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焱将军出生于河南著名的将军县——新县,1929年他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当时年仅十三岁。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部队中度过的。
在漫长的戎马生涯中,潘焱做过很多工作,从基层指挥员到军事参谋,从后勤供需到通讯保障,从政工干部到抗大教员,直到后来的军事主官,潘焱逐步成长为我军一名出色的优秀指挥员。在战场上他立下赫赫战功,打了无数胜仗,同时,他也曾多次身负重伤,历经九死一生。
近日,红船编辑部专访了潘焱少将之女潘豫沙,访谈中,潘豫沙动情地讲述了父亲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心怀家国大义,不惧艰难险阻,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的动人故事。
潘豫沙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
1916年,潘焱出生于河南省新县(原属光山县)卡房乡潘家下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庭的贫困,没给潘焱带来轻松和惬意的童年,反而让他早早领略到了生活的不易和不公。缺吃少穿的童年不仅让潘焱较早的肩负起生活的重担,更让他幼小的心灵深深埋下了一颗想要改变的种子,这颗种子伴随着他的成长,目标逐渐明确,那就是参加革命。潘豫沙讲述道,父亲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但是有幸念了6年的私塾。“父亲能上学,多亏了村里家族长辈的帮助,长辈们认为村里没个读书人容易受到外村人的欺负,所以父亲受众人之托,6岁开始去私塾读书。”在读书期间,潘焱学习勤奋刻苦,在学校成绩优异。但由于生活所迫,家里实在供不起他读书,在1928年春,潘焱被迫辍学,回家帮家里干些农活。之后他外出谋生,跟一名铜匠当学徒,专门以打铜壶为生。1927年,湖北黄麻起义爆发,革命的消息传到了山里。1928年,光山(新县)也闹起了革命,从此革命在家乡风起云涌。“父亲一直想要参加红军,1928年11月,他先是在家乡参加了游击队,1929年冬,他离开游击队,随同湾子里的潘玉昌二爷离开家乡,去找红军队伍。同年12月,父亲终于如愿加入红军,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12月,潘焱在红军光山县独立团3营营部通信班当传令兵,后来独立团整编为独立营,潘焱被编到3连当战士。1930年12月编入红4军10师29团,在该团特务连当传令兵。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潘焱先后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苏区的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长征,三过草地,两翻雪山等,期间表现优秀,作战勇敢。“父亲不管在任何岗位上,都特别认真,赢得了领导的认可。从一名战士一路成为正副班长、排、连、营长,还担任过营政委、团参谋长、团政委、军教导队队长、科长等职务。这段时间是他发展比较顺利的时期。”在艰苦的军旅生涯中,有起也有落。1934年,潘焱在肃反运动中被误认为是“改组派”,受到撤职处分,他迎来人生中的低谷时期。虽然被撤职,没有了领导职务,但潘焱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等到了摘掉帽子的那一天,他想的是自己终于能毫无顾忌地继续参加战斗了。之后,他更加积极地投身革命。在讲述潘焱早期的革命生涯时,潘豫沙特别提到,父亲曾三次身负重伤,经历九死一生。1932年2月,在鄂豫皖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潘焱第一次负伤,战斗中子弹从臀上部射入,从小腹左侧穿出,后被送到医院治疗半月有余。第二次负伤是1933年11月,在反六路围攻战役中,潘焱左半身从头部到腿部被打了七个弹孔,左胸还被弹片击中,所幸没有打到心脏,捡回了一条命。直到去世胸前还有当年残留的弹片。第三次负伤是1935年11月,在川西南的杨子岭战斗中潘焱左臂负伤,伤筋动骨,这导致他左臂此后一直无法伸直,每当阴天下雨时,就会隐隐作疼,也是由于此,新中国成立后潘焱被评为三等残疾。
1935年6月18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达维胜利会师。同年8月,两个方面军混编成左、右两路军,分别踏上北上征途。其中,第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3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第4军、第30军组成右路军,潘焱也在其中。8月28日,红军历尽艰辛终于走出了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部队稍作调整后,准备继续北上,进军甘南。然而,为了阻止红军北上的脚步,敌军胡宗南部早已在北上的要塞包座布以重兵,凭借山险林密,筑以集群式碉堡,卡在了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妄图将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堵在包座河一线,逼回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草地中去。当时,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都已经精疲力尽,关键时刻,徐向前主动向党中央建议,由红四方面军的第4军、第30军承担攻打包座的任务。4军一部攻击包座以北的求吉寺守敌。潘焱所在的营担任歼灭求吉寺西山嘴补充旅2团2营的任务。接受命令后,时任营政委的潘焱和营长一同去查看地形和敌2营的兵力配置及工事构筑情况。“歼灭敌2营,摧毁它的指挥机关,实际上就是要攻破敌人的碉堡工事。父亲他们仔细地观察了碉堡,发现这些碉堡都是用现伐的整棵活树,把每棵树的两头锯掉,锯成碉堡墙壁所需要的长度,再把每根料的两头锯成榫,将两头的榫套成了内外墙壁。碉堡壁内外都是木料,中间用土填实筑成碉堡。针对这些特点,父亲他们决定挖交通壕,直达碉堡底部,破坏敌人的碉堡。”潘豫沙讲述道。破坏敌人的碉堡,主要是用镐挖塌碉堡的墙,要选准每根木料顶端接榫处,才能使木料松动,连挖出几根,敌人的碉堡就会塌掉。潘焱带领战士们准备好洋镐、洋锹,挑选身高体壮、能吃苦耐劳、有土工作业经验的人员,组成破碉组;挑选特等射手,封锁敌人的射击孔;又组织了远距离投弹手组、火力组。战斗于8月30日夜开始,经过一夜的土工作业,交通壕挖到了靠近碉堡处。破碉组的战士们,不顾一切地迅速挖着木头的结合部。不一会儿,挖断了一根木头的接头,接着一根、两根,四面墙的碉堡塌了两面。碉堡里的敌人见状,最终直喊投降。碉堡攻坚战的胜利,不仅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也给其余连攻碉堡提供了经验。各连顺利进入阵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潘焱率领的营歼灭敌一个营,缴获了汉阳造步枪300余支,柏太林轻机枪6挺,还有称之为“半开门”的意大利新造驳壳枪10支。战斗结束后,全营换成了清一色的汉阳造,每连增加了两挺新的机关枪。“这一仗的胜利让父亲异常地高兴,因为他们营是新组编的部队,是他率领的红四军军部教导队(都是连、排干部)为基础补充新兵扩建的一个营。父亲当时任教导队长,后来被任命为营政委。包座、求吉寺战役在国民党政府为阻止红军北上所编织的牢笼下,为红军撕开了一道口子。扫清了红军北上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有着战略上的重大意义。”抗战时期,潘焱从抗大来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就一直在一二九师刘邓首长领导之下工作。邓小平对潘焱是了解的。他对这位工作负责、细致大胆的将领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解放战争拉开序幕,从参加停战调停小组到豫皖边战役,又到千里跃进大别山,俩人的直接接触开始慢慢增多,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父亲非常尊重邓小平,把他当成一直关怀着自己的领导,同时也当成真心相待的长辈。除了工作上总是悉心教导外,邓小平还对父亲的生活很关心,有空的时候,时常和他聊起平日的生活和家庭情况。”邓小平与潘焱之间有上下级共事的感情,也有共患难的战友情。尽管新中国成立后二人一同共事的机会不多,但潘焱心中依旧牵挂着自己的老首长。潘豫沙讲述,1973年,邓小平从江西回到北京,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潘焱依旧冒着巨大的风险探望老首长,心里始终惦念着首长的腿伤是否痊愈。邓小平很意外潘焱竟还记得自己的腿伤,笑着说早就在医院里治好了,再加上在江西时常常锻炼身体,现在已无大碍。1979年,潘焱被邓小平委以重任,指派他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负责中央领导人的安全问题,以及国家重要机关的安保,还要处理和平衡各种涉内涉外关系等等。邓小平曾对潘焱说:“中央派你去北京卫戍区工作,责任更重一些,中央和国家有这么多大使馆、国家机构和中央领导人,涉内涉外的关系,责任比较重大,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到任后,你一定要做好安全和警卫工作,不能出事。”在这个位子上的压力非同一般,可见邓小平对潘焱的高度信任。在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的四年间,潘焱谨记老首长当年对自己的嘱托,并付诸在行动上,一刻也不敢懈怠,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负重托。在潘豫沙的眼中,潘焱不仅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人,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谈到父亲对儿女的教育,潘豫沙坦言,他们与父亲见面的时间其实很少。“我们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一个星期只回家一次,只有星期六晚上回去,星期天下午就得回学校。到了中学,家搬去了青岛,我们只能寒暑假才能回家。父母还经常出差下部队,所以接触的时间更少,我们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时间都比父母多。等长大了,我们去部队当兵。等他们离休了,我们又在忙工作。”即使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父亲的一言一行,还是给潘豫沙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父亲的一举一动对孩子们来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潘豫沙讲述道,小时候她得了一场重病,抢救过来以后,她的眼睛看不见了,腿也瘫了,找遍了全贵阳市的医院和名医,也还是没能看好。后来父亲所在的兵团卫生科科长建议说带着孩子去北京看看,大城市的医疗水平高,也许能看好。潘焱听到后却说:“这么一个小孩儿,哪能花国家那么多钱去看病。”那会儿交通不便,到北京只能开汽车去,还得有人带,花费不小。所以潘焱坚决不同意让女儿到北京去看病。“实际上,父亲是非常心疼我的。我其实是父亲的第四个女儿,前三个都夭折了,他把对几个在战争时期夭折的姐姐们的爱都给了我,所以我生病了他心里也很着急。后来经省委决定,一定要送我去北京看病,一是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后代这样瞎着瘫着,二是我们的人也可以到大城市去学习一下,提高医疗水平。就这样,我被送往北京协和医院治病,没想到,还真是治好了。”潘豫沙长大得知此事的详情之后,她深深地理解父亲当初所做的决定,更感受到了他那深沉的父爱。“父亲一直在用他的信念,他的人品引导着我们子女。我特别佩服我父亲,他就是以身作则的教导我们,要认真做事,朴实做人。我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父亲感到庆幸和自豪。我也会将父亲的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程序编辑:朱向锋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