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摘 要:
通过调查发现,个人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的影响最为显著,其表现为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方法缺失、认知态度多元、文化适应和人际交往障碍。从学习动机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文化适应理论的角度出发,在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为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障碍,激发他们的内在成长动力,提出如下建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成就动机、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增强个人效能感、铸牢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个人因素;学习动机;民族认同
国 策, 洪晓楠
作者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1.文献回顾。国外关于学习障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主要是从脑结构损伤来探索和理解学习障碍的成因。1968年,美国障碍儿童咨询委员会认为,学习困难表现为语言、阅读、写作、算术等方面的学习障碍,这种障碍主要由情绪和行为等障碍所引起。我国学者武杰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习障碍是除残疾儿童外,由于智力差异、行为不良、心理障碍、生理疾病、教学不适以及不良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比较同一时期国内外的研究,相同之处在于学习障碍,多指儿童在听、说、读、写、算等能力上的不足,产生原因既有先天发育上的缺陷,也有家庭社会等因素。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较少引入医学和神经学理论方法。
近年,部分学者对大学生学业(习)障碍进行了探讨。王欣认为,大学生学业障碍是指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由于非智力因素而主动放弃学业,或者在完成学业上遇到障碍而不能如期完成学业,包括学业警告、留级、退学、不授学位、不能毕业等[1]。何历蓉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分为大学前的基础性障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英语表达的文化障碍和交流的语言障碍,并将其归因为语言学习最佳时间的错过、师资力量的薄弱、学生本身的语言素质、英语语言环境狭窄[2]。杨柳认为,来自新疆、西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困难是由于长期的经济、文化、语言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其改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坚持不懈、共同配合来解决[3]。由此可见,国内相关研究多针对某地区、某民族或某一门课程,范围较窄,缺乏综合性的研究。
2.研究设计。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障碍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家庭、社会以及本人的非智力因素等造成的学业困难。具体表现为文化适应性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和学习成就较低,具有主体特定性、成因复杂性和表现综合性的特点。
基于上述讨论和相关界定进行研究设计。一是问卷的编制。笔者借鉴冯廷勇《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叶仁敏《成就动机量表》等,编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自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分为生源地因素、家庭因素、高校因素、个人因素4个维度;因变量包括文化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就3个维度。每个维度下有若干指标。问卷以李克特五点法计分,分数越低代表学业障碍越大。二是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以6所高校的3038名本、预科少数民族学生为样本,于2018年3-11月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率100%。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专业覆盖文科类、理工类、艺术体育类、经管类等,年级涉及预科到本科各年级。研究还对6所高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佐证问卷结果。三是信度效度检验。本研究采用SPSS22.0和R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Cronbach’a系数和重测信度考察问卷的信度,α系数值为0.847,信度良好。采用KMO样本适合性检验和巴特利特球检验问卷的效度,KMO值为0.888,球形检验结果显著,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面临的障碍
1.个人因素对学业障碍的影响表现。笔者将生源地因素X1,家庭因素X2,高校因素X3,个人因素X4作为自变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Y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模型
Y=0.172+0.048*X1+0.079*X2+0.173*X3+0.578*X4,说明生源地、家庭、高校和个人因素均会对学业障碍产生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个人因素影响最大。将个人维度中的各维度指标作为自变量,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11个自变量中9个的p值均小于0.01,且标准化系数为正值(见表1),说明此9个因素对因变量都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22.您对专业学习(兴趣)”“24.您在课堂上经常主动提问或参与讨论”的标准化系数最大,可见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两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结合访谈发现,个人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的影响如下。
一是学习兴趣不足。部分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都听命于家长,对专业既不了解也不喜欢;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考试屡受挫,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8.28%样本对专业学习没有兴趣,28.24%的学生兴趣一般。当问到“当您在课堂上有些内容听不懂时,您的态度是什么”时,只有56.89%的同学选择“加倍集中精力,试图和老师思路保持一致”,30.46%的同学选择“听懂多少算多少,随便做做笔记”,8.87%的同学选择“心不在焉,自己看书”,2.87%和0.91%的同学选择“干脆不听了,玩手机或睡觉”和“不去上课了”。
二是学习方法缺失。科学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调查发现,“平时上课时会坚持记笔记” 的同学占69%,“在课堂上经常主动提问或参与讨论”的同学只占42%,“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书籍资料或上自习”的同学占53%。
三是认知态度多元。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本就呈现出多元化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对于人生目标有着不同的理解。调查中,8.47%样本的学习态度是“无所谓,能毕业就行”,16.94%的学生态度模糊,只有57.87%的学生认为“努力学习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唯一途径”。
四是文化适应及人际交往障碍。访谈中,有老师提到“有的少数民族学生更喜欢与本民族的同学在一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容易因为文化上的差异产生孤独、失落,因而更愿意和文化背景类似的同学在一起。随着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很多学生能够逐渐适应,心态趋于平和。不过,也有少数学生长时间都无法适应新环境,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也不与人交流,乃至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2.个人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的影响。
一是学习动机因素。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当学习者觉察到某种新知识与自己的原有知识有矛盾时,会产生“认知失衡”,为了保持平衡、解除紧张感,人会产生认知的动机,知识获得的过程会对认知动机产生正强化。Seligman和Maien在1967年所做的“习得性无助感实验”证明,当学业不良的学生反复受挫,期望落空时,认知失衡的消极情绪会对认知动机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当地考生中的佼佼者,虽然已经成功升入了大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大学可以获得学业成功。如果他们无法建立自信并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导致“习得无助感”,乃至丧失学业兴趣。
二是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因素。认知心理学对学业不良的研究证明,头脑中特定知识和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认知水平高的学生具有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迅速、准确地提取出来,能够通过预见、计划、核对、控制等过程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够举一反三并多方面寻找不同的解决思路。少数民族学生多来自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民族地区,其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部分学生习惯了双语授课的方式,往往需要先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成民族语言,这不仅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信息在跨语言传输储存中准确性也会打折扣。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只是简单的记录和背诵,不会举一反三,尽管很刻苦,成绩却不是很理想,这是因为对学习方法认知不足的结果。
三是文化适应因素。Berry等人提出的二维模型[4]理论认为,少数民族或移民在新的环境下将面临两个主要的认同问题:一是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二是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根据少数民族或移民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接受态度,Berry归纳出四种文化适应状态:整合、同化、分离与边缘化。
由表2可见,对主流文化消极的态度会造成分离和边缘化,积极开放的态度能带来整合和同化,其中整合状态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是个体最佳的选择。另外,Kurman等发现,文化适应中少数民族感知到的主流文化群体的积极态度与他们釆取整合和同化的态度成正相关,而与分离的态度成负相关[5]。可见,少数民族学生和主流文化群体对彼此的态度,是其文化适应性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
1.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成就动机。心理学研究者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是由他的成就动机决定的。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不是自然资源,不是人口数量,而是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 [6]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前提是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建立成就动机。一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是青年学子前进路上的灯塔,信念是其克服困难孜孜以求的不懈动力。少数民族大学生未来必将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和家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激励他们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二要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观念都很强,非常重视家长的意见和感受。因此,可以通过举办“成人礼”、引导学生书写“家史家训”等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年,应该担负起家庭成员的责任,更应为自己和家庭的未来负责,从而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并化为源源不竭的学习动力。三要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方面我国应继续进行高考制度改革,使在某一学科有专长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另一方面高校应持续创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以更加灵活的专业分配和转专业机制,激发每个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为分数而学习”为“为兴趣而学习”。
2.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当代认知理论认为,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教会学生学习和思维是促进其学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是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本保证。一是开展元认知知识的培训。高校可以借助心理健康中心的师资、软硬件资源等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元认知水平测试和结果的解释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元认知知识的讲座,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理解元认知的作用机制,掌握学习策略,学会评价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不足和优势。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往往存在母语与专业语言理解和转换的障碍,要让他们认识到掌握两种语言本身又是自己的优势,从而逐渐构建起元认知策略体系。二是培养学生对学习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与少数民族学生谈话,组织学习小组讨论、总结等方式引导他们及时自我评价、反思、调整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增强自己元认知的能力。
3.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增强个人效能感。个人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学界普遍认为,个人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一是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信心。研究表明,具有学业障碍的学生更容易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或任务简单,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7]。因此,可以借鉴认知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通过苏格拉底式的辩论、改变自我暗示的方式,纠正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业障碍成因的认知,减少其自我挫败的情绪和行为,让他们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获得成功的,相信人生是可以把握的,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二是通过习得性勤奋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大量的研究表明,勤奋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习得性勤奋训练,把期待暗示给自己,并按期待去努力,可以通过将“现在的自己”与“今后的自己”进行比较,使“期待”得到“验证”,从而增加其自我效能感。还可以帮助他们与成绩优异的同学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鼓励他们与和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竞争,使他们在不断进步中累积正向的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态度。
4.在各族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态度以及主流文化群体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状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加强各民族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共有的情感和心理的认同,是解决他们文化适应性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的关键。
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加强各族学子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民族都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但也不排除少数学生存在模糊认知。因此,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子的心灵深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会学生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必然规律和内生动力。通过挖掘、整理、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学生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自觉参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引导学生始终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二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建设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校园文化。具体实践上,可以通过开展中华民族风情展示周、中华民族歌舞大赛、中华民族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为各民族学子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让他们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有自我成功的体验[8]。如探索以各民族嵌入式寝室、班级建设为阵地,促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的民族认同。民族高校是各民族学子汇聚之地,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高。在新生入学初,就可以在学院、专业内部根据民族、生源地、分数等因素将学生完全打散分班、分寝,使有限的空间和集体中尽量汇聚多民族和不同生源地的同学,使多样文化共存于寝室、班级和校园文化中,为少数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搭建生活化的交流平台和环境。只有各民族学生朝夕相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通过经常性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通过日常的交往催生“贯通心灵深处的好感”,使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环境中自然交融,最终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成为各民族学子的思想共识和价值操守。
参考文献:
[1] 王欣.大学生学业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4(11).
[2] 何历蓉.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解决[J],铜仁学院学报,2004(4).
[3] 杨柳.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其应对——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4] BERRY J W.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M]//R BRISLIN.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Newbury Park,CA: Sage, 1990.
[5] KURMAN J,ESHEL Y,SBEIT K.Acculturation attitudes, perceived attitudes of the majority,and adjustment of Israeli-Arab and Jewish-Ethiopian students to an Israeli university[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3,145(5):593-612.
[6] 张德,赫文彦:关于成就动机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2001(1).
[7] 赵斌,冯维.当代认知心理学对个体学习障碍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8] 张利国.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
(责任编辑 马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