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话之道

郑兰 蓝埃文斯 2019-11-14

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

                                                                               ——马老师


我七岁的时候才回到亲生父亲身边,对他的样子还很陌生,有一天放学回家,走着走着迷了路,大概往家里的方向摸索着,路上遇见一位和父亲模样相仿的人,想打招呼又怕认错,就默默走在后面。幸运地找到家后,和父亲说刚才路上的见闻,他说:你也不能是个人就叫爹啊。


他不能理解我那时的难过,也许是句玩笑话,也许是表达对我母亲的不满,无从得知。只是我听完更沉默。


高中时有次生病,咳嗽得厉害,母亲在旁边抽烟。邻居爷爷看不下去,就劝她,她觉得尴尬,随口说了句:就算我不抽烟,她不也咳嗽吗?


一直觉得自己是充话费送的,亲生父母生活里特别戏精,内心波澜壮阔,但是对外表达上小飞刀嗖嗖的。至今回忆起来,父母从来没有在言语上体现对我的爱,基本上打击为主,美其名曰怕我太骄傲。但我确实渴望些许的赞美,哪怕是一丁点也好。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父母特别喜欢打击自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当然生活是公平的,从小到大遇见的同学、老师、朋友都特别暖,要不是他们我应该很难活到现在吧(心口痛)。脱口秀演员经常用的地域梗里面,有一个例子,就是东北人送命题——“你瞅啥”,如果你用台湾腔回答“就是瞅你一眼的啦”,可能这个事情就化解了。语言这个东西,运用好就是漂亮的工具,用不好就是自伤的武器,送命的那种。


记得三年前去体检发的推特,“台北的护士好温柔,让人感觉暖暖的,抽了两管血觉得意犹未尽”。当时朋友爆笑,看着没见过世面的我,嗯,他们不懂一个北方地区小孩的苦。温柔这个词真的太奢侈。假使,穷极所有词汇去骂一个人,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想解决问题还是发泄怒火,管控自己的情绪是体现修养的一方面。某种程度上,我特别怕吵架,变着花样去辱骂一个人,你自己会变得更好吗?还是斟酌字句,让它成为服务你的工具。


记得有次开会,一个漂亮大姐姐坐在我旁边微笑倾听。末了,她给我提了个建议,“如果你后续还和这个人来往,大可以直截了当,因为有后续的跟进,你看得到后面的故事。倘若只是一面之缘后相忘于江湖,不妨婉转,提出质疑不给方法,困扰着别人不合适。”那一刻起就暗下决心,做个有价值的人,哪怕见面的时间短暂,也是彼此之间应该有收获的缘分。


早前和外教聊天,澳大利亚人,来中国一年多。谈到语言习惯,他说见过的不少中国人说英文有个“点”特别不好,不喜欢说谢谢和请,聊天的时候没有你来我往。他问这是文化差异吗?我想了想回答:这就是没礼貌。


还有些人没有分寸感,直接问隐私问题,或者含沙射影。比如:

“哥们挺喜欢你的,我十四岁,你二十几了有点老啊……”

“你单身这么久,是不是不喜欢女人?”


刘轩有本书谈幸运,他提到一个词叫“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个体、个体的行为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中被塑造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说服能力,除了强大的自我信念之外,还具备说服别人“相信”的能力。而语言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的工具。


其实父亲在一开始想快点和我亲近,他选择不恰当的方式开玩笑。

母亲意识到自己举止不妥又爱面子。

某种程度上说,不恰当的言语有时释放的信号是“求关注”,只是忘了考虑接收对象的自然条件。

有些人说“为了你好”或者说“我讲话很直”,其实是懒惰的表现,再花点时间总有恰当的方式。


自我效能感强的人生活是正循环,幸福指数高,传递能量出去,从而更幸运。怎么说呢,说话让人舒服的人,活得有智慧。智慧是妥善运用工具,高维解决问题。说话之道本就是做人之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