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如何买入的思考

浩然斯坦 莫书房
2024-09-20

很多人对投资收益有种错误的理解,仿佛把钱放进股市才是投资,钱没进股市就不是投资。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他可以接受很大比例的资金躺在银行账户里,之后为自己股票账户有20%的投资收益而沾沾自喜,甚至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股神战绩。

这其实完全是自己骗自己。

你买入股票是投资,你将现金放在保险柜里吃灰是投资,你买了3.5%利率的三年定期存款是投资,你开了一家奶茶店是投资,你在自住之外买的房子也是投资。

从拥有第一笔消费剩余时,我们的投资生涯就开始了,而且365天x24小时从不休息,一直持续到离开人世才算罢手,区别只是投资了不同类型的资产。

将我们生活必需之外、消费剩余之后的资产全部视为投资投资,让这些投资资产永远以收益率更高的状态存在,才是正确的投资态度。

长期来看,股票是收益率最高的资产,这应该是投资者的常识。

《股市长线法宝》中的这张神图无可争议地证明了这一结论。

在此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应该尽量将投资资产,尤其是现金,转化为股票形式。这也是为什么不少知名投资人说到此时都会强调,其99%的投资资产都是以股票形式存在。

但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来说,这个转化的过程不是一件简单或有清晰路径的事。

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是全职投资,每月有工资收入,年底有年终奖,偶尔有些一次性收入,如果股价不在理想买点以下,如何买入总会有些纠结。

股价不在理想买点以下时,有钱时应该怎么买?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本文中说说当下我对此的思考。

1、大师的模板

首先看看唐朝老师是怎么做到。

唐朝老师将自己的投资实战体系简化为三句话:

①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三年后合理估值=第三年预计自由现金流x(1/无风险收益率),高杠杆企业打七折。

②三年后合理估值的 50% 为目前的理想买点。三年后合理估值x150%或者当年50 倍动态市盈率,二者中较低值为一年内卖点。

③买点买入,卖点卖出,中间呆坐不动。

第三点就是唐朝老师建议的买入方式:买点买入。

如同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建议“普通投资者”只买宽指数基金,买入个股是格雷厄姆、巴菲特这类专业投资者的事。只在买点买入,基本可以看作是唐朝老师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对于他这种专业投资者,从合理估值就开始下手了。

2021年下半年时,在说到买入分众的步骤时,唐朝老师说道:

“2012~2021年,分众十年总利润是369亿,年度平均利润是36.8亿,合理市盈率区25~30倍,分众传媒的合理估值视为1000亿±10%。

7折为理想买点,理想买点为700.估值上限的150%为一年内卖点,卖点数据为1000×1.1×150%=1650。

目前为2021年下半年,买卖点上调10%。即理想买点770亿元,合理估值1100±10%。价投不搞一毛换一毛,买入起点设定为1000亿元,此价位买入5%,每下跌100亿增加5%的仓位,在770亿市值将仓位加满至15%。

7元——5%

6.3元——10%

5.4元——15%”

2021年,唐朝老师给洋河的买入步骤:

“今天开盘买入约3%的洋河,成交均价165.99元。买入的原因很简单,跌到了当年合理估值区间中值(90×27.5=2475,对应股价约164元出头)。后续,如果洋河能从当前市值继续下跌,大约每跌100亿,我会增加2%持仓。目标在2100亿之前,配满洋河预计仓位的上限25%(现在19%)。”

老唐基本上是不会等到理想买点才开始买,而是合理估值和理想买点之间设置买入梯度,一路从合理买到低估。

这种买入步骤,用老唐自己的话总结就是:

“确定性越高的企业,越偏向于合理之下就买。确定性越低的企业,越偏向等到买点再下手。如果更倾向于对波动无感、更在意最终的收益率,偏向于合理就买;如果更倾向于宁愿收益低点,也不想承受大幅波动,就偏向于等到买点。不存在完美的策略,关键是想明白自己所做决策的依据及利弊,并坦然接受结果。”

“我对波动基本无感,更偏向于合理之下就开始买入,买点位置要出清现金的。资金比例分布更多的与确定性关联。在个股上,对于茅台、腾讯、洋河、古井这四只股票,我个人认为增长确定性相当高。如果我卖出了全部或部分,我更倾向于在当年收益的25倍之下就开始买入,买点位置就出清现金。对于确定性相对稍低的企业,比如分众和海康,我如果卖出了,会考虑在当年净利润的20倍以下买入,同样到买点出清现金。”


投资中没有绝对的完美主义,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当然希望股价一直处于理想买点以下,但从时间比例上来说,这个时段占比很小,而且常常与我们的资金错配。当我们有钱时,绝大部分时刻都是处于买点和卖点之间的灰色地带。

“股价不在理想买点以下时,有钱时应该怎么买?”

这个问题推到尽,可以简化成两个具体问题:一是你意图在股市中挣什么钱,二是你对于波动的承受能力如何。

2、我们在股市中挣的是什么钱

绝大部分人是厌恶下跌的,那种感觉就像赚到的钱又被抢了回去。下跌之所以让很多人难受,是因为人们在心中把“市值”等同于“银行存款余额”,把“浮赢”等同于“已经实现的盈利”。

要想减轻甚至消除回撤带来的痛苦,首先需要有正确认知,把“市值”与“银行活期存款余额”区分开,把“账面浮动盈利”与“已经实现的内在价值”区分开,把“股价波动”与“永久性损失”区分开。

长期来看,优秀企业股权的投资回报是最高的,远高于黄金、债券等投资手段,甚至超过一线城市的房产。企业股权投资者,通过股票占有的是优质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是整个经济体系中有生产力最高的一类资产,完全可以不依赖牛市变现,也能获得优异回报。如果企业真实盈利增长,股价不断下跌,投资者将获得难以想象的高回报。因为资本是逐利的,所以企业真实盈利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妄想遇到股价长期、持续地下跌的美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他资本一定会逼你在股价上赚钱。

友 @阿攀哥 分享给我这张图:

8家酒企中,5家是十年十倍以上的牛股。找到优质企业之后呆坐不动的收益已经非常可观了,你甚至在偏贵的价格买入也能暴富。

投资者真正要关注的,应该是企业真实盈利的增长,只要它是增长的,你的回报就不会差。

所以说,走巴神一路陪伴优质企业成长的投资者,追求的投资收益应该是来自于优质企业自身增长,是尽量占有更多的优质公司股权。

现金是最垃圾的一种资产,除了应付日常生活所需(这种钱根本就不应该成为投资资本)之外,财富应该尽量避免以现金及类现金资产存在。投资者在股市的核心目的,是在合理的价格参股成为优质企业的股东,享受企业经营带来的不断增长的净利润(自由现金流),保证我们的购买力不断增加。

从投资的底层逻辑上来说,只要企业的市值在合理估值之下,用现金去交换股权,逻辑上都是正确的。

3、留有安全边际,也要利用市场先生

但我们可能会看错,所以我们投资时要预留安全边际,要考虑到可能某些假设会出现偏差,并给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意外事件留有余地。

这也是我们设定一个理想买点的作用:在当前价值的某个折扣值以下买入,预留一定的安全边际,给假设出错或没有预料到的意外事件留下缓冲空间,并意图在出现这些错误或意外后,依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目标三年一倍,预留的26%的年化收益率中包含了很大的安全边际,保证部分投资对象较预期出现较大偏差时,仍然能够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10% ±2%视为市场平均回报水平,即长期投资指数应该获得的收益率),三年依然能至少赚26%。

意图在合理的价格参股成为优质企业的股东的时候,我们要留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市场先生的疯癫。

所谓“市场先生”,来自巴菲特的老师、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的寓言。

其故事说,当你在股票市场中,会遇到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与你进行交易。每天“市场先生”一定会向你报出一个他乐意购买你的股票,或将他的股票卖给你。

在他认为世界末日快要降临的时候,他会不惜血本抛售一切,以换取他认为安全的现金,这时股票价格就会被压低到一个难以置信的低位。

在他认为世界快要变为天堂时,他会不计代价抢购一切,以换取他认为可以快速增值的股票,这时股票价格就会被哄抬到一个难以置信的高位。

另外,“市场先生”还有一个可爱的特点,他从不介意被人冷落,如果“市场先生”所说的话被人忽略了,明天他还会回来,同时提出他新的报价。

市场先生的疯癫就是股市的波动,波动是股市永恒的状态。纵观人类投机历史,资本市场的疯狂从来不会“恰到好处地在合理位置停下”。人们的情绪总是在过度恐惧和过度贪婪之间摇摆,就好像一个钟摆围绕着中点(合理估值)荡来荡去。投资者来到这个市场,利用人们的过度恐惧买入。同时也别放过人们的过度贪婪,在钟摆荡向另一边卖出,获取更大利润,才对得起自己的研究时间和投入成本。

理想情况是我们只在理想买点以下买入股票,但股市里很少提供这样的机会,可能还没跌到买点就转头向上,之后很长时间股价都高高在上,导致我们错过了最重要的企业自身增长带来的收益。

如果我们的买入策略是只在理想买点买,实际上是在预测市场先生的出价。

市场先生是疯的,市场先生的出价,只能(等他出价后)无情地利用,不能(在他出价前)预测(并根据预测采取行动)。

投资者在股价下跌到合理区间后开始买入,一路买到理想买点,越跌越买,才是最合乎逻辑的操作。

这套逻辑里,唯一需要克服的是如何坦然面对理想买点之后的继续下跌。

如果不是企业生存土壤盐碱化了(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消失),那么买点之后股价的继续下跌,有钱就继续笑纳,没钱或已经买到了仓位上限,呆呆地看着就好

有人问唐朝老师:“同样的资金,700买入和400买入,股数少了近一半,未来的收益会也差了近一倍,那些700左右买进腾讯的人,心情应该很煎熬吧?”

唐朝老师回答说:

“其实也不算多严重。记得2013年前后,我在220元开始加仓茅台时,最低跌到过118,持续了大概两年时间,和今年700加仓跌至400的也差不多。后来回望,无论是220还是158,118,都是送钱,差异并不是很大。差异真大的,反而是那个过程中,有没有买进并持有。当然。如果知道400能买到,傻子才700买!只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大部分等400买的人,等股价4000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仅400没买,800也没买。就好比我200买茅台的时候,很多人等150,其实到了150,他们又等100,然后到1500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在118.01买入。”

投资者在股市的核心目的,是在合理的价格参股成为优质企业的股东,享受企业经营带来的不断增长的净利润,这是我们投资思想的底层逻辑,市场先生的馈赠只是顺手拿着的,而不要为了他的馈赠,而成为了市场先生的牵线木偶。

想清楚了挣什么钱,我们得出这样的投资底层逻辑:一是我们的目的就是获取长期的企业增长,优秀企业的增长本身已经足够令我满意。二是适当利用市场先生的馈赠。价投不做一换一的交易,要在便宜的价格买入;但我们不可能准确预见市场先生的癫狂程度,不能跟随他的疯癫情绪而行动。

我们在今天买入,伴随着优质企业经营利润的不断增长,我们的财富增长水平会高于社会财富平均水平,这部分财富是我们必须确保自己赚到的。同时,股市的存在,让我们额外有机会在低于25倍,比如20倍、15倍甚至更低水平参股,以及偶尔给我们创造机会在50倍甚至更高市盈率卖出,再赠予我们部分利润。这是市场给我们的意外之财。得到了,锦上添花;错过了,不影响我们的良好收益。

投资体系,不应该建立在对可能的小概率失败的躲避上,应该建立在大概率的必然胜利的追逐上。

4、对买入步骤的设定

综合以上思考,我得出了我对买入步骤的结论:

买入起点=理想买点×1.2(或当年合理估值,取低者),买入起点和理想买点之间设置买入梯度,买入起点开始买入,理想买点位置出清现金,买足仓位。个人习惯是均分的三梯次,两者之间设置一个买入中点。

小于5%的新资金,丢给当时股价在买入起点以下、并且没到仓位上限的企业。

大于5%的新资金,耐心等待,按照三梯次买入。

如下图所展示的:

a.为什么要梯次买入

假设我们准备投资X股,其理想买点的股价是1元,买入中点的股价是1.1元,买入起点的股价是1.2元,X股的仓位上限是15%。分三次各5%买入,每次买入5万元,则买入起点买入了41666股,买入中点买入45454股,理想买点买入50000股,合计137120股。

平均下来每股成本是1.094元。比都买在理想买点的成本高了9.4%。

在我看来,相对于看对或是看错还说,这9.4%的差距并不那么重要。

如果看错,腰斩和亏9.4%没啥区别。如果看对,翻了几倍时有没有那9.4%在手,对我来说也啥感觉。

如果我为了贪图这9.4%的便宜,而错过了这只优质公司,错过了之后的10年5倍、8倍、10倍,那才真是亏大了。

市场先生正常表现,我一定有机会在买入起点买上1/3的预设仓位,不枉我费心研究企业,这部分是我该赚的;市场先生加把劲,我可以在买入中点买入2/3的仓位,分量十足,我在这家企业上也能赚够;市场先生疯癫起来,我能幸运地在理想买点以下买足仓位,有钱就买,赚得盆满钵满。

b.为什么不只在理想买点买的数学分析

越是优质的企业,为理想买点等待越久,你亏得越多。

假设有这样一个符合三大前提的优质企业,其未来十年的净利润增速的20%,当前的理想买点是N+3年后合理估值的一半。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优质企业的理想买点是随着合理估值的增长而增长的,在复利效应的催化下,时间越久,理想买点的提升越多。

如果我们在第一年,以合理估值“1”买入,是优于在第二年的理想买点“1.04”买入的。如果理想买点在第三年或者第四年才姗姗来迟,意味着投资者的等待让他错过了之前的24%和49%的回报。

如果这家企业是未来十年年增速25%的大牛股,那等待理想买点带来的机会成本更大。你所放弃的东西才是成本。苦苦等待导致你放弃了本来可以赚24%的机会,那就是损失了24%收益,虽然这损失并不会体现在你的持仓市值上,但它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只等理想买点,这家企业越是优质,等待时间越久,亏得越多。

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占高估的便宜,不占低估的便宜。高估的便宜如果占不到,持有优质企业的股权本身的回报已经很满意了。而如果冲着低估的便宜去,却没有占到,持有类现金资产会导致我“一生穷,穷一生”的。作为走巴神一路陪伴优质企业成长的投资者,我愿意承受合理到低估的波动。

c.找到理想的企业不容易

据我了解,有部分朋友对在合理估值开始买入是很有意见的,他们认为,价值投资者就应该等到理想买点,如果不想等太久,对应措施不应该是放松买入条件,而应该是扩大能力圈。

对某些优质公司来说,很多年(3~5年以上)都到不了理想买点是常态。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寻找其他目标,当然也是一个理性选择。

但是,在我看来,扩大能力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砍柴的以为皇上都挑着金扁担, 陕北老农以为领导每天吃最好的辣椒,星际科幻小说里想象的还是帝国和宫斗戏。想来可笑,对吧?但如果我们超出自己的能力圈,我们也是一样可笑。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还不知道的。

世界上大多数东西我们并不懂,或者一知半解,懂得很肤浅。只有少数东西,由于我们可以有过深入的接触和了解,才有深刻的理解。将能力圈限定在自己真正理解的、拥有稳定的行业环境和商业模式的公司,往往是投资者获取高额回报的关键。

许多聪明人,容易落入的陷阱是,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成绩不错,误以为解决别的领域的问题也驾轻就熟,没有做太多功课,就冒然的对别的行业、别的公司下结论,结果变成了送财童子。

当我们能够高度自控,把自己大部分的投资老老实实限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公司内,限定自己能力的边界,你就比99% 的投资者的起点要高了一大截。否则,就和去赌场里的赌徒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与其寻找其他新目标,我的选择是优先提升对波动的承受能力,让自己有能力在合理估值以下就买入熟悉的公司。

d.新资金的买入

新增资金量比较大时,加仓和新买入时考虑的问题一模一样,而与手中已有的持仓浮亏或浮赢都没有关系。

多少的新增资金量算是比较大?

唐朝老师认为:“新加入的资金量多小算比较小,自己定。我个人觉着5%以上就属于比较大了。如果你年龄比较小( 小于四十岁),或者总资本比较小,这个比例我觉着还可以放大点儿。”

学习首先要假设大师是对的,我直接取5%这个值。

价值投资者多少都会厌恶持有现金的思维。当新增小于5%时,例如我们每月的收入相较于投资总额来说很小,消费剩余之后的钱,直接丢给当时股价在买入起点以下、并且没到仓位上限的企业,对我来说是省心省力的操作。对我来说,生活必需之外、消费剩余之后的资产全部都是投资投资。当这笔钱比较小,不值得去浪费太多精力的时候,让这些投资资产以收益率更高的状态存在,我认为逻辑上是对的。

这是一个投资的灰色地带,我不清楚这是不是最优的操作。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不管做什么决策,接受就好了,不患得患失。

e.所有投资对象都是统一的买入步骤

不同的企业,其获取现金的确定性、能持续获取现金的数量、面临的竞争环境以及持续获利所需的资本投入是不一样的。对此估值过程需要有所反应,即估值要反应对企业的成长预期。这些区别,在老唐估值法中通过两个途径去反映。

首先,在无风险收益率取值区间内,通过取上限、中间值或者下限,体现少许的保守或乐观,反映自己对企业盈利质量、确定性及成长性的看法。

其次,老唐估值法计算的是三年后合理估值,变量不是当年自由现金流。这个三年,就是为了容纳和反映投资者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理解和认知。投资者对不同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获利的确定性、成长性的不同看法,就落实在对三年后净利润的预判里。

因此,我认为在买入步骤上可以统一步调,不需要对不同企业再进行区分。

f.不要受近因效应影响

短短三个月,腾讯的股价从200涨到了400,如果近期有笔新资金,你的腾讯仓位还没到上限,你会买入依然在买入起点以下的腾讯吗?

我会。

但我相信很多人不会买了 。人性中有个根深蒂固的习惯:总是朝后视镜里看风景,而不是从前挡风玻璃中观察。他们不是根据内在价值做判断,而是根据感觉去调整,会把不久前出现的低价当做理想成本,高于那个低价买入就觉得自己亏了。

理性的投资者不应该看涨了还是跌了,应该只看内在价值只看实时市值和估值之间有没有明显的便宜占。有,就交易;没有,就不交易。

我们应该牢记,一家企业便宜还是贵,跟它过去曾经到过多少市值完全没有关系,只跟它当前及以后的盈利能力有关。

这点是投资常识,但很多人却有意无意地在此犯错,这里再强调下。

g.重要的是有一个标准

唐朝老师一直强调,准确估值是整个体系里最不重要的一部分。

相较于估值的准确,投资中更重要的是——要有个价,设定好买点和买入步骤,且必须是提前很久设好的,不是被近期的市场波动干扰出来的。

严格而清晰的买入步骤,就像褚时健给农民规定的树坑尺寸一样,本来稍大点或稍小点都没啥问题,但必须规定成准确的、呆板的、不知变通的标准。若没有明确的规则,投资者大概率会在近因效应的干扰下,根据主观相机而动。

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在当时经过严密地分析,从事实和逻辑上认为没错,就这么干了,一只脚就可以跨进去了。

有人会说,那这样可能不是最优的路吧?

肯定有更好的路,但我这条路已经有八成胜率了,已经是足够我变富、未来暴富的康庄大道了,走下去我不亏。这远比鬼打墙不知道怎么走强多了。

注:本文是在老唐估值法下的思考,为求论述清晰完整,文中蓝色文字是摘自唐朝老师的原文。

“赞”“在看”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莫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