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伪装成爱情的悬疑剧,女性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LINK》
导演:洪忠灿
(代表作《少年法庭》、《我亲爱的朋友们》)
编剧:权基英
(代表作《记得你》、《奇怪的搭档》)
主演:吕珍九、文佳煐
《Link》是一部悬疑爱情黑色喜剧。
首先说明,译名《Link:尽情吃,用力爱》有误导之嫌!乍一看是小甜剧的名字,但海报上的小标题是“먹고 사랑하라,죽이게”,大意是“吃完,相爱吧,杀死(这个)”,如此重要的一个词居然被抹去了······
事实上,第一集男主关于“冰箱”的开场白,配上从冰箱里掉出一只手的画面,已经奠定了全剧的悬疑基调。
这部剧的几版海报也处处透出悬疑氛围:左边那张男女主一起握着一把刀,刀尖上沾有红色,酱料or血迹?透出隐隐的诡异感。
中间那张更甚,桌上刀尖有鲜红液体,后面冰箱开着露出一只手,而且男主右手不在画面中···看似温情浪漫的对视之外,细思极恐。
右图则是巨型叉子的尖朝下,强调了尖锐的感觉,红色意面的影子就像是大面积的血迹······
整体上,这三张海报都有意制造一种游离于美食和爱情之外,不可忽视的惊悚感。
剧情设定是男女主有“心电感应”,男主能单向感应到女主的情感。
如果她哭,他也会不自觉流泪,如果她感到恐惧,他也有相同的恐惧感,如果她从噩梦中惊醒,他也整夜难以入眠。
因此,他常常用料理安抚她,想哄她睡个好觉,两人逐渐互生情愫。
感情线的部分处理得很自然,导演用几次吃宵夜喝酒的场面就交代了两人感情升温的过程。
一开始两人还很别扭,第一次喝酒用完全不同的酒杯、红酒与烧酒,想碰杯但是没碰到;下一次是同款啤酒,礼貌的手势碰杯,红绿背景分隔、界限分明。
再后来进展到用同一款酒杯,一人倒酒另一个人自然地等着喝,界限感也没那么明显了;最后,两人不再隔着一道墙,而是并肩坐在一起喝茶赏雪,女主衣服的红色与男主背景的红色相应,画面和谐温馨。
说到颜色,这部剧的色彩十分特别,不光是餐厅环境的红绿互为补色,色彩对比强烈。还有服化道的色彩搭配,让人眼前一亮。
蓝绿色与橙色是一组对比色,放在这组偏黄、偏暗色调的镜头中就会显得很亮眼、出挑,色彩的强烈对比之下,让画面产生一种愉悦、活泼之感。即使是雨天撑伞这种老梗也被“救活”了,成为令人心动的浪漫场面。
还有各种情侣装,色彩搭配给人观感舒服和谐。除了黑白,像米色、杏色、灰色这种低饱和度的服装很多,因为画面整体色彩已经足够饱和了,服装就相对柔和一些,贴近日常。增强了两人之间的“Link”连接感,化学反应自然又可爱~
恋爱部分如果作为主要剧情还是略显单薄,但作为“下酒菜”的话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看看两道“主菜”!
男女主各自的故事线:男主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社区开餐厅,寻找18年前造成妹妹失踪的凶手,发现这个小地方的人都心怀鬼胎,十分可疑。
18年前,巫师说凶手就在这些人之间,且不止一个,寻找妹妹时,这几人表情怪异,一副心虚的样子,是在“共谋”或一起隐藏什么。
这条线真的很像《怪物》,不算有新意。
导演很喜欢拍脸部特写,聚焦每一个人的表情,从表情中寻找蛛丝马迹,但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有罪”。不过悬疑的“钩子”确实钩上了,在导演给出更多线索之前,很难猜到犯人是谁。
但有3件事有迹可循,我的推测如下:
第一,当年嫌疑最大的钢琴老师(如今的流浪汉)不是犯人。
可疑之处是,他被带走时蜷缩的五官,和儿子自白中擦血的脸,看起来截然不同。是伪装吗?还是儿子的自白是不可靠叙事?
目前看来,男二警察就是流浪汉的儿子,他的暴力倾向是源自童年这件事吗?
事件发生后,他分明想要上前和小男主说什么的,但是看到小男主爸爸来了,就躲在一旁看。
18年后,流浪汉对男主说的话,用了“也”,还有谁来这里想杀他?他为什么成了流浪汉?
总之这对父子疑点重重。
第二,妹妹失踪的当晚不只发生一件事!很可能有别的命案发生,与女主有关。
她自述小时候伤过脑袋,寻找失踪妹妹那一晚外婆在哭,为何?警察大叔(他喜欢女主妈妈)对外婆眼神示意,一副“我会保守秘密”的表情。
官方人物简介中有一句关于外婆的描述:“18年前的某一天,她做出了一个非常客观、非常大的选择,这是她人生中做的最好的选择,也是最痛苦的选择。”
简介关于妈妈的关键句是:“千万别像我一样,我的女儿。”
这个选择,一定和她女儿、孙女有直接联系,从外婆的话中,可以推测出她家原本有一个家暴的男性,很可能是女主爸爸。
加上外婆和妈妈“收尸”过于熟练,感觉以前干过类似的事。
我大胆猜测,18年前妹妹失踪同一天,女主家也出了大事,比如,女主爸爸家暴妈妈时导致小女主头部受伤,妈妈或外婆反抗杀了爸爸,但如果上法庭一定会判防卫过当\过失杀人(毕竟韩国法律判正当防卫很困难,且社区居民都表现出不相信法律),妈妈和外婆收尸,而喜欢妈妈的警察大叔决定帮助隐瞒。
“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成为杀人犯?)”
所以女主说跟踪狂没死时,妈妈和外婆的第一反应不是担心她再次遇害,而是很开心她不是杀人犯。
另一条主线便是女主遭遇跟踪狂,差点成了杀人犯。然而,跟踪狂又重新出现在她面前······
我推测的第三件事就和跟踪狂有关,自称来找失踪弟弟的姐姐,应该不是亲姐,而是前女友。
如果是姐姐,为什么弟弟的手机没存名字,只显示一串号码?
姐姐因他哭得那么伤心,他在医院那么久明明有用电脑上网,有力气骚扰女主,却不联系家人?
但如果是分手的恋人,一下就说通了。
自称姐姐的李恩静,人物简介写:“过去和差点结婚的男人共同经营小区美食店,但是因为不能言说的事情,她关了店铺和男人分手了。”
她向女主“坦白”的场景也很怪,整体空间昏暗,但人物用顶光,恐怖片常用打光手法。
来自上方的光源让她的眼睛看起来像两个黑洞,后面植物的影子“张牙舞爪”,渲染了惊悚氛围,让人感觉她说的话不可信。
导演擅用“低调风格”的光影,制造悬疑氛围、表现人物心理,是悬疑、惊悚片常用的手法。
比如下面这个场景,男主从恐惧感中惊醒,百叶窗投射在墙上的一道道影子,表现出恐惧、压抑的情绪。
再比如跟踪狂从象征恐惧、邪恶、未知的黑暗之中走来,脸一点点露出来,恐惧感也在递增。这时,观众感受到的恐怖心理和女主是一致的。
也算是用影像让观众与人物之间“Link”的方式吧。
不仅表现受害者被跟踪狂缠上的恐惧感,跟踪狂本身的扭曲、变态心理,导演也用光影表现,帘子背后的影子就如同恶魔之影。
跟踪骚扰犯罪的议题,是这部剧显出高级立意的一点——韩国于2021年3月通过、9月施行了一项反跟踪法。
该法律的惩罚措施包括书面警告、禁止接近令、最高3年监禁或3000万韩元罚款。如果携武器,最高5年或5000万韩元罚款。
但是剧中直接质疑到这项法律的不足之处——“100米的禁止范围,果真能保障女性的人身安全吗?”
许多观众对女主的做法有异议,醒来看到跟踪狂倒地了为什么先不报警?为什么不去自首,只是正当防卫不是吗?
——只有上帝视角的观众知道她是正当防卫!
经过前阵子的社会新闻,想必大多数人都深深地意识到,在这个需要被害者“随时取证”和“自证清白”的世界,安全、公道和正义并不那么容易。
没有任何正当防卫的证据,无监控,无目击证人,周边人并不知道这个人是坏人,误以为他们在交往,而且她昏倒,根本说不清到底是谁“杀”了他,如何自证清白?
剧中,有失踪的、被跟踪狂袭击的、被杀害的、被家暴的女性,被醉汉骚扰的女警······
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并非对受害者性别的刻板印象,而是现实。
当女主妈妈怕她有危险,拿着铁锹工具去接她,这里警察的话是“黑色幽默”,讽刺意味十足——女性要想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的话,大概要把铁锹当名牌包一样随身携带吧!
在这部剧中唯一能共情女主的男主,表面上是因为“Link”的强设定,但我认为他们真正“连接”到彼此,本质上,是受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感同身受。
男主妹妹失踪,妈妈把错都怪在他头上,对他说“都是你的错”、“还不如你死掉”,可是当时,他是只有10岁的孩子啊······
明明他也是这起案件的受害者,却受尽指责。
看着孩子,为什么是另一个孩子的责任,不是作为大人的父母的责任吗?真正做错事的,不是诱拐妹妹的犯罪者吗?
对于受害者,这个世界需要多一点共情能力,多一点“Link”。
但创作者也知道,共情不是那么容易的,抛开“Link”强设定的外壳,受过相似的伤、受过同样的指责,一个人才有可能“感同身受”另一个人,就像相似的灵魂会认出彼此,虽然老套,但是被称为“命运的爱情”再次上演······
讽刺的是,似乎只能用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稍微轻松地谈论这个话题,继续说着“我没事”的谎言生活下去······
END
●
往期阅读:
金高银、朴珍荣《柔美的细胞君2》回归,走出失恋的最佳方法是?
文、编 丨 Mona
图源网络 | 侵删
关注我,一个有情怀的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