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新型储能赛道火爆,11家企业跨界钠电、液流…

储能前沿
2024-12-1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2年,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和储能成了投资并购界最炙手可热的赛道。相比于已经成熟并且日渐拥挤的锂离子电池赛道,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更加受到跨界选手的青睐。

钠离子电池

钠电池放电时间、效率以及循环寿命与锂电池相似,且其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产业化的推进,有望受益于新型储能发展机遇。有机构预测,到 2026年钠电池储能技术在新型储能市场的渗透率为10%,其累计装机规模将达4.85GW,市场规模约为 39.8亿元。

01 传艺科技

传艺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笔记本电脑输入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于2022年6月合资成立江苏传艺钠电科技有限公司杀入钠电赛道。

2022年8月,设立传艺钠离子电池研究院,经营范围涉及钠电池的技术开发。

2022年9月,成立江苏传艺钠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拟规划建设一期5万吨/年、二期10万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计划于2023年3月份投产。子公司智纬电子持有新公司60%股权。

2022年12月,传艺钠电已与中祥航业签署《钠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开发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动力储能系统。同日,公告其钠电单体能量密度150Wh/kg-160Wh/kg,-20℃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达93%,循环寿命在5000次以上。

同月,传艺钠电与国能江苏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国能江苏新能源同意将传艺钠电列为2022-2025年度采购重要供应商。

传艺钠电计划分三个阶段建设钠离子电池产能,包括中试线、一期4.5GWh及二期8GWh电芯产能和对应产能的正负极材料产线。据悉,中试线设备投资金额约5000万元,具有年产200MWh钠离子电池及相应配套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在产能建设方面,一期4.5GWh设备已经在安装调试,会根据一期的销售情况,2023年下半年公司会制定出新的扩建计划。

02 华阳股份

华阳股份是山西华阳集团旗下能源板块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涉及煤炭产品、电力、热力等领域。

2022年1月,钠离子电芯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在阳泉市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该项目是钠离子电芯中试转产业化国内首条产线,由华阳股份、中科海钠、阳泉市开源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打造,具体实施主体为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9月,公告其公司全资孙公司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建的钠离子电芯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完成,于当天在山西阳泉正式投运。

华阳股份与中科海钠联手打造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千吨级生产项目落地于山西省综改区潇河园区标准化厂房,新建年产2000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各 1 条。正负极材料项目的实施主体分别为山西华钠铜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华钠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海钠占股55%,山西新阳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占股45%)。

03 上海顺灏新材

上海顺灏新材成立于2004年,五大业务板块涉及特种环保纸,商标印刷,新型烟草,工业大麻种植、精深加工,有机农业。

2022年12月,顺灏股份与湖南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共同投资设立湖南灏森钠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合资公司应在试验线阶段完成分别适用于两轮电动车的20Ah钠电池和适用于储能的52Ah或104Ah钠电池开发;应在以上两款电池产品样品开发完成后1年内,至少向5家客户提供钠离子产品样品,并完成样品质量验证流程,且单一客户钠电年采购需求应不低于500万元。同时应在开发周期内完成中试线生产实验,且产能不低于100MWh/年(按300天计算)。

04 七彩化学

鞍山七彩化学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有机颜料、溶剂染料及相关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现拥有普鲁士蓝(白)产业化技术、成本以及环保处理优势,普鲁士蓝正极材料50吨中试生产线已投产。

2022年11月,广东美联和七彩化学合资成立辽宁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双方分别占股51%和49%。合资公司计划投资25亿元分三期分别建设1万吨、5万吨、12万吨普鲁士蓝(白)产能。

2022年12月,七彩化学与悦达汽车基金、吴中金控基金联合投资苏州悦钠新能源。完成投资后,七彩化学计划实现25%的持股份额。而事实上在该协议发布时,苏州悦钠新能源尚未成立。完成投资后,悦钠新能源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实现钠离子电芯首期0.5GWh生产线快速投产。

2023年1月,七彩化学与美联新材及其控股子公司美彩新材与立方新能源就共同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事项达成了战略合作共识。各方技术团队合作开发普鲁士蓝(白)相关产业,以推进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首期合作期限为10年。

05 雪天盐业

雪天盐业集团成立于2011年,主要产品为食盐、两碱用盐、小工业盐及芒硝。

2022年11月,公司与控股股东轻盐集团、轻盐集团全资子公司轻盐晟富,拟通过“协议转让+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湖南有色研究院全资子公司美特公司。增资完成后,轻盐集团、雪天盐业、轻盐晟富分别持有美特公司41%、20%和9%的股权。

此次合作,通过纯碱-电池级纯碱-钠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的延伸,切入一个发展增速相对较快的新兴行业,可以提高纯碱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美特公司是公司向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延伸所需要的产业发展平台。

06 丰山集团

丰山集团始建于1988年,是集农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农药定点生产企业。

2022年8月,丰山集团与南通全诺合资组建江苏丰山全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规划5万吨电解液产能,计划2023年7月份左右投产。

2022年11月,其控股子公司江苏丰山全诺与江苏众钠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同推进钠离子二次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以众钠科技的钠离子电池产品为载体,共同开发适合开发适应硫酸铁钠技术相关的电解液产品和添加剂。丰山全诺成立于2022年8月,其已取得年产10万吨二次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5万吨、二期5万吨)的项目备案证,丰山全诺将致力于开展新能源电池电解液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07 科达利

科达利成立于1996年,系一家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企业。

2022年12月,科达利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钠离子电池和麒麟电池等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在同等条件下,宁德时代优先选择科达利作为电芯机械件供应商,份额不低于40%,科达利优先保证宁德时代的产品需求。

液流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技术成熟度最高的液流电池技术,具有能量效率高(>80%)、循环寿命长(>20000次循环)、功率密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中型储能场景。

08 钒钛股份

钒钛资源成立于1993年,隶属于攀钢集团。公司拥有以五氧化二钒、高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为代表的钒系列产品,以钛白粉、钛渣等为代表的钛系列产品。

2021年9月,与大连融科就产品及服务、生产合作、平台搭建、市场拓展、技术合作及资本合作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双方就钒电池用钒储能介质累计交易总金额到达了9.4 亿元。

2022年10月,双方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在攀枝花市建设2000立方米/年产能的电解液产线,并协商未来投资建设60000立方米/年产能的钒电解液产线。

2022年12月,与大连融科签订《2023年钒电池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约定双方采取多钒酸铵原料购销的合作模式,2023年度预计总数量(折五氧化二钒)8000吨。按照当时钒产品市场价格,预计交易总金额约10亿元。

09 中核钛白

中核钛白成立于1989年,主要从事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全套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技术的企业。

2022年7月,中核钛白与四川伟力得就共同在甘肃打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事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钒冶炼及钒电解液制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设备制造、新能源及储能电站建设等。

后续双方先后在白银市成立了甘肃泽通伟力得储能系统有限公司和甘肃泽通伟力得钒材料有限公司。前者主要从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制造,新能源及储能电站投资开发运营;后者覆盖钒电解液制造,钒矿资源勘探开采,钒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钒矿附属金属冶炼开发利用,公司规划了100万立方米的钒电解液产能,首期建设30万立方米。

10 亚星化学

潍坊亚星化学创立于1994年,主营氯化聚乙烯(CPE)、离子膜烧碱、水合肼、ADC发泡剂等产品。

2022年12月,亚星化学发布公告,与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昱辉志润科技合伙企业共同以货币形式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山东液流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的生产和经营业务。其中亚星化学认缴出资4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5%。通过合资方式,亚星化学力图将多年来积累的盐化工技术体系优势,衍生应用于电化学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领域。

11 易成新能

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第一大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主要业务涉及硅电池片、石墨电极、负极材料的生产与销售,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运营。

易成新能通过参股孙公司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全钒液流电池项目,项目达成后计划实现全钒液流电池电堆300MW/年的生产规模。

看来,自己组建研发团队、花重金投资创业企业、与业内企业合资抱团……各位跨界选手都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虽然短期内我们看到的依旧是公告,仍然还拿不到量产产品和实测性能,但是公告发布过后而产生的股价变化确实是实打实的效果。

事实上,任何一项电化学储能技术从基础研发到大规模生产都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需要突破从电化学性能提升、到规模化制造、到产品稳定交付、再到系统集成应用的重重关卡,这其中考验的是跨界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制造能力,更是长远的战略定力。

责任编辑:刘洪燕

联系邮箱:liuhongyan@acmi.org.cn

本文来源:储能电力与市场、各公司公告

扫码加入中国储能行业通讯录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公众号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有涉及侵权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储能前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