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RTBBS x 唐菱珑 | 指环、神谕以及爱人的面容

杜帆 ARTBBS
2024-08-30






展览刚结束,和我们再介绍下本次展览以及展览中你最喜欢的作品。


一次个展有旧作也有新作,我把有所有关联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的名称叫“爱人的面容”。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所罗门王的爱人》,这件作品是现场做的,同时还展出了现场做作品时的录像我手上戴着10枚铜制戒指,把一个柱形的蜡慢慢摸成人体的形状。这原本是一个寓言故事,在我小时候就听过讲,所罗门王他有一个或者是数个指环,这些指环可以让他听懂动物的语言。就像神谕故事一样,他也可以预测天灾,方便他进行统治。有时通过指环听到的消息不一定是好消息,有一次他听到夜莺说,你的爱人出轨了,然后他非常的愤怒,取下了指环丢掉,往后他就再也没有办法听见动物说话的声音,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这是我当时决定要做这个展览的时候就想好的一个新的作品。我觉得这个作品它从材料到实施的过程没有任何多余的地方。整个输出非常的流畅,非常的正。因为我别的作品可以看到是那种坦培拉的绘画,绘画作品做的时候也流畅,但是它有非常多技术性的东西在里面,你要跟着技术去做。但是像这个装置,它从在我脑子里成型,到寓言故事,再到那种感觉是从手眼同步协调,最后到做这个作品它都非常的流畅,材料也非常的简单。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感觉,虽然我在绘画和装置上经常会做得非常复杂,但是这件作品它很简单,我觉得力量也够。我个人很喜欢这个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所罗门王的爱人,大豆蜡,戒指,行为,雕塑,行为录像 (4k 高清影像) Soy wax, Rings, Behavior, Sculpture, Behavior video (4K HD video) ,2021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广州画廊


 



当时开幕时决定不打灯,让观者们拿着蜡烛看展览。你如何感想这样的方式。


我觉得是很好的,它提升了互动性。虽说我的技法非常古典,或者说用得非常繁复,但是我个人还是更偏向观念,或者说更讲究看作品的时候你受到的冲击。我觉得力度是摆在作品第一位的,别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我不是很喜欢炫耀技法,或者说我这个东西画得多么精细,虽然我能做到,但我觉得这个东西不是最重要的。其他艺术家也会和我说,你这样会让光源稍微有一点损失,可能会折损掉画面中那种坦培拉微妙的色彩变化。但我觉得这个损失是我可以接受的,现场我拿着这个光源和作品有一个互动感,包括我觉得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也是一个新鲜的观赏体验。 



你的作品里面会有一种仪式感,针对这一点,有时候也会觉得仪式感透露着一种宗教的感觉,这一点你怎么来看待。


一个是跟研究有关系,可能从在学校做毕业创作开始就是这个方向。比如说神秘学,然后一些宗教仪式跟这种有关系,但是我不太想说观众能看得出来你源于哪个文本。也会有对这种神秘、神话故事感兴趣的朋友问,你是专精于哪个体系之类的。但是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我的作品是作为某一个具体的故事,或者说某一个具体的脉络,就是基于一个人类学的或者是很田野的研究,然后去生成一个作品。所以说我觉得就是一个仪式感,一个很朦胧的东西,你很难从中感受到它具体是哪一种的仪式感,它是易玄教的或者是泛神论的,其实你没有办法在展览现场去确定,你只是有一种很朦胧的感觉。我要控制的就是这个度。



你为什么会选择坦培拉,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这样的创作。


关于材料的选择,包括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最后观众在展览中看到的状态。我觉得也是基于我的研究,以及基于我对于艺术史的个人观点或者说个人认识。说到坦培拉,中外的很多传统技法在结构上是相像的,比如说中国的胶彩、岩彩、绢本绘画。总的来说就是用一种粘合剂,可能是动物胶,可能是树胶,把色粉夯在木板石膏底各种承载介质上,比如壁画么就是在砂石上。总的来说是这么一套技法。用这个方法,和用丙烯或者说一些新的材料画出来的质感就是不一样的,它自然而然就有那种很古旧(的感觉),或者说能把你带回到某个时代,很有神秘体验的一种材质。这种东西它其实是非常有权力感的。浅显来看,非常具有那种仪式感、宗教感,会让人觉得像庙堂画,也可能会觉得像洞窟中的壁画,在我的角度来看,它有权力感,它曾经只服务于宗教,比如说是用来画圣象的。它曾经是服务于这种体系,但是在当代,你可以用它画任何你想画的。也是在尝试了很多材料后最后选择这种作为集中的发力点。我对于材料和技法的态度就是,我要用这一套很扎实的技法去做自己的东西,我就是要肆意地使用它,因为我可以。平等地对待每一种技法,不从中继承任何曾经搭载在其上的意志,只是因为它在我的创作旋律里特别和谐,就拿来使用。

 


展览中,有好几件绘画作品选择异形画板。你是怎么来选择不同的形状,它和绘画的先后顺序。


一个原因是我喜欢类似于那种(做旧)伪古董或者说伪残片的感觉。我会有一个图像起稿,画坦培拉是需要在纸上起稿,然后用色粉把稿拓在木板上面。我会根据稿子和不规则的模板去选一个比较好看的不规则形状,并和稿子的图像契合。它不能让这个图像太完整。绘画作品,当它呈现的图像非常完整之后,它会显现出传统,或者说特别正儿八经的庙堂或者说美术馆绘画的感觉,同时会失去一些有趣的部分。而当它是不规则形的时候,更直观来说你对它就是残缺部分的联想,本身就会有很多你自己可以加工的东西。我还是会想给观者更多画面之外的体验,所以我没有去选择那种正儿八经的长方形的画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唐菱珑:爱人的面容,展览现场  Tang Linglong:The face of a loved one,exhibition site,2021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广州画廊

 


在你这一次个展里有多媒介的作品,包括你之前的作品,也涉及到不同的媒介,包括行为。你自己如何看待同时用多种媒介的创作,你觉得它们之间的关联。


不同的媒介在田野或者在文本中,会让人看到一个仪式,比如说跳大神仪式之类的,中间有非常多环节让你身临其境,或者说让你去信服巫术或者说宗教系统,比如说焚香沐浴,你所在的环境,比如教堂,比如画了壁画的洞窟,比如火焰,比如跳舞,比如歌唱。它本身就是通过多媒介的方式把你拉入到环境之中。我觉得这个也是个人品味问题,我喜欢用多媒体创作。像是《火焰大龙卷》, 是有声音的作品,有一个场景是你戴着耳机走进去,耳机里面循环播放着在空旷场地行走的脚步声。我会喜欢用类似比较细碎,体验的感觉,一步一步把你带进去。


 


你的研究工作方法是什么样的。


可以说我一直在研究之中,平时看书时有想法就会记下来。我觉得应该是所有做创作人都是这样子,也有草图本之类的。我觉得可能是我会有一种想要传达的感受,比如说《四大》这件作品,它是有一套四大元素的说法,象征着各个方位的门,蜡烛在仪式里面是打开门的钥匙。它有一套渊源的故事。我想做的是去把这些变成一个可触摸可看的艺术品,想办法组合到一起,但在过程中也要去弱化它原本的一些研究或者资料里面的关系,让它看上去不能像一个注脚,而是确确实实的作品。我大概的工作方式就是这样,比如说像《所罗门王的爱人》,就会尽量去弱化它和这个故事以及文本之间的直接关系,我把文本摆在这个作品旁边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就是源于这个故事且是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不是它的注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四大,木板坦培拉,天然晶体,不规则形状  Elemental Earth, Tempera on wooden board,Natural crystal, Irregular shape ,2021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广州画廊

四大,展览现场, Elemental Earth, exhibition site, 2021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广州画廊







唐菱珑,1993 年生人,2015 年毕业于中央美 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珠海。主要参展经历有:个展“爱人的面容”,广州画廊,广州,中国(2021);个展“超级火焰大龙卷”, 须臾欢忭艺术空间,珠海,中国(2021);群 展“心灵大峡谷”,妙有画廊,北京,中国(2022);“大火宅”,悦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9);群展“你正常吗?”,博而励画廊, 北京,中国 (2016)



采访|杜帆

 编辑|Saisai   

 咨询|投稿|art_bbs@hotmail.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RTBB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