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研究】美国大萧条中女性就业的“乘风破浪”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量化历史研究 Author 毛培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512篇推送
美国大萧条时期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
(图片来源:世界数字图书馆)
大萧条带来的“经济之殇”影响深远。经济衰退会减少家庭的预期收入和引发家庭成员的长期失业。当丈夫陷入持续失业状态时,家庭财产流失、债台高筑,试想一下,为了维持必要的生活水平,已婚女性是否会进入劳动力市场?本文作者 A Bellou和E Cardia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对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女性就业情况展开研究。
作者首先对1901年以来的美国企业破产、失业率进行了描述,如图1所示,主轴(左)衡量失业率和总负债率,副轴(右)衡量企业破产率,灰色阴影区域表示经济衰退期。由图1可知,企业破产率和总负债率的变化与经济周期同步,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1920-1921年,失业率和总负债率一年后企业破产达到一个峰值,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失业率明显高于一战前的衰退期。作者使用1929年至1932年间的平均破产率和1910年的破产率的变化来衡量大萧条的严重程度。
图1 1901年以来美国企业破产、负债和失业率
接下来,作者整理了美国不同女性年龄组(16-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和55-64岁)分别在1910年、1930年、1940年、1950年、1960年五个时间点的重复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大萧条对女性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在没有大萧条的假设前提下,企业破产在制造业和贸易集中的部门发生概率较高,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平均变化在企业破产率低或高的州基本一致,且大萧条前的女性劳动力供给与大萧条期间的企业破产无关。
在大萧条时期受冲击程度严重的州,1930年所有年龄组女性参加工作的人数就会增多,且对在1930年16至34岁的女性群组(表1中的实线)和16岁以下女性群组(表1中的虚线)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的劳动力供给影响均积极显著。大萧条增加了女性进入职场的概率,特别是对于在1930年16-34岁的女性群组,她们的整个人生就业状况几乎都与大萧条有关,直到她们在20世纪60年代退休。
表1 大萧条对不同年龄组女性就业的影响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特殊女性群组(1930年16-34岁)的特征。在受大萧条影响程度越严重的州,女性的工作时间就越长。从职业和行业分布来看,这一群组女性更有可能从事白领工作,如管理、文员等职业,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贸易部门以及服务业;从人口统计而言,这一群体的职业女性平均受过12.5年的教育,结过婚的可能性较小,但经历过大萧条的已婚女性比未婚女性进入职场的可能性更大。
最后,作者解释了大萧条对女性就业产生影响的路径。大萧条是女性选择进入职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在传统就业市场上劳动参与率非常低的已婚女性群体,当面临大萧条冲击时,也会选择进入职场;同时,在企业破产率越高的州,女性就业率越高,而且禁止雇佣已婚女性和结婚后解雇女性的就业障碍都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在短期内,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会增加一个家庭收入,但从长期来看,大萧条降低了职场中女性的工资,这主要源于女性就业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也就是说,由于大萧条导致家庭永久收入显著下降,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停留更长时间,就业市场上劳动力市场供给增加;或者是受大萧条冲击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形成的工作习惯,从而导致女性劳动力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受冲击严重的州经济复苏缓慢,经济体结构发生改变,使职场女性的收入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大萧条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产生了长期影响。
通览全文,作者考察了大萧条严重程度与在大萧条时期处于工作年龄的女性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大萧条冲击程度越严重地区,女性越倾向进入职场乘风破浪。女性进入就业市场,短期内增加了家庭收入弥补家庭财产损失;这些女性会持续工作到退休,且受大萧条影响,这部分女性的工资收入习惯性较低,从而长期影响整个劳动力市场供应状况。
文献来源: Bellou A , Cardia E .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rise of female employment: A new hypothesis[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2021.
原文链接: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教授)和龙登高(清华大学教授)及其团队——林展(中国人民大学)、熊金武(中国政法大学)、何石军(武汉大学)、蒋勤(上海交通大学)、彭雪梅(中山大学)等人负责。向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量化历史研究经典、前沿文献。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邮箱: lianghualishi@sina.com。
轮值主编:熊金武 责任编辑:彭雪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