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岁杀母,13岁锤杀双亲,18岁屠杀校园,我们如何读懂“杀人少年”?

凹叔 磨铁书友会 2020-11-06



大叫好,我是凹叔,今天我要跟大家讨论的话题过于惨痛过于血腥,请先与我一起深呼吸一分钟。


2018年12月31日,当大家商量着怎么跨年,情侣甜蜜的享受烛光晚餐,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电视机前,看跨年晚会的时候,在湖南衡阳这个地方,一个13岁的男孩锤杀了自己的父母。

 

离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湖南12岁少年杀死亲生母亲事件,不到一个月。



父母是自己的“杀人凶手”

 

对于这个用残忍的手段,杀死自己亲生父母的13岁男孩罗某,所有人都表示,这是个被溺爱长大的孩子。

 

从小到大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钱没少花过,但是就因为这一次,要钱打游戏,他爸没给他,他就把父母都杀了。事后,他还能淡定的去网吧上了2个小时的网。

 

案发现场的铁锤


罗某的母亲是先天“智力障碍”,家里只有父亲一人赚钱养家,父亲为了家里,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日子慢慢好了起来,但是却少了陪伴。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过分溺爱带来的骄纵,也许是罗某变成一个杀人犯的原因。

 

但是,这并不是所有未成年杀人犯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甚至一些良好背景的家庭,也会出现未成年人操纵暴力事件的情况。


积极健康的家庭同样会出现“杀人犯”

 

1999年4月20日,美国发生了一起,截至当时,美国最严重,影响最大的校园枪击案——科伦拜恩枪击案。

 

科伦拜恩枪击案改编电影《大象》预告片


“科伦拜恩”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杰弗逊郡的一所高中,而这场枪击案的两位主角,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都是这所高中,高三即将毕业的学生。

 

埃里克(左) 迪伦(右)


在这场暴力事件当中,最后有15人死亡,24人受伤。在这份15人的死亡名单里,也包括两名凶手,埃里克和迪伦。

 

而对于迪伦,与其说这是一场暴力事件的计划,不如说是一场“自杀计划”。

 

在事件发生后,迪伦的母亲从一开始的崩溃、不相信,到慢慢探索儿子生前不为她所知的一面,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最后写成了一本书,记录了她眼中的迪伦,到真实的迪伦的样子。


《谜一样的孩子》

[美]苏珊·克莱伯德 著

花一城 译

磨铁图书出品

 

所有的母亲都在祈祷自己的孩子活着

只有她在祈祷自己的孩子死

 

当迪伦的母亲苏珊,在公司接到电话,听到科伦拜恩中学发生枪击事件,她第一反应是,希望儿子不要被伤害到,一路上慌张、恐惧的回到家,发现警察围绕着她们的家。

 

后来在警察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迪伦和他的朋友埃里克是这场枪击案的凶手,并且应该在事件中饮弹自杀了。


监控视频影像资料


最开始迪伦自杀的事情并不确定,警察也不会透露太多信息,但是苏珊在心里却在祈祷,自己的儿子真的死掉了,她没法想象自己的儿子杀掉这么多人之后还活着的话,她该如何面对。

 

也许大多数人面对苏珊,会觉得她是一个杀人犯的母亲,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也是一个自杀者的母亲。

 


她不仅要承受丧子之痛,还要承受儿子是一个这么暴力、血腥事件的执行人。

 

她也不断的问自己,迪伦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迪伦要做这样的事情?


母亲眼中的“阳光男孩”为什么举起了枪?

 

迪伦不同于湖南的两起杀掉至亲的孩子,他的家庭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健康、幸福的。

 

父亲是地球物理学家,常年在家工作,在迪伦放学后会跟父亲讨论体育,交流生活,所以迪伦并不缺少陪伴。

 

母亲一直从事慈善事业,在社区大学当老师,经常面对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而且有犹太血统,所以母亲一直教育孩子要友善,不能有任何的种族歧视。

 


苏珊在书中反复提到,迪伦在她眼中是一个阳光男孩,朋友很多,成绩也很好,甚至在初三的时候因为数学成绩好,可以先去高中读数学班。

 

虽然迪伦做了这么可怕的事情,但是苏珊这些对孩子的描述,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母亲在为孩子“洗地”、“博同情”,而是苏珊在不断的发掘迪伦的故事后,发现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


孩子在父母面前和父母背后

有着不同的生活

 

迪伦在父母眼中是一个,成绩优异,有点害羞,自尊心强,从不让人操心的孩子。


但是在父母背后,迪伦在学校会受欺负,会有人取笑他,会有人走路时故意撞他,慢慢这些事情的堆积,让迪伦患上了抑郁症,而且有了自杀的倾向。

 

电影《大象》截图


苏珊在迪伦留下的日记中得知,他在出事的两年前,就已经有自杀的念头了,服用抑制抑郁症的药也有不短的时间,而苏珊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甚至在出事的前两周,迪伦还在跟父亲计划大学宿舍如何规划。所以事后苏珊才怎么也不相信儿子会自杀,她在思考,这一切是计划的,还是一时兴起?

 

但是当发现这一切是精心策划的之后,她不理解。专家给出的原因是,很多自杀者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想要自杀的念头,会故意做出一些误导别人的事情。

 

电影《大象》截图


苏珊开始觉得,曾经自认为非常了解的儿子,现在离自己脑海中的形象越来越远。而又想到儿子在学校中所遭遇的一切,又非常心痛,认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终止“校园暴力”的方法只能以暴制暴?

 

很多遭遇校园暴力的孩子不敢跟老师或者家长说,他们会觉得大人的介入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所以有很多悲惨的结局——

 

要么导致被害者致死或自杀,要么会像埃里克和迪伦这样,扭曲了心态,以暴制暴,让事情变得更加残暴。


电影《大象》截图


也有专家统计过校园枪杀案中的凶手,大部分都是因为在学校期间遭受过校园暴力。埃里克和迪伦就是这样,但是两人的情况又有不同。

 

也许迪伦没有遇到埃里克,迪伦就不会搅入这场血腥的暴力事件中,因为迪伦从一开始只有自杀的念头,直到遇到埃里克,日记中才提到“杀人”。

 

电影《大象》截图


在很多影像资料中也有发现,迪伦似乎很“怕”埃里克,害怕违背埃里克的意愿。

 

比如,两人拿着枪在校园里屠杀的时候,录像显示在埃里克看不见迪伦的地方,迪伦会放走同学,埃里克也会时不时的回头找迪伦,看看迪伦有没有跟他一起坚持。

 

电影《大象》截图


在之后专家的分析中推测,埃里克更偏向于“杀人”,所以到最后自杀也无所谓,而迪伦更偏向于“自杀”,既然已经要死了,再杀几个人也没关系。

 

无疑埃里克是一个很有煽动力的领导者,迪伦是一个被动不会拒绝的服从者,这两个人性格上的互补配合,完成了这次的屠杀。

 

看完这本书,让我脊背发凉,不是因为两个十七八岁的学生做了这么残忍的事而恐惧,而是在感叹校园暴力如此可怕。


电影《大象》截图


迪伦在结束生命之前清空了自己的电脑,苏珊在迪伦的各种笔记本上尽力搜索着他生前留下的文字,我能感受到一个心碎的母亲,在面对突然降临的灾祸,那种绝望和无助。


迪伦留下的文字也确实让人心痛——


“当我以肉身之躯存在时,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一切都是那么毫无意义。我被造成了人的样子,却没有作为人而存在的可能。”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悲哀的、寂寞的、孤独的、无可救药的人。”


我不禁开始思考,当孩子有计划、有预谋的想要隐藏真实的自己,父母又如何准确洞察孩子的内心呢?



【磨铁书友会】


抽奖送书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编辑 | 小   刀

监      制 | 袁复生



凹叔特别推荐


了解了科伦拜恩枪击案,你还可以读李松蔚的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

李松蔚 著

李松蔚: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知乎心理学领域优秀回答者。一个女孩的父亲,同时是在心理治疗、心理咨询领域获得ding尖学位的资深专家,在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家庭治疗两个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教学,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是在网络颇具人气的心理学写作者,在杂志长期开设个人专栏,并开设网络音频课程《洞悉相处之道》,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这本书旨在告诉大家,对于家庭,我们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每个人都不自由,每个人也都是自由的。 ——李松蔚


身为成年人,你无时无刻不处于,纷繁复杂的关系之中。你或许以为,幸福由成就感决定,但其实:关系的状态决定了你是否幸福。而你是否知道,关于相处,你80%的常识都是错的。


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将复杂而系统的心理学概念,从育儿、家庭系统、亲密关系、认知方向等出发,以“系统式家庭理论”为支撑,以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帮助你抛弃传统的人际观,颠覆你处理问题时的惯性思维,让你学会放弃“控制”、放弃“是非”、放弃“说服”,选取复杂而有用的心理学理论,把生活中的心理案例进行系统化拆解,学习到课题分离、界限等心理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颠覆我们的认知局限,化解陈年的关系困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