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摆手歌》英译语言特征
摘要:在语料库翻译学的框架下,将《摆手歌》英译本Sheba Songs与戴乃迭翻译的《阿诗玛》以及英国本土民间故事Beowulf的现代散文体版本进行语内比较,从词汇、句法和语篇探讨《摆手歌》英译本的翻译语言特征。研究发现《摆手歌》英译作品呈现复杂的翻译语言特征:《摆手歌》英译作品在词汇多样性和句法复杂性方面呈现翻译语言的简化特征,但是,其词汇密度值高于英语原创文本,却低于英语母语者的英译文本Ashima,其高频词和低频词的使用状况也显现不同于一般翻译语言特征,更多受源文本和译者的中介语使用特征影响。人称代词和连接词使用状况则表明《摆手歌》英译文本没有体现翻译语言的语法显性特征。
关键词:语料库;《摆手歌》;民族典籍外译;逆向翻译;翻译语言
舒 静,李 伟
作者
《摆手歌》是土家族巫师“梯玛”在社巴节中用土家语唱诵的自由诗体古歌,也称《社巴歌》,汇聚土家族民间传统叙事文本,囊括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人物、生产劳动等题材。为了传承和传播土家族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张立玉教授等人翻译的《摆手歌》(以下称Sheba Songs)出版,为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增添新成果。针对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译者逆向翻译本土作品的质疑,本文拟从语料库翻译学视角实证探求Sheba Songs翻译语言特征,从而探寻逆向翻译译本在目标语语言环境中的可接受度问题。
一
研究主题及方法
(一) 研究的问题
语料库翻译研究基本上是考察译者母语与译入语一致的顺向翻译作品,鲜有研究考察译者以译入语为外语的逆向翻译作品。土家族典籍《摆手歌》英译作品的译者以英语为外语,故本研究以译入语原创作品和顺向翻译作品为参照语料,考察以下三个问题:(1)逆向翻译作品Sheba Songs在词汇方面是否呈现翻译共性特征?与原创作品和顺向翻译作品是否存在差异?(2)逆向翻译作品Sheba Songs在句法方面是否呈现翻译共性特征?与原创作品和顺向翻译作品是否存在差异?(3)逆向翻译作品Sheba Songs在语篇方面是否呈现翻译共性特征?与顺向翻译作品是否存在差异?
(二)《摆手歌》英译语料库建设
《摆手歌》英译作品以1989年彭勃和彭继宽整理的土家语版本为源文,汉语普通话解释在译者理解土家源文时起辅助性作用。由于《摆手歌》在土家族社巴节中唱诵,故其英译题名Sheba Songs, 本研究将Sheba Songs进行文本整理,用词性赋码软件BFSU Stanford POS Tagger1.1.2进行词性标注,建立一个微型单语语料库。
(三)对比语料
目标语原创作品对比语料为Ernest J. B. Kirtlan于2015年在Thomas Y, Crowell Company Publishers出版的The Story of Beowulf, 此书将Beowulf由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语翻译为现代英语散文体。Beowulf是英国传统英雄史诗,与《摆手歌》说唱先人迁徙伟绩和英雄故事在题材和文体方面大致相似,故选取Beowulf现代英语散文体作为本研究原创文本的对比语料。
顺向翻译作品对比语料为戴乃迭女士翻译的彝族民间故事《阿诗玛》,在题材方面近似于《摆手歌》。本研究将选定的英语原创文本和Ashima进行文本整理后,用词性赋码软件BFSU Stanford POS Tagger1.1.2做词性标注,分别建立原创作品和顺向译文语料库。
(四) 检索工具
本研究采用文本检索工具AntConc3.2.1中的Wordlist(词频列表检索)和Clusters(词块检索)功能,客观展现《摆手歌》英语译文的语言特征,为将来民族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实证性指导建议。
二
《摆手歌》英译的翻译语言特征
(一)词汇特征
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下的文本词汇特征可以通过类符/形符比(TTR)考察词汇使用的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词汇密度来考察翻译文本的信息量水平。本研究还将考察高频词和低频词的使用特征以及具体表征。
1.词汇丰富度特征。Baker指出文本的类符/形符比(TTR)值的高低与作者词汇使用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成正比[1]。类符/形符比(TTR)是语料库中类符占全部形符的比例,用于反映语料库用词的丰富程度。翻译文本的简化特征往往通过类符/形符比来体现。本研究涉及的三个语料库库容量不大,且存在一定差异,故采用Scott提出的标准化类符/形符比[2],也就是抽取三个语料库的每千字类符/形符比的均值。
表1显示Sheba Songs标准化形符/类符比接近Beowulf,与Ashima差距更大,Sheba Songs在词汇使用多样性方面与原创作品Beowulf相差不大,其原因可能在于《摆手歌》涉及土家初始文化的多方面内容,相对于Beowulf单一民族英雄故事更为丰富,故而译者使用的词汇呈现近似于原创作品的多样性。然而,《摆手歌》与《阿诗玛》英译在标准类符/形符比上的较大差异表明,以英语为外语的《摆手歌》译者在词汇使用多样性方面与本族语译者有一定差距。
2.词汇密度特征。语料库语言学借用物理学中密度概念对文本的词汇进行量化研究,词汇密度指实义词的稀疏程度,考察文本的信息容量。Stubbs将词汇密度定义为实词形符在总形符的比例。词汇密度也可以用于衡量语篇的信息量[3]。表2表明Ashima的词汇密度最高,达到58.15%, 而原创作品Beowulf的词汇密度最低,Sheba Songs也高出原创作品6.55%。从词汇密度来看,顺向翻译作品Ashima的信息容量最大。Laviosa指出翻译语言中实义词与功能词之比要低于原创作品的比例[4]。
本研究中Sheba Songs的实词比重则高于原创作品Beowulf,与该假设不相符,其原因可能在于两部作品所涉及主题,Beowulf讲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英雄Beowulf的故事,而Sheba Songs包含主题相对广泛得多。但是Sheba Songs信息量却低于顺向译作Ashima,且Ashima也只叙述一个单一的民间故事,可见顺向翻译作品的信息量水平高于逆向翻译作品。
3.高频词频与低频词特征。Laviosa将高频词定义为出现频率至少占库容0.1%以上的词,因而高频词词频因语料库库容不同而有一定差异[4]。根据三个文本库容,Sheba Songs的高频词确定为频次在29词以上的单词;Ashima的高频词频次在9次以上,Beowulf的高频词确定为28次以上的单词。低频词确定为占库容不足0.01%的词,由于Sheba Songs和Beowulf库容量相似,其低频词为3次及以下频次的单词,Ashima的低频词频次为1。
表3显示Sheba Songs高频词比例最低,Ashima其次,原创作品Beowulf最高,达到62.87%,低频词比率也是最低。高频词重复率指标中,Beowulf最高,Sheba Songs其次,Ashima最低。对于高频词与低频词比指标,Beowulf最高,Ashima其次,Sheba Songs最低,这两个高频词相关指标都与肖忠华和戴光荣研究结果[5]相反。对于低频词比例,Sheba Songs最高,Ashima与Beowulf相近,仅仅高出Beowulf 0.02%。综合来看,Sheba Songs词汇层面的可理解性程度低于英语母语者文本。
基于词频列表的文本分析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研究文本的文体风格特征[6]。表4显示Sheba Songs和Beowulf一样,词频位列前10位的都是虚词,而Ashima排位前10的高频词有专有名词Ashima。冠词the, a和连词and以及介词to, in 都出现在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的前10位高频词汇中,而其他前10位的词汇在这三个语料库中呈现一定差异:Sheba Songs前10位高频代词只有they,表明Sheba Songs在人物指称方面多为集体性群体;而Ashima有人称代词you, her, his和they,呈现多样化人物指称;Beowulf排名前十位的人称代词有his和he,这也与Beowulf体现英雄个人事迹主题密切相关。相比而言,Ashima明显使用各种人称代词做语篇衔接,表现出一定的人物主体性,这和刘克强对《水浒传》的四个不同译本的词频分析[7]相似,排列前十位出现代词he、I和you。Sheba Songs词频排位前10还有系动词was和were,Ashima没有系动词在前十的高频词中,Beowulf有系动词was/wast。另外,《摆手歌》位列前两位的词完全相似,均为the和and,可见《摆手歌》在表述事物和信息连接上与英语母语者是相似的,《摆手歌》有着英语母语者语言习惯的倾向。
(二) 句法特征
1.句法复杂性。平均句长是一个反映语料可读性的指标,指句子中的平均单词数。平均句长也反映文本的句法复杂程度。Laviosa统计得出翻译文本的平均句长为15.6[4],表5显示,本研究中《摆手歌》英译本的平均句长为13.03,低于Laviosa的统计值,同时远远低于戴乃迭《阿诗玛》译本的平均句长(16.85)和原创作品Beowulf的平均句长(23.17)。这进一步验证了Laviosa提出的假设——翻译文本句子平均长度短于非翻译文本[8]。肖忠华和戴光荣指出平均句长受文体差异影响,本研究的核心语料和对比语料都是民间文学,该结果与他们关于小说类文体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摆手歌》英译本句子较为简短,这印证翻译文本的简化特征。复杂结构句型使用相对比较少。以译入语为外语的译者出于文本可理解性的考虑,在使用复杂结构句型时比较谨慎。
2.复杂句特征。本研究通过从属连接词考察译文和原创文本的句法复杂程度。表6显示Sheba Songs复杂句比率最低,仅有15.38%句子为复杂句型,低于Beowulf和Ashima。英语母语者更常运用复杂结构展现文本信息内在逻辑联系,戴乃迭Ashima译自改编后的汉语民间诗歌,受汉语短句影响,在复杂句使用频率上低于英国本土民间故事的现代英语版本,这固然是翻译简化共性特征的影响,但Sheba Songs明显低于英语母语者的复杂句使用频率,这也说明文本句法复杂程度还受到译者的语言使用风格影响。Sheba Songs译者以英语为外语,其表达习惯一定程度受到母语影响。汉语使用者常在短句之间构建信息的隐性连接,而英语在信息表达方面则需要显性连接,复杂句便是其中一个体现。
(三) 语篇特征
1.指代性衔接特征。人称代词是语篇衔接的一种语法照应手段[9],包括第一人称单复数、第二人称单复数和第三人称单复数。本研究对于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所有格、反身代词进行统计(表7),发现Sheba Songs在人称代词总体使用上的频次最低,而Ashima则最高,可见英语母语者的译作体现Baker提出的翻译语言显化特征[1],然而外语使用者的译文中,人称代词使用频次低于原创作品Beowulf,与任小华[10]以及许家金和徐秀玲[11]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说明以译入语为外语的译者在语法显化策略方面展现出不同于母语译者的特征。具体来说,Sheba Songs仅在第二人称的使用频次上高于原创Beowulf,但是仍低于Ashima,第一和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次上,Sheba Songs均低于Beowulf和Ashima。第三人称代词在三个文本中都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可见第三人称代词为译文和非翻译文本常用的衔接手段。Ashima的第三人称使用上虽然低于Beowulf,但差异不大。Sheba Songs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使用频次均明显低于Beowulf,而Ashima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使用频次上明显高于Beowulf。外语使用者在人称代词衔接使用上并不完全呈现翻译语言显化特征。
2.连接语篇衔接特征。连接是语篇衔接的语法手段[9]。黄立波指出翻译文本连接成分的比率高于非翻译文本[12],本研究考察因果、并列、转折、时间和条件五种逻辑关联,因果关联考察because和so;并列关联考察or和and;转折关联考察but、though、although、however;时间关联考察when、until和before;条件关联考察if。表8显示,在以上五种逻辑关联中,Beowulf标准频次最高,其次为Ashima,而Sheba Songs最低。这结果相悖于许家金和徐秀玲研究结果即翻译英语各类连词连接频次高于原创英语[11]。Sheba Songs的因果、并列、时间和转折均低于Beowulf,并列连接尤为显著,条件关联略高于Beowulf,但差异很小(0.02)。与Ashima相比,Sheba Songs除了因果关联略高于Ashima之外,其他关联均低于Ashima,其中转折关联较为突出。而Ashima转折、时间和条件关联高于Beowulf,呈现翻译语言语法显化共性特征,因果和并列关联则低于Beowulf。
三
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语料库翻译学框架下,通过与顺向翻译作品Ashima和英语原创作品Beowulf现代散文体作语内对比,发现逆向英译作品Sheba Songs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呈现复杂的翻译语言特征。词汇层面上,Sheba Songs在多样性指标不及原创Beowulf,是翻译简化特征的一个体现,也不及顺向译作Ashima,说明英语外语者用词丰富度不及本族语者的译作。Sheba Songs词汇密度高于Beowulf却低于Ashima,没有体现翻译语言的简化特征。在考察高频词和低频词时,Sheba Songs高频词比例低于Ashima和Beowulf, Sheba Songs在高频词重复率上低于Beowulf,却高于Ashima,Sheba Songs高频词重复次数不及原创作品,与翻译语言简化特征不一致,展现较为复杂的词汇使用特征,这可能与Sheba Songs源语文本所涉及主题广泛及译者的外语使用者身份有关。句法层面上,本研究考察平均句长和包含从属连词的复杂句比率,Sheba Songs在这两个指标上均低于Ashima和Beowulf,Ashima在这两个指标上也低于Beowulf,两个译作在句法上均体现了翻译语言的简化特征,逆向译作更是如此。语篇层面上, Sheba Songs无论是人称指代还是连接衔接上均低于Beowulf和Ashima,没有体现翻译语言在语法衔接上的显化特征。具体来看,Sheba Songs在第二人称代词和条件性衔接方面高于Beowulf,仅在因果关联上高于Ashima,Sheba Songs在译文语篇衔接方面与译入语母语者有一定差异,译者译文有一定英语中介语特征。
本研究仅对《摆手歌》英译本的翻译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不能代表民族典籍翻译全貌,未来还需对更多翻译文本进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AKER M.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Literary Translator[J]. Target.2000,12(2):241-246.
[2] SCOTT M. The WordSmith Tool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 STUBBS M. Lexical density: A computational technique and some findings[C]// M Coultard . Talking about Text. Studies Presented to David Brazil on His Retirement. Birmingham: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86:27-88.
[4] LAVIOSA S. Core patterns of lexical use in a comparable corpus of English narrative prose [J]. Meta, 1998,43(4):557-570.
[5] 肖忠华,戴光荣. 寻求“第三语码”——基于汉语译文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
[6] ASTON G.Learning with Corpora: an Overview[C]//Aston G. Learning with Corpora.Huston: Athelstan, 2001.
[7] 刘克强. 《水浒传》四英译本翻译特征多维度对比研究——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8] LAVIOSA S.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y, Findings,Applications[M]. Amsterdam/Atlanta,GA: Rodopi,2002.
[9] HALLIDAY M,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1976.
[10] 任小华. 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的显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2).
[11] 许家金,徐秀玲.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翻译英语衔接显化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6).
[12] 黄立波.基于汉英/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马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