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网红教授做书的那一年:这个老头儿实在是太太太…可爱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出版商务周报 Author 特别敬业的商务君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 ID: cptoday)

作者:曾开



大家好,我是凹叔。


2020年5月,走红网络的大学教授戴建业老师“跨界”出书。今天推荐的文章来自《戴老师魔性诗词课》的编辑曾开(磨铁图书可以工作室),从长达一年的编辑工作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封面设计,他是如何将戴老师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2018年,戴建业老师突然在网络爆红,一位大学的老教授讲唐诗讲出了千万流量,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也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讲课方式能够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度?


戴建业老师


刚接到戴老师新书《戴老师魔性诗词课》的编辑工作是在2019年4月,那时书名还是暂定的《走进大诗人》,这是戴老师几年前在大学所开设选修课的课程名称,里面包含了陶渊明、李白、杜甫三位诗人的内容。当时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的,也正是戴老师《走进大诗人》系列的讲课视频。




《走进大诗人》系列的讲课视频


随后我关注了戴老师的抖音。还记得点开的第一条视频就是戴老师在讲“李白、杜甫、高适三个人一起去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当时我就被逗乐了,原来唐诗课还能这么讲!

 

选定图书内容和风格


起初我们是计划把整个《走进大诗人》系列的内容都汇编在一起,我们花了两周多的时间,把三部分课程的视频都看完了,对书的整体结构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课程的体量大概是一个诗人有二十四个视频左右,每个视频20到30分钟不等,就按照视频内容的体量来说,其实每一部分都够单独出一本书了。


经过我们内部多轮的讨论,我们最后一致认为这本书要是把这三部分的内容都放在一起,就会有种很生硬罗列的感觉,在结构上太单调,主题也不够突出。李白和杜甫同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位诗人,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也会比较匹配,那这本书不如就先围绕盛唐的诗歌来展开,陶渊明的部分就先暂时去掉,戴老师也表示同意我们这个方案。


戴老师除了是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系的教授以外,还是学校的学术带头人,他之前出过的很多作品文笔都非常的漂亮,但还是学术性较强,阅读门槛偏高。这次他本人的愿望也是想改变一下风格,把他课堂上那种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语言特点展现在这本书上,想更多的激发起读者对古代文学的兴趣,这是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所达成的目标——寓教于乐。




编辑的过程可不是那么简单


戴老师整个视频课程部分的讲述都非常完整,中间穿插的玩笑和段子往往都是与自己的经历和当下的实际生活现象相结合的,然后他把这些都带入到唐代的背景中,让人觉得新鲜有趣,非常生动,便于学生去理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所发生的事情,诗人的心境、朝野的动乱、百姓的困苦仿佛全都历历在目,虽然这些事都发生在一千多年前,但让人感觉却离得很近,听戴老师的唐诗课就会产生这种奇妙的感受。


到此为止,我对于这本书是非常乐观的,我认为编辑难度可能比之前想象的要简单,主编问我觉得多长时间可以把初稿编完,我信心满满的回答三周足够了,主编说那给你一个月时间。 


当时是差不多是5月左右,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到第二年的5月新书才真正上市,这本书经历了整整一年的“磨砺”。



我们所用的原稿比较特殊,为了最大化保留戴老师讲课时的语言特色,我们决定直接用从音频转化过来的稿件进行修改。音频转录的稿件比我“想当然”的要“简陋”许多,是最原始的那种记事本格式,一句话一行,没有标点。所以首先我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文字整理成便于编辑的word文档。


《走进大诗人》系列的录音稿


录音稿文字内容


这一过程相当的枯燥,甚至让我一度对文字都失去了判断,就像人一直盯着一个字看,看久了就会突然感觉不认识这个字一样。


此时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稿件带有很严重的口语化痕迹,从注重视听感受的音频、视频课程进化到符合出版规定,符合纸质书阅读习惯的文字内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仅仅是这个修改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就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原有的预期。尤其是戴老师那些比较标志性的口头禅非常不好拿捏,删掉了感觉会破坏戴老师原有的语言特点,有些可惜,不删又不符合书面规范,让人左右为难。



除此以外,视频中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主题名字其实和一般教材上的表述非常相似,例如,李白诗歌的章法:层层推进(上)、李白诗歌的诗境:情景交融(下)、杜甫的精神结构、杜甫的社会关怀,等等。典型教案式的分割方式,不够活泼。我们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就是要重新调整原稿件的结构。


编辑进度十分缓慢,最后把初稿确定下来已经是到了九月份,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最后一遍定稿还是主编亲自操刀,完成后他说他对这本书感觉很不错,一定能够大卖!


作者的精心打磨


戴老师对于稿件的要求却是更为严格,书中的内容是他三四十年在研究与教学中的积累成果,虽然再熟悉不过了,但还是谨小慎微,生怕出现一点瑕疵。在原有稿件的基础上戴老师又添加很多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对于我们定下的内容切分形式他还是比较认可,但也花了很多精力去打磨润色。


戴老师


戴老师的内心我猜想也可能比较忐忑,第一次尝试用这种偏通俗的语言写作他心里没底,他很担心读者能不能接受这种方式,自己能不能把握好这种风格。我能想象得到在每天深夜里他伏案写作的样子(戴老师每天都睡的很晚,一般都会看书写作到夜里两三点),在书桌一角泡着一杯茶,不时的翻阅着各种文献资料,进展不顺时会微微皱眉,写出一句自己觉得还不错的话便会轻轻一笑。


戴老师改稿的进度比我们预想的还慢,在我们不停反复的催促下,到了11月才终于返稿,但是这次只返回了李白的部分。戴老师总是觉得稿子还不够好,还需要再修改打磨,每处细节上的修改也都会向我们反复的征询意见,而此时已经比我们最开始预计出版的日期晚了三个月,为了加快出版进度,让这本书尽快面世,李白部分的稿子一返回就先进入到了编校流程。在12月初杜甫部分也终于修改完成。


之后又经历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期间与作者反复讨论、交换修改意见。在今年3月底的才终于定稿。回想起一开始,自己觉得三周就能把稿子改完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


用弹幕做封面


封面的确定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在19年7月份我们和作者一起把书名定为了《戴老师魔性诗词课》这也是参考了很多网友们的表述,觉得这个书名能够体现出大家在听戴老师讲课时的感觉,非常魔性,一听就停不下来。


在确定完书名后,我马上联系了设计师开始封面设计,结果差点把设计师“逼疯”。


设计师是我们在内部讨论后决定的,因为他之前也设计过很多名家讲古诗词类的书,对这个类型还是比较有经验的,我们觉得他有能力在封面设计上做出匹配戴老师风格特点的表达。


最开始,我们和设计师讨论了几种方案都比较保守,在公司内部就被毙了。期间还专门找插画师创作了封面插画,插画是关于李白和杜甫的,当时想展现的主题是“杜甫才露尖尖角,早有李白立上头”。方案出来后我们觉得还不错,但是风格还不够深刻,不能完全的把戴老师的特点体现出来。


在设计方案出到第五稿的时候又被否了,设计师险些要放弃,但我觉得他还有更多的设计灵感还没完全发挥出来,我们一起回顾了之前几稿方案的问题。


之前的几稿方案中,有一稿是把腰封的文案处理成了弹幕的形式,这个其实还是非常新颖的一种尝试,设计师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他没指望我们会用。现在我们一致觉得这可能会是一个设计上的突破口。



弹幕封面尝试


我要他把这个“大胆”的想法直接用在封面上,原来的设计风格肯定是不行了,不如完全推翻,试一下这种新的方式,重现戴老师在上课时的场景,然后配上弹幕的效果,就像网上的视频一样。


设计师自己先画了个戴老师形象的草图,这个形象是参考了戴老师在上课时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在网上流传的也很多,辨识度很高。看到设计师展示的封面效果图,我们觉得这个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也许这种形式真的可以。随后我马上联系了一位擅长画人物画的插画师,创作了一张戴老师讲课的插画,我们决定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做出来。




《戴老师的魔性诗词课》

戴建业 著

磨铁图书出品


最终经过多次的修改,包括展开的插画、内封设计等等,全套的封面几乎是在3月份定稿的同时才确定了下来。


腰封颜色尝试


到此内文、封面都已经完全确定了,但是还差一篇序,戴老师说序他很快就能写完,要我们不用担心,我于是按部就班地准备最后交片的材料。


这一等又是两周,戴老师的序写了将近一万三千字,他对写作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很触动,之后免不了又是一轮的反复修改,改吧!改到最完美为止!


由于我们之前预留的版面不够(一般的序也就两三千字到头了,我当时预留出了7000字的版面,结果......),排版又重新做了调整,在这当口儿戴老师把后记也交过来了。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于今年5月上市,至于结果如何,还需要经过读者们的检验,我不敢妄下评断,但我相信,作者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希望读者们都能够喜欢这本书,毕竟这个老头实在是太可爱了!








直播间预告





◢往期内容 查看更多精彩◣

谋杀父母,全员恶人,这部国产推理神剧过分刺激了

顶着下海5万的脸,他终于来了!


看文学界姐姐们,乘风破浪成团记




点击“阅读原文”,带走《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