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上第一“熊孩子”,被他爸骂得自杀了

凹叔 磨铁书友会 2020-11-07
大家好,我是凹叔。
 
说起熊孩子,大家都恨得牙痒痒。






熊孩子出没的地方,每个成年人都在极力忍耐,口念心经,手抚摸着胸口,咬牙切齿,最后也只能假笑对着熊孩子说:


“我要告诉你爸妈。



可是大家想过没,熊孩子这么熊,怪谁啊?

有时候可能真的不是孩子的错,有些父母自己就脑子不清醒。

熊孩子大部分时间也就让无辜路人心烦一下,熊父母却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去年上海发生了一件悲惨的新闻,17岁男孩与母亲在轿车中争执,母亲居然在车来车往的大马路上停车。

男孩当着母亲的面跳桥轻生,120赶到时男孩已经死亡。


事后这位母亲跪在地上,大声哭泣,可是悲剧已经无法挽回了。



一个孩子,在父母面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看似是家庭矛盾,其实是千年来社会权力关系的缩影。


未成年的孩子无法真正地反抗父母,叛逃家庭,他们能用的方法非常有限。自杀属于其中最决绝,最暴力,也是最无奈的一种。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古典形象,早在千年前,就呐喊出了这种伦理纲常上的不平等。


史上最有名的“熊孩子”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制作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哪吒闹海》。


在这部动画中,出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母题——对父权的暴力式反抗。


这样的反抗是通过“杀子”和“自刎”体现的。

 

话说这一天,天阴云厚,电闪雷鸣,在略显诡异的BGM中,大家的目光聚焦到陈塘关总兵李靖家。


殷夫人三年怀胎,产下一子,李靖进来一看,发现是一肉球。



李靖怀疑是妖物,提剑就斩。



不料胞衣脱落,肉球变幻为一灵巧可爱的童子。



天庭有仙人来,名为太乙真人,为殷夫人怀胎三年诞下的孩子取名为哪吒,并收他为徒。


这天他从师父太乙那得到了混天绫和风火轮,高高兴兴就满大街玩去了。



充满欢乐的BGM中,陈塘关看上去一派祥和,社会和谐,幸福快乐!


这时候故事的转折来了,反派龙王一出来,就要人家送上童男童女。



反派势力逐一登场,先是小喽啰巡海夜叉打头阵。



然后就是龙王三太子敖丙。



1979年的《哪吒闹海》,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总结起来就是哪吒这个纯良的孩子,看龙王这一族兴风作浪,伤害百姓,实在是愤愤不平!于是他击退了巡海夜叉,又大败敖丙,把他的龙筋都抽了出来,叫他死了个透心凉。



哪吒替天行道后,表现的非常孩子气,他首先想到的是,将这坚固的龙筋送给爹爹当护甲的绑绳。



但是他迎来的是什么呢?


龙王敖光怒气冲冲,赶来兴师问罪。



李靖连忙上前恭迎,好话说尽。



但不顶用啊,龙王决定上天庭告御状。


太乙真人赶来为哪吒支招,两人四目相对,计上心头。



哪吒在南天门假扮天兵天将,戏耍了东海龙王,这下好了,龙王更生气了,叫来自己的一堆兄弟,要水淹陈塘关,逼迫李靖交出哪吒。



再说李靖这渣爹,人家还没淹呢,他自己先把儿子绑了。



“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


这看似大义灭亲,但其实李靖根本没问事情缘由。


哪吒为救陈塘关百姓,才奋起反抗龙王,杀死敖丙。不过在李靖眼中,哪吒是大逆不道,连“仙人都敢打”。


眼看陈塘关百姓将要受苦,哪吒再次站了出来,他说出了一句经典台词,这句话将响彻中国动画电影界四十年,成为无数人童年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



“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这就是《封神榜》原著中著名的“削骨还父,削肉还母”


这一幕在动画中以哪吒自刎结束。



而在TVB版本的封神榜中,则给人更直接的冲击。


哪吒将自己的骨肉,放置在身旁这具棺材中。



哪吒的这一次反抗,不仅仅是对父亲一个人,更是对整个父权社会的反叛,对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权力关系的挑战。



对哪吒这个古典人物反叛的内核最了解的一定是痛仰乐队。



他们在今年音乐节目《乐队的夏天》大火,而他们乐队的标志性图案,就是哪吒。




新世界的交接:我命由我不由天


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深刻反映时代风貌。


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如果不了解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泡沫经济,纸醉金迷,可能就无法理解盖茨比为何那样沉迷上流社会,也看不懂那若隐若现灯塔的隐喻。


又比如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不可饶恕》。


199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不可饶恕》


如果不了解西进运动,不明白城市化进程中,荒野的凋零,牛仔的老去,可能也无法理解威廉那沧桑的眼睛,颤抖的双手。


大部分传世名著,也绝不是仅仅描述一个单纯的故事,塑造几个脸谱化的人物。


《哪吒闹海》上映于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


人们压抑许久的心灵需要一个出口宣泄。脱离过去的旧体制,反抗阶级的不公平,诉说对新社会的期盼,一切东西渴望得到新生。



在自刎之前,哪吒的身体已经因为权力关系的不平等而支离破碎,精神上也饱经折磨。


他舍生前,流下眼泪,既是对无情的父权和封建社会的失望,也是对自己赤子之心的一次保护,是宁死不屈,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哪吒在肉体上的自毁,换来的恰好就是一次精神上的重生。



权力的转移:自主意识的觉醒


阿尔文·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说:


如果权力是有特殊企图的控制,那么暴力、财富和知识则是社会权力的基本源泉,三者决定社会权力的分配。

在农业社会,这三者的影响尤其深刻,所以过去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都处在一个等级森严,阶级分明的社会制度中。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地君亲师,人们默认了权力关系的尊卑和约定俗成的阶级分化。


但在今天,从个人、组织到国家,都因为社会变革太快,内在的结构也产生了质的变化。


例如亲子关系,在封建社会,父母与孩子在权力上是绝对的不平等。但在今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父母对孩子而言,也不再是单向的权力碾压。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电影《全民目击》中,孙红雷扮演的富豪父亲,为了证明女儿无罪,设下瞒天过海的迷局,让所有人认为自己就是凶手。


在这里,父亲的形象不再是制度的拥护者,“爱”战胜了财富,地位,名与利。


但作为受到保护和馈赠方的女儿,最终却没有理所当然地接受这样的“照顾”。

在《哪吒·魔童降世》中,传统的父与子的关系也来了一次大的颠覆。


哪吒的父亲,李靖,不再是那个战战兢兢只怕惹怒了天神的小官,他站了出来,将天雷引向自己,要代替儿子受粉身碎骨的痛苦。


同时,他也不再是那个怀疑儿子是妖怪,就要拔剑斩之的功利主义者,他心里装着的不再是阶级斗争,权力划分,他不是制度的拥护者,反而成了制度的打破者。


而哪吒,作为孩子,也不再是人们惯性思维中,受到父母保护或者控制的弱势者,他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他对着茫茫天地喊出自己的心声:


“我命由我不由天。


打破成见,做自己的英雄


当我们长大后,也会发现,人要挣脱的,不再只是父母的束缚,而是社会的成见。

在电影《完美的世界》中,绑匪海恩斯劫走了小男孩菲利普,路途中二人却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谊,海恩斯几次保护菲利普,但最后他依然被警察击毙。


因为他是一个罪犯,人们不相信他会做好事。


同理,哪吒一出生就因为“魔丸转世”,而承受偏见。

那些对他议论纷纷的百姓,无知而极端,不明事情的真相,人云亦云,以有色眼镜待人。


而对于背负着拯救家族重任的敖丙来说,他的桎梏则是那强加于他的天命,是父亲的嘱托,全族的期待。


这两个矛盾,更加现代,更加真实,也更加容易让人共鸣。这样的改编,让哪吒的故事竟还有一丝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


在最新出版的《哪吒·魔童降世》同名画册中,导演饺子的自述,也许能让我们看见一些创作过程中,属于他私人的一些感受。

饺子,本名杨宇,《哪吒·魔童降世》导演,编剧


来自小城普通家庭的他,本来准备按部就班过完这一生。


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他大学选择了医科专业,和动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但因为热爱,他大三开始就自学动画,毕业两年进广告公司了解市场行情,之后他决定回家一心做动画。


不是专业院校出身,没有学历,拿什么打动别人呢?

他决定自己做出一个作品来,于是闷头在家,靠母亲每月1000块的退休金生活。六年磨砺,做出独立动画《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处女作,仅仅16分钟,独立制作,没有投资也没有营销,最后却在豆瓣上获得了8.7的高分。



外人的不看好,市场的瞬息万变,中国本土电影在长期以来遭受到的诟病,这些成见,偏见,饺子都一个人抗住了。


《哪吒·魔童降世》电影纪念画册
磨铁图书出品

坚持自己的梦想,选择自己的选择,人们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在1979年的《哪吒闹海》中,太乙真人在电影的开头,说了非常经典的一句台词:



“哪有什么神仙?神仙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

这世间,没有神仙,没有天才,没有一夜成名,也不会有不劳而获。

如果有束缚,我们要自己反抗。

如果有偏见,我们要自己打破。

如果有想要保护的人,我们就必须负重前行。

如果还有梦想,还有渴望,还追求心中的真理,我们就必须燃烧自己,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留言互动
说说你曾受到的不公平对待
精美好书等你拿哦~参加抽奖,锦鲤就是你~长按识别小程序,即可参与抽奖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右下角“在看”哦~


领最新好书,微信扫码直接加读书鱼仔


↓凹叔推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吴晓乐 著磨铁图书出品



我花了八年时间,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目睹一个又一个家中发生的故事。


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向她走过来,对她说一句,好女儿,你也辛苦了;有人深藏秘密,却只能躲进柜子里;有人做了母亲,却习惯在深夜躲进厕所痛哭,咬自己的手抑制哭声;有人在和母亲第一百次的和解失败时,她决定宽恕自己。


这九个故事:没有一个是普罗大众乐见的教育神话。没有一篇看了会感到喜悦。没有一篇看了心中不会乱糟糟的,甚至觉得烦。我想要你和我一起,凝视那些脸,凝视一个已经被淡忘的初衷——把孩子带到这世界上的初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采编:Anchor;本文编辑:Anchor;监制:袁复生。如需转载开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往期内容 查看更多精彩◣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带走《哪吒·魔童降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