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好奇心客厅 | 六一特别企划:请注意!好奇心创业者
我们担心提出问题会让自己看起来有点傻,哪怕答案能开启崭新世界。比起花费心力琢磨更多问题,埋头于完成眼前任务,才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标准动作。
直到某一刻,我们被一记未曾品尝过的风味触动舌尖,为一件温润的器皿充满喜悦;流淌着灵气又不乏周到的物品,同样击中我们内心……这些消费品和它们背后的创造者,终于能借助商业的放大镜,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一切的原点——好奇心。
好奇心是成年人的童心。就像蹒跚学步时,摔倒后仍会重新站起、继续探险的孩子一样,创造者们始终在观察和好奇。他们渴望创造不同,在跌跌撞撞中找寻自己在世界的坐标。
Kindergarten Green选择保持童心看世界,相信好奇心能引领我们发掘改变游戏规则的创造,一起游向理想之海。恰逢儿童节前夜,我们邀请到4位创造者,同时也是Nibbo、OPEN OBJECT、YesSealLife和自由之魂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作客「好奇心客厅」,聊聊他们的创业故事。
作为资深美食爱好者,对风味的好奇就像是那条贯穿于Fan的生活的引线。把个人兴趣延伸至创业命题,让原本就严谨细致的Fan,变得比之前更审慎了。但显然美食是有感召力的,回国创业短短2年,Nibbo就吸纳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Fan和他的风味团队,正在酝酿更多的灵感风味。
我曾经学过川菜烹饪,到澳洲学过酒店管理,还做过两年多西餐厨师和咖啡师。持续沉浸在餐饮环境中,我对风味的兴趣也愈发浓厚。做了好吃的,会很自然地想和朋友分享。
后来我偶然接触了巧克力饮品,感觉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于是自荐去了一家澳洲巧克力公司工作。从商业巧克力开始,慢慢接触到精品巧克力。
国内很多人可能是从精品咖啡开始接触「精品」概念的。相比精品咖啡,巧克力给我的感知更强烈。精品咖啡是液体,制作方式对最终出品风味影响很大;而巧克力作为固体,口感、风味更直观,出品的确定性和稳定度也更高。并且精品咖啡行业再往上走,是专业比赛级的窄众路线,而我的热情其实希望把美味分享给更多人。
当时精品咖啡已经带动许多人去做风味食品。从最初的葡萄酒、奶酪,再到精品咖啡,风味食物在国内的氛围已经起来了。但国内对精品巧克力的认知还很有限,国外品牌也不敢贸然进入。我觉得可能是合适我创业的时机了。
我最早想在海外成立品牌,等做得成熟一点再带回国内。但后来发现,国内市场的进化速度非常快,我就想挑战一下,即便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性。回想当时确实挺「勇」的。
从最早在自家厨房、车库里做巧克力和小范围分享,到决定做Nibbo,我觉得创业是兴趣的延伸和放大,是更大规模的分享。这就像是内心的召唤——我看到了趋势,并且有能力、精力和资源去做这件事,如果不尝试一次,我一定会留有遗憾,会瞧不起自己。创业的刺激和乐趣应该是成正比的。
我们开店恰逢2020年,自始就在和疫情作斗争。资金问题会时不时涌现,好在维持现状问题不大。但长期想要做品牌、有增长的话,也会有额外的需求,目前这些还只是隐性问题。
目前Nibbo的排块是45g,一方面减轻大家对食物热量的负担感,另一方面我们的可可豆已经是最高等级了,希望能通过排块设计传递精品感。
我们最初的包装设计比较偏质朴手作风,但后来我们感觉需要更亮眼一些,毕竟国内节奏很快,作为初创品牌,我们需要被大家留意到。后来也证明这个方式是有效的。不过好看只是第一步,好吃才能让大家真正认可你,愿意成为回头客。扎实的内涵才是区别于流于表面和形式的网红产品的实质。
另外还有一款我个人很喜欢的产品是待上市的增味巧克力,它结合了地域原始特色风味。封控前有客人来试吃,觉得就是自己家乡的味道。这个就留作解封后的惊喜吧。
好在困难能激发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孕育出新目标。即使原有热情被消耗了2%,但新目标有机会激发出5%-10%的新热情,热情在动态平衡中增长。
目标感和团队精神对热情也有影响。当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时,热情是会叠加的;团队完成目标所带来的正反馈,又会带动大家追寻下一个目标。如果是个人作业,我也许会相对收缩和保守,团队反而能让我以更开放的态度去挑战更高的目标。
躺平和消极态度、没有目标和计划的无序行为会抹杀好奇心。
对于富有创造力的品牌而言,创造的过程伴随着复杂性,产品、渠道、运营……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深入理解和考量。董谧是OPEN OBJECT的联合创始人,当谈及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创造力时,她说:「创造未必仅是创意层面的,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也常常发生」。
我们逐渐发现国内的陶瓷饰品门类中,比较缺乏成熟的中国品牌。所以,想尝试从空间设计的经验和视角出发,做一个具有当代设计语意的中国陶瓷品牌。
因为工作室主要在上海,商业气氛比较浓厚,所以市场也很活跃。我们的出发点是「以设计为导向」,依托中国成熟的陶瓷产地的产能,设计适合中国当代人生活空间中使用的陶瓷器皿——因此我们的产品本身是非常扎实的。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也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的品牌形象,最大程度地呈现每一件产品,所以在视觉传达的专业度上,也花了很多功夫。
但是单纯构建品牌形象是不够的。我们从品牌创立伊始至今,时常反思我们的出发点是否符合当下市场的需求,提供的产品是否能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与习惯,这也是我们重点着力的部分。
我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着力创造 「timeless」(穿越时间)的产品:陶瓷器皿不是快消品,陶瓷的材料特性又决定了它可以存续千年,如果不经深思熟虑就加以生产,既浪费了能源,又在这个世界上制造了垃圾,这绝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需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保持开放性(OPENNESS),功能性上也好,生产过程也好,追求一种开放的、灵活的态度,顺应事情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不加太多显性的设计成分,使器皿尽量保持中立、温和、灵活;第二是尊重物性(OBJECTNESS),这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核之一,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拥有、驾驭,而是共存,我们鼓励我们的使用者用更平等、更包容的方式对待器皿,与之对话,达到「共同生活」这样一个状态。这两点也是我们将品牌取名为OPEN OBJECT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用户在看完这些讲述之后,说就像跟着我们一起实地经历了这些困难,并一起解决或拥抱了这些问题,这让我们非常高兴——产品只是一个终端的结果呈现,但其实从创意、生产到最后使用者拿到产品、并应用到生活中去,每一个环节,都有很打动人的地方。
我们非常享受这种让我们的使用者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了解产品的过程,我们也感受到了和他们的连结,这种相互的理解是超越了物质性的。
可能比预期的更好。
比如平日和不同的人接触,去不同的地方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甚至观察回望自己在几年之内的变化,最终都有可能成为「创造」的灵感来源。「创造」未必仅是创意层面的,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也常常发生,无论是设计师、生产人员、市场运营人员,都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累到很多经验、感悟,再反馈回工作中。
最近会对人和宇宙的终极关系更好奇,哈哈哈哈。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我们选择「满」字作为这一系列的命名。
我们用《满》系列的外观形态和颜色肌理构建了一个盛放着「空」的容器,只有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能做到不再添加一分一毫的芜杂,只保持表面纯粹。
创作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如果创作者是一个很真诚的人,创作就是「我有些话想对你说」。创作需要创作者的专注和耐心。这和做商业品牌不大一样,做品牌需要尊重市场、把控好流程、协同各方一起完成。
从海豹漫画到YesSealLife,经历了3年。王xx并没有着急把这只天真且带劲的海豹变成商业化的产品。相比数字,王xx和她的「海豹团伙」更在意品牌有没有激起观众的渴望,拓展出的存在形态里有没有足量的海豹精神。
动力:赚钱,提高这个世界的含豹量!
超预期的东西:疫情是超预期的。
收获:多个朋友多条路!
一般而言,谈到漫画的品牌化,很多人会想到周边,但我们做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周边品牌。我们希望YesSealLife可以创造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完全借助漫画的语言。
举个例子来说,我平常会创作「海豹漫画」和「海豹生活」两个系列的作品。我们会从中选出击中我们的海豹形态,并提炼出海豹想说的话,再用设计语言进行整合。漫画和插画作品的表达较为抽象,委婉,多变,但是做产品的时候,需要把这种创作中的复杂性进行纯化,再结合我们自己和顾客喜欢的风格来做设计。
绝对不会变的:体现海豹精神。
能适度妥协的:海豹可以暂时变成别的动物,例如老虎。
但我们现在为之努力,希望那个品牌就是YesSealLife!
虽然之前有想放弃好多次,但是想归想,都不会太记得。
(真的很适合任何喜欢休息的人类)
(陪睡必备,出差必备,已经撸坏了3只)
(刘海尴尬期必备,没洗头必备,每次攀岩必戴,可爱有型)
(店里的豹款之一,海豹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保持好奇心,对我来说是休息好,提高新陈代谢和交到新的朋友。
好奇这个世界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王xx)
最能抹杀好奇心: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心态。
王吉刚拥有29年手工制作帐篷的经验,创立自由之魂11年。好奇心是他探索的出发点,由此生长出的使命感让他敢于期待被写入帐篷历史。
但干得久了,我觉得自己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足够认可。Banpo代工的那些美日户外品牌宣传册上,并不会出现设计师姓名,没人知道我们在背后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我的存在感很弱,就有了自己做品牌的冲动。
我那会儿经常上户外论坛,发现国内已经有一些人开始用好的帐篷进行轻量的徒步露营。而国外的户外品牌觉得中国还没有形成露营市场。我想创造品牌的意愿就更强烈了。
直到19年,一个瑞士的小众户外品牌来找我们制作新款双人帐篷。我用了一个月,把我老师认为不可实现的图纸,给做了出来。瑞士客户看到打样成品后非常兴奋,我能感受到他眼里的光。他当场抱着我问:「这个帐篷的名字可不可以就叫做王吉刚?」,这句话是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没多久我就辞职,开始了创业。
他俩用组合名「自由之魂」命名这条路线。之前世界上从其他线路登顶幺妹峰的也只有三人,都是外国人。这次攀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非常打动我,我就想用这个名字作为品牌的名字。
14年时,我因为面料结缘了一位香港露营达人。他非常吃惊于我们的帐篷面料质量,建议我把帐篷卖到港台、日本这些消费能力更强的地区,还邀请我参加了香港的市集。
直到18年,自由之魂受邀去日本参加大型户外市集GO OUT,我深受震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露营。帐篷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每一个都装扮得相当美,有烽火台、有灯、有绿植、还有形形色色的餐具,搭配得非常好。甚至还有以品牌形式出现的社团,比如:白熊会、snow peak会,既有规模,也不失美感,这就是所谓的「山系美学」。
我想把这种真正的户外露营生活方式带到中国,于是开始把设计方向转为家庭大帐篷。
能让我坚持的点有两个,一是我非常喜欢它,我觉得我设计的每一个帐篷都是有生命力的,我甚至会因为觉得它是完美的,而不舍得卖给任何人。另一个是当我看到世界各地很多用户在使用和夸赞我的帐篷,这让我的虚荣心和成就感爆棚。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和快乐这件事,让我非常开心和满足。
其次是线下体验。我要求日本总代一定要在实体店卖我们的帐篷,让用户实地去感受和比较。
其次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慢慢扩大生产规模,完善生产环境。露营在中国还在起步阶段,这个市场会越来越成熟,会更加大众化,我只找到我的客群就可以了。
扩大规模的方式之一也许是找更好的代工,我们现在也投资自建工厂。但无论是代工还是自建,品质一定是不能妥协的。这好比是一条裂缝,一旦底线破了,只会一泻千里。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而是真正对产品的理解和打磨。但我们似乎走到了一个信仰匮乏的年代,通过走捷径获得商业利益的故事并不罕见,这让很多年轻人误认为做产品、做品牌很简单。自主研发的时间成本高,如果失败了还一分钱都挣不到,何必要大费周折呢?价值观和信仰有问题,才导致我们没有优秀的设计师。
跟随好奇心,你会找到热情所在。它与创造、耐心、使命一起,分布在好奇心之旅的不同阶段,引领我们在有限的一生中,无限接近自由。
愿我们都有不分年龄的好奇心,并为之竭尽全力。Kindergarten Green在创造新开始的路上,等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