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到派出所“自首”,原因让警察叔叔哭笑不得……
就在前几天,一个萌娃去警察局“自首”的画面刷屏了各大社交网络——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警察局门口徘徊一会儿以后,进去对着警察叔叔“自首”。原来,他用玩具铲子刮花了一辆车,他的妈妈在赔偿车主以后,为了让他记住这次教训,认识错误和学会承担,于是就让孩子来派出所“自首”了。
警察蜀黍也提出另类的“惩罚”,让他帮家人洗碗抵消赔偿金。值得注意的是,让孩子“自首”或者去警察局认错,最近好像成为了一种新的父母教育方式。
1
孩子犯错以后,花式去自首
前一段时间,也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因为偷偷拿走了同学遗落在她家的手表,不太想归还,被爸爸妈妈认为是不良行为,要受到教育,于是被妈妈叫去派出所“投案自首”。
小女孩哭着对民警说:“叔叔,我犯错了,你们关我5天吧。”在民警跟小女孩沟通的时候,妈妈就一直站在门外看着。
无独有偶,之前湖北十堰的武当路派出所也接到过9岁小女孩的自首,因为她玩游戏的时候,在爸爸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手机游戏充值了,在爸爸的监督下去找警察“勇敢承担错误”,等到民警让小姑娘跟爸爸道歉以后才离开。
虽然这类事情会让网友们会心一笑,并且感到非常有趣,被孩子的天真,知错能改感动,对警察们的灵活应对,帮助教育表示赞赏。
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想一想,家长们有必要采取这种犯错带孩子找警察“加深印象”的教育手段吗?
2
犯错道歉,一定需要警察吗
《流星花园》里面道明寺的经典名言“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嘛”
这句话可能对新一代家长们产生了挺大的影响,所以很多采取了这种“半玩闹式自首”的做法。
虽然站在家长和成人的角度来说,很明显的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处罚,不会对于孩子的生命安全有任何损害,是为了让自己犯错的宝宝“长记性”。
但是,从教育角度和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带你去公安局,让你关几天”无疑是一种明确的威胁。
正如一部分网友所说的,这个行为,本质上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威吓,除了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一部分阴影,并不能够更好地教育与沟通。
这些行为,与电视剧《小欢喜》里英子妈妈以爱为名的强迫干涉,导致孩子越走越远别无二致。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根本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之灵魂的觉醒,是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自我意识。
如果想要唤起孩子心中的责任感,并不是仅仅用胁迫就可以达成的。
3
责任感教育,何必要找警察
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让人觉得类似的教育行为,背后不同的教育逻辑。
7月23日,浙江宁波市北仑区一个小区内,一封贴在11栋二单元电梯里的检讨书刷爆了业主群。
写检讨书的是一名8岁男孩,他乘坐电梯时贪玩,将32层楼层键全按了个遍,结果给上班高峰期的邻居们造成了不良影响。妈妈发现后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要求他写检讨书向邻居们道歉。
男孩妈妈表示,22日晚上她把儿子拉到房间,给他分析乱按电梯按钮的后果,并希望他能自己写一封检讨书,请求邻居原谅。
“儿子平时还是很听话的,我跟他好好讲,他也听得进去,很快就承认错误。他自己趴在书桌前写了一封检讨书,有点啰嗦,我就稍微改了下。”
为什么差不多的事件,差不多的检讨,这位妈妈就做的让人更加可接受呢?
最大的关键,在于和孩子的沟通,与孩子的自愿程度。家长认识到孩子犯错并不难,难的是通过沟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担错误。
之前有一份针对北上广部分家长做的调查问卷发现,44.39%的孩子表示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凡事会与孩子商量”;只有9.15%的孩子选择做“顺其自然,不给孩子施加压力”的父母。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进行的,应该是冷静的沟通,而不是对于一个认知不完全的孩子横加指责,沟通才能够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而后,再对孩子清楚解释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的后果,并且予以合理范围内的处罚,而不是恐吓。
做家长,实在是一份长久的试卷,好好沟通远比把孩子送警察局艰难。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