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纪念建军95周年·讲家风丨回忆我的“老红军”父亲李玉辉
★
编
者
按
★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为纪念建军95周年,红船编辑部与雪松控股集团旗下雪松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出“家风故事栏目”。雪松控股集团作为优秀民族企业代表,秉承“坚守实业兴中国,创造价值报社会”的初心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投身于公益事业。
“家风故事栏目”,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烈士的后人们,娓娓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以飨读者。
后来,因为在战斗中失去左眼,右眼视力微弱而无奈转入后勤。他常说自己是一个“命大”的人,从战士、班长、排长、机枪连副连长,只要有战斗任务他都是冲在最前面,遇到过很多次危险,也负过很多次伤,在枪林弹雨中幸运地和死神擦肩而过。
1935年10月,父亲所在的部队从四川境内出发,踏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征途。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众人皆知,每当我问起,父亲总是一脸平静地说“难嘛,怎么可能不难!再难也总得走下去,也总会克服”。据父亲回忆,长征途中平均每天都要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平均三天就会遭遇一次激烈的战争,几天吃不到一粒粮食的情况更是常事。草根、树皮、昆虫等等,凡是能找到的东西都会拿来垫肚子,身边不断有战友牺牲,有的战死,有的饿死,也有的冻死。
1937年北上抗日,父亲编在129师772团386旅机枪连,在河北桃园的一次战斗中,父亲在炮弹轰炸中受伤失去了左眼,右眼势力也仅能看到不足两米以内(评残二等乙级)。此次受伤后,父亲由于眼疾视物模糊经常掉队,部队行军,他总是在奋力追赶,可无奈心有余力不足。很多次部队到了目的地,集合查人总是缺了他,过上两天,在战友们都认为他回不来了的时候,父亲精疲力竭踉踉跄跄找到部队回来了。
1942年太岳纵队整风学校进驻沁水县郑庄乡西良村,父亲被调任为整风学校司务长。前来学习的好多是他在连队时的老领导,有的是他的同乡,能为他们服务父亲感到非常开心。父亲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一年零八个月,依然是早出晚归,四处采买、调配物资,悉心地照料着大家的生活。那段时间部队总部在五十里开外的沁水县十里乡,父亲每隔几天都要去一趟总部,除了领取粮食外,还要在供给处领取学员的津贴、办公、妇婴保育等各项供给费用。父亲自觉肩上责任重大,每次不管多晚都会奋力赶路,当天去当天回,绝不让大家担心。
编辑:王向明
统筹:张喜斌
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