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乾隆每逢中秋夜 便与人赏《中秋帖》题跋作画又钤印 却不知是米芾写 (附高清大图)

皮皮佳 探文化遗产 2023-05-22

又逢中秋,小贰请大家欣赏乾隆爷中秋节和大臣们共赏的名帖—《中秋帖》。(高清图见文末)


流转了千年的《中秋帖》其实已是写满了沧桑,小贰把这些经年的故事集结成了十一个问题,现在就随我一个一个去揭晓答案:



01

《中秋帖》何以得名?写的又是什么内容?


书法中所谓的帖,就是前人所写的墨迹或拓本,内容大多是写给亲友的信札函件,也有少数是文章诗词。这些手写的便条信札,当时并没有题名,后人起名时多用帖中最初几个字命名,如《中秋帖》、《十二月帖》等。有的用字里行间最重要的几个字为它命名,如《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原来就有题名的,就用原名称呼了,如《松风阁帖》、《醉时歌帖》等。


《中秋帖》这件书法名作和两个鼎鼎有名的书法家有关,一位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一位是书法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宋四家是指宋代的四位书法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中秋帖》,墨迹,纸本。纵 27厘米,横11.9 厘米。共3行22字。帖文释读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不易句读。为什么不易句读呢?因为它是一件不全临写本,与原本比较,少了十个字。


《中秋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02

是谁临写了它?临写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答案是:米芾。他根据自己收藏的王献之《十二月帖》,临写了其中22个字,而原帖有32个字,省去了10个字没写。《中秋帖》是米芾对《十二月帖》的“不全临写本”。


《十二月帖》共有32个字,为: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米芾画像



《中秋帖》共22个字,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比较得知:《中秋帖》略去《十二月帖》第一行的“十二月割至不”,第二行“未复”,第三行“恸理”这十个字。所以大家觉得语句不通。





03

米芾临帖为什么没有临全呢?


有学者认为,现在《十二月帖》只见石刻,《中秋帖》可能是米芾依据《十二月帖》残损的纸本或某个刻石残本所临,遗漏的那十个字恰恰是残损之处。




04

米芾怎么会有《十二月帖》呢?


根据米芾《书史》所记,王献之《十二月帖》墨迹曾为自己收藏,为黄麻纸本。唐代初期,此帖曾经褚遂良鉴定,并细书题有“大令十二月帖”六字于帖前,下钤“褚氏”小印。下一印为“铎”,是晚唐时期宰相王铎的印章。此帖原来与《快雪时晴帖》相连。北宋时,是苏易简的家藏,又传给了其孙苏舜钦,帖后有祖孙二人题跋(现已不见)。米芾用书画珍玩从苏舜钦儿子手中换得此帖。


米芾因收藏有3件晋帖和2幅晋画,无比自豪,取斋号“宝晋斋”为念。他曾将王羲之的《王略帖》、谢安的《八月五日帖》和王献之《十二月帖》刻石,置于官廨之中。但这些刻石后来因遭兵火而残损。



《中秋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05

既然残损了,我们又怎么会看到

《十二月帖》呢?


因为南宋葛佑之守无为时,根据拓本重刻“米刻三帖”,曹之格又根据葛佑之重刻本的旧拓重摹,再加上自家收藏的晋人法书,还有米芾、米友仁父子二人的书迹,汇总成十卷,另加刻石,因把米芾“宝晋斋”匾额作为卷首刊刻,故取名为《宝晋斋法帖》。《宝晋斋法帖》卷一中,有这件《十二月帖》。



《十二月帖》 宋拓 宝晋斋法帖 葛祐之刻本 

上海图书馆藏



06

《中秋帖》的全文本—

《十二月帖》写了什么?


米芾《书史》中记录,《十二月帖》所写内容为:“十二月割至否?中秋不复,不得想,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庆等大军。”


大家看,这里所记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宋《宝晋斋法帖》中所刻的《十二月帖》相比,又多了“庆等大军”中的“庆等”二字。


唐寅笔下的王献之




07

为什么说《中秋帖》是米芾所写呢?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墨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清代吴升认为这件书作不是王献之所写,而是宋代人的临仿之作。当代的书画鉴定家们,以徐邦达为首,进一步论述这是宋人书法家米芾旧藏王献之《十二月帖》的节临(不全临写本)。虽非王献之的真迹,但也同样宝贵。


接下来,以《中秋帖》为例,向大家说一说如何初辨一件书法作品的真伪:


一件书法作品要先从整体来看作品的“气息”,接着就要认真观察字迹点画的形态与特点。著名书法鉴定家徐邦达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说:“今以两本相较,《十二月帖》虽只见石刻,但书法劲逸,自是东晋风度。《中秋帖》笔肥墨饱,很像米芾书《秋深帖》真迹,此与前述王羲之《大道帖》是一类的米氏临书应无疑议。


书法作品除了文字内容的辨析,另一重要指标就是书写材料了。徐邦达还从《中秋帖》所用纸、笔方面提供了证据,他说:“且所用系竹料纸,据了解,这种纸要到宋代才能出现。又笔亦柔软无心,非晋人之迹,更不用讲了。”意思是:该帖所用的纸是竹料纸,这种纸宋代时才出现,东晋时期造不出来,从行笔落墨的力度分析判断,书写时用的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时使用的是有心硬笔。据研究,这种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写不出此帖上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感觉来。


对比《十二月帖》与《中秋帖》可见,《十二月帖》的书法劲逸、激情奔放、俊俏洒脱,是王献之“一笔书”的精品之作。《中秋帖》与传世的米芾真迹对比,它们的笔势、形体十分相近,尤其在一些与《十二月帖》不合的结体、运笔上,更显露出米芾的字体特征。



08

乾隆爷的书房—三希堂因何得名,

这顶级书房又长得什么样呢?


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在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本来叫温室,后来改名为三希堂。它于1746年建造,1799年停用,总面积才八平方米,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名气,成为中国最高地位文人(皇帝)的顶级书房,据说乾隆后世的皇帝都不敢进,所以直到清末时还保持着停用最后一天的原貌。书房里收藏了晋以后历代书画名家134人的作品,包括墨迹340件以及拓本495种。


三希堂


后人对三希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个励志语,出自宋代大儒周敦颐的《通书·志学》,后人将其归纳为“三希真修”。原文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乾隆帝把这句话倒过来,意思是:一般的读书人希望达到贤人的境界,贤人希望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希望达到知天的境界。这样就可鼓励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精进不息,不断攀升至更高境界。可见乾隆帝的内心追求是多么的积极向上。再者,乾隆帝的老师蔡世远的斋号是“二希堂”,乾隆帝的“三希堂”也应是受其启示,加上一“希”,而更上一层楼了。


另一种解释是说书房里藏着三件稀世珍宝: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能让乾隆爷收藏并以之命名,可见这三幅字帖是多么珍贵了。“三希堂”至今还在,它的匾额是乾隆帝御笔所书,两侧有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是指书法),还有墙上的瓷挂瓶,都保持着旧有的样子。




09

乾隆帝有多喜欢这幅字

让他在《中秋帖》上盖满了印章?


这个问题,看看他在《中秋帖》上的题字与钤印便知:


《中秋帖》卷前引首有乾隆帝大字行书题写的“至宝”两字,可见其定性就是重量级国宝。帖正文右上角有他的御题签:“晉王獻(献)之中秋帖”。前隔水(指书画本幅前的部分)有乾隆帝御题的一段:“大内藏大令墨迹多属唐人钩填,惟是卷真迹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稀世宝也。向贮御书房,今贮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识。”乾隆帝写到:大内收藏的很多王献之墨迹属于唐人的钩填摹本(王献之英年早逝,43岁死在了中书令任上,后人便称他为大令),只有这卷真迹的22字神采如新,实在是稀世珍宝。过去存在御书房里,现在贮藏在三希堂中。乾隆丙寅年(即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二月亲笔记录于此。中秋帖正文后还有他的再次评跋:“神韵独超,天资特秀。”还注明这句对王献之书法的评价出自唐代书论家张怀瓘的《书估》后隔水(指书画本幅后面)还有乾隆帝画的一支白梅,边上落款为“三希堂制”。


乾隆的部分印章


乾隆帝一生喜爱梅花,他在宫中养梅花盆景欣赏;他花园中有一个“碧螺亭”,造型以五瓣梅花形状为顶,亭内也都以各种梅花纹加以装饰;他六次到赏梅圣地——苏州的邓尉山近距离观赏野生梅花;他反复考证研究石碑上的梅画(这座石碑现在在北京大学俄文楼西北方土丘之下);三希堂里还有一楹联为:“梅报平安信,鸟传如意春。”就和梅花再次有关;他的生活用品也多用梅花装饰,甚至连鼻烟壶也内画梅花;乾隆爷还收藏了很多梅花名画,也把自己画的梅花赏赐给大臣。所以,他画了心爱的梅花与心爱的《中秋帖》装裱在一起,也是不足为奇了。


《中秋帖》上盖满了各种印章,其中很多是乾隆帝的,如:乾隆御玩、古希天子、寿、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宸翰、养心殿鉴藏宝、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御书、八征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观书为乐、太上皇帝等。这么多印迹,可见乾隆帝是在强调这件书作的归属权:朕的,朕的,这可是朕的呀!不管以前是谁的,现在它就是朕的宝物!可见《中秋帖》他是经常拿出来欣赏,喜爱倍至。在董其昌的题跋后,还有乾隆帝御笔所书的一段《拟中秋帖子词(有序)》。前隔水跋语,正文后的评跋,《拟中秋帖子词》,都是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他亲笔所书,在《石渠宝笈初编》中有记录。


事实证明,《中秋帖》确实陪伴了乾隆帝十几年的中秋时节。在乾隆十一年之后的十四年里(时至公元1760年),几乎每逢仲秋之日,乾隆帝都会拿出此帖。他一共又作过九首中秋帖子词,诗词内容都是赞叹中秋时节的月圆美景与嫦娥奔月相关的典故,还会命大臣和诗绘画。当然,这九首词没和《中秋帖》装裱在一起,收录在了《石渠宝笈三编》中。


《中秋帖》被乾隆帝认为是王献之流传至今的唯一真迹,然而,他却认为错了。



《中秋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10

中秋帖都被谁收藏过?


流传有序的印章与题跋就是证据:


根据现有《中秋帖》卷前后钤有“宣和”、“绍兴”、“御书”、“广仁殿”、“内府图书之印”、“项氏子京”、“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此帖曾经北宋宣和内府、南宋绍兴内府、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清内府收藏过。除了乾隆帝的题跋、作画,明代的董其昌、项元汴在上面题跋过,清代丁观鹏还在上面作过画。



《中秋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11

清宫秘宝《中秋帖》怎么会散落民间,

它又是怎么回到故宫的?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大量国宝被趁乱带出了皇宫,其中就包括这件《中秋帖》,它与《伯远帖》一起由敬懿皇贵妃(同治皇帝的妃子)携出宫外,后来又流散民间,几经辗转,卖到了一家名叫“品古斋”古玩铺。恰巧被常去古玩店捡漏的袁世凯袁府大总管郭葆昌看到,他毫不犹豫出重金把这二帖买回家。1933年,郭葆昌与马衡(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徐森玉(时任古物馆馆长)、庄严(时任故宫古物馆科长)一起吃饭,饭后取出他所珍藏的翰墨珍玩,供大家观赏,其中便有此二帖。


1940年,郭葆昌去世。1948年,郭葆昌的儿子郭昭俊逃往台湾,把这二帖也带了过去。1949年,郭昭俊曾经想把这二帖卖给台湾故宫博物院,但要价太高,没卖出去,所以这二帖又跟着他辗转到了香港。当时急需用钱的郭昭俊将这两幅宝帖抵押给了一家英国银行,抵押期限定于1951年年底。这家英国银行也早就盯着这两幅宝帖,他们在催郭昭俊还款的同时,还想诱惑他将宝帖卖给银行以解燃眉之急。


眼看抵押期快到了,恰逢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的经理徐伯郊与郭昭俊是世交,知道了他要出卖二帖的消息,马上将此事告知其父徐森玉(时任华东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与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两人立即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1950年11月,周总理得知此事后十分关注,立即指示:同意购回《中秋帖》及《伯远帖》。一定要将国宝收购回国,办好相关事宜。所以,王冶秋(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马衡、徐森玉等人亲去认真鉴定,在确定为真品无误之后,以35万元天价将其与《伯远帖》一起购回,现两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2019年9月17日至11月27日,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就展出了《中秋帖》和《伯远帖》的复制品。



李白有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行文至此,小贰也作首打油诗当作结尾:乾隆每逢中秋夜,便与人赏《中秋帖》。题跋作画又盖印,却不知是米芾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