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伏天,不服不行!

小探君 探文化遗产 2023-05-22


七月以来,全国持续高温,玉米地都快成爆米花田了。浙江、重庆等地有多人被确诊为热射病,这属于中暑里最严重的级别了,死亡率极高!坐着不动都冒汗的小探君,虚弱地哼出:“老话热在三伏,诚不欺我。”




01

你服(伏)了吗?


伏天的起源


伏天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记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也提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今年7月23日是大暑


伏天即农历的三伏天,“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对应的时间大约在阳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它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日子。“伏”是宜伏不宜动的意思。


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中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于是出现了有些年份三伏天是30天,有些则是40天。


古书《群芳谱》中说:“暑气至此尚未极也。”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的雨水集中,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写:“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天宜伏不宜动


夏至白天最长,太阳的角度也最高,但却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还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后日照时间慢慢减少,气温却逐渐升高。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 《恪遵宪度抄本》


农历六月以后就到了数伏天,北京的伏天最热可达摄氏四十度以上。还是《汉书·郊祀志》注中记载:“六月伏日也,周时无,至此(指秦)乃有之。”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天干地支示意图


六十甲子顺序表


庚日是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记录时间的说法,分别由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成60甲子来记录日期的顺序,凡是带“庚”字的日子就叫庚日。今年三伏天从7月16号(庚午日)开始,到8月24日(庚寅日)结束,一共有40天。


按干支纪日法,今年的三伏示意图



02

热在三伏


三伏天到底有多难熬,从王维写的诗句就能看出:“⾚⽇满天地,⽕云成⼭岳。草⽊尽焦卷,川泽皆竭涸。”⾚⽇当空,草枯⽔⼲,只能安慰自己终于能不花钱蒸桑拿了!


唐王维绢木设色 《辋川图》,日本圣福寺藏


历史上的“热”


如果连续几天气温在35℃及以上,属于气象灾害,古人称为“热灾”。古代夏季气温资料缺乏,直到明清以后才详细起来,在公元1911年以前的1000年间,中国历史上的“炎夏”有19次。


摘录几段文献: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夏,热甚;”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热,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六月壬午“人多渴死;”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草木枯槁,百泉皆竭”等等。


天气热,对饮用水的需求量自然就大,《宋史》记载:“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当时老百姓收入低,出现很多喝不起水而渴死的人。


明正统三年(1438年)“炎暑炽热,都城门外少见路人,(护城)河水减半,草木遍黄,无以生机。”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酷热已半月有余,炎日气(温)高,城中车稀人疏,多有暍(中暑)者沿街而卧。”


历史上最热的夏天是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高温几乎波及了半个中国,整个华北地区进入烧烤模式,光是京城就热死了一万多人。根据气象专家的推算,1743年7月25日的温度高达44.4℃。


乾陵八年是史上最热的夏天


当时法国教士A.Gaubil(中文名宋君荣)恰好在京,在寄往巴黎的目击报告中描述了这场天灾:“这些人往往突然死去,而后在路上、街道或室内被发现,许多基督徒为之祷告。” 也许人们是得了热射病而不自知吧!


面对热灾,各朝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宋史》中记载,宋景德四年“六月,盛暑,减京城役工日课之半”。就是在京城打工的人,每天的工作量减少一半。乾隆皇帝则命令在北京的“街上和城门发放药物”。



热S了


历史上的高温天气不在少数,热死的不止有普通百姓,连一些名人也未能幸免。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获宋徽宗大赦后,在北归路上不堪酷暑,多吃了几口冷饮,又误服了补药而死。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苏大才子的死也是和酷热的三伏天有关的。


儋州中和镇东坡书院苏东坡像


再比如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述职时中暑死在建康(今南京)。清代名臣李光地在《榕村语录续集》中记载,医生认为郑成功中暑,于是“投以凉剂,是晚而殂”,死时年仅37岁。




03

吃在三伏


人们一直在变着花样地避暑。民间在三伏天,会有很多习俗上的讲究,大多都和吃有关。比如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其中属头伏吃饺子最为流行。


头伏吃饺子


三伏天人们胃口不好,一般会比其他时候瘦,苦夏这个词儿就是这么来的,而饺子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在头伏的早晨只吃鸡蛋。南方还有“头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冬瓜不刨皮”的说法。


伏天吃面见于《魏氏春秋》,何晏“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所谓“汤饼”就是热汤面。


二伏面


入伏后吃的羊肉称为“伏羊”,徐州吃伏羊的习俗起源于彭祖,形成于汉代。2002年,徐州开始举办伏羊节,主打羊肉做成的美食,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吃货。伏羊食俗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探君看了下图表示热,非常热,超级超级热!


徐州流行入伏吃伏羊



04

三伏民俗


赏荷花


除了吃以外,盛夏时节荷花盛开,“大暑赏荷”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宋朝诗人苏东坡在《夜泛西湖》中写道:“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清异录》中记载,北宋汴梁城有家著名饭馆,到了伏天卖“绿荷包子”来解暑。


明陈洪绶《荷花鸳鸯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明朝,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作为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的盛景蔚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清同治粉彩莲瓣形碗,镇江博物馆藏


三伏贴


入伏后,前往中医院贴三伏贴的人开始络绎不绝。三伏贴就是在最热的三伏天,采用热性的药物,刺激相关的穴位,增加体内的阳气,是基于天人合一的理论,属于中医外治的一种方法。


三伏贴能提高免疫力,对治疗风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都有助益。


三伏贴有冬病夏治的疗效


三伏贴敷贴时间表


酷暑时节,身边已经没什么陌生人了,天热得大家都挺熟的,连拌个凉菜都得抓紧吃。谨以此文致我们终将过去的夏天。小探君希望各位抱着西瓜,开着空调,都能安然“伏”过这个三伏天!


往期精选


小探君荐展:古罗马文明展每周展讯22.7.5 每周展讯22.6.28南京博物院晋国特展 / 浙博龙泉青瓷展 / 异彩纷呈玻璃展 

/ 虎年说虎 /南京博物院宋韵展 / 邺城考古博物馆 / 国博饮食文化展 / 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 华夏之华山西特展大英博物馆亚述浮雕 

文史知识:古代下午茶古代“考编 /古人纳凉 / 宋朝女性地位 / 宋代官服 /《离骚》贴 / 寒食节的来历 / 康熙爷养生 / 春节文化民俗 /《中秋帖》 / 《快雪时晴帖》 / 快递简史上 / 快递简史中 /  快递简史下 / 卍卐的历史 / 端午节中日韩 / 高考VS科举 / 古代开学季 / 古代运动 / 古代教师节 / 分餐与合食 

一起看世遗:中国大运河 / 周口店遗址 / 明十三陵 / 敦煌飞天长城 / 约旦佩特拉古城

探文化遗产:长安和洛阳 / 修定寺塔 / 烂尾城明中都 / 法门寺 /北京中轴线 / 古邺城 / 正定古城 / 盘龙城 / 北京云居寺 / 云南基督教 / 潼关

抽身探世界:印度彭霸文明 墨西哥古献祭 / 保加利亚铜器窖藏  / 古埃及的诅咒 / 埃及木乃伊工坊 / 肯尼亚史前遗址 / 英国修女 / 墨西哥阿兹特克墓葬 

历史和考古:移民 / 连坐 / 匈奴 / 王莽 / 陈国公主墓 / 永泰公主墓 / 太平公主宅院 /茹茹公主墓 / 小河公主墓江口沉银 / 隋朝VS秦朝 / 历史骗局 / 姜子牙 / 秦赵烽烟 / 张之洞 / 丹尼索瓦头骨 狐狸家畜 / 麻疹病毒 / 美洲原住民 / 谁是哥伦布 

环球考古大事记:22.4.19 / 22.4.1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