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史·世界哲学 | 上大-社科院“世界史”圆桌&柏拉图合集:中大-柏拉图系列&川大-“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讨论灵魂”课程

全球研究论坛 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Forum 2023-10-08

本文分三部分(文章原文即文章原作者):

(一)

中山大学西方古代哲学论坛:柏拉图哲学系列讲座 

(第三讲6/27线下 & 线上)

(二)

四川大学古代哲学国际课程周: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论灵魂(线下,6/27开场)


(三)

上大&社科院 | 学术圆桌14:比较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材料、问题与方法(6/27线下&线上


(一)中山大学西方古代哲学论坛 • 柏拉图系列

2023

中山大学西方古代哲学论坛

SYSU Lectures Series of Ancient Philosophy

柏拉图哲学系列

Eros and Philosophy in Plato

Zoom:829 4882 9834 / Code:55888

Place:Xichang Hall 锡昌堂 515


第一讲


Which objections can be raised against Plato’s idea of love in the Symposium?

何种对柏拉图在《会饮》中的爱的观点的反驳是可能的?


Speaker:Prof. Christoph Horn

                (Bonn University, Germany)

Time:June 09, 2023.

           7:00-9:00 pm (Beijing Time)


第二讲

Earthly Immortality and Eros in Plato’s Symposium

柏拉图《会饮》中的尘世不朽与爱若斯


Speaker:Prof. Maria Liatsi

 (the 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 Greece)

Time:June 16, 2023.

           7:00-9:00 pm (Beijing Time)

第三讲


Eros as divine inspiration in the Phaedrus

爱若斯在《斐德洛》中作为神性迷狂


Speaker:Prof. Dorothea Frede

                (Hamburg University, Germany)

Time:June 20, 2023.

           7:00-9:00 pm (Beijing Time)


第四讲

Lessons from Platonic Love

柏拉图《会饮》中的爱欲哲学


Speaker:Prof. Frisbee Sheffield

                (Cambridge University)

Time:June 27, 2023.

           7:00-9:00 pm (Beijing Time)



编辑:郭俊彤

初审:刘瑞淇

审核:王莉婧

审核发布:王丽霞




(二)四川大学“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论灵魂”


古代哲学UIP课程:

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论灵魂Pythagoreans and Plato on the Soul

——Gabriele Cornelli


哲学系国际课程周古代哲学课程,欢迎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和博士旁听。课程地点改为望江三教107。


01.

教师介绍


Gabriele Cornelli

加布里尔·康奈利

| 巴西利亚大学哲学系古代哲学教授

| 研究兴趣:应用伦理,古希腊罗马哲学

代表作:

1. 《柏拉图》(科英布拉手册系列),2018年;

2. 葡语《哲学》系列丛书;

3. 《论毕达哥拉斯主义》2013年。

国际学术兼职和荣誉:

曾任国际柏拉图协会主席(2013-2016),巴西古典学研究协会主席(2012-2013),巴西柏拉图协会主席(2008-2010),Archai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方思想起源教席主任,。他是 Aristotelica、Archai、Atlantis以及Plato等国际古代哲学期刊的主编。他目前正在编辑四部系列丛书:Brill柏拉图研究系列、Archai (Annablume, SP)、Cátedra (Paulus, SP) 以及Filosofia e Tradição (UNESCO, Brazil)。此外他还是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剑桥大学访问教授,在全球多所知名高校担任学术兼职。


课程信息

02.

课程名称:

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论灵魂

Pythagoreans and Plato on the Soul

课程时间:

2023年6月27、28、29、30日,7月3、4、5、6日,早上10:00-11:40(第3-4节)

课程地点:望江三教107 *请注意地址变动

03.

课程简介


柏拉图是毕达哥拉斯主义者吗?这一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它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毕达哥拉斯主义”这个词,一方面则取决于人们如何阅读柏拉图。因此,要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困难,而且几乎所有断言都会引起争论。


在古代,毕达哥拉斯主义被柏拉图哲学所接受,进而在学园中被重新阐释,后者还不断参与到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中。如果我们观察柏拉图的灵魂学说,这一点尤其明显。然而,尽管柏拉图关于灵魂不朽的看法可能直接来源于毕达哥拉斯主义,但在对话录中,关于灵魂的复杂理论最终仍然属于柏拉图原生的哲学观点。事实上,柏拉图的灵魂学说完全是在他的理论哲学框架内部发展出来的。尽管灵魂学说中存在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柏拉图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发展了这个论点。柏拉图在方法上采用了毕达哥拉斯学说,这正是我们称之为柏拉图通过一种“美好的进路”(beautiful path),调解(或调和)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初步尝试(Cornelli 2013)。在灵魂学说中,这一点尤为明显。同时,柏拉图似乎还依靠了一些俄耳甫斯的材料来建立他的理论的重要部分:这种历史学、语言学和哲学的工作,被Diès(1927)称为“转化”(transposition)。


因此,本课程将探讨在柏拉图伦理学和认识论中,灵魂理论所依据的俄耳甫斯-毕达哥拉斯主义来源,并特别关注柏拉图的对话《斐多》、《美诺》、《理想国》和《斐勒布》







(三)上大-社科院  | 学术圆桌14:比较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材料、问题与方法


No.14

世界史学术圆桌


比较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

材料、问题与方法




内容简介







比较是一种经典的历史研究方法。当今全球史的蓬勃开展,使得文明、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迎来新的热潮。比较研究,既可以运用在历史研究中,也可以用来考察历史写作与编纂的异同。以往的比较史学研究,大多以中西史学交流中的史家与史著为研究对象。不过,比较史学研究不应仅限于此,而应具有更广阔和多样的可能性。无论是材料、问题抑或方法,实有革新之必要,世界各地的历史书写中蕴藏着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鉴于此,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拟于2023年6月27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材料、问题与方法”的圆桌会议。我们邀请了国内外十余位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资深学者与青年学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什么能够成为比较史学研究的材料?比较史学研究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往的比较史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的范式?未来,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比较史学的研究?


时间、形式及地点







  时间   

2023年6月27日(周二)

14:00-18:00

  形式  

线下研讨会,开放线上会场

线上会场报名:请提供姓名、所属机构至hanzhangtu@shu.edu.cn


  地点  

上海大学文学院406会议室


会议议程







14:00-14:10

主持人:吴浩(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致辞:张勇安(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14:10-14:30

一、引言王晴佳(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杰出教授):

“内外结合、博约相济”:史学史研究的两个思路和两种准备

14:30-15:45

二、主题发言陈恒(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反思史学史研究的内涵、边界和路径

吴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没有历史理论指导的史学史研究是空洞的

吴晓群(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两种历史理性与书写方式:古代中希史学之对观

张旭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全球史的地方化与民族国家历史的全球化

比较与反思


李隆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比较单元视角下的西方史学史

15:45-16:15

茶歇

16:15-17:00

三、青年学者与谈

杨力(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日妇女史研究


林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美国妇女史研究的跨文化视野


张一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史学史的全球化与地方化


屠含章(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比较史学中的影响研究

17:00-17:40

四、交流与互动

开放给现场与线上的听众提问,由主持人邀请参会嘉宾作答。

17:40-18:00

五、总结发言

吴浩



主办单位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

上海大学世界史学科

协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


海报 | 张欣怡

编辑 | 文思懿

编审 | 杨长云





 ▶ 声明 ◀

—————————————————————————

“全球研究论坛” 所发布、转载、组织的文章、演讲、发言,所有内容与看法仅属于

原作者与原讲者,不代表“全球研究论坛”的立场和观点。

  “全球研究论坛”所组织的讲座/活动之影像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版权,归演讲嘉宾及“全球研究论坛”所有。欢迎听众参会,但未经许可,请勿私自录音、录像、编辑、

传播。

 媒体合作,敬请联系 

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

——全球研究论坛——

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是一个跨学科与全球研究的全球学术平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史、亚洲史、全球史;全球政经与社会;中外文学、世界文学;全球城市和城市研究;文化与媒介研究;中外哲学、世界哲学;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等。」

—————————————————————————

 ▶ 联系方式 ◀

网站中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zh

网站英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

邮箱: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B站官方频道:全球研究论坛: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1622402783

微博: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https://www.weibo.com/u/7838557265

Twitter:"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GS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globalstudiesfor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091445253


—————————————————————————

 ▼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加星标(现在关注公众号没有限额哦)

也请多多一键三连:转发、点赞、收藏

感谢。


本篇编辑:唐浙

微信编辑:何元博、李傲雪、唐浙、张芊芊

微信平台推广:何元博

其他平台编辑:唐浙

其他平台统筹:唐浙、李傲雪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学术平台 创始人

----陈丹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