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一棵树|樟树-179 植物染

夏艳 茶路心语
2024-09-04
                                  

   自  然  笔  记    

~  观察一年的樟树记录  ~






这个周末忙着植物染,没有用任何媒染剂,用赤楠果实染出了紫色,着实让我高兴了一下。不是说紫色要套染吗?



紫色在唐代是尊贵的象征,甚至超过了红色。《新唐书》里规定:官员三品以上穿紫袍,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红得发紫的意思大概从唐代而来。


紫色是最贵最难染的颜色之一,几乎只有昂贵的紫草,才能染出华丽的紫袍。今天随意染的成果是不是说我在紫色草木染技术上有了质的突破?


看来每年的染色游戏看似无聊,正是这样的无聊玩自然,不断重复简单创作,保持兴趣,保持热爱,行动过程中才会有更多可能,比如这次紫色和绿色的成功。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把淡蓝色染液加上栀子染液,明矾和碱一起混合(没按王老师给出的比例), 染出了绿色。↑↑↑

昨天的作品


想起来去年我用蕨类植物煮着染过绿色。↓




这次走进颜色的世界,不再满足于专注在颜值上,我在思考中国颜色的意义,不分青红皂白里表达的中国颜色是什么?中国不同颜色的衣服在不同朝代代表什么阶层?……。


正色





成语青红皂白谁都会说,可是,你想过成语的来历吗?青对红 ,我想青在这里的意思是绿色。皂对白,是黑色的意思。


中国的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

青,五色之一。“青﹑赤﹑白﹑黑﹑黄”,这五种纯正的颜色,也就是说,青红皂白色加上皇家颜色黄色是正色。

间色是指五种正色不断混合套着染的颜色,比如我这次染的绿色和紫色都是间色。绿色是一种间色,《说文解字》对“绿”的释义就是“帛青黃色也”,意思是用青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出来的颜色。


衣服颜色等级





在中国古代,“衣”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食”。这是因为我国的文化根源是一种讲究尊严的“耻感文化”。

服装是尊严和地位的象征。古代皇帝自然更讲究。在我们的印象中,包括大部分古装剧,皇帝穿的皇袍基本都是金黄色的,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秦始皇的御袍是黑色的,看起来很独特。

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唐代后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衣服颜色的规定吧。


唐代:

白居易在我的家乡江西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他留下了最著名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可以说当时的青衫地位肯定不高,老白是相当哀怨的。


白居易升为刺史后,她说:假著绯袍君莫笑”、“新授铜符未著绯,因君装束始光辉”。绯红地位比青衫高。


等到终于升为朝散大夫(从五品下),马上激动得赋诗“五品足为婚嫁主,绯袍著了好归田”——穿了这身红袍,就算现在退居二线,告老归田也没啥遗憾了。到时候我就在乡里,穿着红袍给小辈儿主持婚礼撑场子。


不过老白最后也成功穿上了紫袍,“勿谓身未贵,金章照紫袍”。还谦虚起来,表示紫袍也没啥好骄傲的,一切看空:“金章紫绶堪如梦,皂盖朱轮别似空”、“紫绶何足荣,白头不为夭”、“紫袍新秘监,白首旧书生”、“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


宋代:

唐朝规定的服色等级,基本上被宋朝沿用。


元朝:

南宋灭亡后,草原来的元朝显然不会管这套。蒙古人一改唐宋追求纯色和暗纹的审美,转而推崇大红大金大绣大龙大凤。


明代:

朱元璋打跑了元顺帝,作为蒙古统治下出生长大的汉人,其审美也在二者间来回震荡:一方面,明朝确实使用唐宋的服色制度,但把紫色去掉了,官服里红色的地位最高。


清代:

红色在清朝的地位大不如前,变成了帽子专用颜色,可以说是沦为了背景板。而歧视千年的青色(蓝色)终于咸鱼翻身,被清朝抬上了高位。




清朝对蓝黑色的推崇,还成功带歪了全国各族人民:直到今天,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仍然喜欢用蓝青色。


古画证明这一转变正是发生在清朝,并非少数民族同胞的真传统。



以上衣服等级知识点来自网上。
此外,我把梧桐果的果荚(心皮)染成了多彩的。↓↓↓




秋天是打翻了调色板的季节,出门各种色彩,唯有不断像大自然学习,方不负深秋送给我们的大自然礼物。






一群人

在不同的城市,

共同学习大自然这本书。共同分享,共同记录,共同学习。这便是一群人观察一棵树的意义所在!



SEE  A TREE   ·  Camphor tree


 

观察一年 · 樟树

【十一月】我和我的樟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

图文编辑 | 夏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茶路心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