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3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杰出人才项羽,为什么会败给无赖出身的刘邦?

汪平书屋 2022-03-18


本号原创文章四百多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杰出人才项羽,为什么会败给无赖出身的刘邦?

  来源:古今趣闻志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赞叹项羽:“羽未有尺寸,乘势(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势)起拢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在人们心目中,项羽无疑是一位盖世英雄。


  实际上,项羽也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才。论武略,项羽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灭秦和楚汉相争中,除了垓下之战,他一般都能所向披靡,这不仅靠他的过人英勇,更主要还要靠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论才气,项羽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志向高远(见到八面威风的秦始皇,他说:‘彼可取而代也)临机果决,即使被困垓下,他作诗而歌,也成为千古绝唱;论声望,项羽不仅出身楚大将门第,深符民望,而且不贪财,不好色,不使诈,不傲慢。刘邦与之相比,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但是,楚汉相争,仅仅五年,就成败逆转,项羽兵败自刎,而刘邦却登基称帝。作为杰出人才的项羽,为什么会败给乡间无赖出身的刘邦?这个千古迷团成为人们探讨不尽的话题,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刘邦的见解到底高人一筹。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镇)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擒)也。”刘邦的这段话不但击中了问题的要害,而且也讲出了关于人才的辩证法:自己不是人才,但是重用人才,而且重用“人杰”,所以胜利了;项羽是人才,但是不善用人才,所以失败了。


  那么,项羽是如何不善用人才的?这对他的事业有什么影响?


  杰出人才不重用


  项羽也不是不用人才。作为起义首领,他还是注重使用人才的。像韩信、陈平及谋略之士蒯通、安其生等人都曾是他的部下,他也都使用了。特别是韩信,当初在社会上受人鄙视,连谋生都很困难,后来仗剑投身项梁部队,也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名声。


  项梁死后,韩信归于项羽,项羽并没有嫌弃他,而是把他封为执戟的郎中。这郎中官职虽低,却是近侍将领,《史记》说他“数以策干项羽”,虽然“羽不用”,但这至少可以说明,韩信不仅可以和项羽经常接触,而且可以说上话,可以出谋划策,对于项羽来说,他对韩信已经很器重了。


  但是,项羽并没有从韩信的几次献策中看出韩信非凡的见识和才智,一直没有把韩信放在重要的或者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使用。


  而韩信是一位胸有大志和非凡谋略的杰出人才,怎么可能久安执戟侍卫之位呢?施展抱负无望,韩信只得暗自离开项羽,拔山涉水投奔处于困境之中的刘邦而去。


  项羽不能重用杰出人才,不但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断了臂膀,而且使敌方阵营不费一点力气就获得一位“连众百万,战必胜,攻必克”的不可替代的统帅人才!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初项羽能重用韩信,楚汉相争中刘邦还有多少戏可唱?可惜,直到韩信平越下齐,受封为齐王之后,项羽才真正看清韩信的价值所在。


  他派武涉劝说韩信与之连和,三分天下,无奈大势已去!项羽不能重用韩信,就等于把江山白白送给了刘邦!杰出人才在事业中就是这样处于“得之则兴,失之则亡”的举足轻重位置。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若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三国系列文章:

三国系列精彩文章集锦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个伪命题:你断我前程,我就断你生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