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忠(乌恩其):原生态音乐的“原生态”是怎么来的?
首先要跟大家说的第一个词就是原生态音乐文化。那么什么是原生态音乐文化?从我们在草原上生活长大的人的感觉当中,从心里边,离原生态这个词是很近的。原生态民歌文化是自然而然生长的,更是流淌在族群血液里的声腔体。
原生态唱法,它区别于学院派的民族唱法,也区别于美声的发声方法。原生态唱法是一种从人类的初始走到今天经过岁月的打磨,在江河湖海、山川河流、田野森林草原土地之间自然生长起来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一种原生态,这是基本的一个理解。
然后我想说一下,我们国家的原时代民歌是丰富多彩的。像我们内蒙古的长短调民歌、长短调的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瀚调、爬山调,到了黄河的中下游、陕北信天游、山西的山曲,还有黄河的上游的陕甘宁、黄河的上游的这个甘肃、青海宁夏地区的花儿。我觉得还有像新疆的木卡姆、陕南川北地区的这些情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交界地区的客家山歌等等。
还有我们各个兄弟民族当中的歌种、乐种等等,我觉得都在原生态民歌的这样的一个范围当中。因为这些民歌文化已经形成了文化,因为它是生态的,所以说它是在文化的这样的一个形成当中走到今天的,也经过了千百年岁月的这种包浆。所以所以说它都是一种歌种,每一个民歌、每一个唱腔都是千经过千百年的锤炼。
我觉着我们中国有50多条河流。这么说,每一条河我觉得都是一都是会唱歌的河。从这个长江、黄河、额尔古纳、淮河、松花江、塔里木河、黑龙江、珠江、闽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汉江是吧、辽河等等,中国50多条河流。那么这些民歌就在这些河流当中伴随着浪花,从地球的初始歌唱到今天,从生命的初始走到今天。
我们国家有56个兄弟民族,每个民族那么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原生态的民歌文化。那么为什么叫原生态的民歌文化,因为我认为没有生态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生态的文明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有生态的唱腔,有生态的这样的一种民歌它是穿越了岁月,穿越了无数个朝代走到今天的。
所以,我们翻开每个民族的历史,我们都能找到它的创世史诗,生产劳动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歌体、歌腔。那么这些形成了,对于原生态这样一种民歌的支撑。所以呢我觉得这个原生态民歌,它是一种生态中的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走到今天,从来没有一种能够替代他的唱腔,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
所有的原生态的民歌手,他都不是表演的,他是在抒发着自己生活、劳动和情感的,所以呢是一种文化的表达。究竟中国民歌有多少首,就是55个兄弟民族和我们中原地区的原生态民歌,体量有多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文化部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办公室,开始收集整理的中国民间文艺,包括民歌、戏曲曲艺、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等,史称十大民间艺术集成。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讲,文革刚刚结束,说实在的,很多我们国家的文化人,文化当中的标志性的人物都在遭受磨难。同样在中国的广袤的土地上,民间艺人也遭受了重大的创伤和损失。
所以这个时候,在文革刚刚结束的时候,国家就是成立了一个集成办公室,开始抢救整理这样的一个工作。所以在各个省都有一个集成民歌,就是民间文艺集成办公室出现了。据办公室的负责人跟我讲,实际上,收入的虽然各个省都有一个民歌的一个集成,一个册或两册,但是那么出版的有4万余首,这样一个体量,实际上收集到的民歌发出来的有40多万。就此来估算的中国民歌的总量应该在百万首之多。这在世界各个地区,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一个体量非常大的一个存在。
那么它的数量还有它的活态的保留程度,在文革结束以后那个时期,生产的样态和样貌还是能够收集到这么多的,当然,他也已经损失了非常非常多的数量。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70年代末期的文化部的部长,叫周巍峙先生。他也是舞蹈东方红史诗的总导演,也是我们的歌唱家王昆老师的爱人。那么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十大集成执行总编辑,也是这件事情的发起人。我给他的评价和称谓是当代的孔子,因为这个2,000多年前孔子编了诗经,所以到今天我们知道风雅颂,我们仿佛看到2,000年以前原生态民歌的这种行走的姿态。
周先生在这个时候辞去了文化部部长,做中国民间文艺十大集成执行的总编辑,我觉着是很了不起的。在2011年,周巍峙先生和我有一段时间,因为中国原生态民歌进入到山花奖这件事情。我找他给我题词的时候,当时学界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说原生态民歌这个称呼就不是很准确,应该叫原生性民歌或者叫原生民歌。那么我就把这个原生态民歌和原生性民歌的称谓以及原生民歌这样的一种叫法跟周老先生做了汇报。
周巍峙先生就跟我说,小朱,原生态民歌的称呼太好了,文化不成态就不叫文化。每一首民歌都在民间流传百年千年,有的甚至上万年都有自己的形态,原生态民歌对于民歌来说,作为原生态的称呼太准确了。所以,当年说这番话的时候,周巍峙先生已经是93岁高龄了,那么就挥笔写下了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对于原生态民歌的评价和称谓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信心和精神的支撑。
因为我们作为传播领域的这些人,我们一直就是在这个在传播当中,在做自己应做的这些事情。那么在2011年以前,那么我们随着自己的感觉,也随着方方面面,也随着国家和民众的需求,还有自己的觉悟在做自己做的事情。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是1991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采访王洛宾的时候,萌生了一些想法。那么王洛宾,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我已经拿到了一个德国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就准备去德国留学,但是在走之前,想收集一些资料,就在黄河的沿岸收集和采访一些民间音乐。
他在六盘山这个地方有一天晚上,他在那住宿,那个时候都是大车店,那么大车店里边各种人都有。他在那听到了一段花儿的曲,一个女人在唱着花儿的这个曲调的时候,他听了就坐不住了。他就问这个女人说,你能唱多少首这样的歌,就是你想听多少首。我们这地方不是论首来听花儿的,我们这个地方是论听一宿还是听一星期还是听一个月。说我们的歌都是一唱就是一宿,一唱就是一星期。那么王先生就说,那我就想听听看看你能唱多少首。他听到的那首民歌的名字就是眼泪,泪把心淹了。所以,他听了一星期,那么随后,他就从这走向了花儿的这片海洋,突然间就觉悟起来,说为什么要去德国,他说我在这里能够把这片土地的音乐能够听明白了,能够写出这么好听的歌或者传播这么好听的音乐,我认为作为一个音乐家就已经够了。
当时王洛宾跟我说,小朱,你可以到黄河边上去走一走,黄河是一条会唱歌的,你可以在那看一看,跟我们在院校学的这个音乐做一些比较,那么你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1992年的年初,我就走向了黄河的源头,那么在青海,我也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朱仲禄,他就是花儿歌王,当时的一个唱的最好的,也是有非常高的这种即兴演唱能力的歌手。想跟大家说一下,花儿这个歌种是在青海宁夏甘肃一带是回族、萨拉族、保安族、汉族、藏族、裕固族等等很多民族都演唱的一个歌体,也是一个庞大的歌种。我们有些这个音乐家也对花儿进行多年的研究。
实际上,花儿这个歌种,它应该是可以说是从风雅颂那个时候的风,一直走到今天的。因为我在92年到黄河源头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花儿。花儿会每年的6月6日都开始去各地举办,山间小河边、丛林旁都会有三三两两五五六六的花儿。老乡们在对对唱,对唱都是现场来对唱的,见什么唱什么,但是更多的还是情爱,也有唱不同的东西。它是一个擂台性质。所以在这里,总有优秀的花儿演唱家诞生。所以花儿这个歌种的这种生态环境就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音乐应有的状态。
我觉着原生态的音乐,它就是生活中的必备,它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种营养,文化营养。所以花儿在老人的这个一生当中对他起了非常大的一个作用。他跟我谈到了王洛宾是他的老师,是引路人。当年王洛宾在兰州留下以后就在一所中学里边开办了音乐的课程,做一个中学的老师。这个时候,他的班级里这个比较醒目的学生就是朱仲禄。所以朱中路的音乐学习,王洛宾是引路人。那么今天我们都能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叫《花儿与少年》,就是朱中路演唱和改编的。这里面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西北的名声不太好的地方军阀叫马步芳。那么这首歌推出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那天晚上欢庆的时候,马步芳让王洛宾创作抗日战争的庆祝的乐曲。
朱仲禄跟我谈到了非常多的花儿。他说,你就从花儿开始沿着黄河往下走。那么我确确实实是从青海开始走。第二天我到青海湖的时候正好是5月中旬的时候。那到处都能听到那种藏族的那些牧歌,藏族的长调。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也参加了几个花儿会,其中我也到了临夏地区的松明岩的花儿会。那么在那我也看到了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了这种音乐生态的这种场景。
1989年我毕业,一分到中央台就担任的是民乐节目的编辑,就中国民族管弦乐节目的编辑。那么同时,民族管学院有个展播评奖活动,有一个栏目叫神州乐坛。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唯一一档音乐节目。我是民乐节目的责任编辑,采访了中国民乐界一些老音乐家。同时也自己创办的栏目,叫中国音乐创作巡礼。中国音乐创作巡礼,我做了将近100期,其中采访像乔羽先生、张黎先生、王明、古建芬这些这些作曲家,还有歌唱家等等。做中国音乐创作巡礼这样的一节目,同时又担任了每周一歌的责任编辑。那么这些都是在当代的创作的语境下面展开的。这样的一些音乐栏目,这个时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音乐形态是应该是就是现在写的这些歌、现在听的这些民乐、现在创作的这些管弦乐。那么这片土地上千百年以来甚至是万年以来究竟是什么样的声音才是这片土地的摇篮曲。
这个时候这样的一些想法涌入了我的这种作为一个小编辑,我想在国家的这样一个传播平台上还应该传播些什么。这个想法实际上起了一些作用。当我在黄河源头走到黄河的入海口,从这个黄河源头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长调一直到多民族形成的花儿歌种,那么再到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左权的开花调,再往下走河南的豫剧、山东的吕剧,我的感觉是什么呢?我觉着黄河恰如王洛宾先生跟我讲的是一条会唱歌的河。那么它九曲十八弯,每一弯过去以后它的腔体都有了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告诉了我我们的音乐有自己的形态。
所以我就创办了一档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叫一方水土一方情民族风情与音乐。这档节目开播时还没有原生态这个称呼,所以说我只能把它叫做民族风情与音乐。我把风情和音乐紧密的连到连到一起了,因为介绍这种原生态我们今天说的原生态的一些民歌这样的一些民间乐曲的时候有一个逐渐开始的过程。我也有一个理解和觉悟的一个过程。所以一方水土一方情民族风情音乐做了应该也有个将近七八十期节目,在当时的中央台的国际交流也跟各个国家电台进行交流的时候是人们选用最多的一档节目。
这说明什么?人们觉得民间音乐民歌还是大家能够穿越、跨越不同语言,能够读得懂,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风情和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情的这个民族风情和音乐。这样的节目播出完以后,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师大音乐教研室和音乐系那资料室都给我打了电话用于教学。所以这个就应该是我们国家在国家的传播平台上的首次把原生态音乐进行传播,这样的一档节目了。这是在1992年。
这个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样的一些节目、广袤的这种原生态音乐怎样能去传播。因为在传播当中,民间传承人会树立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像我对民间音乐这种爱好和这种先天的这种情感也源于自己生长的这个环境。
我是在咱们内蒙古的科尔沁草原长大,兴安盟这片土地上。从小就听着蒙古族的说书调,离我们家有这么不到一里路的那个地方有一个蒙古族说书馆。那个时候,我爸爸经常就领着听着每天在那说,我也听不懂,但是他们的表情印在我的这个脑海里那种声音、那种风格、那种状态。像我们乌兰浩特比较有名的说书人绰号叫“跑不了”,还有当时乌兰浩特周边地区的很多民间的文化人。我是拉四胡的,拉蒙古族高音四胡的,我的老师吴一龙使我们蒙古族高音四胡走到今天是最重要的奠基人、创作者。在很多高音四胡的独奏曲都是他写的。我是他的学生,在哲里木盟艺术学校学了三年半。
在这个中专学习三年半当中,我的同学都是从草原深处走到这个学校来的。他们都带着原生态音乐文化的这个原汁原味的一种风貌,本身就是原生态音乐。所以说我的同学、我的师哥、我的师弟都是这样的。同时在这个时候,我的老师还特意让我们接触这些民间艺人,像当时在科尔沁草原民歌手查干巴日那是非常有名的。老师特意的让我去给他伴奏,那么我记得有好几个晚上都在给他伴奏。他唱民歌,我们给他伴奏,这种情景也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同时读了一些乌兰杰老师写的蒙古族音乐史。我们在我的家乡蕴藏着丰富的音乐资源,而这些资源据专家学者整理,英雄史诗在科尔沁草原就有300多部左右。我觉着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叙事民歌就是更更多了,因为我们从小就听叙事民歌。
2000年我在中央台策划星光大道。正在做样片,台里传来了成立这个西部频道这样的一个消息。西部频道有一档节目叫《魅力12》,是配合国家西部开发建立的这么一个宣传频道,这里面当然文化是首当其冲的。所以叫魅力12是指的也是西部的魅力西部的12个民族地区。2001年我参与西部频道策划《魅力12》这样一档节目。
这档节目开始的时候,就是在把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用比较流行的、时尚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说,像掀起你的盖头来,有更多的流行版本。
那么后来,我到栏目开策划会就讲了这样一句话:应该把耳熟能详的歌曲背后的文化,做一些文化追根溯源的探寻之旅。这样可能更符合栏目的品质,和这个栏目不同于其他栏目的这种特色。比如像蒙古族的牧歌,它是一首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非常凄惨的一个爱情故事。
牧歌的原本是两个相爱的人相约好明年要结婚,结果这个地方发生了火灾,把这孩子给烧死了。他是这么一个凄惨的故事。后来另一个人就唱着,就开始编这么一首歌,叫乌和尔辉腾,这样一首民歌,这个大家现在基本上也都知道了。
做魅力12样片的时候,我到呼伦贝尔草原去采访。这个线索是谁给我的?是演唱《吉祥三宝》的布仁巴雅尔。我们俩喝酒的时候,他就跟我说,牧歌就是我家乡的民歌,但是这歌我们不在聚会的时候唱,因为是这样的,它是悲剧型的。我们家乡每个人都会唱这个歌,但是不在聚会中唱的歌。他说的他母亲就会唱。当时妈妈就在北京,那我说,能不能跟我去一趟呼伦贝尔呢。
然后老人家是跟我一起坐着飞机到了呼伦贝尔。老人家本身就是一个歌者,是一个草原文化的传承人,那是一种生态化的传承。采风的时候也听到了“牧歌”,大家在演唱这个“牧歌”,就是原生态乌和尔辉腾这个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民歌集,由延安鲁艺的音乐家安波和许直他们俩编辑的。中央民族大学上学的时候,许直老师正好是我们大学合唱团的指挥,这都认识嘛!所以我就找到他。他说,你找我太合适了,我就是采访这支歌的见证者。那么当时的为什么变成牧歌了呢?是因为当时他们采录的时候在辽宁地区呢,找到了义和吉日木的这个人唱了很多的民歌。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地区给日本人做劳工的时候,从日本人那个唱片里,他听到了这个乌和尔辉腾这首民歌的版本。因为那日本人那个小队长,他喜欢音乐,每天劳工干活的时候,他就把他那个唱片往那一放,一个大喇叭放了很多蒙古族的音乐。那么义和吉日木,他就在音乐当中听到了牧歌的这个旋律。然而他听完了以后,他说这首民歌不是我们赤峰当地的,而应该是呼伦贝尔那一带。
安波许直录了很多的民歌以后,义和吉日木特意说:还会一首民歌,但是词我不会。我把旋律唱给你。这样,安波就记录下来这个旋律。当《东蒙民歌集》编辑完成的时候,像嘎达梅林等等很多歌曲都是在这里出现的。这是在1947年,因为只有旋律没有歌词,安波就添了两段词。我们今天能唱到的“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这都是安波老师填词的。然后,就在东蒙民歌集以《牧歌》这样的一个名字发表出来了。
一经发表就有男高音歌唱家的版本,也有合唱的版本,然后还有小提琴、大提琴重奏的版本,各种版本就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这个广播当中传遍了全世界。
我们的主持人叫董卿,董卿也是在魅力12这样一档栏目里走出来的,走到大众面前,成为了我们国家那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的主持人。
她到了中央电视台进入的第一个栏目就是魅力12,魅力12的这个栏目也成为一个新的电视栏目或者新的电视节目样态的开创性的主持人。同时这种风格的形成跟我们这个节目的追根溯源这样的一种文化品质是分不开的。
看到董卿的气质,和她的后来的一个职业站位是有非常大的一种关系的。可以这么说,主持过魅力12的主持人,在中国的主持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这档节目播出以后,特别是样片在广电总局的总编室大家看了以后,当时的广电总局的局长徐光春在文件上有这么几行字,他说牧歌这样的节目如果不是中国电视文艺的里程碑,应该是中国电视文艺今后的基本方向。这个文件批示当时亲眼看到过,但是没法拍照片,却是非常遗憾的。
将近10年以后,2001年的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应该是开启我国原生态音乐文化追根溯源的探寻之旅。因为这个栏目做了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就开始策划,根据耳熟能详歌曲源头做一档大赛。
2004年初一到初七,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我首先把这几年魅力12在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当中追根溯源的原生态的民歌的歌王,和众多的歌种汇集到一起。
我们做赛制策划的时候就很为难,因为青歌赛搞了多年青歌赛三种唱法一个是这个民族唱法一个是美声唱法还有一个是通俗唱法。这其中的民族唱法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各个音乐学院的教出来的民族唱法代表性的人物像我们的阎维文、宋祖英等等这个类型张也等等。
那么民族唱法的称谓已经是这样的了,我们如果做通知的时候说民族唱法比赛,那么人们报名的就都是这个类型的歌手,这次的文化行动就失败了。
在研究赛制的时候就想节目名称如何设定。我们就把魅力12三年多采集到了这些歌王歌总的演唱形态,在电视里做了广泛密集的传播,告诉全国各地的原生态的民歌手,我们是为你们举办的一次大赛。
同时,我们也把音乐人类学的专家,民族音乐学的专家,还有很多音乐理论家请来做了三次的研讨,究竟应该起个什么样的名字。要在国家的传播平台上做大赛,原来叫原声唱法,原声唱法在学界你可以讲,但如果要让老百姓都能够把它作为一个很熟悉的文化的符号性的东西,必须是通俗的。所以西部民歌大赛做了作为七天的大赛,分两个组别,一个就是原声组,一个是改编组。
但是大赛一开始,主持人一上口,就说“原生态”民歌组,那就大家就开始约定俗成了。在传播当中,原生态民歌这个称谓就出现了。西部民歌大赛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原生态的民歌手,在国家平台上出现,基本上就是从这次的文化行动当中出现的。
同时,我们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评委群。这个评委群,乔宇先生岁数较大,岁数最小的评委是三宝。有社会影响力的音乐家我们都请到了,而且没有推推辞的,每个人都到到场。所以2004年的这个CCTV西部民歌大赛,我给的总结是:吹响了我国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集结号。
这个时候全社会都开始对这个原生态这个词在文化在音乐领域当中的这种分量开始重新掂量,那么人们也开始思考了为什么是原生态呢?真正形成了原生态这样的一个集结号,就是在西部民歌大赛这次文化行动后。记得《南方周末》有这样一个评价说,这次中央电视台搞的活动,是继五四运动以后最大的文化复苏的文化行动。那么2004年西部民歌大赛完了以后,中央电视台就成立了音乐频道。西部民歌大赛的成功举办就找到了我说我们要做一个日播栏目,我是第一任的主编。
从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有不同的样板,经过了这么多年,当然中间也有一些不同的栏目的样态的改编,但它毕竟是民歌中国第一次以自己的方式走向了国家的传播平台,而且是日播栏目。当时拿下了整个频道最高收视点的一档栏,因为其中周六的一个栏目叫新民歌是值得大家回味的一个栏目。像今天的很多我们的民歌手像凤凰传奇,像今天的杭盖乐队等等一些非常重要的在商业市场上都有很大收获和成绩的一些乐队都从这周六版的新民歌里边涌现出来。
当时设计这个周六版的新民歌使原生态民歌能够形成一个产品成为音乐节里的最重要的常客,同时让这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者和表达者能在新的音乐生活当中有角色。所以这个栏目过了一些时间我给做一个总结和定义,它使民歌赢得中国使民歌成为中国人的每日必听,这就是民歌中国这个栏目开启了国家平台上的中国人的民歌生活。
2006年,我们做了一个CCTV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活动。这个活动开始叫中国民族民间歌舞,实际上我们在这些年做从魅力12到民歌中国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深切的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活了千百年的原生态的音乐样态都是歌舞乐一体化,它是不分家的,没法分家。
由此我就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器乐是不分家的,一定是唱歌的能跳舞跳舞的也能拉弦。这是基本的一个文化样态活态就是这样。所以说我们就提出了歌舞乐一体化的一个盛典活动也是搞了7天在中央电视台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第一次把歌舞乐放到了一起,我们提倡能唱歌也能跳舞也能拿弦。
对2006年这次重大的原生态民歌的活动我给出的概念是这样的就是提出了原生态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歌舞乐一体。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今天的音乐学院也好,舞蹈学院的教育也罢,把音乐切分成无数的条块。比如唱歌的人就唱歌不能跳舞,跳舞的人就跳舞也不能拉弦也不能唱歌,那么这种分割的方式使得我们有很多未来走向产品化的道路上的障碍和不足先天不足。
2007年,原生态的一些歌王做一些市场的巡演。我也做了一个十大原生态歌王的国际巡演。那么首场演出就在北京的世纪剧院,演出了两场,完全是票房。那么这场两场都是盈利的,还不错每个人都分得了一定的这个票房的收益。应该是第一次原生态的音乐歌王专门以此来卖票演出的,在北京那么我觉着这种尝试是非常珍贵的。这也是我想这么做,因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传播传扬在科尔沁草原。你看,所有的民歌手比如韩秀英这首叙事民歌,唱一个月也好,唱半个月也好,或者嘎达梅林这样的叙事民歌唱多长时间,那也不能白唱。你怎么也得给人家半个羊或者给人一个羊腿,或者给两瓶酒或者给点炒米是不是?所以说,原生态民歌就是在这种市场化的过程当中,传承、传播、传扬下来的。
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从三个组别变成了四个组别。加上了一个原生态唱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改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中,除了张艺谋的晚会,之前的垫场的都是原生态。这个来自于我们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原生态的音乐、原生态的歌舞,做了一天的垫场。它使得原生态成为国家行为的重要的一个声音。那么同时,
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时的文化部主管这方面的领导找到我,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在奥运会期间做一台能够向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政要在国家大剧院做一台演出。那么让他们能够跨越不同的语言听懂音乐。我说只有原生态音乐因为原生态音乐是可以是同一时间发声的音乐语言。于是,我们就做了一个叫《行路之音》的一个原生态情景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两场,而且两场都是爆满。这也是原生态音乐文化首次亮相。当时刚刚建成的国家大剧院,面对世界各国的政要和嘉宾发出了东方之声。我认为这是真正的东方之声。所以为了让各国政要能够看得懂这台音乐会,所以我把它情景化了。我们需要一个介质,东西文化交流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文化介质符号就是马可波罗。
我们的故事线索是这样的:马可波罗13世纪进入到沿着丝绸之路走到中国。在今天的新疆这个地方碰到了一位楼兰姑娘。楼兰姑娘跟他讲说,我要跟父亲到云南进茶叶,要走好多天。马可波罗那也是个帅小伙、正当年。一看楼兰姑娘这么漂亮,心想那我就跟着一起去吧。同时,我也能帮你的忙。所以我就虚构了这么一个线路、一个情节。这样就把中国的原生态的民歌当中的情歌串起来了。40个民族来形成一台晚会同时,有这么一对男女主角走到哪里就听那里的情歌,走到哪里就听哪里的情歌,到了北京觐见了忽必烈。
我的单位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有一本老杂志叫广播歌选,40多年的杂志了。台里让我担任杂志的主编,那么我就回到中央台把这本杂志作为一个原生态音乐文化传播的一本杂志,做了7年的主编。2012年新华社要做一个原生态音乐网,因为想继新华网之后把原生态音乐网也作为国家大的网站。这个时候原生态音乐不仅仅进入到了平面媒体的传播,同时在互联网当中,也有更多的人支持喜爱她。原生态音乐网就是新华社的元音网,这也是我参与策划成立的。
我一直在想,我们国家的政府评奖当中,像电视叫金鹰奖,电影叫百花奖。我们就策划,把中国原生态民歌纳入到政府山花奖的评奖序列当中。那也是原生态民歌第一次进入到山花奖的这种评选序列。
在这次活动当中,像我们的著名的人民艺术家王蒙,还有评论家钟成祥,还有中国文联的党组书记李毅,当时的音乐家协会的主席赵季平都赶到四川绵阳来参加我们这个活动。开始讲座的时候,提到的周巍峙老先生,他给做了题词。同时跟我提出了要求,能不能参加你们绵阳山花奖的评选。我说可以。
94岁高龄的老人家去了,还做了一个主题的发言。这个主题的发言,他就提倡原生态民歌,提出五个保护。同时他还讲:“我永远是原生态民歌的一个小学生”。我听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讲座,我认为他讲的都是讲在了腰眼儿上,讲的都是最重要的问题。是非常非常的敏锐,具有非常宽阔的视野。
国家民委原来的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的展演活动,也是基于院校的这种美声、通俗、民族唱法。2015年到2017年,他们邀请我来策划的时候,我觉得国家民委系统更应该以原生态音乐文化来作为一个重要的一个底色。所以它的评选机制也朝这方面做了倾斜。同时这三年都在呼和浩特举行的。那几年我都是在呼和浩特。
去年中央电视台搞的CCTV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我也是作为评点的专家。从中央电视台的综合频道一套,还有综艺频道3套,音乐频道15套,央视网央视文艺等等,反复的播了好多次。同时,在国际重要的传播平台进行了传播,像纽约时代广场、巴黎等很多地方都做了很好的传播。
原生态民歌到原生天籁中国民歌盛典,它出发的时候是从2004年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到了2023年CCTV原生天籁中国民歌盛典的时候,已经作为国家的一个最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传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