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女排》更名《夺冠》,其实陈可辛导演还有一个冠军要拍

凹叔 磨铁书友会 2020-11-07

 

大家好,我是凹叔。
 
临近春节,每年的贺岁档电影总是最受关注的。
 
今年的贺岁影片中有一部十分特别,预告片里面的身影不是演员,而是一群活跃在运动场上的女排运动员,这部电影就是万众瞩目的《中国女排》,现已更名为《夺冠》。
 

2020东京奥运女排洲际资格赛已经结束,12支参赛队全部产生,中国队被分在了被称为“死亡之组”的B组,同组有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阿根廷和土耳其。

土耳其女排主教练古德蒂评价:“中国女排的二传很出色,防守是世界一流、拦网是世界顶级的,而且还有朱婷婷,中国女排没有弱点!”
 

中国女排是中国的骄傲,在2019年的女排世界杯上,她们以11连胜的成绩,赢得世界杯冠军,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
 
被称为“铁榔头”的女排教练郎平,是她的出现将中国女排从低谷中拯救出来。她的名言是:“她们的目标就是为祖国争光,升国旗,奏国歌。

仿佛是被命运指引,陈可辛导演与女排教练郎平强强联手,这部《夺冠》被顺利推出。
 

而她们背后的艰难,一路成长的跌宕起伏,在领奖台前是不可能表达出来的。这部电影将这些痛苦、孤寂和信念全部凝练在一起,短短两个小时,交给观众。
 

运动场上的她们大多沉默,比赛不过呈现出一个侧面,有的人不要过程,只要结果,有的人却为了这个结果放弃了许多。

想必这部《夺冠》是许多人春节观影的首选,大家买票去看就完事了。

不过同样是陈可辛导演的运动题材,以亚洲女子网球第一人李娜改编的电影也将于今年上映。
 

这部电影根据李娜自传《独自上场》改编,而电影的名字目前也叫《独自上场》。


《独自上场》

李娜 著

磨铁图书出品


前几天有条热搜,2019年全国使用频率最高的名字,前十名就有李娜。


根据统计,叫李娜的人超过27万,谁小学还没个叫李娜的同学了?

可如今,看到李娜,我们自然就会想到那个亚洲第一的网球运动员。

因为她的名号实在是太响亮了。

她是首位赢得大满贯(Grand Slam)单打殊荣的亚洲球手,在国际网球界赫赫有名,是中国网球,乃至亚洲网球届独一无二的人物。
 
这本由李娜亲自撰写的自传《独自上场》,讲述了她30年的人生故事。赛场传奇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辛酸苦辣,在这本书里,她用平实真诚的文字将这些公之于众。

除了给大人看的自传,还有一本改编自她自己成长故事的儿童绘本《李娜:做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本写给小朋友的书,用绘本的方式让小朋友了解赛场上的激烈对抗和赛场下的奋斗精神。



1

独自上场,女孩的成长
 
对李娜来说,网球是一项孤独的运动。
 
从专业运动员到职业运动员,历经了2008年的那场“网球体制改革”后,李娜说,她花了十五年才真正爱上网球,真正开始享受打网球的过程。
 

这条道路还没有前人走过,她需要自己去摸索。

毫无疑问,探索的过程让人感到迷茫。李娜出生于体育世家,从小被父亲督促打球。

父亲去世时,她被家人隐瞒,还在继续练球,从那以后14岁的她要面临一个人当家作主。
 
李娜的独立自醒是从少年时期开始的。她要多打几场比赛,为家里还债。
 

内心强大的人也不是天生强大,在省队训练的日子里,她天天被要求严格的教练骂。

李娜说,教练从来都没表扬过她,这样打球让她感觉不到自由,何谈热爱呢?
 
“在出成绩的诱惑下,一切高压手段都是被默许的。

运动员这样的训练机制被一代代人默许,继承,李娜也不是不能理解。
 
她独自一人去美国的网球学校训练,语言不通,还要适应陌生环境。

不同肤色、不同人种的少年运动员在一起打球,这样独特的经历使她的世界变得更加宽阔,这些的确是网球赋予她的。
 

可是李娜说,自己像是一块坚硬的顽石,倔强又忧郁,她天生喜静,就像是网球,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运动。
 
“有时候我真想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在陌生人群中茫然无助的中国女孩:振作点儿,一切都会好的。但有时又觉得不必。那些小磨难和小障碍,最后都被证明是命运指派给我的催熟剂,它们让我学会勇敢和承担。”
 

16岁的李娜在心中设下自己的理想,她面对着镜头,有些胆怯地说:“我希望能打到职业前10,我知道这个目标特别难,但我自己会努力。”
 
2002年,李娜20岁,她的世界排名是第296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长时间的高压与心情抑郁导致她的健康出了问题,她对激素药过敏更让她无法上场比赛。

那些领导根本不在乎她的身体,于是,和家人通过电话后,她准备退役了。


当时媒体对李娜退役的评论是:“她因为不能和姜山混合双打,才任性地选择退役。”
 


两年的退役生活让李娜重新感受到了什么是自由,两年后,因为全运会的召开,她被要求归队。

曾经体坛风云人物老排球队长孙晋芳亲自来劝说她,2004年1月,李娜回到了湖北省队。
 
复出后的李娜一路顺利,成为第一个在WTA巡回赛中夺得单打冠军的中国选手。

在那以后她回忆道,正是因为这两年的休息,使得她的状态比同龄选手要好。
 


2

伤病,低谷,真性情
 
比赛胜利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她不断饱受伤病的折磨。
 
她的行程越排越满,膝盖的负荷越来越重。

医生说她根本不能再打球了!

李娜和家人计划,准备去德国接受手术,并在那里完成康复训练。
 
可是,国家队给她的回复是,手术必须暂停!

因为当时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仅剩五个月了,他们担心恢复期过长会让李娜错过比赛。

李娜在反复思考过后,决定不选择保守治疗,还是要做手术。

因为保守治疗根本不能保证运动量,她做事向来如此干脆。
 

在德国三个月的恢复期,只有姜山陪在她身边。

恢复期结束后,奥运会的日子近在咫尺,她的状态正在稳步回升,于是她回去参加奥运会备战。

由于训练量陡然增大,她的膝盖磨损程度非常严重,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奥运会会有怎样的表现。
 
这次奥运会,李娜打出了迄今为止中国女子网球选手在奥运会上打出的最好成绩。

她被观众的巨大热情震撼到了,报纸上纷纷用“爆冷”和“黑马”来描述,那些煽动性极强的字眼让她感到惊讶。
 

“我原以为网球只是一种体育赛事,但那场比赛,观众的疯狂让我意识到:它承担的意义并不仅止于体育。”
 
对于李娜来说,观众的热情是一种压力,那些不断撕扯在耳畔的吼声甚至让她失去判断力。

她将自己比喻为古罗马斗兽场中失去了矛的战士,那些观众根本不晓得战况,硬要她去和强悍的野兽拼搏。
 

当运动员显露出锋芒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他自己,而是成为了明星。他是一个代名词,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们关注。
 
巴西足球运动员内马尔身陷风波无数,2018年的世界杯他被很多对手球员撞倒在地,却反被观众嘲讽演戏,直到小组赛他打入进球,跪倒在绿茵场上的他流泪了。


观众朝他发出嘘声时,他便用进球回敬他们。观众与赛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变得很微妙,是一条竞争的纽带,这不仅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还要从比赛者的角度揣摩。
 
于是,当时26岁的李娜开始寻找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能,“改制”在中国网球运动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

这些运动员在一个没有前人的道路上独自摸索,网球对于他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何时才能够真正为事业而战,走上务实的道路。
 


“现在自己做自己的主,担自己的风险,打自己的成绩,我觉得自己虽然比以前累了,但精神上比以前轻松了。”这就是一个职业网球员身份带给她的意义。
 
李娜开始组建自己的网球团队,一切从无到有,一切都要她亲历亲为,这个属于她的齿轮开始慢慢运转起来了。
 

3

亚洲网球第一人
 
王者代表孤独,而网球同样也是一项孤独的运动。

运动员在场上无法和自己的团队交流,无法和对手交流,在中国网球也不算主流运动。

当30岁的李娜看到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小将的面孔,她更加感到孤独。
 

自由意味着挑战,她需要胜利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可是事与愿违,获得自由后的李娜状态并不好,她明知自己能赢却一次次失败,她不断地责怪自己,掩面痛哭,情绪陷入黑洞。
 
这个时候只有她的丈夫姜山是解药。

他对她来说是丈夫、亲人、战友、老师、教练……他能理解她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可以说,李娜的成就背后,姜山功不可没。一次次的鼓励和开导让李娜没有放弃。

《李娜》这部电影中姜山的扮演者是胡歌。
 


风光无限的背后是难言的疼痛,2010年对于李娜来说,记得更清楚的便是疼痛。
 
2010年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进入四强,这是她职业生涯首次打入大满贯四强。

在印第安赛和迈阿密赛时,李娜爆冷出局,她的排名从世界11名掉落到15名。
 
这些疼痛都需要自己去消化,无论是丈夫还是朋友,他们都可以劝慰,可是真正消化掉那些负面情绪的人还是李娜自己。
 


朋友送给李娜一本书,是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出乎意料,她翻开这本书的刹那心情就变得平静了。
 
“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所有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会被席卷一空,而真正的自己,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重遇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 著
磨铁图书出品

那次澳网比赛,李娜是亚军,这已经是亚洲人在这个比赛中的最好成绩了,她已经创造了历史。可是作为一个务实派的职业运动员,她无比渴望得到冠军。
 
“想要获胜,你必须发自内心地渴求胜利,你要非常、非常、非常地想要获胜。

你对胜利的渴望,要像在沙漠中跋涉,濒临死亡的人对清水的渴望一样。然后,你才有希望,仅仅是有希望,获胜。
 
这是李娜所遵守的胜利箴言。李娜在内心沉淀过后,越挫越勇,2011年春天的法国网球公开赛,李娜拿下法网冠军,这是她个人第一个大满贯冠军。
 

2014年,32岁的李娜伤痕累累,她仿佛应该顺理成章地滑下顶峰。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经过艰难的角逐,她战胜了齐布尔科娃。

这是李娜第三次参加澳网决赛,却是第一个,也是亚洲史上的第一个澳网女子单打冠军。2014年2月李娜的世界排名荣升为第二名。
 

曾经的媒体挑剔她:“不要让个性成为任性,不让任性触碰到人们的心理底线。”
 
可是正是因为过程如此艰难,才显得成功后的喜悦那么真挚,忘乎所以。

这样的辉煌与奋斗值得人们铭记,这样的倔强与潇洒更是网球场上最美的一道风景。
 

李娜的职业生涯共十五年,她21次打入WTA女单赛事决赛,共获得9个WTA和19个ITF单打冠军,职业生涯总战绩503胜,188负。

胜利伴随着失败,无数心酸与负重都被包裹在一次次比赛中。
 

她独自上场,场下是对整个团队的信赖。

李娜是职业网球运动员,她在这条道路上有无数个辉煌,无数滴热泪,她将内心感受都写进了这本自传里。
 

除了这本自传,国内第一本体育明星传记绘本《李娜:做更好的自己》也已经出版了,这是采用绘本的形式记录她的故事,更好地传达出她一直坚守的精神。

 
《李娜:做更好的自己》
阿甲 著 郁蓉 绘
磨铁图书出品

性格洒脱明快的李娜,文字却朴实真诚,这对她来说是一段纪念,对体育人来说是一次启迪,对更多读者来说是一次未知领域的发现,从未知的领域找到支撑的信念与方向。

 

【直播送书送周边送兑换券!


每天我们淘宝上的磨铁图书旗舰店都会有好看的直播,美丽的小姐姐推荐好看的书给大家,而且直播过程中,还会有图书或周边等福利送出哦!



快快保存这张海报,按照图中所示的两种方式进入我们的直播间吧!


↓凹叔推荐↓



《重遇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 著磨铁图书出品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张德芬老师分别从情绪障碍、自我牢笼、身体的呐喊、生活的阴影、受苦的体验、亲密关系等角度,阐述自己的核心观点: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勇敢地面对你的脆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


在这本书里,张德芬老师个人最大的领悟就是:修行成长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自己内心的改变。我们不想面对自己的阴暗、不堪、脆弱和依赖,所以才会在生命中竭尽所能地去掩盖这些东西。然而,生命中的情境却由不得我们这么做,因为我们承诺了要成长、要改变、要进化。这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采编:李三弦;本文编辑:李三弦;监制:袁复生。如需转载开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往期内容 查看更多精彩◣

《庆余年》大结局:除了张若昀,这部剧还赢在哪里
万人痛骂的吴昕新节目背后,是被绑架的全体中国女性

冷血杀人狂?他接连杀死43人,包括亲生父亲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带走这本《独自上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