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大家关注本号,设为星标。点击上方蓝字【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Forum】,点击【…】,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相关阅读:
全球电影 中国声音| 哥大北大学者对话《脐带》导演乔思雪:象与思,电影-哲学作为一种可能
中国艺术家在全球|伦敦曲磊磊&纽约女性艺术·哈德逊河谷展览
全球文艺·当代中国|魏美玲《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当代中国舞蹈文化》
全球文艺·中国舞|魏美玲《革命的身体》分享会
全球文艺·中国戏曲|梅葆玖弟子魏海敏哥大谈京剧
全球文艺|千野拓政:我们走向何方?-从《三体》和《灌篮高手》说开去
书籍推荐 |黎小锋、贾恺:《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访谈录》
影视研习所 2023-05-27 12: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活跃在创作一线的当代中国知名纪录片导演的访谈,涉及纪录片的基本方法、创作伦理、价值评判、跨界可能性、未来趋向等纪录片制作者、爱好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访谈持续多年,反复补充,不断扩展,不期然间,体现出导演本人的观念发展脉络和人生变化轨迹。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部访谈录似一部长期跟踪的纸上纪录片。与此同时,本书也针对当代中国纪录片人的创作方式、身份认同、美学取向、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黎小锋,2007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12—2013年访学于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现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纪录片创作》等书籍。2010以来,担任海上影展暨论坛策划、主持。作为导演/摄影的纪录片《游神考》《昨日狂想曲》《遍地乌金》《我最后的秘密》《夜行人》等曾在山形纪录片节、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哥本哈根纪录片节等诸多海外海内影展入围、获奖。贾恺, 2009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17—2018年访学于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现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出版有《弗拉哈迪纪录电影研究》(译著)、《纪录的乌托邦》(专著)等著作。作为联合导演/剪辑,与黎小锋合作的纪录片先后在数十个海内外影展入围、获奖,在NHK、SMG等电视频道播放,并被芝加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学术机构收藏。
目录
郭熙志访谈:影像书写,从“直接电影”“私影像”到“自然主义”纪录片
精彩书摘
受访者:丛峰,诗人、导演,主要作品有《马大夫的诊所》《未完成的生活史》《地层1:来客》《地层2:软流层》等,作品曾入围众多国际影展并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NETPAC(亚洲影评人协会)奖、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导演协会奖等时间:2015年5月中旬、2020年4月17日方式:短信、电子邮件黎小锋(以下简称黎):请谈谈你的大致成长经历,包括从小的爱好、接受的是怎样的专业教育。你从何时开始诗歌创作的?诗歌与你现在从事的纪录片这一行有什么样的关系(希望谈到转向纪录片的契机)?丛峰(以下简称丛):1996年前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写东西,这之后有三四年的时间,每天一定要逼迫自己写点什么,否则这一天是过不去的。中间有段时间,我遇到了感知和表达的瓶颈,同时开始拍照片,这可能是我有意识的影像努力的开始。我开始拍纪录片——开始电影工作,完全是因为受到拍片5年前我在甘肃古浪的生活经历的刺激,想找到一种合适的、直接的手段,来传递那种感受,所以这是一个开始,也是2005年之后的10年我的工作重心转向影像的开始。我没有刻意去想过或探究过诗歌与电影的关系,因为在下意识层面上,一个人的感知—表达方式大抵是统一的。黎:能否介绍一下你使用摄像机、录音设备的历史?你对画质、音质的理解?前几年你又在收集较低配置的摄像机去拍摄甘肃题材,与现在的潮流逆向而行,这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认识?丛:我的第一台设备是索尼的PD150,是从朋友的朋友的手里买来的二手机器。关于甘肃的几部片子都是用PD150拍的。这台机器可能最早就有问题,录音的自动电平功能后来才发现是失灵的,给后期制造了不少麻烦,因为录音始终用的是PD150自带的随机话筒。我刚拍片子时,一个专门卖电影器材的网站的人颇不屑地告诉我“PD150的话筒是拍不了纪录片的”,我不知道她的依据是什么。我去年找PD150机器,倒不是为了去拍新的,是因为老机器已经彻底报废,而10年前拍的很多素材没有完整地采集过,想做一个数字素材档案库,有利于保存。也可能是先入为主,PD150的画面质感,手提摄像机的那种分量,都让我怀念。高清也许只是一种写实或现实主义的幻觉而已。一部纪录电影在观看者身上唤起的那种真实感,绝对不是由画面清晰度决定的。我不排斥好的设备,只是恰当的、贴切的。高清意味着赋予被拍摄的人和物以更多可见的、似乎有意义的细节,用这些细节来彰显被摄者(物)具有“个性”,而有时“低清”模糊消解了这些细节,对于反映这个社会的本质,似乎倒更为贴切。一段手机视频也不会妨碍,甚至会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这个社会的现实。我目前偏爱低端设备,因为随意、简单、皮实,坏了也不可惜。或者说,拍什么、用什么拍,已经非常不重要了。我正在做的作品都是用网上下载的视频剪辑的,而且我特意下载了不清晰的版本。黎:“黄羊川”系列的缘起是什么?《马大夫的诊所》《未完成的生活史》在拍摄之前,有无进行系统的规划?是否还有后续计划?丛:确切地说应该是“古浪”系列。就是因为在那个地方生活过一年,促成了我的电影工作的开端。上面提到的这两部都是有规划的、阶段性进行的。这个系列仍在继续,新的和老的材料都在手上,但将会脱离之前的面貌。对我而言,这一对农村、乡镇、县城区域的考察与阐释工作需要更为深入地展开,要引入新的方法。黎:印象中,《马大夫的诊所》有个比较常规的开头,与随后那些场景不大一样,当时是怎样考量的?能否谈谈该片的剪辑逻辑?是否可以说你的“镜头简单、质朴到近乎笨拙,但每个场景里都有生命的气息涌动”?这是基于一种怎样的美学态度?丛:因为我不是学院出身,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只能靠直觉来行动,并从其后果中吸取教训,或者继续延伸前进。剪《马大夫的诊所》的时候,想把大夫当作一个空间—舞台的主持人,所以开头和结尾都是他出现,而中间他基本成为背景,具体剪辑逻辑现在记不清了,工作总是细微的。我想尽量去掉矫饰,找到本质性的电影语言,也许这就是我想说的“贫乏电影”的含义之一。黎:纪录片在拍摄阶段、剪辑阶段是否有必要与拍摄对象一起观摩、讨论素材?如果一起观摩、讨论的话,是有选择地呈现素材,还是无保留地呈现素材?丛:我觉得不太可行,但如果一起观摩、讨论,当然也会产生有意思的结果,比如马林•卡米茨拍工人的片子,片名我忘了,那部电影我记得就是不断讨论的结果。电影,或者说纪录电影,只能是对现实有限的并且必须是主观的表达,无保留地呈现素材是不具有操作性可能的。黎:《未完成的生活史》给主要拍摄对象看过吗?我好像看到片尾制片名单中有他们的名字。如果看过,他们有何反应?丛:没有给他们看过,但2011年回甘肃时我告诉他们中主要的几个朋友说我做完了,但没有拿过来,因为我觉得县城是个小社会,这部片子又是讲这个小社会的,拿回来放映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哪怕私下给几个朋友放,也难保他们会不会酒后在什么场合说出去。我说等你们以后来北京时我给你们看。这部片子这一点很困扰我,好像观众只能是陌生人。黎:《未完成的生活史》里没完没了地喝酒,你都在陪着喝吗?你的酒量如何?喝多了的时候怎么拍摄?喝酒给你的创作带来什么可能性?丛:这是由那部片子的拍摄状态所决定的。我甚至不是配合,是主动参与,那种场合作为旁观者应该会很滑稽。那个阶段喝酒既是拍摄的内容,也是我每天晚上个人所期待的东西,最后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对这种酒精生活的依赖和缺少酒精时的空虚。黎:近年来,你在主张“贫乏电影”,能大致阐释一下这种电影观念吗?这种观念在你的创作中是怎么具体展现的,能否举一些例子?丛:不挑剔现实的、本质的、去掉矫饰的……不好用几句话简单概括。我写过一句“贫乏电影并不贫血”。黎:《地层1:来客》(以下简称《地层1》)已经介入纪录片、实验电影与剧情片之间,这是因为什么样的契机?在废墟中拍摄剧情化场景时,怎样理解及体现自己的导演身份?丛:开拍的时候靠一股盲动的热情,另外也是因为那个场地随时都可能不复存在,所以只能迅速动手,边拍边想,这也造成了从一开始这部电影的面貌就很模糊。我称片中两位朋友的角色为“导游—演员—经验提供者”,也在电影中同时赋予他们几种不同的“功能”。拍摄的前三分之一很吃力,完全不确定这部片子会往什么地方去,所以导致最终片子的形式相当开放,后期剪辑的时候既充满可能性,又随时面临崩溃的危险。黎:总体上,能否结合你的纪录片创作历程,从《马大夫的诊所》《未完成的生活史》到《地层1》,谈谈你在纪录片创作观念与方法上的认识、转变及思考?丛:居伊•德波的《分离批判》中有句旁白:“要使纪录片去神秘化,就必须消解它的主题。”从开始拍片的时候起,我就这么认为。纪录片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这并不是说剧情片更优越,实际上陈腐的剧情片比陈腐的纪录片还要多,而是说需要回到大的电影书写的概念上了,还有更多电影的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声明 ◀
—————————————————————————
“全球研究论坛” 所发布、转载、组织的文章、演讲、发言,所有内容与看法仅属于
原作者与原讲者,不代表“全球研究论坛”的立场和观点。
“全球研究论坛”所组织的讲座/活动之影像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版权,归演讲嘉宾及“全球研究论坛”所有。欢迎听众参会,但未经许可,请勿私自录音、录像、编辑、
传播。
媒体合作,敬请联系
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
——全球研究论坛——
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是一个跨学科与全球研究的全球学术平台。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史、亚洲史、全球史;全球政经与社会;中外文学、世界文学;全球城市和城市研究;文化与媒介研究;中外哲学、世界哲学;女性研究与性别研究,等。—————————————————————————
▶ 联系方式 ◀
网站中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zh
网站英文版:https://www.globalstudiesforum.com/
邮箱:globalstudiesforumofficial@gmail.com
B站官方频道:全球研究论坛:https://space.bilibili.com/3493291622402783
微博:全球研究论坛GlobalStudiesForum:https://www.weibo.com/u/7838557265
Twitter:"Global Studies Forum" @GlobalstudiesGS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globalstudiesforu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091445253
—————————————————————————
▼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加星标
也请多多一键三连:转发、点赞、在看
感谢。
▲
本篇转载编辑:陈丹丹
微信编辑:何元博、李傲雪、张芊芊、刘姗姗
微信平台推广:何元博
其他平台统筹:李傲雪
"全球研究论坛"(Global Studies Forum)全球学术平台 创始人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