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社会】一切在为难民——直击德国小镇应对难民潮的紧张工作

华商报 德欧华商 2020-09-28

请点击蓝色“德国华商”加关注




卢小宇

9月29日听到电台里报道,在柏林举行的难民会议有了新的难民法,将快速遣返巴尔干安全的国家和地区来的经济难民(其实也可以说非法难民),这个提议在近几年重复了无数遍了,但 科索沃,马其顿,塞尔维亚等地的经济难民还是跟着战争中的难民一起哗哗冲进来,有的难民营里大部分住的不是叙利亚战火中来的。报道称9月以来,每天进入德国的逃难者高达1万多人,如此下去,一年的难民数量就会超过350万!

无序的难民潮冲击有序的德国社会

无序的难民潮冲击着有序的欧洲,尤其是一向讲求计划连理个发,看个医生都得约“特命”(Termin:预约)的德国!现在一下子毫无计划地天天涌入1万左右的难民,一个小小的德国被冲击得措手不及,纽伦堡社会局的女领导在去年难民登记数20多万时已经在电视里连连表示,我们受不了了。今年预计到年底达150万的难民涌进来,不知如何安排。

君不见,我们这个北威州最受各地旅游者青睐的湖畔小城Soest和几个小镇,每天都有报道说某个中学的体育馆,或者超市,某个军营,或者培训中心已经或正在被修缮,这里几百那里几百,甚至上千的正在或者将要接收难民。

以前附近的每个小城小村几乎也都有一些小楼用于安排逃难者居住,只是相对都是几十个的数量。只是现在突然每天要来几百上千自己不花一分钱,而必须安排好他们的外国“逃亡者”,必须要快速地修建更多的房屋,而不是电视上看到的大帐篷。那些帐篷只是临时应急之用,最多一两天就会让他们转到固定有暖气的,有淋浴的房屋里住下, 德国人所说的“Dach auf den Kopf”。

笔者碰巧认识给本小城为政府编写网页和拍照的托马斯先生,经常随他一起去4公里以外那个正在修缮中的难民到达安置中心走访。



正在装修中的难民安置营 


这个在6月下旬就听镇长新闻发布会说计划在9月中旬开放的难民营,投资70万欧元,租用了一个曾经的军营,后陆陆续续被有关部门、公司使用过的房屋,6月开始就进行大规模修缮,说完工后可容1000人的难民到达后临时居住一至数周, 然后再从这里分配他们到北威州或者其他州的城镇。

虽然6月还没有出现9月那样的大潮。但当时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有不少民众的反对意见,比如民众担心1%的罪犯混在这每天到来的1000个难民里,就是约10个犯罪分子天天在我们小镇上转悠,对我们自己特别是我们的孩子肯定有一种潜在隐患,有的说这里的房地产业要滑坡了,有的问市长是不是我们市民都得往这大锅子里投钱等等。有人还质问市长,您是我们选举出来的市长,为什么之前不问问选举您的市民,就自己决定了?

其实怨气归怨气,市长也没有办法,他也得执行上级政府的命令而已。尽管有反对意见,但政府定下的事情,从市长镇长到各个有关部门,甚至幼儿园学校民间都动员起来,为难民忙碌起来。比如笔者最近参加的一次本地幼儿园举办的秋季儿童衣物玩具跳蚤市场,幼儿园提前发通知给大家,动员父母们同时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玩具等等捐赠出来,放在市场一角准备好的多个纸箱里,电台还发布信息征集提供卡车运送赠物品去难民营的和帮助整理衣物的志愿者。

修建住房招聘人手

3个月前起步的旧军营修缮工程更是在紧锣密鼓地在进行,但是面对无序蜂拥而至的难民潮,面对一级级压下来的命令,再急迫催赶,各种材料,各种设备等样样需要计划,预订,需要时间,比如床铺,供货商交了一半的货,但另外数百个床还供应不了,因为突然间全德国处处急需床铺啊,他们一般从亚洲等进口也需要一个月以上(德国市场上80%以上各种物品都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了)。

为难民们服务的政府,接待食堂托儿医疗清洁服装保安等等工作人员需要紧急招聘,不少是来自方圆80公里内的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经济学等等大学毕业生,或者曾经的难民申报者,但至少能说德文以外的一门到四门语言。因为每天来德国申报难民的,不仅有来自叙利亚的,还有东欧非洲甚至亚洲等其他国家的。招聘的社会工作者,医务人员,保安人员等等也需要约了时间一个个面试,签合同,培训等等。



娇小的德国社会工作者在难民营安装架子


我那天去看到个像还是大学生的卷发女孩子,坐在布满灰尘地上装铁架子,小手在猛力敲打,跟她聊起来,她是学语言的,还去美国留学了4年,听她跟同事讲英文,口音是纯正的美式英文,不像一般德国人说的英语。她说本来她也是应聘来这里做援助难民的社会工作的,但因为修缮工程和准备工作实在太多太多,请来的专业公司比如清洁公司等等根本来不及做,所以这些原本主要用语言从事社会工作大学毕业生们,或者教师们现在都得投入清洁地面,门窗,刷墙,搬运,装架子,装床等等体力活上了。

我原以为,这里有房屋,有暖气,有淋浴即可安排难民入住,因为早就符合德国人说的起码标准:“Dach auf den Kopf”了。哪知道,他们还有如此严格的修缮标准,比如因为冬天将临,外墙都要打开盖上一层看似海绵式的新型保温材料再封起来,粉刷,内墙更是需要全部粉刷,墙壁上不能有霉点(有的收费宾馆甚至都有霉点呢),所有暖气片,淋浴设施都要正常工作,还得比宾馆更全面地建造一个医务室,一个小卖部,为此需要订购大量的设施和住宿期间所需用品,如床上用品、洗漱清洁用品甚至免费发放的卫生巾剃须刀婴儿尿片奶粉菜泥等等等等,而且因为是免费领取的,消耗量肯定比用自己买的用的快,所以必须备足量……

事无巨细地干活,那将接管该难民营的国际援助组织及很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可是到电台宣布的9月中旬计划运营日,还有大量的工程没有完,比如还要建一个大帐篷食堂,食堂里不仅需要订购桌椅,还需要安装存放食物的多个冷库等等。

某天又听电台报告该难民营可能推迟到10月初可以开了。

10月初我们再去实地采访,那个原来用于警察,救火队训练的大场地,正在搭建一个巨大的如慕尼黑啤酒节上看到的大帐篷,超长大卡车运来材料后,几十个工人在加紧搭建,看着那巨大的跨梁,由机器高举起再加十几个工人同时牵拉,好不容易一个个到位。外墙花几天搭好后,里边得通水,建好一排储存物品的冷库,调试。而且,虽然几十米处就有难民宿舍宿舍和厕所,但食堂帐篷后面,同样搭建了两排10来个抽水马桶式厕所,还配上洗手池,下水管……就为了难民们少走几步路去洗手间啊,这需多少功夫和投资啊!这么事无巨细地安装,修建,自然不能无序,进度也快不了,何时投入迎接难民入住一直迟迟无法定下。



准备好了的双人房 


而上次交谈过的大学生似的女工作人员和其他一些人这次在举着长长的滚筒刷子,粉刷墙壁。她的衣裤,鞋子甚至头发面孔上都有白粉泥斑。她告诉我这是一个以前作为军营仓库或者军车甚至飞机停放地,所以特别高大,但为了让难民们临时应急住这里并且有更多的隐私保护,这里已经被隔出很多个小空间来,原本水泥色的隔板。被他们粉刷一新后,大仓库看起来一下子温馨可爱多了。另外一间屋子的8台大型洗衣机和烘干机早就到位,那天有一位法国口音的女调试员在跟部分员工讲解如何操作,这些机器是德国最贵的牌子Miele,因为洗衣液是通过电脑自动从浓缩瓶子里输入的,跟家里操作不一样。

10月44日晚上著名主持人Günther Jauch电视访谈节目里也播了最近还是以每天1万人的难民数涌进德国,这样的蜂拥,与细致的难民营建造,修缮工作实在无法相配,但不能怪德国政府和德国人,他们已经竭尽全力倾囊相助了,最近又称要把所有的青年旅馆也腾出来,还有很多学校的体育馆,培训中心,超市,都改造成临时难民营了,如果德国也有像中国那样的空置房,估计政府会都租下来免费让难民住了。我听到北威州教育部长在电台里表态,体育馆可以让难民住,我们的孩子可以到室外和森林里去上体育课!(虽然冬天和雨雪天将来临)。其实不仅是一些学校的学生让出体育馆,连我去采访的警察,救火队训练场地都让出来给难民用了。

难民是媒体和政客的首要话题


德国上下,真的几乎全部在为难民!新闻媒体更是如此,每天打开新闻,每天的访谈节目几乎都是难民的话题。感觉难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一切了……

“接收”不是默克尔妈妈一句“欢迎”简单的话语而已,也不是给他们有遮风挡雨暖气洗澡的室内居住就行,是作为一个全方位需要吃喝,医疗,学习,娱乐,工作等等全方位的客人对待。汉堡的报纸已经报道了那里难民以绝食抗议要求住进几个人的宿舍,但这需要时间,政府已经说要建造5万套公寓提供难民们,还有难民营的难民把给他们的矿泉水扔出来说我们要可口可乐,不要矿泉水……人总是这样,当达到一定的条件了,给你提供没有战争免费吃住行医疗教育娱乐的地方,外加零花钱,还不必干活,可人们会希望住得更好,发更多的钱.......

小小德国,尤其是刚刚数次拨款应对希腊财政危机,又因为大众公司丑闻受到重创的工业经济,雪上加霜的国家,何堪如此重负,除了自己忍辱负重,再继续让自己的子民节俭,捐助,多缴税等等来应对,不知还有别的什么好办法。因为来的多数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或带着3个5个孩子自己还挺着即将分娩的大肚子来的非洲单亲妈妈,这些人的到来,不仅仅是安排免费吃住医疗发点零花钱就行,而是需要安排免费教育,培训,业余文艺体育生活,18岁以下的无成人陪伴少年儿童政府要给他们寻找寄养家庭,(比如就算有妈妈,但妈妈陪小小孩住院了,她的另外几个小孩就得安排他们去照顾家庭或者孩子之家)。还有他们如何就读,就业等等等等长期的“融合”问题,而很多不会德文,英文的,政府的融合办公室还得请翻译帮助他们参加一些学校面谈等等。



邀请难民欣赏交响乐音乐会


为了让他们尽快“融入”,附近的小城小镇,除了提供免费德文学习外,还有提供难民烹饪课的,有邀请去歌剧院看歌剧或者音乐厅听交响乐的,还有组织足球比赛的。而我去本镇游泳池游泳时,如果是周五,总会见到不少看似东欧,或阿拉伯国家,或者非洲等外国男子来,就与游泳池负责人绍特女士聊起来,她说他们已经组织了一年每周一次的难民水球运动,全部是免费的。现在准备去将开放新难民营,安排大巴士,每周日来邀请并接送难民来免费游泳。怪不得上周五我在游泳时看到一帮异国男子和男孩一进来不打招呼,就自取搁在墙壁上装饰用的充气海豚下水,原来他们是被请来的,当然比我们自己买票进入的游泳者更感觉像主人翁啦。虽然那几个还是马其顿来的,按理是需要被遣返的经济难民呢。

而且,那天我在游泳时,不仅看到一些难民们进来了,还有那个托马斯先生,也光着脚走进游泳池,他跟水里的我挥手打招呼,我看他举着个大相机,知道他不是来游泳的,而是来给打水球的难民们摄影的。

真的是一切在为难民啊!


请关注德国《华商报》公众号

“德国华商”,请惠刊广告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近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4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

《德国华商》公众号广告基本报价


普通版位一次广告:如果在“德国华商”刊登一次的广告(非头条位),价格为50欧元加税19%。内容500字,图片最多五张,像素200*200。

普通版位多次广告:每条45欧元(另加增值税19%),内容500字,图片最多五张,像素200*200。每周刊登1次,最少订购1个月4次。三个月委托刊登,每条40欧元(另加增值税19%);半年委托刊登,每条35欧元(另加增值税19%)。

头条版位多次广告:每条60欧元(另加增值税19%),内容1000字,图片最多五张,只一张像素可以900x500,其余200x200。每周刊登1次,最少订购1个月4次。三个月委托刊登九折优惠价,半年委托刊登八折优惠价。

公司名片:每周随机插放文件顶部一次,最少订购3个月12次,300欧元;半年订购400欧元,全年订购500欧元(另加增值税19%)。

长按二维码,加入德国华商公众号

以上条款的解释权归《华商报》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