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劳模”史依弘:靠着一股“傻劲儿”,只想多排几出新戏!丨《先锋派报告》舞台造梦师系列专访①

秦悦、星纪 长三角之声
2024-09-06



镁光灯下,大幕拉起,每台演出正如精心编织的一场梦境,给人或以警示、或以抚慰、或以力量、或以审美。舞台造梦,演员至关重要。他们化身不同角色,演绎人生百态、悲欢离合,为观众拓展人生感知的厚度,也为行业发展探索着深度。


今天起,长三角之声《先锋派报告》专栏推出五一特辑“舞台造梦师”系列访谈,第一期我们一起走近京剧圈中的“劳模”“史姐姐”——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演员史依弘





纵观史依弘42年戏剧生涯,担得起“劳模”二字。10岁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她不仅跟随有“中国第一女武旦”之称的张美娟学习,又在戏曲声乐艺术家卢文勤的指导下钻研梅派艺术,由武旦成功转行梅派大青衣。1994年,她在新编戏《扈三娘与王英》中出演“一丈青”扈三娘,打破京剧行当界限,将花旦、花衫、青衣、刀马旦等融为一体,一举拿下中国戏曲界最高奖“梅花奖”。那一年,史依弘只有22岁。


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之后,年轻的史依弘却很难高兴起来,因为一面是外界的质疑,一面是对前路的忐忑。她在接受《先锋派报告》专访时表示:“我是从京剧的最低谷一直走来的,而且是我们年龄最好的年代。我们不自信了,因为我们走下坡路,我们觉得我们的东西是不是别人不要了?我们再坚持下去有意义吗?”
一时间,史依弘没有想出答案。于是,她步履不停,又师从昆曲名家张洵澎、李金鸿、李玉茹等人,并学习其他京剧流派的代表性剧目……她回忆说,有一天在台上唱文戏的时候,她突然觉得内心不慌了,也许这就是修炼的过程。


如果说“多学几出戏”是之于自己的长进,那么“多唱几出戏”则是她给观众的交代。梨园行将技艺通达的好角儿称之为“文武昆乱不挡”,2013年,史依弘借用这一概念,推出《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连续五天上演风格各异的传统戏——第一天全本《白蛇传》,第二天全本昆曲《牡丹亭》,第三天文武戏《穆柯寨穆天王破天门阵》,第四天昆曲《奇双会》,第五天全本《玉堂春》。这一大胆的尝试在京剧圈引起不小轰动,有同行看了戏码后表示,这种吃重的剧目,一般演员连两天都撑不住
但史依弘不仅撑住了,还不断给自己“加码”。2018年5月1日,她推出“梅尚程荀史依弘”专场,一人出演“梅尚程荀”四大旦角流派经典剧目——《苏三起解》《昭君出塞》《春闺梦》《金玉奴》,不仅流派各异,而且要一天内演完,难度可想而知,而观众看后直呼“过瘾”。


唱戏之余,史依弘知晓,要想让京剧历久弥新,必须要为这个行业“多排几出新戏”2019年,史依弘推出根据香港同名电影改编的京剧《新龙门客栈》。她在这部剧中同时饰演妩媚泼辣的“金镶玉”和孤傲女侠客“邱莫言”,不仅采用了青衣、刀马旦的本行当,还融入了花旦、泼辣旦的表演,希望以传统戏曲审美解构故事,以传统戏曲手法演绎故事,以传统戏曲精神表现故事,用老技法把老故事讲出新意,最终打磨出一台既有艺术性、可看性,又符合各年龄层观众审美的京剧新编戏。
依弘我觉得现在京剧里面的音乐,虽然唱腔还是很好听,很多观众觉得三大件(京胡、月琴和京二胡)拉拉也挺过瘾,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耳朵也在变化,这三大件东西会觉得单调,不能满足观众。所以你要营造一种‘剧’的感觉,而不仅仅是一出戏曲。


史依弘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有狂妄不安分的想象,“想让观众看到现代京剧演员在做什么,而不是玩噱头。演员不能抱着自己的流派就够了,永远需要多学、多看、多跨界。”抱持着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信念,史依弘还大胆推出了室内乐版京剧《霸王别姬》、排演京剧《巴黎圣母院》,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京剧文化……
正如史依弘曾坦言,她“确实把自己逼得太狠了”。细数近一年的行程,除了因腰伤暂别舞台近3个月,她几乎每周都登台演出。

而早在2018年,她全年参与的演出、讲座等就超过了60场。搭档梅建平曾感慨:“史依弘有一股少有的‘傻劲儿’,愿意为京剧、为美付出全身心而持久的投入。”也许正是靠着这股“傻劲儿”,才能让她数十年如一日地选择一往无前,才能造就这样一个戏曲“劳模”史依弘。




来源:长三角之声《先锋派报告》

图源:受访者供图、“依弘聊戏”微信公众号

编辑:严括

责编:江冉、殷月萍



五一假期将近,热门演出、展览《先锋派》为你推荐!

“捡漏”攻略、路线推荐、天气提醒!长三角人“五一”专属指南请收藏

“五一”假期去哪玩?他们代表家乡“出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三角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