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实惨案!13岁男孩捅死母亲后自首,错的何止是他?

凹叔 磨铁书友会 2020-11-07


大家好,我是凹叔。


2月25日,也就是前几天。


发生了一起人间惨案。


事件发生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


凹叔获取这个信息,还是来源于公司的同事。


因为这个事件,就发生在她周围。






一名13岁男孩,与母亲因琐事争吵。

半夜,趁母亲熟睡,溜进房间,用菜刀将母亲捅死。

捅死母亲之后,他选择的不是逃跑。

而是自首。


弑母案并不少见。

但主动自首,凹叔还是头一次见。

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才会看到事件背后的可怕。




01


他做出弑母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14周岁前杀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从轻或减轻处罚,不会被判死刑。

相关法律人士的意见。


他杀了母亲自首后,因未满14周岁,所以无需负任何法律责任。

可是,男孩并非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有可能是他突然良心发现,才选择自首。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更多的可能是:

他清楚法律不仅不会将他绳之以法,甚至会成为保护他的工具。




该男孩非常聪明,甚至冷静。

为了能成功杀死母亲。

他没有在和母亲发生争吵时,就拿起刀子。

而是趁母亲熟睡之后再下手。


作案之后,他也没有慌张地逃跑,而是在第一时间报警自首。

这就说明,他已经具备足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心智年龄。

如果说,杀人就是死罪。

他还会在深夜举起那把菜刀吗?



02


年龄成为了阴暗的保护伞



类似的案件,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

广西13岁少女杀人案

覃某因周某漂亮受欢迎,对周某心生嫉妒并怀恨在心。 
2012年4月10日傍晚,覃某邀周某到家中玩,趁她低头玩手机时,用木凳砸晕周某,随后从家中找来菜刀、啤酒瓶、割纸刀、剪刀等凶器,对周某行凶,至周某当场死亡。
周某死亡后,覃某将周某头颅、手臂砍断,装进塑料袋,并清理了血迹。覃某因作案时未满十四岁,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只收容教养三年。


大连13岁少年杀人事件
这是一桩发生在熟人社区的凶杀案。
少年凶杀者手法残忍,处理冷静,和他13岁的年纪极不相称。
未满14岁的年纪,让作案人暂时被赦免于刑事责任之外,也是备受争议的。根据大连公安的公告,目前已对其做了三年收容教育的顶格处理,不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杀了人,不过收容教养三年。

玖月晞在《亲爱的弗洛伊德》中说:

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是这个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
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类似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原本象征着正义的法律却成为了阴暗的保护伞。

而应对措施,让人不寒而栗。

明明已知有如此多的恶性存在,那些杀人的“小孩”,依旧可以逍遥法外。

因为他只是个孩子。


而这些所谓的孩子,有多可怕?

大连杀人案中的凶手,那个杀了人的13岁孩子。

班级群里的聊天记录曝光。

从一开始假装不知情到变相承认,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并预见过后果。


“ 我的指纹咋整?”
“我把擦过血的纸扔那块了。”
“ 我俩血在同一张纸上,我的血不会弄到她身上吧。”
“ 我手噶(割)了个口,我怕我指纹和血在她身上,那我不就完了吗?”


关于寻证的常识他都懂,更懂怎么为自己找后路。


正是因为清楚现有的法律不能拿他怎么样,所以才有恃无恐。

作为父母,对于这种行为,也选择纵容。


青少年犯罪已经占到了中国刑事犯罪的70%以上,而中国现在的法律依旧是以教化为主。

一件是个例,多件就成为了现象。

在美国,小孩甚至会因为小打小闹而戴上手铐。

无论是什么样的罪名,都会获得严厉的惩罚。


英国在1998年通过的《犯罪与反秩序法》将英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为10周岁,对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

"缺乏成熟"不再是抗辩理由。

日本未成年犯罪的逐年增加,引发民众对《少年法》的不满。

经过多次修改之后,日本将送往少年院的最低年龄由原来的14岁以上修改为大约12岁以上。


《未成年人保护法》究竟保护的是谁?是未成年受害者,还是未成年犯罪者?

中国的法律,也开始做出改变。

《少年的你》热映后,将少年霸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


两部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迎来大修。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


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等。


“未成年人严重犯罪不应轻罚”

近年来,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其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危害之严重,令人震惊痛心。但根据目前刑法的有关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有的甚至被一放了之,引发社会诸多担忧。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分组审议中,多名与会人员提及未成年人的严重暴力事件。


降低14岁刑责年龄,你支持吗?

周敏委员表示,“事实上,近些年来,不时有14岁以下未成年人杀人、强奸、还有一些其他严重暴力犯罪的案件。这些人中,有的人公开扬言说自己不满14周岁,不会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杀了人也没有关系。建议对未成年人严重暴力行为的情况予以高度关注。”

“比如说,民法通则规定的具有限制民事责任能力年龄是10岁,在制定民法总则的时候就降低为8岁,降低了2岁,刑法是不是相应地可以修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或者屡教不改又实施极端残忍行为的未成年人,我们对他们是不是还要与其他未成年人一视同仁地保护?”


建议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行为进行刑事惩治

“未成年人杀人案,每年都披露出几件,都无法可治,对社会的影响很不好,它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就是未成年人杀人放火都没关系,这个导向非常可怕。如果没有刑事责任和刑法处置,不足以震慑。所以,对未成年人不光是预防犯罪的问题,还要有惩治犯罪的内容。” 为了预防更多的人犯罪,郑功成委员建议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严重的犯罪行为进行刑事惩治。


未成年人知法犯法,犯法之后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样的事件,希望以后再也不会发生。



03


错的不止是他



一个孩子会变成恶魔,家庭、学校、社会都脱不了干系。

上面所说的法律问题,的确会让一部分恶童成为漏网之鱼。

世上本无天生的恶童,家庭教育,才是关键。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对父母,愿意花费十几年培养一个杀人犯。

但一个未成年孩子出的问题,都受到了来自家庭和父母的影响。





据初步了解,案件中的男孩是单亲家庭,还在念中学。

父亲在几年前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拉扯他长大。

怕孩子受委屈,也没有选择再婚。

母亲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孩子理应充满感恩之心。

或者说,但凡有良知,他也不会做出如此极端甚至残忍的举动。


首先凹叔要表明态度,弑母罪无可赦。

孩子有错,而我们更应该明白犯错的根源是什么。

据说该男孩学习成绩不好,个子高,在学校常打架。

有一定程度的暴力倾向。

性格的扭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造就的。


在家,母亲对他要求很是严苛。

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还试过不给他饭吃。

而这样类似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在中国式家庭统称为:

“我是为你好“。

吴某因不满母亲严格管教而将其杀害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就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这次案件中孩子的母亲,无疑比谁都更爱她的孩子。

她所做的一切,也的确是想要为孩子好。

只是在不经意之间很可能给孩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


资深心理咨询师黄玉玲,在前不久的直播中,被网友问到一个问题。

问:


不是怕孩子入侵我的边界而是我会不由自主的入侵他的边界,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这是病态吗?

(象山匿名网友)


 

黄玉玲回应:


能认识到自己会不由自主的入侵孩子的边界,这很不容易。很多家长并不会愿意看这个部分。


这不是一个心态的问题。这是一个关系模式的问题。是不是病态,因为不了解,确实很难讲,了解信息太少。

 

如果你习惯性的侵入孩子的边界,那么这很有可能意味着,当你作为一个小孩的时候,你的边界也可能是被经常入侵的。或者去看看,现在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些人容易侵犯到你的边界。

 

的确需要一些调整,但是相对来说,只是头脑层面的明白,并不能带来更深层的改变。因为这些模式里有很深的情感伤口在那里,这意味着一种比较深的自我成长探索。因为疼痛,很多人并不愿意触碰,有时候发生在,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叛逆反抗的时候,才不得已去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是不是有一些问题。

 

在黄玉玲的书《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里讲了很多关系模式的问题,有兴趣可以翻阅。


《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
黄玉玲 著
磨铁图书 出品

事件一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分歧也随之体现。

为人父母的多是谴责这个孩子没有良心,不懂感恩。

而孩子多是觉得,是对于母亲的行为忍无可忍,被迫做出了这样极端的行为。

无论是哪一种,都恰恰说明很大一部分亲子关系都存在问题。

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无法互相理解。


与父母争吵时,一些强势的父母就会选择用自己的权威来进行压制。

更为严厉的,可能会对孩子大打出手。

又或者说出一些极为伤人的话,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由此产生恨意。

更坏的,就是做出极端的举动。

要么杀掉父母,要么结束自己。

17岁的徐力从小品学兼优,一天突然用榔头将母亲打死在家中。
谈及作案动机,徐力第一句话就说:“在家里,我没有一点秘密,我很压抑。”

江苏常熟市
一个年仅 15 岁的男孩,与父亲因一点小事发生争执。
从自家阳台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父母只重视孩子是否能成才,却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

孩子遇到事情,第一个想到要倾诉的从来不是父母。

在父母面前,更多是隐瞒,遮掩。

亲子关系由此变得疏离,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了隔阂。

孩子到成年离家,组建家庭,可能父母都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孩子。

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教育中,有太多这样的蝴蝶效应。

本来小事一桩,家长完全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态度来解决,甚至不需要去解决,问题也会自行消失。

但由于家长用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但无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

还会给孩子留下经久难愈的心理创伤,严重的甚至可以毁灭孩子一生。




这两天,凹叔在看一部烧脑的网剧《疯人院》。


里面有一段台词,让我特别有感触:

“不管是母爱还是父爱,都不是天生的。真正天生的,是子女向父母索取关注和庇护的行为。在这个驱使下,父母不断地学习,成为称职的父母。”


确实,爱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学习的。

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学习自己如何去爱,更要学习如何让下一代拥有爱的能力。

这也许是痛定思痛这个13岁“恶童弑母”案,给我们最大的震动。









以下是凹叔为大家整理的
其他一些有关亲子关系的书单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吴晓乐 著
磨铁图书 出品


九个震撼人心的真实家庭故事。既有心理学案例般精准的心理分析,又有结构巧妙、令人有如身临其境的故事。

出版后引发巨大争议,数月雄踞博客来总榜No.1,读者有人愤怒,有人哭泣。
 
同名网剧由台湾公视制作,获第54届金钟奖5项大奖,豆瓣万人评分8.4,被称为“亚洲版《黑镜》。

Netflix亚洲首播,上线后在日本Netflix热度排名No.1,在豆瓣关注度超422,77,评分高达8.4。

体罚式教育家庭/控制狂家庭/“阶级焦虑”家庭/重男轻女家庭/“制造优等生”家庭/望子成龙家庭/钥匙儿童家庭/过度保护家庭/假面家庭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这本书让你没有共鸣,你是这世上幸运的少数。



《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 著
磨铁图书 出品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从业25年来公认口碑代表作1,000,000畅销纪念版
深深触动和改变千万人的心理疗愈经典,中国家庭问题第1书。


从家庭、孩子、父母和夫妻关系角度诠释“为何家会伤人”,帮助很多在原生家庭受到伤害的人找到答案,帮助个人内心成长。被称为“极具思想性的家庭关系指导书”“内心成长的一本好书,和谐家庭的圣经”。


细致入微地揭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解读你我的情感模式。


有很多解读家庭关系的书,但没有一本这样适合中国人看。


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爱与自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有限责任家庭》

李雪 著
磨铁图书 出品


心理学者、畅销书作家李雪,继《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后,又一力作。

继续深入挖掘母婴关系与亲密关系的内核,通过更加丰富与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揭示育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一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指明,我们应该如何觉知并转换思维,解决自身已然存在的问题。

   “爱与自由”是李雪一以贯之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关系中,也体现在界限感上。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守住界限”都是重要的觉知方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也只能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清醒的“有限责任人”。

   整本书共分为六个版块,作者分别从母婴关系、家庭教育、自我觉知等角度,揭露了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隐性或显性的问题,并提供了独树一帜的见解。



《读懂孩子的心》

樊登 著
磨铁图书 出品


父母如果不想成为对孩子伤害最多的人,

  破解之道就是成为终身学习者。——樊登


父母终身学习的意义在于:经由漫长的阅读与学习之路,即便未来依然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终于可以说,这已是我走过千山万水才到达的高度。


樊登读书创始人亲身试验能对孩子形成长期滋养的理论,并对此进行深度解读和认真梳理,从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提取教养智慧:关于关键期、关于叛逆、关于写作业、关于独立、关于天赋、关于内向、关于学习、关于社交、关于未来的竞争力……


《读懂孩子的心》旨在帮助面对孩子依然迷茫的家长,全面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实现自由而有边界的教育。



【直播送书送周边送兑换券!

直播福利大放送啦:
各位爱看直播的小伙伴们有福啦~凡是在淘宝观看“磨铁图书旗舰店”直播的小伙伴们达到下面条件的,即可获得磨铁图书为您准备的精美礼品(礼品内容不定时更新)哦~


快快保存这张海报,按照图中所示的两种方式进入我们的直播间吧!
分享领好礼:分享每日直播链接以及淘长图到朋友圈获得20赞的小伙伴们可获得价值200元兑换券(ps:小伙伴们分享链接的时间因在直播期间才算有效哦~)
活动时间:即日起-3月31号
兑换券可以干什么呢?获得兑换券的小伙伴们需要下载“磨铁阅读”APP,凡是app里的电子书籍都支持观看和下载哦~
鱼仔给大家举个🌰:200元兑换券=20000点阅读券
不完全估计可以买15+本哦~整本购买更优惠哦~
兑换方法:


满足条件后,找谁领取兑换券呢?
欢迎各位小伙伴添加vx:Motie_assistant1找鱼仔领取哦
若是还有不明白的小伙伴们,欢迎添加vx:Motie_assistant1找鱼仔为你们答疑解惑哦~


↓凹叔推荐↓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武志红 著磨铁图书出品
 武志红老师从事心理学事业25年来,一直都非常关注当下人们的心理状态与变化,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以心理学微观角度,从当事人的童年家庭关系中找到深层答案:一个人之所以出现会绝望、愤怒,多数都是因为他受伤太重。而心理治疗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爱的力量。

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找人生的答案,我们首先要将自己当成一个人,也要将别人当成一个人。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能激发“促进生命的”热情,比以前更能感觉到生命活力与人格完整,觉得活得更有意义。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采编:Assia;本文编辑:Assia;监制:袁复生。如需转载开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往期内容 查看更多精彩◣

谢娜的暖,何炅的回忆,易烊千玺的愿望……

这种宝藏电台你不能不知道

孙俪卖房,罗晋被绿,《安家》能否称得上第二部《蜗居》?

宋茜新剧《下一站是幸福》,求别侮辱独立女性了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带走这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