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项聪:“量少量多”间攀登高等教育之高

项聪 中国教育报思想者 2023-08-28

专业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一端连着大学的高深知识生产与传播,另一端连着产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调适学生个人成长、高校知识生产与传播、产业发展需求三者之间的张力。

微专业的兴起与发展,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更加关注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动态,体现了高校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受学分所限,微专业“小而精”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高校充分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一方面,微专业的建设通常要经历专业核心课程“优中选优”的过程。比如,某专业有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我们如何在这些核心课程中再选出“最核心”的几门以构成微专业?这就需要相关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科学的论证。

另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在修读专业核心课程之前,需要完成前序课程的学习,否则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缺乏连续性。当前,不排除会出现某个学生跨专业修读“微专业”,但由于缺乏前序知识储备而导致学习困难甚至学业失败的情况。因此,在理想状态下,高校应该为微专业的课程重新开发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直接“搬用”原先该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

未来的世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高等教育之所以为“高”,在于它始终以追求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及传承为旨趣。当然,高深知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普通知识而言的。高深知识区分于普通知识的条件在于两点:一是知识所依赖的基础——“事实”的复杂性,二是证实“事实”的方法复杂性。因此,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展高深知识学习,将有助于提升其识别“事实”或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刻苦钻研的意志以及不唯上只唯实、勇于追求真善美的素养。

为引导学生开展高深知识的学习,掌握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打造了一个学习量由少到多的高深知识学习连续体。在学习量少的这一端,采用微专业模式,即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立项建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8个微专业,每个微专业包括4—5门核心课程,学生修满学分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校授予的微专业合格证书。

在学习量多的另一端,学校则积极探索“双学位试点项目”,自2021年起实施“软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3个双学位试点项目。每个项目培养方案在课程、考核、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环节,充分体现并支撑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总学分修读要求原则上不超过190学分。学校采取先集中培养后个性化分流的“2+2”双向培养模式,即前面两年为集中培养阶段,在第四学期由学生所在院(系)组织分流。分流按照成绩优先原则,学生依据兴趣与爱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专业作为主修专业,另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学生在第五学期进入主修专业学习。

在这个高深知识学习连续体的中段,则依次有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项目、普通类专业项目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的个性化高深知识学习通道。

此外,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施深度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和微专业一样,正成为高校试点的重要方向。量多量少、纵横交织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大幕正随着时代号角的吹响徐徐拉开。

(作者项聪,系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4月17日第05版高教周刊
教育图片版权请联系中国教育报视听中心
投稿邮箱:syms@edumail.com.cn
本期编辑:周子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