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像贵族的德国贵族
秋林贝
现在看到“贵族”两个字,条件反射的就是天涯口水战中著名的北纬周公子和易烨卿,也是自本宫圣诞以来见到贵族两个字最多的地方。
刚刚看到那个谁谁谁的谁谁谁的洪晃大姐大居然也拿出贵族这么个东西做文章,很自然的想起倍可亲《活在德国版》里一篇曾经以为超级搞笑的文章来。现在看来,连系出名门的洪姐姐的都拿贵族这么当回事儿,那似乎有问题的是我了,不是大家。咳,也是一崇拜名牌的心理,怎么就洪姐姐当回事儿就应该当回事儿了?没辙,俺就是俗人一个。
俺住在贵族他家半地下室。在这里已经有几年了,不是有多喜欢这有好窗无好光的房子,而是住了一年左右动过要搬家念头的时候,房东老太的震惊且有点难过的表情让我不忍,于是舍不得这一大家子人就一直住到现在了,也就习惯了这里的种种,好的不好的,反正是家。
我们这个楼建于1927年,是房东老太的父亲买了块儿地盖的,花园大概有900平米,房子不是很大。楼上一层是房东老太的势力范围,客厅、书房、餐厅、厨房。二层有老太的卧室、客房,Ebi的套房,还有Sabinne、Ebi公用的厨房。再往上阁楼是Sabinne的独霸空间,有两个房间一个小厅和储藏室,还有一个大大的平台当成阳台用。老太是Ebi的姑姑,Sabinne是Ebi姨妈的女儿,所以实际上跟老太没有血缘关系,按中国的说法是亲家。Sabinne读书的时候也住在我现在住的地下室若干年,所以我一直跟她开玩笑声称,我还是有希望按照她的轨迹住到最上面去的。(2017年补充: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话是对的,不过上去的不是我,而是我回国后租住我房间的女孩儿成了Ebi的老婆,真的住到上面去了,但不是阁楼,而是成为了这栋房子女主人,唯一的女主人。Ebi买下了整栋楼的产权,老太在周边买了套公寓搬出去了。)
老太一家,也就是Ebi的姓氏,就是洪晃文章里说的那种带“von”的,我一朋友问起是不是贵族(我很少会问这样的话),她说现在没有贵族这个东西了,古代的时候大概应该是的吧。去年的时候Sabinne偶然说起老太他们家祖上有人在俾斯麦做宰相的时候是财务大臣,应该就是现在的财政部长吧。类似的东西老太自己一般是不会说的。至于什么时候封的爵位贵族之类的东西,估计老太自己都不知道,比如她的客厅有三幅大画像,一个是她父亲的,一个好像是他祖母(我记不清了),而正中一个最老的,老太自己都不知道是谁、什么朝代的,只说是祖上的老人。
老太自己,是前任德国国务秘书。说句很没文化的事儿,俺最初听到她不经意的刻意含糊说的时候,以为就是一秘书,因为德语里国家和城市的发音差不多。脑子没文化叠加耳朵没文化,就是这样。主要也是我不太去想这些事情吧,开始住进来的时候就知道她曾是政府官员,但是几年来我居然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她到底是什么官职。看来我的确不是对别人个人情况很好奇的人,要不咋做不了科学家呢。那种像老方舟子一样八卦的人,才会为科学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的,一生物学博士今天管管水利明天骂骂中医的,这世间就没有他不懂的领域,简直是生物界的奇葩楷模,跨界之醒目典范。俺就算了,不祸害东西、少在实验室烧钱就已经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后来,在一条新闻上看到和她一样的名字,说是前国务秘书,就想起有一回大家喝茶聊天,聊到媒体的胡说八道,她说看过一篇有关自己的报道,说是什么她母亲还活着在慕尼黑之类的东西,笑说自己居然都不知道自己的妈妈还活着应该去找什么的。想必天天给我送报纸的房东老太也应该是名人了吧,也许就是同一个人呢。再搜搜google,看看这个跟我们家老太同名的前国务秘书的简历,什么在西德时代是波恩政府负责对东德的“外交”事务,91年合并以后到柏林出任国务秘书等,工作内容和相关时间点和老太说的完全一样,我才比较肯定她就是那位前国务秘书了。然后前几个月查信箱又碰巧看到一封信上署着前国务秘书某某某收的字样的信,我才百分百确认那会儿冬天我们一起看歌剧回来路上我听到的那个词的确是“国家”,不是“城市”,她是国家的秘书。
老太现在仍然很忙碌,每天信件一大摞,经常参加各种协会组织的活动,主要的是在教会做些帮助人的事情,还有音乐会、旅游等等,七十多岁的老人啦,看起来不到六十岁的样子,记忆力好得我从来不敢跟她胡说我不确定的事情,比如聊天时谈到中国历史之类的,我不确定就绕开,绕不开就直接说不知道不确定,但是如果想蒙蒙她日后肯定会糗大了,她不但会记得甚至经常就会查证更多的细节。
老太有一对双胞胎弟弟,到这一代为止,他们已经很多代只学法律然后从政了。Ebi的叔叔,仍然是纯粹的从事政治,曾任多国大使或者外交官。老先生有一回聊天跟我唠叨过的一通他驻外的经历,我现在还能记得的是,曾任德国驻加拿大大使、德国驻USA迈阿密州的领事,其余我不太熟悉的国家我到底还是没有记住。Ebi的父亲则算是家族里近代第一个叛逆者了,虽然也学了法律但是在银行工作,没有从政,用Ebi的德语说,就是白羊堆儿里的黑羊。而EBI正相反,因为是他们这一代唯一一个还学法律、还做律师的孩子,虽然是经济领域的律师,但好歹也是在某政党里影响政府能源方面法律法规决策的工作,也算是跟政治沾点边了,反倒成了黑羊堆里的白羊这种例外了。而其他几个孩子,比如Ebi的弟弟Ferdi是做IT的码农。
Ebi刚刚还给我送一本新的小说下来,说起我圣诞节还在这里,他说可能他的父母圣诞过来,他们全家就在这里过了,到时候可以一起过啊。我说圣诞是家庭的节日,你们家庭聚会我是不是(不方便参加啊),括号里的话我还没说出口,他就说没关系啦,这有什么嘛。其实已经连着两个圣诞节老太是和我一起过的,按说也真是没什么哦,他们是真的没拿我当外人。老太给我的两个圣诞礼物都是歌剧,哈哈,很好的位置不用使劲抻着脖子看哦。
这就是我认识的所谓德国贵族的房东一家,是不择不扣的贵族了吧,按照中国人的定义,无论是从家史到姓氏还是现状。他们开着这个富人区少有的大众,平时就乘公共交通或者骑骑行车,穿着最普通的衣服说着最平常的话过着人间烟火的日子,给我送送报纸送送信,偶尔还爬上梯子给我换灯泡儿。如果说有点不同,那就是,看歌剧时会带着精致的小望远镜,平常的聊天也对政治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家里超过两百多年的书好几墙,厨房的盘子随便拿出几个大都是上百年历史的,还有发黄的黑白老照片,和黑白记忆中的老故事。还有,不同的是骨子里的教养和从容淡定的心态,而不是挂在嘴边的称谓和看得到的金钱可以买来的富有,甚至因此而生的傲慢和粗鄙。
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诉说与德国生活相关的点滴
广告也精彩
刊登广告
联系我们吧!
长按二维码
联系我们吧!
公众号:德国华商
长按二位码加关注
感谢您关注
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超过三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