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水所需,廉江所能”!山呼海应这三年,融水58.1%贫困人口受益粤桂扶贫协作!

外宣办 画卷柳州 2020-08-28

提要

6月14日,新华社“苗山脱贫影像志”专栏播发第60期图片通稿《山呼海应这三年》。报道称,近三年来,广东廉江市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结成帮扶对子取得成效,融水58.1%贫困人口受益于粤桂扶贫协作。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苗寨,村民在进行危旧房改造(2017年11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2017年9月,广东廉江市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签订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开展“携手奔小康”定点帮扶工作,两地30所中小学校、5家医院、12个乡镇、12个行政村分别结成帮扶对子。截至目前,按照“融水所需,廉江所能”的思路,廉江市为融水县提供各级财政援助资金1.47亿元,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在产业、教育、危旧房改造、医疗、文化、就业、旅游等方面,通过实施扶贫项目、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对融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方位扶持。

近三年来,粤桂协作项目帮助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数占全县年度脱贫总数的15.58%,受益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的58.1%。

以海为邻的廉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北部,是“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和“中国红橙之乡”。以山为依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8.53%,是目前广西尚未脱贫摘帽的8个县之一。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实现89个贫困村出列、11.58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影报道


↑ 在广东廉江市援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贝林小学,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6月2日摄)。


↑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江潭村,67岁的脱贫户戴邦林在养鸭场里劳作(2017年10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苗寨,村民在立新芦笙柱(2019年12月22日摄)。新芦笙柱由广东廉江市的爱心企业捐助。 


↑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前往位于廉江市的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湛江理工职业学校免费就读(2018年9月5日摄)。 


↑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安置点苗家小镇“粤桂扶贫车间”,妇女们在夜校学习刺绣(2019年11月18日摄)。 


↑ 在广东廉江市红橙节暨家电博览会上,市民在选购来自广西融水的民族工艺品(2019年12月7日摄)。 


↑ 这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归江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村民在木耳种植基地里采摘木耳(6月4日摄)。 


↑ 在广东廉江市援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贝林小学,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6月2日摄)。 


↑ 在广东廉江市援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贝林小学,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6月2日摄)。 


↑ 在广东廉江市红橙节暨家电博览会上,两地参展商在一起展示特色产品(2019年12月7日摄)。 


↑ 在广东廉江市红橙节暨家电博览会上,来自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民族歌舞(2019年12月7日摄)。 


↑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苗寨教学点,工人在改造教学楼(6月13日摄)。乌英苗寨教学楼改造项目由广东廉江市和广西柳州市民宗委共同支持。 


↑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一家木业公司的巾帼扶贫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2月23日摄)。


众多媒体采用这一组图片 ↓

解放日报

宜春日报

玉林日报

兵团日报

学习强国

中工网

中国网

央广网


往期回顾:

柳州,一座城,一众人,在人们追求幸福的伟大创造中,不断创造出奇迹和事业。在隽永的山水间,在民族的奋斗中,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工业的雄奇中,这是事迹和人物共同书写着一幅幅画卷,我们因之将这座城市称之为画卷柳州。

请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画卷柳州”



来源:柳州市委外宣办微信“画卷柳州(huajuanLZ)”综合新华社等

中共柳州市委外宣办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