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日本人显得比中国人更懂中国文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洋参考 Author 贾老师

来源:西洋参考 

作者:贾老师(贾葭,专栏作家,知名媒体人,现居香港,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多家媒体时事评论员。)


大家好,我是凹叔。


武汉疫情不光牵动中国人的心,也牵动着我们的近邻日本。


日本街头到处都有中国加油,武汉挺住,相信也感动了无数网友。


而这几天,从日本援助中国物资的文案,在朋友圈和微博频频刷屏,让大家议论纷纷,感叹读书的重要性。



日本捐武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日本富山捐辽宁:“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而日本舞鹤捐大连就更厉害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王昌龄的《送柴侍御》用在这里简直是绝妙,不光有日方对疫情的关心,更完美表达了中日友好的期望。


这也让网友们感叹,这些源自中国的诗词,为什么他们运用的如此得当,我们怎么只剩下“加油”,“挺住”?


好像我们陷入了一种词汇浅薄的失语状态?


今天凹叔就推荐贾老师的这篇文章给大家,他从深层次的分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希望大家看了能有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日本人显得比中国人更懂中国文化
文|贾老师


今天中午,全国人民的朋友圈又被一句诗刷屏了。
 
日本舞鹤市政府驰援大连捐赠物资的箱子上写着: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句诗出自王昌龄《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前几天震惊中国人民的是这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这个来历就更生僻了。《鉴真和尚东征传》里记载: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今我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

其实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非常艰难。官府查禁,学生举报,这两个人出国,用今天的话说,那是“非法出境”,算偷渡出去的。

什么唐太宗西华门送别唐三藏,都是小说家瞎编的,李世民那会巴不得把玄奘抓回来呢。这个扯远了,我们转回正题。


为什么日本人显得比中国人更懂中国文化?
 

日本的汉字传统


日本早期的史书比如《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均系汉字书写。《古事记》成书于和铜五年(712年),由太安万侣编撰。

《日本书纪》在八年后的养老四年(720年)由舍人亲王等人撰写完毕。这两部书均系日本最早的史书,后者被称为“日本正史之首”,怎么比较呢?

相当于中国司马迁的《史记》。


《日本书纪》是建立日本国家认同的第一部史书。本书把670年创立的“日本国”国号及“天皇”称号,追溯到公元前660年的神武天皇时期,并主张日本列岛自古以来均为日本天皇的统治区域。(见冈田英弘所著《日本史的诞生:东亚视野下的日本建国史》)。
 
日本有历来使用汉字的传统,其实不止日本,还包括韩国、越南等国,在汉字输入之后,仅成为一种具备记录用途的文字,口语则使用本国的语言。

《宫崎市定中国史》

宫崎市定 著

磨铁图书出品


故而与中国相同,即所谓“言文二途”之制,说是一套,写下来另一套。中国早期的话本小说里的人物对话(比如《莺莺传》),即是口语。
 
但是中国口语和日本口语的文法结构完全不同,记录时全部以汉字写的话,难以表达的地方也多。

于是日本人发明了万叶假名,这是把汉字视作单纯表音符号的一种表记法。

万叶假名逐步简化之后,成为今日之日本现代假名,而且与汉字混合使用,汉字遂成为日语表意文字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去日本旅游,虽然不懂日语,但是坐地铁高铁仍然不会迷路的原因,有一大半文字都是汉字。比如“新宿”,我们读作xinsu,日本人读作Shinjuku,“池袋”,我们读作chidai,日本人读作Ikebukuro,汉字不完全是汉语里的表意文字了。


日本人的文化传统中,读中文典籍、写中文诗歌、乃至书法、篆刻与文字有关的训练从未中辍。当年梁启超吹牛,说自己在去日本的船上,一晚上就学会了日语。

其实不是他懂日语,而是伊藤博文这帮人中文(文字而非语言)太好了。当年中日名人之间所谓的笔谈,就是写汉字交流。
 
略举一例,有一年冬天我在东京的一个咖啡馆写稿子,管服务员要一个烟灰缸,一来可能是我这个ashtray这个发音不准,二来日语里管这个ashtray叫“阿斯托雷”,服务员一脸懵懂。

我灵机一动,让服务员拿纸笔,写下两个汉字:灰皿。她非常惊讶又很高兴的去拿来了烟灰缸。老实说,我觉得“灰皿”比“烟灰缸”的表达准确。

因为古汉语里,“皿”就是指“浅底的容器”。至于缸,是很大的盛水用具。
 
又比如,日文里“駅”即中文里的“驿”,即驿站,引申为车站。有一次,我去函馆山看夜景,出租车司机问去哪里,我写了“山麓駅”三个字给他。

所以梁启超那种笔谈并不难。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日文典故追到辞源,都是中文典籍里的典故。

日本文化里非常重视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汲取。明治维新的时候,那一帮人的汉诗都很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就是诗经《秦风》里的。

我想起来,当年南联盟大使馆游行的时候,中文系的同学写的标语就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物理系写了一句“打倒北约”,生物系写了一句“血债血还”。

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有文化就是“与子同袍”,没文化就是“武汉加油”。
 

《蒙曼:唐诗之美》

蒙曼 著

磨铁图书出品


打一个不太准确的比方,日本文字里的汉字,有点像英文法文意大利文之于拉丁文的关系,是一种文字源头。

与日本不同,韩国的谚文纯用表音符号,不使用汉字。但韩国的典籍均以汉字书写。

所以在日本、韩国,研究本国历史,不懂汉字完全无从下手。

为什么我们不懂这些


中国大陆的古典文化教育要说没有吧,那不符合事实。要说有吧,那也挺半吊子的。文言文比例大约占三成最多四成,相比台湾、香港而言,那是大大不如,台湾文言文占比是七成。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港台人民的用词比较“雅”,那是有原因的

别的不说,我记得当年连战登陆,给中国新闻界送了两个词,一个是“履新”,一个是“福祉”,后来都用滥了。
 

我们经历过两次的语言革新,所谓革新,也未必是新,只是另一种东西而已。一次是五四,从文言文向白话文有一次过渡。

号称砸烂孔家店,口号叫得爽,但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确抛弃了不少东西。比如做旧诗这种事,过去是学生们的基本功啊,但是五四以后,做旧诗成为遗老遗少的事儿。胡适拿新诗恶心黄侃,黄侃拿旧诗恶心胡适,段子很多。
 
为什么我们民国时期出现了那么多的学术大师,乃是因为中西兼通的缘故。现在的一些学者,“西学”说“通”的太难,因为“西学”的专业化程度在过去一百年中越来越高,皓首穷经也未必能说通。“中学”说“通”的那则更难,很多学者的论文,错别字连篇,语法错得感人。
 
至于诗歌,除了现代诗之外,当代中国人要做旧体诗,一概都是“老干部体”。举个例子,比如说以平水韵的七阳韵,写生活小康的诗。
 
这是康熙老师写的:
山左编氓闲且乐,畿南黎庶喜而康。

我们老干部会这样写:
 
  生活天天在变样,齐心合力奔小康。
 
当然康熙老师这句也不入时人法眼,但比今天的老干部体还是好一些。
 

到底文化是什么?


有时候吧,我觉得,自强运动时期的中国人,比如黄遵宪、薛福成、冯桂芬这批中国人,和五四运动后那批中国人,很不一样。

五四后,胡适、钱玄同、梅光迪这批中国人,和文革后那批中国人,也不一样。都是中国人,但是在时间的连续性上失去了同一性。
 
换句话说,这是不同性质的中国人。当代的中国人被改变了。
 
判断一个族群的共同特征,首先当然是从语言上去考察。如今,我们使用的语言,与黄遵宪的语言不同,与钱玄同的语言不同,虽然表面看上去都是方块字,但其间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计了。

我们当代中国人是“新的中国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的语言不是古典中国和近代中国的语言了,是一套完整的、有指挥功能的新语言。

 
为什么语言如此重要,因为人类的思考是要依赖语言的。

你掌握的语言、词汇、概念、定义有多丰富,你的思维就有多丰富,能够到达别人无法到达的边界和境界。

在一切被管制的情境中,唯有思维是真正自由的,然而,恰恰因为其是自由的,所以要从根本上确立思维的边界,那就只能通过语言来确立。
 
你想不到这句唐诗,那不过是因为你没有读过而已,所以写不出来那样的话,也想不到。

同样,很多事情你想不到,是因为你没有接触过,你不掌握那些新词汇新概念是什么意思,自然无助于思考。
 
思维自由会带来很多美好的创造。

《中国文化课》
余秋雨 著
磨铁图书出品

去过日本的读者应该都看到过,日本的汉字字体非常丰富,很好看,很多店的店招字体都很诱人,一看就是经过设计的。我们这边就一水儿的黑体字。

从美感上,多元自由的各自努力肯定是超过整齐划一的集中管理的。


我知道我讲得很绕,但应该是说明白了。
 
“中华”这个概念是以文明的敷化为其后盾的。钱穆说过,教化敷于何地,其地自然就是华夏。这就是以夏变夷。

当年李自成借兵之后,多尔衮一马平川地打到江南,“华夏”是沦陷了,被夷狄所侵占。

注意,“天下”这个词从来都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出现的。
 
然后呢,越南、朝鲜和日本在满洲人宅夏之时,坚称自己才是“中华”,至少是“小中华”。

朝鲜当时依然奉朱明为正朔,号称“永不帝清”。日本学者山鹿素行则提出,夷狄统治的中国已经不是中国,日本才是“中国”,随后萌生出这样一种观点:“日本虽非中华,日本近于中华,中国虽曰中华,实乃鞑靼支那”。


1871年,中日两国谈判《中日修好条规》,在签字之时,日本方面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所以在华夷秩序当中,自清之后,日本一直以来都有对儒家文化的自承与高度自信。
 
所以,我们看到日本人这么熟悉唐诗宋词,也不要奇怪,历史就是这样的,而且,当下也是这样的。

很多中国人对于日本有一种在文化上既亲近又疏离的感觉,就是这样来的。日本人的文案设计,往往让一个中国人有情感的共鸣,也就是这个道理。

【直播送书送周边送兑换券!
每天我们淘宝上的磨铁图书旗舰店都会有好看的直播,美丽的小姐姐推荐好看的书给大家,而且直播过程中,还会有图书或周边等福利送出哦!

快快保存这张海报,按照图中所示的两种方式进入我们的直播间吧!

↓凹叔推荐↓

《宫崎市定人物论》宫崎市定 著磨铁图书 出品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治学方法与中国“知人论世”的史学传统如符若契,又对司马迁顶礼膜拜,晚年曾计划将“人物论”的代表作品《史记·列传》全译为日文。本书正是宫崎本人的“人物论”,也是他的著作中最为通俗好读的一部,收录了他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重点关注过的人物,包括“大帝与名君”(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康熙、雍正),“乱世宰相”(李斯、冯道、贾似道),“资本家与地方官”(晋阳李氏、宋江、蓝鼎元),“儒家与文人”(孔子、朱子、张溥、石涛),涵盖各个时代和阶层,极具代表性。
  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为基础,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文风,对这些历史上“最有料”的人物之魅力、功罪和时代进行描绘,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与想象力飞扬的叙事融合无间,重现了司马迁以降摄人心魄的历史叙述。


◢往期内容 查看更多精彩◣

《寄生虫》成奥斯卡最大赢家,但韩国影史的高光却不止于此

真实记录:正在千万家庭上演的恐怖片,它叫“我都是为你好”

最近生活有点苦,但汤圆是甜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带这本《蒙曼:唐诗之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