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前沿|佘双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百年演进》
·编者按
为展示学术名家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思创社科”公众号特推出【思政前沿】栏目,希望以此带动、影响、引领更多学子成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本期【思政前沿】推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佘双好教授的文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百年演进》。本期文章选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05期。
·名家简介
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所所长,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主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发展心理学专题,人格心理学专题,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等。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现代德育课程论》、《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等,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等10多部。主持课题12项,主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课题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途径、载体和方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课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大学生民主与法制观现状及建设措施研究”、“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模式研究”、“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德育原理》主要成员。获奖情况:《心理健康教育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作为主要参与者《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原文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百年演进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奋斗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一个不断探索、奠基、深化和拓展的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人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础和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说理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了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发展路径,形成了以疏导为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全局性战略地位,形成融入渗透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化与拓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百年发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教育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1](P3)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奋斗的法宝,发挥着生命线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就提出宣传教育的任务,明确要求建立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成立这种机构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2](P5)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最初是与宣传、传播、鼓动等联系在一起的,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宣传传播来唤起广大民众为实现自身利益和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利益而奋斗。在此期间,党利用一切宣传思想工作阵地,通过各种各样为广大人民容易接受的方法,来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比如通过报刊媒体、广播书籍、标语口号、学校和工人夜校等一切方法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以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始以军队为载体进行实践探索,军队既是战斗队、也是先锋队、还是宣传队,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方法通过军队这个载体来探索,形成完整系统的军队政治工作方法。1944年谭政《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历史性文献,是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的标志”。[3](P97)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如首长负责、自己动手,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遇事要从分析具体情况出发,采用选择典型与抓住典型的方法;启发诱导与检讨反省的方法;开展革命竞赛,表彰英雄模范的方法;思想教育要从中间分子甚至落后分子的水平出发,选择为中间分子与落后分子也能接受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从而达到团结积极分子,吸引中间分子,鼓励落后分子的目的等。[3](P96)在苏维埃红色根据地和党局部执政环境下,党也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如关心群众生活,把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与思想问题结合起来的方法,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称赞兴国和赣东北的同志们:“他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了,他们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他们是认真地在那里进行工作,他们是仔细地在那里解决问题,他们在革命面前是真正负起了责任,他们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4](P140)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把思想教育提升到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提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5](P1094)的重要命题,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用“民主的方法”进行总体概括,并指出“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6](P1476)总结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总体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宣传鼓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以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开,它既包含对马列主义的理论、党的纲领与主张的宣传,也包括同敌对思想进行斗争等方面,渗透在一切理论、主张、教育、文化、文艺等活动中,中共中央宣传部专门出台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1941年6月20日),宣传鼓动是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总体特点。二是革命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具有浓厚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统治的革命色彩。三是服务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围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军队政治工作和在局部执政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随着任务不同、主题不同和环境而呈现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特点是适应工作环境和革命任务需要,具有服务性的特点。四是探索性,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不仅缺乏足够经验参考,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破坏,因此,无论是党组织开展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还是个人按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都具有明显探索性特点。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人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条件。正如毛泽东所说“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6](P1476)充分运用执政党掌握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资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使党的指导思想上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同时构建适应新中国经济、政治形势和思想文化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为新兴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成为新中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在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方面的巨大优势,自觉运用已掌握的上层建筑力量,迅速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制定了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政策,建立起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机构和队伍,实现了把改造主观精神世界与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结合起来的伟大创举,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3](P175)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刘少奇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分析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形势和要求,明确了中心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指出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提出运用好各种宣传工具,如报纸、刊物、出版、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广播、学校等,发动与指导全党一切干部、党员、党外积极分子去进行他们所能够做、又需要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组织建设和经常化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如何运用党掌握的政权和宣传思想工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次系统全面阐述。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人民内部非对抗性思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集中系统总结,毛泽东既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7](P209)同时也系统地分析这种方法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并且从理论和实践多个角度,对处理人民内部思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集中系统阐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的形成。
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且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这一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整体性,充分利用政权的力量,借助党和政府的权威,通过政治和行政手段,把党的指导思想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清理、思想改造、思想批判等),为新生政权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全面性,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包括围绕日常工作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全面性,正如毛泽东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7](P226)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的特点。三是系统性,针对不同阶段人群,不同特点循序渐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中,党中央出台系列文件,对全国范围全面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是学习重点,各行各业都出台相关文件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兴起了一股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热潮,具有系统性特点。四是说理性,说理教育的方法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民主方法、说服方法、批评的方法,讨论方法,细致讲理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教育方法等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教育方法处理人民内部非对抗性思想矛盾的方法,是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和总的方法论特征。五是社会动员性,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主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主要采取运动式、社会实践、思想改造等各种活动展开,通过“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习雷锋活动”等方式展开。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形式、分配制度、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复杂性、选择性、变化性的增强,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交流、交锋、交融日益突出,党中央在纠正极左错误,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的命题,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专门化、制度化的进程。
1983年中共中央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性、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是专业干部。”“中央和地方要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文件还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和方法进行提出明确指导意见。[8](P1089-1090)198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的进程。[9](P33)1987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改革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9](P103)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学科定位。1994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9](P205)其后,国家教委颁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进程取得奠基性成果。1999年,中共中央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全局战略高度,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明确定位,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并且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角度,从新闻媒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等几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分领域总结,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随后,中宣部、教育部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制度化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样丰富。2006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0](P27)确立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拨乱反正”,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方法的优势的同时,在反思“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和时代发展的主题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这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科学性,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深感“文化大革命”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举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旗帜,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通过科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科学化成为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基本理念。二是专业化,与科学化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受到重视,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专职人员作骨干,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职称的评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且成为专门的职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借助其他渠道和手段展开,而且也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业方法进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重视。三是制度化,针对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各种运动冲击和影响的问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把制度建设提升了重要地位,开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法制化进程。从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到学校德育大纲,再到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配套文件,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制度日益明确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向制度化、体制化迈向坚实步伐。四是双向性,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双向互动性日益明显。五是注重疏导,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越来越关注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及发展特点,立足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观念发展的特点展开思想引导,疏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化与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全局性重要的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手段,成为党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基本标志,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习近平围绕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任务,确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深化拓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为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和法规,比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等举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1](P165)201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实现途径,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高等教育全局性战略高度,作为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和明显优势、高校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的重要地位,从高等教育整体的角度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指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2019年6月中共中央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指导思想、使命任务和原则方法,明确宣传思想工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职责。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环节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增进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提出更高要求,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提出一系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举措。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确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等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原则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化和拓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继承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性、全员性和贯通性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整体性,党的十八大以后,思想政治工作被提升到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高度,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成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标志和重要体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只是局于专门领域、限于专业方法,而是成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具体微观方法提升到宏观战略层面,作为党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着力从宏观整体层面根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生态。二是全员性,全员性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确立了全员性的原则,全方位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出现了专业化带来的专门化和部门化的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对其他各类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教育领域,“三全育人”(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结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P378)都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全员性特点。三是贯通性,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专门的领域性,还贯通在其他各项工作之中,具有贯通性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主要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具有明显的经验性特点。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专门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专业、学科的支撑下逐渐科学精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日益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向其他各类领域拓展和延伸,其他领域、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贯通性的特点,习近平多次提出贯通方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P376)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3](P10)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4]不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性,而且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其他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四是丰富性,丰富性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基本特点,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选择性和变化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的多样化倾向更加明显并且手段日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不仅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引领、引导、疏导等方面的优势,而且不断拓展到经济、政治、舆论、法律、行政、文化等手段,通过显性与隐性、直接与间接、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面对面”与“键对键”等方式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总之,正如习近平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11](P164)“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11](P165)做到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日益丰富多样,表明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充分利用执政的优势,采取多种多样手段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上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来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模式和方法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化与拓展。
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百年演进来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和摸索,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建和奠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专业精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全方位深化和拓展,中国共产党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越来越成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必将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83—1987)[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9]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编辑|徐思宇
审核|杨。喆
审定|朱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