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军95周年·讲家风丨罗荣桓之女罗北捷:被别人需要是最幸福的
★
编
者
按
★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为纪念建军95周年,红船编辑部与雪松控股集团旗下雪松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家风故事栏目”。雪松控股集团作为优秀民族企业代表,秉承“坚守实业兴中国,创造价值报社会”的初心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投身于公益事业。
“家风故事栏目”,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烈士的后人们,娓娓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以飨读者。
我父亲身体不好。战争年代负过伤,在山东抗战时期开始尿血,病得很厉害。甚至有的时候要在担架上指挥战斗,非常非常艰苦。他曾多次向中央请示治病,因为那时候医药条件很差,不是今天的人能够想象的,就没有成行。
1946年,他在莫斯科做了肾脏切除手术,只剩一个肾。苏联专家当时就说,可能只有三年时间。但他通过顽强的毅力,一直坚持工作,直到1963年去世。所以解放后那段时间,我父亲是一直在带病坚持工作。
我们对他最记忆尤深的一点就是自律性极强。他每天早上一定是5点钟起床,自己在房间里做保健操,“叭叭叭”的声音经常把我们吵醒,这个声音比闹钟还准。所以我们一家人常年早睡早起,就是因为父亲一直坚持5点钟起床的习惯。我觉得他很有毅力,话很少,可能因为我们年纪也小,谈不上很认真的话题。
他非常喜欢写大字,他的小楷很漂亮,我7岁的时候他就要我练字,规定每天一定要练多少字,不然不能出门。尤其是放假的时候,别人都在外面玩,伙伴们呼朋引伴叫我出去,我还被关在家里写大字,为这事哭了好几次。那也不行,必须得写完,写完以后他还很认真地批改,这一笔那一划哪不对,要坐得正,握笔要紧,他说:“要是我们上私塾这样握笔,老先生是要拿戒尺打手心的,手心被打得肿老大。现在虽然不能打你们了,但是你们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社会上的戒尺一定要落在你们身上的。”类似这种点点滴滴的小事,在我们心里有很多。
罗荣桓元帅
父亲经常跟我谈职业规划。因为他老生病,跟医护人员接触特别多,所以他希望我学医。
我当时小,不懂事,就说学医有什么好的,我们家里有个保健护士,我说你希望我像小刘一样吗?他说像小刘不好吗?你这个人要有一技之长,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最幸福,你才可以快乐。那时候我听不懂,后来才慢慢理解他这句话的深意。
毛泽东同志给父亲写的那首诗,我们事前是一点都不知道的。1976年,诗作发表的前一天,我因准备出国留学,到叶君键老师家里去学习英文,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说,“北捷,你今天不要弄作业了,我告诉你一件事, 明天早上头版头条发表毛泽东同志给你父亲写的诗。你打开看看,见过吗?”我说没见过。他让我赶紧骑车回家告诉我母亲,让母亲有个思想准备。我就跑回家,把妈妈哥哥都叫出来让他们看了,看完所有人都不相信,因为他此时已经去世15年了。我解释道:“叶老师说他到中办去,整整工作了7天,把这首诗翻译成英文了,怎么会是假的呢?明天早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就见报了。”
后来我才慢慢对父亲的历史以及他和毛泽东同志的渊源有了些了解。他在世的时候真是只字未提,甚至生前都没有和毛泽东同志的单独合影。为了找他们的合影,摄影师还特地找来和别人的大合影,给他们剪辑了一下才拼了一张。我自己更是几乎一点都不知道。
我跟母亲生活时间比较长,我母亲在父亲去世以后又活了40年,所以我对母亲的了解比对父亲的了解熟悉得多的多。
我母亲是我们家的定海神针,她是一个特别特别能干的河南姑娘。当时大别山划成河南省,现在是安徽金寨。母亲6岁就开始在小卖铺里给人家打酱油,很小的时候跟我姥爷一起参加红军。我母亲是四方面军的,在四方面军一直做到妇女工兵营营长,后因警卫队调戏妇女,我妈妈跟对方打架,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头兵,没地安置。这时候正好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有交叉工作,中央红军有一个卫生队,我母亲被分到这个卫生队当护理员。这样就跟着一方面军了。
我母亲的经历也挺有意思。因为父亲一直病重,她不得不承担很多工作:既是秘书,又是勤务员,又是卫生员。我父亲尿血,送小便,她几乎干了一半医生的活儿。
母亲陪着父亲去莫斯科治病后回到哈尔滨,父亲情况比较稳定了,那时候四野要给她安排工作,根据她的资历,给她安排为组织部副部长,我父亲坚决反对。他说:“你的资历是够了,但是一定有在能力上比你更强更合适的人。从部队的需要讲,应该考虑他们,不能考虑你。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部队有很多家属孩子,小孩常年跟着部队受教育,是个问题,部队流动性这么大,就地上学有困难,我们要办个学校,就办个四野子弟小学。”
就这样,母亲成了四野子弟学校的校长。刚开始只有8个学生,前方战况越来越紧张,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留在学校里,要不然行军困难,这个学校越办越大,学校跟着第四野战军转战南北。解放以后我妈妈又办了十一小学,十一学校的图书馆是由我妈妈的名字命名的。我觉得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妇联有一个春蕾计划,就是让大家都捐点钱,赞助贫困地区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因为女孩子不受教育会影响将来的家庭。我妈就指着我说:“叫她出钱吧”,我就成了第一批春蕾计划的赞助人。
我赞助了一个小姑娘,井冈山的。我从她小学三年级开始赞助,一直赞助到她护校毕业。毕业以后孩子就业有问题,我是304医院的大夫,我又把她安排到304医院做了8年的合同工,积累点工作经验。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回到井冈山,有了自己的职业,工作安定,家庭幸福美满吧。可惜我妈走的太早,要不然她一定很感慨,因为我妈特别关注家庭和孩子的教育。
这么多年父母对我们的精心培养,他们的一举一动,让我们感受到,只有永远站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行列,你才会有壮丽的一生。
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红船论坛丨开国中将梁兴初之子梁晓源:企业有责任和义务用好红色文化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