某件作品的触手带着我们第一次到达新的领域,由此发现了新的问题和知识,拓宽感受的边界;又或许自己也产生了创作的欲望,那些曾品尝过的作品,便成为一处深泉,给自己带来汩汩的灵感。


创作,从作者处发送的信号,需要经由多漫长的感应才能抵达受众?作为欣赏者的一端,我们又将如何阐述心中的创作?


对于作者来说,从草图到最终的艺术,是一步步搭建作品骨架,再赋予血肉;读者则要抽丝剥茧,从成品的表层潜下去,触探作者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窥见作者所使用的方法,其可能遭遇的时代和个人的难题,并从中感到反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在创作者主题月接近尾声之际,我们准备来一场去中心化的分享,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来谈谈那些曾令我们动容的作者与作品,是怎么形成的;它们又将为我们留下些什么珍贝,在海水退潮后仍能留存手中。




 我们打算怎么做 


我们想邀请6位朋友来到现场,分享你们想聊的作者和作品(把你的心头好安利给更多人),进行一场聚焦于创作工作方法的小型讨论会。你想分享的创作者不限领域,ta可以是古典的、现代的、流行的,可以在书斋或田野,ta可以是导演,作家,学者。



你可以在下列五个问题中选出三个,提前准备好更细节的内容到现场与大家分享:

  • ta的作品为什么让你认为是出色的?

  • 在你看来,ta的作品社会性/公共意义在于?

  • ta是怎么开始创作的、有什么资源?有怎样的工作习惯?

  • ta曾遇到过什么困难?面对这种困难,ta做了什么?

  • ta如何影响了我?我得到了哪些关于工作方法的启发?

然后,分享者们将会被分组,共同探讨一些关于创作的话题,提炼共性,也许就能看见一幅隐约的方法论图示。当然,也欢迎带着自己对创作的问题来现场碰撞。
我们可能会聊到:
  • 【他者】 作者们的作品中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关切?是怎么用作品去回应的?
  • 【困境】 各位创作者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不同创作阶段面临的挑战可能有哪些?可以给我们什么借鉴?
  • 【训练】 这些创作者的训练背景是怎样的?创作可以教学吗?创作者可以被分成学院派和野生派吗?




 征集方式 


有意参与者可填写问卷,只需要简单告诉我们“你想分享谁、ta的作品为何出色、ta和你的连结”。


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信息


在5.23中午12:00前完成提交,然后请等待马小软的邀请。因为人数有限,我们会进行一定的筛选。没有收到邀请的朋友也依然可以报名观众角色。(分享者将不收取费用,观众将收取¥15的友情打赏)


活动暂定于5月28日周六下午举办,具体时间稍后通知,请确认自己有时间参与。






添加马小软获得更多「附近」资讯


文案:兔宰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lose附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