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武汉博物馆展出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8月25日,“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开幕式暨《董必武手迹选》首发仪式在湖北省博物馆成功举办。据悉,本次展览是董老后人继北京、上海、嘉兴、南京、重庆五地巡展后的第六次展览。
红船编辑部了解到,《董必武手迹选》自去年向中央相关部门发起申请后,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于今年4月份接到了出版通知。该图册从已收集到的150幅董老书法手迹中,精选出来135幅题诗、题词书法手迹出版成册,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参考价值,也具有丰富的艺术观赏价值。该图册的出版,得到了湖北省博物馆和重庆红岩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董必武手迹选》首发仪式当天,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共红安县委等部分领导同志参加了活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中共红安县委副书记王映辉分别代表领导和嘉宾致辞。董必武之孙董绍新代表董老家属在仪式上作了发言。
部分领导、嘉宾合影
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之子任刚和夫人朱邗浮、郭沫若外孙张鼎立、叶剑英之孙叶弘毅、李汉俊外孙甘子久、刘伯垂外孙李辉等嘉宾到场祝贺。
同时参加开幕式的还有,董必武纪念馆馆长戴剑华;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涂上飙;武汉博物馆馆长王瑞华、副馆长邓琰;辛亥革命博物馆馆长高万娥;黄冈博物馆馆长刘焰;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曹波;襄阳档案馆、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的部分代表等。
董老手迹展在武汉举办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后,董老曾先后三次回红安,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1962年,身为国家副主席的他仍然不忘故乡,亲自到群众中间了解情况,关心群众疾苦,始终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
1960年《游黄州赤壁》
本次展览的100幅董老书法手迹中,有4幅透着浓郁的乡情。分别为1960年10月18日创作的《游黄州赤壁》;1962年5月创作的《第三次回红安感而有作》和《偕诸同志游龟峰山》;1962年11月创作的《纪念黄麻秋收起义三十五周年》。
1962年《纪念黄麻秋收起义三十五周年》
尤其在《纪念黄麻秋收起义三十五周年》一诗中,董老通过“大山三座终移去,党引工农奏凯歌”和“英勇斗争成绩颗,山区到处见新村”的诗句,充分表现出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故乡湖北的山山水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另据湖北省政府网资料显示,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中,有5位隶属于湖北籍,分别是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刘仁静。五人中董老年龄最大,与李汉俊、陈潭秋有着亲密的革命友谊。李汉俊是董必武信仰共产主义的引路人,也是其入党时的介绍人之一。
展览现场
1920年,董必武在武汉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他和李汉俊、陈潭秋等都是这所学校的教员。1928年,私立武汉中学被国民党桂系军阀查封。建校前后虽然只有8年,却培养出了一大批立志献身中华民族,报效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我党早期在湖北地区的建设和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黄麻起义时,私立武汉中学毕业生潘忠汝为起义主要负责人之一,在10名主要起义负责人中,有5位都是该校的学生。不仅如此,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有私立武汉中学学生的身影。
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红船专访丨叶挺孙女叶莲:爷爷不屈的精神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