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城市·从长安洛阳到夔州|马鸣谦于赓哲对谈杜甫征旅&唐诗中的洛阳

本文转载自:

“我心中的洛阳”——读者交流会
 
时间
9月11日15:30
 
地点
想像书店
 
对谈嘉宾
马鸣谦&于赓哲

主持
王小朋



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

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闻一多




《征旅》

作者:马鸣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风物之美》

作者:马鸣谦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征旅》是小说家马鸣谦计划中的“诗人传三部曲“的第一部,聚焦杜甫在峡中的三年,尤其是在夔州的两年生活,向前追述他在青春时代、旅食长安的十年和蜀中岁月的片段,向后也带出他出峡后的尾声,而夔州时段是小说叙事上最佳的黄金分割点,也是本书最重要的篇章。小说在叙事形式上做了非常成功的探索:除了第一乐章“入峡”部分有穿插性的回忆段落,基本上还是采用了常规的线性时间叙事。不过,在线性时间叙事中也叠合、糅入了不同人物、不同视角的平行叙事,即以杜甫的主观视角为主,根据情况再同步穿插多种视角。整部小说可读性强,生动地刻画杜甫和围绕在他周围的人物群像,艺术感染力强,是一本近年来难得的小说佳作。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将时段定于隋唐,将空间定于洛阳,是一部体例独特的唐代文学史话,试图描绘一幅洛阳诗歌文学的全景图。从引言开始,对洛阳都城史做了一次“速写”,继而转入城市史、文学史、制度史的横向轴线,尝试破解唐诗得以繁荣的原因,回溯诗歌文学在隋唐之际的演变轨迹,探寻古都洛阳隐藏的文化密码。后半部分落脚于具体的人与事,将唐代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与历史事件穿插叙述,以诗人生活行迹与地理空间彼此印证,使读者宛如梦回大唐洛阳,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学游赏之旅。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风物之美》从唐诗中的生活风物这一侧面,努力呈现古都洛阳的细节面貌。有如一幅古都洛阳的城市导览图,依循由外而内的空间顺序展开书写,从都城周边的驿道、离宫至城内的宫阙、河道桥梁、里坊与寺院,囊括了唐代洛阳大部分的地标名胜,结合这些地标上留存至今的文化遗迹、历史记载与传说,描画出一幅立体、浪漫、瑰丽的古都画卷。继而笔致从城市空间转入岁时节气、造园、丽人与花卉等主题,从大量风格各异的咏洛诗入手,生动展现了唐代洛阳城市生活的诸面相。字里行间既充满了诗歌文学的风雅趣味,也流动着洛阳唐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光影。


千年古都,盛衰沧桑,隋唐群星,荟萃扬光。

不到洛阳城,不能解大唐的典雅与富丽;

不读咏洛诗,不能知唐诗的浪漫与情致。


洛阳是喧哗的欲望之城,有人得意,也有人失意,

有人沉迷其中不得自拔,也有人看透世情后选择离开。

但不管如何,洛阳总是引人怀想的。

……




嘉宾介绍


作者/马鸣谦


生于苏州,祖籍浙江绍兴,作家、诗人、译者。著有长篇历史小说《隐僧》《无门诀》《降魔变》等。小说创作外,也从事文学译介,已出版奥登文集译作三种,分别是《战地行纪》 《奥登诗选:1927—1947》和《奥登诗选:1948—1973》,此外还译出了狄更斯小说《双城记》和《松尾芭蕉俳句全集》。

近10年来潜心钻研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计划陆续写成以唐代诗人杜甫、李商隐、白居易为主题的“诗人传三部曲”。《唐诗洛阳记》2本正是小说三部曲的真实背景与历史舞台。



嘉宾/于赓哲


1971年生于陕西咸阳。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硕士,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有古代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医疗社会史等。

主讲国家级网络精品视频公开课《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由小见大的历史》,并出版同名图书。受中央电视台邀请登陆《百家讲坛》讲授《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大唐巾帼传奇》《开元盛世》《隋唐百姓的生活》。




不能参加现场活动的书友请在想像书店的微店平台预订签名书



请识别上图二维码购买马鸣谦老师著作


《征旅》在深入理解杜甫的诗歌文本的基础上,透过细腻的合理的文学想象,将原先横亘在面前的古人与今人、过去与现在、诗与生活之间障碍壁垒,打通、拆除。由此杜甫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标签、一个被偶像化的大诗人,他变成了你我可以感知、可以接触、可以了解的一个同时代人。





请识别上图二维码购买马鸣谦老师著作


马鸣谦在书中写道:回溯历史这条长河,史籍有如蜿蜒的河道,存留了洛阳历史的延伸走向,而文学有如河道中流动的活水,以更具体、细微、生动的形式,记录了过往生活在洛阳的人们的生活面貌和感情思想。循着已被勘定的河道,以手掬水,可以探测水流的缓急,了解其清浊,体察其温度。





请识别上图二维码购买于赓哲老师著作


于赓哲老师说:朝是开放包容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青春期的最后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很多人也有才华,但似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李清照或苏轼那样个性突出的文人不是主流。唐朝的人没有“模板”,不管你讨厌还是喜欢,他就在那里,他们特别有个性,特别有故事。如果不能活灵活现地呈现唐人的故事,唐代历史就要减色一大半。


(题图为明代画家谢环作品《香山九老图》卷,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The 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声明 ◀

—————————————————————————

“全球研究论坛” 所发布、转载、组织的文章、演讲、发言,所有内容与看法仅属于

原作者与原讲者,不代表“全球研究论坛”的立场和观点。

  “全球研究论坛”所组织的讲座/活动之影像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版权,归演讲嘉宾及“全球研究论坛”所有。欢迎听众参会,但未经许可,请勿私自录音、录像、编辑、

传播。

 媒体合作,敬请联系 

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

——全球研究论坛——

Global Studies Forum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是一个跨学科与全球研究的全球学术平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史、亚洲史、全球史;全球政经与社会;中外文学、世界文学;全球城市和城市研究;文化与媒介研究;中外哲学、世界哲学;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等。

—————————————————————————


 ▶ 联系方式 ◀


网站中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zh

网站英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

邮箱: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B站官方频道:全球研究论坛: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1622402783

微博: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https://www.weibo.com/u/7838557265


Twitter:"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GS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globalstudiesfor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091445253


—————————————————————————


 ▼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加星标(现在关注公众号没有限额哦)

也请多多一键三连:转发、点赞、在看

感谢。


本篇转载编辑:陈丹丹

微信编辑:何元博、李傲雪、张芊芊

微信平台推广:何元博

其他平台统筹:李傲雪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学术平台 创始人

----陈丹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