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勇、孟繁超:细看美日同盟“新高度”

张勇 孟繁超 东北亚研究通讯 2024-03-23
 

美日双方讨论的关键议题有三个——维护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特定议题上对华制衡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全方位合作。

 

“美国是日本最好的朋友……鉴于当前地区形势和严峻的安全环境,我们联盟的重要性达到了新的高度。”日本首相菅义伟4月在访问美国时作出这样的表态。


“美日新时代全球伙伴关系”,是菅义伟与美国总统拜登发表的双方联合声明的主题。此次会晤,是拜登就任总统后的首个主场外交秀,菅义伟则成为首位访美的外国政府首脑。


4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菅义伟在美国华盛顿白宫举行联合记者会


接下来美日联盟将如何演进?大变局叠加疫情之下的地区和国际局势,会因此受到哪些影响?

 

美日三大议题

 

菅义伟当选日本首相之初,其访美事宜即在周密酝酿与筹备中。关于访美的定位,菅义伟曾表示,“希望构筑和拜登总统之间的信赖关系,让基于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普世价值观结成的日美同盟更加牢固。”他希望在会晤中“就日美双方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特别是“向世界显示旨在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日美两国的领导作用”。


正式会晤中,双方讨论的关键议题有三个——维护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特定议题上对华制衡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全方位合作。


从会晤成果看,美日一方面致力于共同打造“印太”层面的同盟关系,强调共享、自由、开放等共同价值观,通过紧密防务合作,特别是情报及技术合作等强化同盟遏制力,利用所谓“印太框架”遏制中国海洋活动,强化与第三方合作等。


另一方面,双方宣布美日同盟“迈入新时代”,在数字经济、新兴技术、气候变化、新冠疫苗及防控等领域拓展同盟合作。

 

依赖并猜忌着

 

拜登与菅义伟的会晤,有三大重要背景:新冠肺炎疫情、美日领导人更迭以及中美战略博弈。


从日本方面看,相较美国在特朗普时期呈现出来的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不确定性,很多人认为,在拜登治下,日美同盟关系有望跨越“令人不安”的“封冻期”,日美或将通过持续合作重回“自由主义霸权秩序”轨道。


从美国方面看,拜登政府尽管保持了美国外交的延续性,但在执政偏好上与特朗普政府有着明显不同。拜登政府更多地显示出重视“多边主义”这一国际共识,并加大力度拉拢盟友联合行动。因此,面对中美战略博弈问题,美方曾表示欲先与其东亚盟友日本及韩国充分协商后,再谋划、制定对华政策。


此外,在一些美日政客眼中,疫情下美日无论是在应对跨境病毒问题,还是应对崛起的中国和技术更新换代上,都独木难支,急需通过与价值观相同的伙伴合作来应对,各方对彼此的依赖感因此增强。


美日目前看重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西方世界所认为的植根于所谓“普世价值”之上,且得到“普遍公认”的一系列国际法、贸易、领土主权等“通行规则”的叠加。究其实质,美日所倡导的所谓“普世价值”上的秩序,是其维护与拓展本国利益的产物。


日本战略界普遍认为,特朗普执政的美国抛开盟友与伙伴一意孤行,威吓盟友大幅度提升“温馨预算”,甚至不惜挑起与日欧的贸易摩擦,让日本满怀疑虑——美国对日本的安全承诺究竟还有多少效力?


再者,美国的衰退与国内治理问题丛生等,也使日本对美国参与东亚事务的意图与能力产生怀疑。何况,美国虽已进入拜登时期,但也并非将特朗普的全球和地区战略全盘抛弃。


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源于根深蒂固的对华猜忌与焦虑,日本愈发渲染中国的强大与进取给日本带来所谓“冲击”。日本更担心中国有朝一日超越美国或者美国因战略重心转移或实力不逮而退出东亚等,最终彻底改变东亚安全结构。基于这些担忧,日本决策层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同时,选择追随美国大力推进“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制衡中国”有差别

 

在制衡中国问题上,美日有共性也有不同。因对中国崛起的国家实力变化及强大后走向不确定性的担忧,美日在错误知觉引导下往往倾向于敌意地错误解读中国或漠视中国的正当权益。


在实际对华政策上,拜登政府的目标是与中国进行实力博弈,拉拢日本强化己方阵营,团结盟友围困、遏制中国。为此动用科技、商贸、金融、军事等美国硬实力,以及发展模式、文化等软实力。


日本“牵制中国”,更多是阻止它认为的中国“不符合国际规则的行为”。日本政策界已愈发认识到日本没有能力在中国实力增长方面进行牵制,也不认为中国的经济科技实力增长会从根本上威胁到日本。


对日本而言,基于日本国家利益的“日美同盟+日中协商”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因此对华政策基调是建构“稳定的外交关系”。从经济上看,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与更加紧密的对华关系不可分割。但在实操层面,与合作相比,当前日本对华竞争与冲突的一面凸显,可谓“失衡的对华外交”。


战略疑虑加上认定中国正在“修正”秩序,日本选择了两大策略。


一是增强自身国力的“强韧性”,主要是在防务、基础设施等方面。日本承诺扩大防务开支,不仅是要给自己吃“定心丸”,日本政府智囊直言,这也是给美国吃“定心丸”,增强日美同盟整体实力,让美国有实力也有意愿留在东亚。


二是利用各种双边及多边场合或机制,挑动、制造各种涉华议题。除日美同盟外,日本最近积极活跃在“美日印澳四边合作机制”中,频频渲染多个涉华议题并发声。其行动逻辑是,既然不能直接与中国对抗,那么就通过打造令中国行动受阻的“国际场域”对中国进行阻挠和干扰。


在后疫情时代的全方位合作方面,美日的目标是,在新阶段即所谓应对中国崛起的阶段,完成技术合作、自由通商、多边主义的贸易管理协定、疫苗合作等议程。此外,菅义伟念兹在兹的东京奥运会,也在其访美之行中得到了符合期待的承诺。


基于上述逻辑,今后一段时期,预计美国在东亚地区诸多议题上会继续施压中国,不排除以和盟友合作的形式深度介入东海、南海以及台海等议题。在经贸领域,美日会继续加强新技术投资与开发,与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抗,同时或以知识产权、专利转移等为借口与中国展开竞争。


日本也会更多地活跃于多边组织中,参与各种议题的设置和探讨,以“牵制中国”。但其既没有坚定的信念,也缺乏真正的实力与中国对抗,亦不会像参与冷战遏制战略那样,彻底加入美国“封锁”中国的行列。

 


作者:张勇,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孟繁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

来源:2021年5月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第9期



往期精彩-热点分析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中国不会对美国构成生存威胁 日美首脑会谈:日美战略互动与中日关系走向 韩国中产梦碎,文在寅政绩难保 韩国前统一部长官李钟奭强调,“中韩关系是不能对立的地缘宿命关系” 拜登时期的中美关系何去何从?——郑永年等学者谈当前中美关系 《成均中国观察》刊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徐步院长专访文章 钟飞腾:提出“全面对抗中国法案”,这些美国议员想干什么? 文正仁:韩国外交争议的三种拼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