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乌不寻常——红土风】寻乌英雄儿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寻乌发布 2022-12-16

2022年1月4日

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寻乌调研时指出

“寻乌不寻常!”

这 是

对寻乌的肯定

对寻乌的鼓励

对寻乌的期盼

为深入宣传报道“寻乌不寻常”,全面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强党建、兴产业、优环境、激活力、惠民生。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寻乌不寻常》专栏,推进“红土风、客家韵、东江源、橘乡情”等四大品牌建设,加快融湾步伐,凝心聚力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寻乌新篇章!


寻乌不寻常!
最不寻常的是寻乌的“红土风”

今天,来看看

寻乌“红土风”第二篇章

寻乌英雄儿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为了民族独立自主,为了人民翻身解放,为了建立新中国,寻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革命斗争中,寻乌儿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甘愿做共产主义铺路石的古柏,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潘叶煌、邝才诚、刘维鑪等有名有姓3263名革命烈士及许许多多的无名烈士……


一起来看看
寻乌籍著名革命英烈

古 柏

古柏(1906—1935),又名显裘。生于1906年12月,篁乡塘背村人(今晨光镇沁园春)。1920年入读县城基督教爱群小学。1922年考入梅县广益中学,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4年,因组织反帝爱国运动,被逼退学,后组织“学生互助社”,在梅州创建学艺中学。

1925年成为梅县学生运动领袖,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委员会。1926年组建中国共产党寻乌小组,任组长。1927年为梅县革命斗争委员会委员,赴武汉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工作,后奉命返回寻乌开展革命工作。秋,与刘维鑪、刘维锷、邝才诚、潘叶煌、潘丽、何家常等创建中共寻乌县支部委员会,任支部委员,同时开办中山学校。1928年春,参与组织三二五农民武装暴动,任副总指挥。暴动失败后,出任梅县团县委宣传部长。8月,返回寻乌组建中共寻乌县委,任县委书记。9月,组建赣南红军二十一纵队,兼党代表。1929年1月3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菖蒲,在菖蒲圩菖平局接见古柏等寻乌同志,考虑红四军当前困难,古柏建议红四军前往项山罗福嶂发展。同年在阳天嶂建立革命根据地。11月2日,朱德率领红四军一、二、三纵队攻打梅县受挫后来到寻乌龙廷大田休整,朱德接见了古柏、钟锡镠、陈俊等二十一纵队指战员,在红四军帮助下,在阳天嶂成立寻乌革命军事委员会,古柏任主任委员。

1930年4月28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来到寻乌澄江,歼灭谢嘉猷反动民团后一举攻下寻乌县城,古柏协助毛泽东作著名的寻乌调查。6月5日,红四军离开寻乌时,毛泽东把古柏留在身边,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接着担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1932年,先后担任中共会昌临时县委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兼内务部长、中央苏维埃政府劳动部秘书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和党团书记等职。1933年因“邓、毛、谢、古”所谓江西罗明路线而受到“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打击,被撤销党内职务。1934年负责中央苏维埃政府粮食部的征粮工作,未能参加长征,留下坚持游击战。1935年3月6日,因叛徒告密,在广东龙川鸳鸯坑掩护战士突围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937年,在延安的毛泽东得知古柏牺牲消息后,亲笔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愿古氏同胞,继其遗志,共达自由解放之目的。”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上,亲自为在江西中央苏区被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打击迫害的邓、毛、谢、古四位同志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984年7月4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为古柏烈士纪念碑亲笔题字。


邝 才 诚

邝才诚(1900—1930),字笃卿。1900年出生于南桥镇车头村一富裕家庭,就读于知耻学校。后考入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192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受到马列主义的影响。7月,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评击时弊,揭露社会丑劣,邝才诚与刘维鑪、刘维锷、古柏、潘叶煌、潘丽、何家常、曾有澜、邝摩汉等,及京、泸、粤各地寻乌籍进步青年共同参与编辑《寻邬》杂志。

1925年,怀着救国救民伟大抱负,毅然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二期炮兵科一员,并作诗一首《报考黄埔诗赠古柏》:“离京南下,投笔从戎。寄身黄埔,粗衣恶食,锻炼我躬。誓心革命,志在大同。”同年夏,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规模屠杀革命工农群众。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邝才诚奉党指示回到寻乌。秋,与古柏、刘维鑪、刘维锷、潘叶煌、潘丽、何家常等创建中共寻乌县支部委员会,开办中山学校。在校任教期间,定期为学生讲解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讲述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利用校内组织“中山社”,大量培养革命骨干,团结进步师生。

1928年3月25日,参与领导“三二五”农民武装暴动。暴动取得了暂时的胜利,成立了寻乌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但外逃的寻乌伪县长谢寅,纠集安远、会昌和广东平远、兴宁等县反动地方武装,及国民党军胡会汉部,向寻乌县城疯狂反扑。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决定放弃县城,暴动领导人分五路突围,暴动队员全部分散转移,待机再起。

胜利突围后,邝才诚来到南洋新加坡,担任华侨小学校长职务。冬,返回寻乌,与古柏一起恢复寻乌党的组织,重建农民协会,组建地方武装。

1930年2月,红二十一纵队与广东兴宁、龙川等地武装扩编成立红十一军五十团,邝才诚任参谋长。3月,为实现粤赣边区联成一片的战略目标,红五十团奉东江特委命令向北挺进。邝才诚率红五十团攻打澄江谢嘉猷反动武装时,战斗中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敌人用大铁钉把他活活钉在大樟树上,丧心病狂的敌人采用今天挖眼睛,明天割耳朵,一块一块地割肉的残忍手段,来对待邝才诚。邝才诚大义禀然,视死如归,每割一刀,他就喊一声:“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一定胜利!”就这样被敌人整整折磨了三天三夜后壮烈牺牲,时年30岁。后人有诗赞曰:

郁郁香樟挂忠魂,碧血流尽见丹心。

壮志未酬身先瘁,浩气如虹铄古今。


刘 维 鑪

刘维鑪(1902—1928),字治士。生于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寻乌县晨光镇龙图村人,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

幼年由祖父刘汇清供读私塾,后转入县城基督教爱群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入读广东梅县梅州五中。在校期间,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4年7月,刘维鑪与刘维锷、邝才诚、古柏、潘叶煌、潘丽、何家常、曾有澜、邝摩汉等,及京、泸、粤各地寻乌籍进步青年共同参与编辑《寻邬》杂志,广泛宣传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黑暗势力给予无情的嘲讽和斥责。

刘维鑪喜爱文学,性格豪爽,遇事冷静分析,处理问题果断而有条理,表现出了惊人的工作能力,曾两次当选为梅县学生代表,到广州出席全省学生代表会议。他广交共产党员,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日趋革命,逐渐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1926年在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州中山大学。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刘维鑪从广州潜回寻乌,开展革命工作。秋,与古柏、刘维锷、邝才诚、潘叶煌、潘丽、何家常等创建中共寻乌县支部委员会,任支部委员。同时开办中山学校、创办革命刊物《赤裸》。在中山学校任教期间,刘维鑪定期为学生讲解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讲述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他又在学校组织“中山社”,培养革命骨干力量,团结进步青年,党的组织很快得到发展,拥有党员70多人。他们面对反革命势力和白色恐怖毫无畏惧,把公开斗争与秘密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农村民间组织“三点会”等作掩护,不断发展农会,发展会员上万名,壮大了革命力量,跟封建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27年11月,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寻乌县着手准备举行全县农民武装暴动,成立县暴动委员会和总指挥部,刘维鑪任总指挥,刘维锷、古柏、钟锡镠、何家常任副总指挥。1928年3月25日,暴动胜利后,成立寻邬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刘维鑪任主席。但外逃的寻乌伪县长谢寅,纠集安远、会昌和广东平远、兴宁等县反动地方武装,及国民党军胡会汉部,向寻乌县城农民武装暴动队伍疯狂反扑。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决定分散转移,待机再起,各路暴动领导人分五路突围。刘维鑪、刘维锷、林金熔等经鹅子湖、篁乡、菖蒲向广东方向转移,不幸在菖蒲被敌人刘余南部所捕,刘维鑪当天被杀于菖蒲圩,年仅26岁。当时,寻乌民间流传着《五更哭》的歌谣:

一更哭,哭二刘,

维炉、维锷共产头。

共产未成先身死,

愿为革命把命丢,

千秋万代芳名留

······

歌谣表达了寻乌人民对烈士的无限崇敬和怀念。


刘 维 锷

刘维锷(1905—1928),号剑魂。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寻乌县晨光镇龙图村人。

刘维锷七岁入读私塾。他聪明伶俐,才思过人,酷爱文学。他的诗词、散文常为老师与同学所称赞。1918年,就读广东平远一中。期间,曾赴梅县听孙中山先生的讲学。刘维锷非常崇拜孙中山先生,渴望自己能够与他一样,干一件有利于中华民族、让中国改天换地的大事。他在梅县听完孙中山先生的讲学后拍摄了一张照片作纪念,在寄回家里的照片中题了一首诗:“离家才数日,又见雁南归。安得生双翼,赶上一起飞。”大雁象征自由,是作者暗喻自己渴望革命,追求自由,即渴望跟上革命队伍,像大雁一样在广阔的天空中振翅高飞。

通过学习《中国青年》《新青年》《马克思传》《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刊,使他找到了革命真理与奋斗目标。1924年,刘维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7月,与刘维鑪、邝才诚、古柏、潘叶煌、潘丽、何家常、曾有澜、邝摩汉等,及京、泸、粤各地寻乌籍进步青年共同参与编辑《寻邬》杂志,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他在杂志发表的《咒反革命者》,无情痛斥封建思想的地主豪绅,尖锐评击强权横行的官僚恶霸,辛辣讽刺卖国求荣的军阀假政府。大胆地提出了人类“推翻过去,创造未来”的革命理想。

在校期间,受李大钊等人影响,接受进步思想,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不幸在京病逝。刘维锷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追悼会上,悲痛地写下了《悼念总理孙中山》一诗:“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自古伤心语。傲风苦雨鹧鸪天,嗟于先生长逝矣!哀哉国事正纷纭,大好河山须管理。长城万里一朝崩,亿万新民何所依?”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刘维锷从北京潜回寻乌。秋,与古柏、刘维鑪、邝才诚、潘叶煌、潘丽、何家常等创建中共寻乌县支部委员会,开办中山学校,创办革命刊物《赤裸》。在中山学校担任教师期间,定期为学生讲解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讲述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学校合法的形式进一步团结知识分子和革命群众。他们还经常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工作,把公开斗争与秘密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发展农会和拓展红色区域。面对反革命势力和白色恐怖,他注意方法,讲究策略,坚决与敌人斗争到底。

1927年11月,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寻乌县着手举行全县农民武装暴动,成立暴动总指挥部,刘维锷担任副总指挥,领导威震赣闽粤边的寻乌三二五农民武装暴动。1928年3月25日,他率领暴动队伍烧毁伪县政府,严惩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成立寻邬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但外逃的寻乌伪县长谢寅,纠集安远、会昌和广东平远、兴宁等县反动地方武装,及国民党军胡会汉部,向寻乌县城实行联合反扑。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寻邬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决定分散隐蔽,待机再起。刘维鑪、刘维锷、林金熔等经鹅子湖、篁乡、菖蒲向广东方向转移,不幸在菖蒲被刘余南部敌人所捕,当天被杀于菖蒲圩。临刑前,刘维锷对敌人说:“革命者是杀不绝的,你杀了我们兄弟,还会有千千万万的革命兄弟!”

刘维锷为劳苦大众的解放,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3岁。  


钟 锡 镠

钟锡镠(1903—1935),江西省寻乌县留车镇老寨下村人。

早在广东平远中学读书时,就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支援上海罢工,揭露帝国主义滔天罪行。1927年2月,由学校地下党员杨广存介绍,在广东平远中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成立中共平远中学支部,担任支部宣传委员。支部成立团支部和学生会,并通过主办的《平远中学青年》周刊大力宣传革命道理,团结进步学生。同月,成功营救八尺被害爆竹工人。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清查共产党人,支部书记杨广存离校后,与李巴林共同负责中共平远中学支部工作。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7月回到家乡,与潘叶煌、古柏等共同创建寻乌党组织和寻乌中山学校,1928年3月,参与领导寻乌县三二五农民武装暴动,任留车一路暴动总指挥。暴动失利后,辗转于广东平远、梅县、兴宁地区。不久,回到寻南的阳天嶂山区坚持革命斗争,与古柏、邝才诚等在寻乌恢复党的组织,继续开展农民武装斗争,创建阳天嶂红色根据地。同年9月,与古柏等一起在黄砂西云庵创建赣南工农革命军第二十一纵队,任纵队长。1929年4月,成立中共寻乌二十一纵队支部,任纵队党支部书记。1930年3月,任东江工农红军新编第五十团二营营长。同年6月,随毛泽东和红四军转战福建,红五十团二营被分别编入红二十军、红二十二军。1930年冬,成立了红三十五军,钟锡镠调任军部秘书长,后又因工作需要,先后在三十五军、独立第三师、红二十一军任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长征出发时,担任红三军团五师某团政委。出发前,上级有命令,除个别中央领导外,一律不带家属转移。钟锡镠服从命令,让妻子留下坚持游击斗争。其妻子慕君深明大义,坚决服从党的安排。11月底,中央红军长征来到湘江,在湘江战役指挥作战中,不幸被敌人炸弹炸中,英勇壮烈牺牲。



潘 叶 煌

潘叶煌(1904—1928)又名叶芳,字芸香。县城东郊蛇嘴头上何屋人(祖籍项山乡项山村)。从小聪明、勤快。县城基督教爱群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江西赣州和湖北武汉求学。在湖北省立师范学校期间,积极参加爱国运动,接受进步思想,树立起共产主义信仰。久经考验后,被武汉党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员。

师范毕业后,接受党组织派遣,回寻乌开展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工作,先后在图合小学、丘坊尚志中学任教。潘叶煌以课堂三尺讲台为宣传阵地,广泛传播马列主义进步思想。曾与刘维鑪、刘维锷、邝才诚、古柏、潘丽、何家常、曾有澜、邝摩汉等,及京、泸、粤各地寻乌籍进步青年共同参与编辑《寻邬》杂志,广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

1926年,与钟锡镠、潘明庆北上武汉,后留在武汉开展革命工作,与武汉警备团一起参加秋收起义,来到井冈山根据地。秋,潘叶煌回到寻乌,与古柏、刘维鑪、刘维锷、邝才诚、潘丽等创建中共寻乌县支部委员会,潘叶煌任支部书记。同时,创办中山学校,并在校任教,定期为学生讲述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以学校合法的形式进一步团结知识分子和革命群众,发展革命力量。

1927年11月,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寻乌县着手准备举行全县农民武装暴动,成立县暴动委员会和总指挥部,潘叶煌任县城一路直属总指挥。1928年3月25日,暴动取得了暂时的胜利,成立了寻邬县工农革命委员会。

外逃的寻乌伪县长谢寅,纠集安远、会昌和广东平远、兴宁等县反动地方武装,及国民党军胡会汉部,向寻乌县城进行疯狂反扑。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暴动队被逼放弃县城,决定分散隐蔽,待机再起。各路暴动领导人分五路突围,潘叶煌和潘明庆、古松、潘丽等同志突围至闽赣边界的罗福嶂村,开展游击斗争。

1928年秋,敌人攻打罗福嶂,因敌强我弱,罗福嶂革命根据地失守。突围战斗中,潘叶煌因受重伤被俘,并押回县城。反动派对潘叶煌威胁利诱,软硬兼施,严刑逼供,始终一无所获。同年8月29日(农历七月十五日),被敌人押往刑场杀害。潘叶煌临刑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从容就戮。潘叶煌被杀后,头颅被悬挂在县城人流最密集的旧县衙门前示众。

潘叶煌牺牲后,老百姓写了《五更哭》悼歌,表达了对潘叶煌烈士的悼念:

二更哭,哭二潘,

明庆、叶煌驻在罗福山。

一心坚决谋共产,

枪枝少来人又单,

学问再好也艰难。

.......



潘  丽

潘丽(1907—1929)寻乌县项山乡项山村人。从小聪明好学,侠胆儒心,义冲云霄。毕业于赣州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1924年7月,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启蒙思想落后的寻乌青年,潘丽与刘维鑪、刘维锷、邝才诚、古柏、潘叶煌、何家常、曾有澜、邝摩汉等,及京、泸、粤各地寻乌籍进步青年共同参与编辑《寻邬》杂志。1927年,在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求学期间,主动接触共产党员,研读马列著作,思想得到很大进步,经过考验,被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员。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潘丽从赣州潜回寻乌,开展革命工作。秋,与古柏、刘维鑪、刘维锷、邝才诚、潘叶煌、何家常等创建中共寻乌县支部委员会,任支部委员。同时开办中山学校。在中山学校任教期间,定期为学生讲解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讲述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以校内组织的“中山社”,大量培养革命骨干,团结进步师生,党的组织很快得到发展。

之后,潘丽在项山、吉潭、剑溪、滋溪等地组织农会,开办中山分校,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唤醒发动群众。利用农村“洪家”“三点会”等民间组织作掩护,不断发展农会,壮大革命队伍,创建红色的罗福嶂革命根据地。面对反动势力和白色恐怖,潘丽毫无畏惧,坚决与封建势力作彻底的斗争。

1927年11月,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寻乌县着手举行全县农民武装暴动,成立暴动总指挥部,潘丽任城东吉潭一路总指挥。1928年3月25日,他领导城东一路暴动队伍严惩项山、吉潭、剑溪、滋溪等地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暴动队员撬地主的粮仓,烧他们的地契,分他们的粮食,声势威震闽粤赣边地区。

正当潘丽率队往县城与古柏一路会合时,中途与强敌遭遇,潘丽随即率队转移到闽赣边境的罗福嶂山区一带活动,后与突围出来的潘叶煌、古松、潘明庆等汇合在一起,继续与敌周旋,开展游击斗争。秋,遭到敌人重兵围困,突围后绕道福建,到达龙廷,与阳天嶂的古柏汇合在一起。

1929年1月31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来到寻乌菖蒲圩,决定转往罗福嶂山区发展。潘丽做向导,引领红四军由菖蒲到吉潭圳下、项山罗福嶂,到达瑞金大柏地。完成任务后,返回寻乌,行至吉潭樟树潭时,由于叛徒谢德轩告密,遭到反动民团潘观澜部伏击,牺牲时年仅22岁。


更多新闻

1.寻乌版《领航》,新鲜出炉!

2.1【寻乌不寻常——红土风】寻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

3.寻乌,一个小女孩的蝶变……

4.【舌尖上的寻乌】 肉丸


审核:陈星亮

编辑:刘佛先

寻乌县官方政务微信平台

发布权威信息   展示寻乌形象

回应热点事件   服务寻乌民生

投稿邮箱:xwxrmtzx@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