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从头到脚,连鼻腔深处,都是人类的骨灰”

凹叔 磨铁书友会 2020-11-06

大家好,我是凹叔。


不久前,凹叔在作家张嘉佳写给老友蒋唐宋的一篇悼文中,看到了这句话——


愿人们沉睡时纷纷梦到

永不落地的星辰,

愿人们喝醉时纷纷想起

年少曾读过的诗篇。


“永不落地的星辰”,不由得让人想到永生。

 

《神盾局特工》第一季结尾时,珍玛和菲兹一起被困在海底时,说过一段能给人带来同样感动的话:


 

“现在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个粒子,都曾经是构成别的事物的一份子,将来又会构成别的新事物……”

 

他们明明是在用最理性的话解释死亡,让我们直面“万物皆为宇宙之尘埃”的事实,但这却并不使人感到哀伤或者凄凉,而是感动于一种宇宙级的浪漫。

 

原来我们和我们爱的人,都不会消逝。我们同样来自浩瀚的宇宙,最终,我们会在浩瀚中重逢。

 

分享一组理科生情话


凯特琳·道蒂在她的书《好好告别》中,表达了相似的死亡观。

 


我明白,原子构成了我的肉身,我的心脏、指甲、肾脏、大脑都是原子组成的。这好比一个通用的贷款计划,等时候到了,我就要把这些原子还回去。


——《好好告别》


身高近1米8,毕业于中世纪历史专业的凯特琳·道蒂,是别人眼中又酷又怪的女孩,当同龄人都在为恋爱、护肤、变美和追星而疯狂时,她却一股脑扎进殡葬业,当起了一名殡葬工,每天和亡者打交道。而且一待就是6年。

 

道蒂说她想找到一种更科学的生死观,让殡葬事业不再那么神秘,不再让人们惧怕。

 

由于八岁的时候在百货商场目睹的一场坠楼事件带来的心理阴影,道蒂开始对“死亡”着迷。


她坚信自己必须讨好死神,才能与死亡和解。她说:“死亡激发我们作为人类所拥有的每一种潜能和毁灭欲望。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她渴望了解关于死亡的一切事,历史,宗教,民俗,心理,现实政策等。她认为人们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生的态度,而“回避死亡”是绝大多数人、民族选择的态度。但是她认为,客观、乐观地看待死亡,才能在有生之年活得更积极、更有意义。

 

 凯特琳·道蒂

 

带着这种理想主义,道蒂开始了自己的殡葬人生涯。


她说,自己曾是个哥特风的拥趸,青春期干得最多的事儿就是逃学、夜不归宿然后跑到各种哥特风和性虐/恋物俱乐部。白天是穿校服的乖乖女,晚上就换上黑色乳胶长裙去SM俱乐部挨鞭子。她曾以为在火葬场工作就是把尸体丢进火化炉,然后翘着二郎腿吃草莓听音乐。然而,一切都跟她想的不一样。

 

上班第一天就是给死去的老大爷刮胡子。要温柔,要顺着皮肤肌理,不能刮出口子。


↓道蒂给尸体刮胡子↓

一个女孩永远都记得她刮过的第一张死人脸。比初吻和失贞更尴尬的,也只有这个了。当你手里攥着一把粉色的塑料刮胡刀,站在一具老头的尸体前时,时间从未过得如此漫长。    


在刺眼的荧光灯下,我盯着可怜的、一动不动的拜伦,足足看了10分钟。拜伦是他的名字,至少挂在他大脚趾上的标签是这么写的。我不确定拜伦是“他”(一个人)还是“它”(一具尸体),但是在亲密接触之前,我至少得知道他的名字吧。    


拜伦是(或曾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长着厚厚的白发和白胡子。他一丝不挂,除了我围在他下半身的一条单子,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是想保护什么——逝者的尊严,我猜。   

 

他的双眼像两只泄了气的气球,就那样摊在眼眶里,望着无尽的深渊。如果情人的双眼是清澈的湖水,那拜伦的眼睛就是一汪臭池塘。他嘴巴扭曲,半张着发出无声的尖叫。


“嗯,嘿,麦克……”我在准备间呼唤我的新老板,“那么,我猜我该用点儿……剃须膏什么的?”  麦克走进来,从一个金属架子上拿下一罐“霸烁”剃须膏,让我注意不要留下划痕。    


“你要是把他的脸划破了,我们可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所以小心点儿,知道吗?”好吧,小心点儿,好像以前我一直都很小心地“给别人刮胡子”似的。但我从来没给人刮过。    


我戴上胶皮手套,戳了戳拜伦冰冷、僵硬的双颊,抚过长了好几天的胡楂儿。干这活儿真没有什么成就感可言。我从小一直以为,殡葬师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精通尸体处理,根本不用普通人动手。不知道拜伦的家人会不会知道,一个毫无经验的23岁女孩正拿着刮胡刀,准备给他们挚爱的亲人刮脸。  


我试着把拜伦的双眼合上,但他布满老年斑的眼皮像百叶窗一样,刚一闭上就弹开,好像非要看着我干完这活儿才行。我又试了一次,还是不行。“嘿,拜伦,我不需要你在这儿指手画脚。”没人回应我。 


他的嘴巴也合不上。我可以用力把它闭上,但几秒钟之后又弹开了。不管我做什么,拜伦都不打算做一个在午后享受刮脸的绅士,温顺地任由剃须师傅摆布。最后我宣布放弃,直接把剃须泡沫喷在他脸上,然后笨手笨脚地抹匀,活像《阴阳魔界》中用手指涂鸦的阴森小孩。


 “不就是个死人吗?”我自言自语,“就是一摊腐肉,凯特琳,这不过是动物的尸体而已。”但是用这招鼓舞士气并不管用。拜伦才不是一堆腐肉。他曾经也是高贵、奇妙的生物,就像独角兽和狮鹫。他是圣洁和世俗的混合体,这会儿在生命与永恒之间的中转站,跟我困在一起了。   

当我确信自己做不来这行时,已经太晚了。除了给拜伦刮胡子,我没有别的选择。我拿起那把粉色的刮胡刀,它就是这黑暗行当的必备工具。我绷紧了脸,发出一声只有狗能听见的刺耳尖叫,便把刀锋贴在拜伦的脸上,开始了我给死人刮脸的职业生涯。


——《好好告别》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还要给老太太做美容,用带刺的眼贴保证双眼紧闭,用特制的钉枪把死人张开的大嘴钉起来。还要动刀,将尸体里的心脏起搏器剜出来,防止它的锂电池在焚烧过程中爆炸。

 

紧接着就要学习火化炉的使用,要记着先进腿,再进胸。要借助胸部燃烧的温度烧腿,烧完之后还要用特制的耙子把骨灰耙出来,然后将没有烧尽的骨头放到一个形状类似电饭锅的骨灰研磨机里面磨碎,最后将细腻的骨灰交给亲人。


“再没有心思吃草莓听音乐了。”道蒂写,“因为从头到脚都是人类的骨灰,鼻腔深处有,耳朵后面有,哪儿都有。”

 

在道蒂可爱到爆炸的文字中,尸体、火化这些通通让人觉得不再恐惧,死亡也渐渐生出生命的温度。


更难得的是,她不猎奇,不逃避、不畏惧。她用自己特有的黑色幽默来解构严肃与价值,像个现代小女巫一般,带领我们直视死亡,透视生命。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体会生的意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死亡让我们勇往直前,促使我们完成目标,去学习、去爱、去创造。

 

几千年前就有哲学家宣告这一奥义,但我们常常会选择视而不见。正是因为死亡的驱动力,《好好告别》中的艾萨克才拿到博士学位,探索科学的极限,创作音乐。如果长生不老,他很有可能彷徨在百无聊赖和无所事事之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只剩下单调和乏味。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来源于死亡定下的期限。艾萨克还没意识到,正是死亡——他一心想要击败的对手——造就了他。

 

我们与死亡的关系没有极限。我们当然也可以在悲惨的未来越走越远,继续否认死亡,继续让遗体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如果选择这条路,我们将继续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我们的生活将深受其害。


让我们夺回死亡权,大胆无畏地写下当今时代的死亡艺术。

 


1961年的某期《变态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期刊》列出7条人类害怕死亡的原因:

 

一、我的死会让家人和朋友悲伤。

二、我所有的计划和事业都将中断。

三、死亡的过程很痛苦。

四、我没法再有任何人生阅历。

五、我不能再照料需要我照看的人。

六、如果还有来生,我不知道自己会发生何事。

七、我害怕自己的遗体出事。

 

道蒂指出,人们所编造出的每一样关于死亡或关于黑暗的骇人的事情,其实都是在破坏死亡的沉寂和完整性。但也许这就是我们发明这些把戏的目的,因为我们无法理解这片寂静的含义。

 


“我没法选择肉体死亡的方式,但我可以选择死亡的心态。不管我享年28岁还是93岁,我都要心满意足地死去,然后坠入虚无,让我的原子化作笼罩树林的浓雾。死亡之寂也好,墓地之寂也罢,都不是惩罚,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回报。”

 

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留言互动


如果可以,你想在自己的葬礼上

念一段怎样的悼词?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有趣故事,

根据留言点赞的热度和质量,

读书鱼仔会选出1名真爱

送出一本《好好告别》


↑点击图片,马上拥有《好好告别》↑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右下角“在看”哦

领最新好书,微信扫码直接加读书鱼仔

 


↓凹叔推荐↓

《悠长的告别》

(澳)杰西·布拉凯德 著

磨铁图书出品


同样是一场告别,但凹叔推荐的这本书是从亲人的角度去对待告别。

澳大利亚作家杰西·布拉凯德的小说《悠长的告别》小说的故事与失去至亲后心理创伤的治愈有关。它讲述了在一场意外中,2岁的托比在游泳池里溺亡,在此后的30天里,一家人生活在乌云笼罩的环境下,没有办法正常生活,他们一直在想孩子到底是怎么死亡的。

最终他们能走出阴霾,互相得到内心的原谅吗?很难,但打开这本小说,这本就是一条漫长的自我疗愈路。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采编:蒙蒙;本文编辑:桃子;监制:袁复生。如需转载开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点击【关键词】 查看更多精彩◣


最热招人:带你玩 | 读诗会 | 双子座作家 | 《林奕含逝世两周年》 | 悔创母亲节 | 村上春树谈父亲往事 | 9.4分综艺揭开黄渤最深的绝望 | 《六欲天》导演祖峰 | 一本书看懂权游烂尾 | 哈佛博士解读北大弑母案吴谢宇 | 六一特辑:我小时候最讨厌的书是…… | 《花莲之夜》活动纪实 | 神奇书屋”公益活动 | 北野武离婚

有趣太宰治 | 如此纯真又私生活混乱的男人 | 《朋友,吸猫吗?》 | 《康有为文集》,放梁启超照片? | 余光中:除了乡愁,我还有咪咪这样的姑娘 | 高考后的正确狂欢方式 | 专访法医秦明 | 抖音“买书”测评

好书《日日有好日》 | 《人行道王国》 | 《法医秦明》 | 《我是猫》 | 《寂寞之井》 | 《今天将会不一样》 | 专访苏童《黄雀记》 | 孙俪《遇见你,陪伴你》 | 集中营《失去名字的女孩》 | 东野圭吾 | 爆笑漫画《绝顶》 | 萌出血《瓜几拉画猫:吾辈宋朝猫》 | Netflix网剧原著小说《流沙刑》深度治愈《悠长的告别》|闺蜜《了不起的女朋友们》 | 《大鱼》 | 张小娴新书《爱过你》 | 宫部美雪《圣彼得的葬礼》 | 穿着纸尿裤去旅行《Go Go Go!诺玛小姐》 | 神奇童书系列 | 房思琪姊妹篇《冬将军来的夏天》 | 专访严歌苓 | 《赴宴者》

好剧 《复仇者联盟4》 | 《美国众神》 | 《爱,死亡和机器人》 | 《何以为家》 | 《爱上你治愈我》 | 《我,到点下班》 | 戛纳金棕榈奖《寄生虫》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抱走这本书哦~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