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蒜”你厉害|#一方自然小区、课本组第三弹

葱头卷卷 葱头卷卷的自然世界
2024-09-04

家里缺少熬腊八粥的材料,腊八那一天就没熬腊八粥,等凑够了材料,腊八已经过去了好久,但是成功的腌制了腊八蒜(也不是在腊八这天腌制的),小小的弥补一下。以往每年腌腊八蒜,时而成功时而失败,全凭感觉,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说腊八蒜喜热,满屋子寻找最暖和的地方,有人说腊八蒜需要放进冷的地方,也尝试过。一星期,半个月,一个月,绿不绿的就是凭心情。有时安奈不住等待的心情,迫不及待打开尝尝,发现蔫儿辣蔫儿辣的,实在不美味。今年腌制之前,特意查了查攻略,说是要切掉根部,才会绿的快,这么一想,貌似有点道理。
甘蔗放寒假第一天就剥了一下午的大蒜(最近对剥蒜蜜汁喜爱),她在重复扒皮的工作中找到了剥蒜皮的窍门,就是把蒜装到有盖的容器里,利用臂力使劲的来回晃动,让蒜碰撞出激情,再碰撞中是蒜皮脱离蒜瓣,这时候蒜皮就好剥了。
待晃动的蒜们
甘蔗剥好蒜,清洗干净,切好蒜根,等待下班的爸爸把醋带回家。然后分别装到玻璃瓶和塑料瓶里,倒满醋,加点糖,盖紧盖子,让醋和糖充分的混合均匀,一气呵成,就等待蒜们神奇的变化了。
1.10晚
第二天一早底部就有着色了。浅浅的绿色,心情也明媚起来,这是带着期待的蒜呀!给力蒜!
1.11号早上
两个瓶子的着色速度差不多。已经有一半变绿了,继续等待,越来越期待了。
1.12号
蒜们也有自己的个性,有的迫不及待地换新装,有的慢吞吞地不慌不忙,有的拒不改变。
1.12号
2天3晚,就得到了翡翠一般颜色的蒜,大部分换装完成。尝了一个,酸脆可口,并不蔫辣儿,腊八蒜腌制成功。
1.13
浸泡的速度不一致,是不是跟瓶子材质不一样有关系呢?我还没找到答案。
左玻璃瓶 右塑料瓶
种蒜记
多点买菜,喜欢送蒜,攒着攒着,蒜就富余,实在消化不了,扒拉扒拉小阳台,找到一袋土,拿出特意留作花盆的塑料盒,和甘蔗一起种蒜,打算观察一下。那几天正在读卢梭的《植物学通信》,收获良多。第一封信就有介绍百合科,这跟蒜有什么关系?因为蒜也是百合科的一员。啥?开玩笑的吗?它们两个有什么关系吗?花朵明明不一样啊?别急,往下看,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鳞茎,都是由一片一片相互重叠的鳞片组成。
为此我剥了几瓣蒜,扒了蒜皮
细细看,蒜瓣并不是看起来光滑的皮肤,而是沿着蒜瓣的弧度有一条一条的纹路,根部看起来更明显,像一个小糖瓜,如下图。
完整一瓣蒜
横切了一瓣蒜,能看到一层一层的鳞片下包裹的胚芽,外层是给胚芽提供营养的胚乳。

横切
纵切蒜瓣,放大微距,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一片一片的鳞片,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大的套住小的。答案呼之欲出,这就是鳞状茎。

纵切
卢梭通过《植物学通信》介绍了百合科的特点:1.球茎相互重叠的鳞片,大蒜符合;2.百合科大多数成员无具备花萼(这个等蒜苗长大再观察);3:茎单生,叶片完整无缺刻。大蒜符合。

根部生长迅速

马上要发芽的大蒜
种植一天后,长高的大蒜芽,
还未产生叶绿素。这或许是因为细胞内的前质体还未变成成熟的质体,未转化成叶绿体的缘故,抑或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前质体转换成黄化质体,只等待一束光照,才能点亮点点绿光。

隔了一天,清晨再去看,绿色隐隐绰绰的透过白色的外罩衣,向我展露生机勃勃。

又过一天
阳光有拟制植物生长的因素,而晚上经过一天能量的积攒,小小的蒜苗努力的生长,像极了春天努力拔高的孩子们,卯足了劲儿头,长高似乎就在一瞬间。
“过年好呀,我是新年小兔子”
夕阳、甘蔗与蒜苗
蒜不止活跃在食物圈,还在中医圈,祝福圈有所建树。蒜杀菌消炎有一手,夏天被蚊子咬了,手头没有止痒药膏,用蒜汁可止痒消肿。蒜的谐音“算”,意为聪明,用于祝福小朋友。这个大蒜可谓三栖明星了吧。“蒜”你厉害!
北京浪了月余,回庄后,看到冰箱里存放一月的腊八蒜,依旧没有变绿。感叹!腌制腊八蒜也是一门手艺。
大年初七浅记!
春节快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葱头卷卷的自然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